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高培平  关景丽  赵新超 《中国药房》2012,(21):1960-1962
目的:研究硼替佐米对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甲氨蝶呤0·5mg·kg-1,3d1次)和硼替佐米低、高剂量组(0·2、1·0mg·kg-1,每日1次),每组10只,后4组用完全弗氏佐剂建立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建模给药后第16天开始尾静脉注射相应药物,给药15d。评价建模给药后各组小鼠关节炎指数(3d1次),检测建模给药30d后各组大鼠外周血CD3+T、CD4+T、CD8+T细胞含量和CD4+T/CD8+T细胞比例,以及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7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炎指数评分更高,外周血CD4+T、CD4+T/CD8+T细胞比例及血清中IFN-γ、IL-4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与模型组比较,硼替佐米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关节炎指数评分更低,外周血CD4+T、CD4+T/CD8+T细胞比例及血清中IFN-γ、IL-17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仅硼替佐米高剂量组IL-4表达明显增加(P<0·05);硼替佐米低剂量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硼替佐米可能通过调节T细胞功能及其释放的细胞因子水平减缓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关节肿胀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复方甘草酸苷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和IL-6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给大鼠右后足跖部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AA),在致炎后第14d,大鼠继发性关节炎出现.开始在治疗组AA大鼠腹腔注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2mg/kg,连续10d,直至第28d处死全部大鼠,断头取血后用酶免法洲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大鼠血清中的TNF-α、IL-l、IL-6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复方甘草酸苷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表达均成抑制作用.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IL-6的表达,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IL-1 ra(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采用SD大鼠作为受试动物,一侧足爪注射完全弗氏佐剂造成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模型,检测足爪肿胀度、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1的水平。结果:IL-1 ra能明显减轻AA大鼠足肿胀程度;明显减少AA大鼠足爪评分分值;明显降低AA大鼠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腹腔巨噬细胞IL-1的产生,可恢复降低的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IL-1 ra可明显减轻AA大鼠关节中炎性细胞浸润、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软骨和骨的破坏。IL-1 ra对AA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翁布总黄酮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用弗氏完全佐剂(FCA)诱导大鼠AA模型。足容积法测量继发侧足肿胀度,观察该药对AA大鼠免疫器官的影响,MTT法检测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转化,中性红实验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2和TNF-α的水平。结果致炎后d 12,大鼠继发性关节炎出现,同时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翁布总黄酮及吲哚美辛,连续两周。从d 24起,翁布总黄酮(1.0、1.5 g.kg-1)对AA大鼠继发性炎症反应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翁布总黄酮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降低AA大鼠胸腺指数和TNF-α含量,提高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IL-2的含量。结论翁布总黄酮对AA大鼠继发性炎症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AA大鼠异常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蚁附蠲痹颗粒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中CD3 、CD4 和CD8 T细胞的变化。结果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CD3 和CD4 T细胞无明显变化,而CD8 T细胞显著减少,CD4 /CD8 的相对比显著升高,蚁附蠲痹颗粒对外周异常的T细胞亚群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结论蚁附蠲痹颗粒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亚油酸和亚油酸甲酯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弗氏完全佐剂建立大鼠关节炎模型(AA),观察亚油酸及其甲酯对AA大鼠足肿胀的抑制作用和对血清中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亚油酸及其甲酯能显著减轻关节肿胀,并能显著降低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论亚油酸及其甲酯对佐剂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复方甘草酸苷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TNF-αIL-1和IL-6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给大鼠右后足跖部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AA),在致炎后第14d,大鼠继发性关节炎出现.开始在治疗组AA大鼠腹腔注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2mg...