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汤文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579-580
目的本文将通过对肠梗阻患者进行双排螺旋CT检查,用于研究双排螺旋CT显像技术在肠梗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以患者身体膈面开始进行连续扫描,至患者耻骨联合水平止,所有患者在进行扫描前均未进行胃肠减压处理。结果患者通过双排螺旋CT扫描,观察出患者发生肠梗阻的部位近端肠腔出现显著扩张,可见气液平,也可完全被液体充盈。患者肠壁变薄,发生梗阻部位远端肠腔出现明显萎陷。结论双排螺旋CT的图像质量优良,显像可见空间分辨率高,可以清晰的显示出患者体内的解剖结构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相对关系。所有患者经CT扫描后均显示肠梗阻特征,且敏感性100%,可以显示出患者发生肠梗阻的部位、程度及发病原因,对临床用于诊断肠梗阻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和探讨临床上采用双排螺旋CT对结肠癌患者进行诊断的作用及其临床价值,以期为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的选择提供借鉴。方法收治3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CT诊断的结果与临床手术以及病理学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双排螺旋CT扫描诊断结肠癌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3.55%(29/31),96.77%(30/31),90.32%(28/31)。结论结肠癌患者采用双排螺旋CT扫描进行检查、其影像学特点具有特征性,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无创伤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排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骨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32例骨外伤患者的双排螺旋CT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成像图像并经临床证实骨折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颌面部骨折92例,脊椎骨折17例,四肢骨折23例。结论双排螺旋CT扫描三维成像技术是骨关节外伤中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优于X线平片及常规CT扫描,除眼眶骨折外,它能直观、逼真地显示骨折的部位、类型等以及邻近骨质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排螺旋CT对肝脓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肝脓肿患者45例,对其CT影像学特点及征象进行分析,并对其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及复诊率进行观察。结果经病理证实,45例患者中肝脓肿43例,符合率为95.56%;2例误诊,误诊率为4.44%,其中肝血管瘤1例,肝转移瘤1例。CT扫描结果与病理结果相比较,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排螺旋CT对肝脓肿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可作为肝脓肿的临床诊断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汤文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3):109-110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腕关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及实际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1(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47例腕关节骨折患者的螺旋CT三维重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7例患者在进行CT诊断前均行X平片检查,观察螺旋CT三维重建的诊断价值。结果螺旋CT共检出舟骨骨折42例,大多骨骨折2例,三角骨骨折2例,月骨周围脱位11例,X平片检出舟骨骨折35例,大多骨骨折1例,三角骨骨折2例,月骨周围脱位11例,两种方法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螺旋CT不同重建模式影像结果,冠状位为主任意斜位成像(MPR)的检出率最高,其次为轴位图像,排列顺位依次是MPR、轴位图像、MIP与SSD。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可对腕关节骨折患者准确定性和定位,为伤情的确诊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双排螺旋CT对肝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针对本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以来,在本院进行检查治疗的40位肝脓肿患者,经手术后得到确诊的病例,对其相关病历资料及检查图像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观察本次40位患者的CT检查图像,判断CT扫描对肝脓肿的确诊率,确定其诊断价值。结果在经过双排螺旋CT扫描检查的40位患者中,38名患者被诊断为肝脓肿,其中1例肝转移瘤和1例肝血管瘤被误诊,确诊率为95%,误诊率为5%。在这40位患者中,单发脓肿25例,多发脓肿15例;脓肿直径约在2~12cm范围内。本次调查的患者中,脓肿的发生部位以肝右叶居多16例,其次为肝左叶11例,累及两叶者仅有3例。结论在经过双排螺旋CT扫描后的图像上,对肝脓肿可以显示出非常明显的征象,确诊率高,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不可或缺的帮助,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李巍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9):122-123
目的探讨分析双排螺旋CT对肝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30例行双排螺旋CT诊断后经手术证实的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双排螺旋CT的平扫和增强扫描的表现及双排螺旋CT诊断的准确率。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双排螺旋CT诊断后经手术证实为肝脓肿,双排螺旋CT扫描确诊29例,诊断的准确率为96.67%(29/30)。误诊1例,误诊率为3.33%(1/30),为肝转移瘤患者。其中单发患者19例(63.33%),多发患者11例(36.67%)。脓肿的直径为1.5 cm~14.8 cm,脓肿的部位:20例(66.67%)患者在肝右叶,6例(20%)患者在肝左叶,4例(13.33%)患者在肝左叶、右叶。结论双排螺旋CT对肝脓肿的诊断价值极高,肝脓肿的象征明显,诊断的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双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间收治的2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使用双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患者进行检查,对扫描的结果进行记录。结果双排螺旋CT增强扫描,能够显示出多数患者亚段的肺动脉和五级的肺动脉,显示率达81%,同时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患者的肺主动脉的主干、左右肺叶的主动脉、段肺动脉的显影,对段和段以上的肺动脉的显示率达100%。结论双排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作用显著,能够准确的显示出患者肺部病变的具体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信息。具有无创、准确、安全、方便的特点,是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螺旋CT仿真膀胱镜(CTVC)对膀胱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具备指征的26例患者,在常规盆腔平扫 增强CT后憋尿延迟15~30分钟,待膀胱充盈造影剂满意后取仰卧位扫描,行膀胱区域薄层螺旋CT扫描,应用工作站采集延长期扫描拆薄的图像行后期处理做成CTVC成像.全部病例有纤维膀胱镜(FC)对照,并将两种检查结果结合手术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 26例患者CTVC共发现病灶结节30个,FC镜检发现病灶结节39个,对直径>0.5cm肿瘤,CTVC可清楚显示,但对肿瘤周围小结节子灶及三角区小滤泡样肿物CTVC均不易捡出,对膀胱肿瘤的显示对比,结果有显著差异(x2=8.03,P=0.0046).对直径≤0.5cm的肿瘤,2例CT轴位像未能发现,但CTVC能显示.对膀胱癌的诊断CTVC的符合率为100%.结论 CTVC图像形象、直观,不仅看见膀胱腔内形状,对浸润范围结合CT轴位及冠矢状位重建也可清晰地显示,诊断膀胱肿瘤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对临床高度怀疑膀胱肿瘤,而常规CT扫描未发现病灶者,应该行CTVC,以减少漏诊.而对于直径≤0.5cm的肿瘤,尽管CTVC可以发现部分病灶,但是相对于纤维膀胱镜,其敏感性仍不够满意.注意层厚、层距的选择,延长憋尿时间,使用合适的窗宽、窗位等,可能有助于提高小病灶的检出.  相似文献   

10.
