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巨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确诊的巨大肝癌54例患者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随访1~5年,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术后3个月5例死于肝肾功能衰竭,49例恢复良好。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5.71%、32.65%、26.53%。结论非规则性肝切除是治疗巨大肝癌的有效方法,特别对于合并肝硬化的患者更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癌是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我国每年约有 1 1万人死于肝癌 ,约占全世界肝癌死亡数的 45%左右。近半个世纪以来 ,我国的肝癌研究在流行病学、病因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尤其是面对肝癌外科治疗水平的提高更是有目共睹。 2 0世纪 50年代在研究肝脏解剖的基础上 ,开展了肝癌的规则性切除 ;60年代初确立的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术 ,逐渐成为肝切除术控制出血的主要方法并一直沿用至今 ;70年代在甲胎蛋白检测用于普查小肝癌后 ,提出了局部根治性切除的理论并在临床实施 ,取得了小肝癌术后 5年生存率达到 50 %…  相似文献   

3.
肝切除术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手段.然而在我国,80%以上的肝癌患者因合并有各种慢性肝病(肝硬化、各类肝炎等)而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障碍.这部分患者的肝储备功能下降,其肝切除的手术风险也就随之增加.如何对这类患者进行适当的处理,达到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与根治性的合理统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肝癌病人肝切除术后和肝切除术后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综合治疗大肝癌中长期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60例肝细胞癌病人本院行肝切除术后的长期疗效及生存状况,其中进行单纯手术治疗185例,手术联合TACE综合治疗组175例。结果:肝癌病人单纯手术治疗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7%、59.3%、35.7%,术后联合TACE综合治疗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5%、71.3%、56.7%。结论:手术联合TACE综合治疗方案对于大肝癌病人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在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状况方面更优。  相似文献   

5.
石柏奇 《中外医疗》2009,27(9):20-20
目的探讨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25例,随访1~3年,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例在术后3个月内死于肝肾功能衰竭,23例恢复良好。结论非规则性肝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特别对于合并肝硬化的患者更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30例肝癌、9例肝血管瘤施行肝动脉栓塞(TAE)治疗前后作了胰高血糖素(Glu-cagon)负荷试验。TAE治疗前,空腹血浆cAMP值在健康人、肝癌和肝血管瘤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AE后,负荷15min血浆cAMP值在肝癌患者均有下降(P<0.01)。而肝血管瘤TAE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6)。结果表明:注射Glucagon后,测定15min血浆cAMP值是反映肝脏贮备功能的敏感指标。TAE后血浆cAMP值明显低下者,肝癌患者的预后不良,不宜重复施行TAE治疗。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是指发生于肝细胞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癌,在我国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二位,外科手术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近年来,随着影像医学的迅速发展,导管技术和导引穿刺技术的进步,肝动脉栓塞术(TAE术)已开辟了治疗肝癌的一条新途径。TAE术能延长那些不能手术切除肝癌患者的生存期,也可使部分患者获得二期手术的机会。然而TAE术后常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发热、腹痛,甚至发生出血、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这些都影响了TAE术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对疾病康复的信心。TAE术后良好的护理为确保TAE术后患者的顺利康复和降低反应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切除为主的肝癌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0年来我院收治的117例肝癌病人进行分析。结果:以肝切除,术后经皮股动脉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法(TACE),肿瘤复发瘤体注射无水乙醇、中药等治疗,术后1年、3年生存率为93%、50%。结论:以肝切除为主的肝癌综合治疗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肝癌的介入放射学治疗在各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并朝着多元化联合治疗的方向发展。对于中晚期肝癌,特别是不能手术的患者,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已成为目前对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我科2002年4月~2004年2月对36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给TACE治疗,由于重视治疗前的充分准备、治疗中的严密观察和治疗后的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收集我科1990~1995年来应用常温下第一肝门阻断行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其中行右肝段切除术者共40例,与同期右肝癌未加肝门阻断行右肝段切除术30例比较,术后随访半年至5年。结果显示肝门阻断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和围手术期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除胸腔积液增高外,其余无明显差异;随访显示1、2、3年术后复发率明显下降;1、2、3年术后生存率明显增高。认为对于无肝硬变和合并轻、中度肝硬变、非中央型肝癌患者的肝切除术,常温下第一肝门阻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收集我科1990-1995年来应用常温下第一肝门阻断行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其中行右肝段切除术者共40例,与同期右肝癌未加肝门阻断行右肝段切除术30例比较,术后随访半年至5年。结果显示肝门阻断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和围手术期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除胸腔积液增高外,其余无明显差异;随访显示1、2、3年术后复发率明显下降;1、2、3年术后生存率明显增高,认为对于无肝硬变和合并轻、中度肝硬变,  相似文献   