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独活寄生合剂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血清中IL-1β、IL-15及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独活寄生合剂对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组、独活寄生汤治疗组、强的松治疗组,每组10只,2周后,处死全部大鼠,断头取血,检测血清中IL-1β、IL-15及TGF-β1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IL-1β、IL-15水平升高,TGF-β1水平降低,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IL-1β、IL-15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GF-β1表达水平上调。结论:独活寄生合剂降低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1β、IL-15的表达,上调TGF-β1的表达水平,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青藤碱对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和对血清及关节液细胞因子系列(IL-1,TNF,IL-4及IL-10),进一步探讨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观察青藤碱的作用。结果青藤碱显著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继发病变;该药使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及关节浸液内IL-1,TNF水平显著降低,IL-4及IL-10水平显著增高。结论青藤碱能下调致炎因子(IL-1,TNF),上调抗炎因子(IL-4及IL-10)是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亚油酸和亚油酸甲酯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弗氏完全佐剂建立大鼠关节炎模型(AA),观察亚油酸及其甲酯对AA大鼠足肿胀的抑制作用和对血清中IL-1β和TNF -α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亚油酸及其甲酯能显著减轻关节肿胀,并能显著降低血清中IL-1β和TNF -α的含量.结论 亚油酸及其甲酯对佐剂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翁布总苷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用弗氏完全佐剂(FCA)诱导大鼠AA模型。足容积法测量继发侧足肿胀度,进行关节炎评分,测定AA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一氧化氮(NO)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脂多糖(LPS)诱导的滑膜腔单核巨噬细胞(AM)产生IL-1、TNF-α和PGE2的水平。结果:致炎后第12天,大鼠继发性关节炎出现,同时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翁布总苷及吲哚美辛,连续两周。从第24天起,翁布总苷(1.0、1.5 g/kg)对AA大鼠继发性炎症反应(继发性足肿胀、多发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翁布总苷(1.0、1.5 g/kg)可不同程度纠正AA大鼠血清中低下的SOD水平,降低AA大鼠血清中NO水平,同时降低AA大鼠滑膜腔单核巨噬细胞产生过高的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前列腺素E2(PEG2)。结论:翁布总苷对AA大鼠继发性炎症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维持细胞因子网络平衡,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炎症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佐剂性关节炎组,甲氨蝶呤治疗组,紫草素治疗组。测量大鼠后肢关节肿胀程度,实验第二十一天杀死大鼠,分离右后肢关节滑膜,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病理学图像分析系统,研究滑膜组织中单核-巨噬细胞(CCR5阳性)的浸润情况。结果:甲氨蝶呤和紫草素均能减轻关节肿胀(P〈0.05)。甲氨蝶呤治疗组和紫草素治疗组关节滑膜CCR5阳性细胞明显减少,且紫草素治疗组更低。结论:紫草素减轻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炎症反应,减轻关节肿胀和减少滑膜组织炎症细胞浸润,为紫草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抗病毒疗效。方法:将72例CHB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对照组36例,以还原型谷胱甘肽1.2g静脉滴注,疗程6周,治疗前后检测CHB患者血清淋巴细胞因子IFN-γ、IL-2,T细胞亚群及乙肝病毒学指标。结果: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后可显著升高治疗组血清中IFN-γ、IL-2的水平,与治疗前及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CD3^+、CD4^+细胞水平明显上升,CD8^+细胞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HBV复制指标HBeAg、HBV-DNA的转阴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提高CHB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是治疗CHB取得良好前景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几种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A)药物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关节软骨中的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s)表达的影响,探讨抗RA药物对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AA模型组、阿司匹林(50mg/kg)组、地塞米松(0.2mg/kg)组、雷公藤多苷(50mg/kg)组和左旋咪唑(10mg/kg)组。弗氏完全佐剂(CFA)致炎后第10天起,AA大鼠出现继发性炎症,此时地塞米松组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其它用药组分别灌胃相应的受试药物,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等容量的无菌注射用水,连续7d。实验结束后,光学显微镜观察关节病理变化;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m blotting分析常用药物对AA大鼠关节软骨细胞中ASICs表达的影响;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常用药物对AA大鼠关节软骨中的蛋白聚糖体(aggregate proteoglycan,aggrecan)表达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常用药物对AA大鼠关节软骨中的Ⅱ型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经过治疗后,各用药组能明显抑制AA大鼠的继发性足肿胀。阿司匹林能显著抑制AA大鼠关节软骨细胞ASICs的表达,其它用药组对ASICs无明显抑制作用。各用药组能明显升高AA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基质成分Ⅱ型胶原和aggrean表达量,其中阿司匹林作用显著。结论:阿司匹林可能通过抑制ASICs的表达而抑制AA大鼠关节软骨的破坏。  相似文献   

15.
胡宾  沈敬华 《安徽医药》2013,17(5):735-738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对日本大耳白兔卵蛋白诱导性关节炎模型外周血中抑炎因子(IL-10)、促炎因子(TNF-α)、CD4+、CD8+T细胞含量及CD4+/CD8+比值的影响。方法将48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三氧化二砷低剂量组(1.0 mg·kg-1·d-1)、三氧化二砷中剂量组(2.0 mg·kg-1·d-1)、三氧化二砷高剂量组(4.0 mg·kg-1·d-1)、激素组醋酸泼尼松龙(10 mg·d-1),每组8只。成功建立卵蛋白诱导关节炎兔模型后,分别给药2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兔外周血中的IL-10、TNF-α,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细胞的含量。结果卵蛋白诱导法可以成功诱导兔的关节炎,模型组外周血中的IL-10含量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1),模型组TNF-α较正常对照组上升(P0.05),三氧化二砷各剂量组兔的关节炎症状不同程度改善,IL-10含量较模型组升高(P0.05),而TNF-α较模型组降低(P0.05);模型组外周血CD4+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三氧化二砷治疗组比值均比正常组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三氧化二砷可能通过抑制CD4+T细胞的异常增生,减轻细胞免疫应答、调节卵蛋白关节炎兔外周血T细胞各亚群的紊乱缓解RA的病程发展,该作用可能是三氧化二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6.
阚晶  李俊  冯利杰 《安徽医药》2011,15(11):1348-1351
目的研究苦参素(OM)对大鼠佐剂型关节炎(AA)的影响,并探讨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弗氏完全佐剂(FCA)诱导AA大鼠模型,检测大鼠足爪肿胀度、多发性关节炎指数(AI),HE染色观察关节病理学改变,放免法检测血清IL-1β、TNF-α水平。结果 OM(60、120 mg.kg-1)剂量组能明显抑制AA大鼠继发性足肿胀,改善膝关节的病理学病变,使AA大鼠血清IL-1β、TNF-α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OM对AA大鼠有治疗作用,调节体内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水平可能是其治疗AA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作用。方法: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Ⅲ、Ⅳ期老年晚期NSCLC,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3例,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方案化疗;对照组56例,单纯采用吉西他滨方案化疗。两组均设定每28d为1个周期,化疗4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监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常规、T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含量变化。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7.7%和33.9%(P〉0.05),疾病进展(PD)率分别为11.3%和21.4%(P〈0.05)。试验组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较对照组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CD8+分别为(25.21±4.28)%和(16.51±3.92)%,CD4+/CD8+分别为1.56±0.21和2.01±0.1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32.11±4.16)%和(34.98±4.92)%,CD4+/CD8+分别为1.08±0.12和1.09±0.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试验组化疗后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化疗后试验组血清IgM含量为(1.42±0.28)g·L^-1,IgG含量为(17.98±4.56)g·L^-1,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患者不良反应轻,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骨科围术期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1-2013年某院骨科手术患者240例,其中使用瓜蒌皮注射液、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注射用血塞通、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疏血通注射液患者各40例,对其适应证、给药时间、疗程、用法与用量、溶剂、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无指征用药53例,占22.08%;平均疗程为(9.29±5.24)d;2种及以上药物联用54例,占22.50%;用药剂量不合理33例,占13.75%;溶剂选择错误率为63.75%.结论:骨科围术期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存在无指征用药、选药不当、溶剂选择错误、疗程偏长、剂量偏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振彬  马华  徐峥  赵可新 《华北国防医药》2011,23(2):9-11,I0001
目的 观察中药有效成分雷公藤多甙(TG)和人参皂苷(GS)配伍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炎的疗效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分为5组.TG组、GS组、TG+GS组分别给予TG 8 mg/(kg·d)、GS 8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