12.
陈爱娟 《广西医学》2003,25(8):1459-1461
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肝癌起病隐匿 ,早期多无症状 ,中晚期才出现症状 (1) ,故确诊时病情多属晚期 ,已不能手术切除。对于未能切除的肝癌患者 ,近年来采用经皮股动脉插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 ,使肿瘤细胞坏死 ,肿瘤缩小或消失 ,延长肝癌患者生命 ,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并认为是治疗不能切除肝癌的首选方法。但是 ,由于抗癌药物毒性大 ,而且大剂量使用 ,在临床观察中 ,肝动脉栓塞化疗后 ,多数病人出现发热、腹痛、呕吐等栓塞综合征的症状 ,部分病人有肝、肾功能损害 ,少数病人有白细胞降低等并发症 ,以致病人对肝动脉栓塞化疗持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肝脏术后肝再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新辉  刘景丰 《医学综述》2009,15(14):2132-2133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且85%的患者合并有肝硬化,肝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而肝脏在受到损害或切除之后,可以显示出强大的再生能力,这一现象早已被人们所发现并研究。本文就肝硬化肝切除术后肝再生、肝再生受损机制以及肝再生评估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王华明  朱明生  赵峰  武峰 《农垦医学》2005,27(6):437-438
肝癌在我国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最佳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由于肝癌病人常伴有肝硬化,致使外科手术的危险性增大,术后可能会发生肝功能衰竭。据统计仅有约10~30%的肝癌病人能获得手术根治的机会。而对于大部分的肝癌患者因多种原因只能采取非手术疗法。日本学者首创的碘油加抗癌药物经肝动脉栓塞治疗(TOCE)提高了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我院自2000年2月~2004年8月运用TOCE治疗中晚期肝癌14例取得了一定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3):95-98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患者在治疗前后经B超检查肝动脉收缩期峰值、肝动脉内经、肿块大小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均实施B超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施B超检查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实质性光团或暗区观察,患者存在肝内胆管形态以及肝脏形态改变的情况,其肝癌特征性图像显示为镶嵌征,即为结中结,其晕环征肝癌边缘表现为晕圈,其肿瘤周围或内部存在血流频谱(搏动型)。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患者经B超检查,其治疗后的肝动脉收缩期峰值、肝动脉内径、肿块大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动脉栓塞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患者接受B超检查,其治疗后的肝动脉收缩期峰值、肝动脉内径、肿块大小等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巨大肝癌姑息切除术后生存率的方法。方法:从1990年4月至2000年4月,对中山大学肿瘤医院132例巨大肝癌姑息切除术后辅加肝动脉栓塞化疗的病人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对肝巨大肝癌姑息性切除术后1~2月辅加栓塞化疗,能提高其术后生存率,而肝左叶肝癌姑息怀切除术后。结论:①姑息切除术后辅加肝动脉栓塞化疗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②肝左叶巨大肝癌姑息性切除术后辅加栓塞化疗疗效优于右叶。  相似文献   

17.
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不宜手术切除中晚期肝癌的常用治疗方法。该方法安全、有效,但临床上也会出现一定的并发症,肝脓肿为其罕见的并发症。关于肝癌介入治疗后并发肝脓肿的报道较少,现将我院2006年5月—2010年3月TACE治疗并发的8例肝脓肿,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从理论上说,手术切除为一般首选治疗手段,肝动脉结扎、插管、冷冻、激光等姑息性外科治疗也有一定疗效,但我国临床发现的肝癌大多数为中晚期,且多合并肿瘤早期播散,能获得手术治疗机会的病例仅占20%左右,而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1年复发率为41%,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对大多数肝癌患者,特别是中晚期肝癌的患者非手术治疗仍不失为主要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采用肝动脉  相似文献   

19.
肝癌在我国仍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包括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二类 ,外科手术切除仍是肝癌治疗的主要手段 ,但对于手术证实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 ,目前强调的是现代综合治疗[1] ,其中皮下埋入式肝动脉插管化疗泵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我院近 2年来共埋置化疗泵 5例 ,就一些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5例 ,均为男性。年龄 2 4岁~ 5 8岁。均经剖腹探查证实肿块巨大无法切除 ,遂经胃网膜右动脉作肝动脉插管置化疗泵 ,1例同时作直肠癌切除。术后病理诊断 :3例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 ,1例原发性胆管细胞癌 ,1例直肠癌肝转移。术时即用FAM…  相似文献   

20.
肝动脉栓塞近十多年迅速广泛地用于肝癌治疗,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对于不能切除的晚期肝癌可能是有效的。但对于可以切除肝癌的肝动脉栓塞还存在一些问题。女性患者,51岁,因90年8月10日感腰背不适,剑突下隐痛,于8月30日在武汉某院诊断为肝癌行肝动脉化疗加栓塞术。栓塞术后患者剑突下及腰背剧烈疼痛,持续2天,继之低热(38℃±),乏力,一直持续约半月。给予输液,抗感染治疗,症状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