汤文 《中国医药科学》2012,(19):105+134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用双排螺旋CT诊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2011年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40例,其中CT诊断20例,作为CT组,MRI诊断20例,作为MRI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CT组的准确率为95%,MRI组的诊断准确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排螺旋CT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价值高,费用低廉,是其首选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技术在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收的95例超早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疾病的种类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与脑梗死组,均进行双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检查。结果TIA组患侧TIP和CBF显著低于健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患侧的TIP、CBV、CBF等指标值均显著低于健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TIP、CBV、CBF等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进行双排螺旋CT脑灌注成像诊断,能与TIA相鉴别,建议可作为二者临床鉴别诊断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联合磁共振成像在腕关节损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腕关节损伤患者183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1例,分别为对照1组,对照2组及观察组;对照1组采用多螺旋CT诊断,对照2组采用磁共振成像诊断,观察组采用多层螺旋CT联合磁共振成像诊断。比较3组患者骨折、关节脱位、隐匿性骨折、骨挫伤、软骨损伤及腕关节处其他损伤的发现率等情况。结果对照1组患者发现骨折、隐匿性骨折、软骨损伤例数明显多于对照2组,关节脱位、骨挫伤及腕关节处其他损伤例数少于对照2组;观察组以上指标诊断情况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利用多层螺旋CT联合磁共振成像应用于患者腕关节损伤的诊断,可有效提高骨折、关节脱位、隐匿性骨折、骨挫伤、软骨损伤及腕关节处其他损伤的发现率,有助于确定患者损伤范围,不仅为临床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而且可以有效避免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不必要的痛苦,在临床上推广极具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双排螺旋CT机在肺部肿块的诊断和鉴别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已经确认有肺部肿块的患者使用双排螺旋CT进行高清晰的成像剖析,同时对被检测的肺部肿块的MTT、BV、BF以及相应的部位的毛细血管内外表面的通透程度和肺部肿块的肿块密度与时间曲线进行了分析。结果 46例被检查的患者中,其中良性组肿块患者共计16例,恶性组肿块共计30例。结论采取双螺旋CT可以比较透彻的反应出肺部肿块部位的血流状况,为临床肺部的诊断和鉴别提供更加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64排螺旋CT腕关节骨折低剂量扫描条件的优化方案.方法 纳入69例腕关节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15例为常规剂量对照A组(120kv 99-300mAs);18例为低剂量B组(120kv 30-50mAs)、19例为低剂量C组(100kv 30-50mAs)、17例为低剂量D组(80kv 30-50mAs)实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腕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65例腕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上述患者分别行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联合检查、单独多层螺旋CT检查以及单独磁共振成像检查,分析三组方法对腕关节的骨折或脱位的显示情况。结果本研究中,65例腕关节损伤患者的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共发现有63例(96.9%)骨折或关节脱位,而单独多层螺旋CT检查以及单独磁共振成像检查分别只发现有52例(80%)、50例(76.9%)骨折或关节脱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与磁共振成像联合采用能够清晰、准确的显示腕关节损伤的具体情况,从而为临床诊断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因此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金际宋  吴茂铸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1):2986-2987
腕关节外伤常规X线平片受到投照位置的影响,诸腕骨互相重叠,部分腕骨骨折不容易显示,阳性率仅约56%[1].螺旋CT扫描速度快,加之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图像分辨率高,现对50例腕关节外伤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闫雄伟  朱亚峰  张浩 《贵州医药》2021,45(2):301-30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在腕关节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腕关节损伤患者120例,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依照检查及联合检查结果进行腕关节损伤诊断,对比三种诊断结果的腕关节损伤检出率、骨折及关节脱位检出率、移位性骨折及隐匿性骨折检出率.结果 联合诊断腕关节损伤检出率、骨折...  相似文献   

18.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祥  舒钧 《云南医药》2011,(1):112-116
医学CT三维重建技术是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借助计算机技术对生物组织结构影像的连续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三维图像并能进行定量测量的一项形态学研究的新技术与新方法。随着螺旋CT设备的问世和升级,医学CT三维重建技术有了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葛强  李春海 《贵州医药》2024,(1):112-113
目的 探讨低剂量双排螺旋CT扫描并靶扫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60例疑似早期肺癌患者,均行常规剂量双排螺旋CT扫描及靶扫、低剂量双排螺旋CT常规扫描及靶扫描、穿刺活检。统计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特征并行组间比较,以穿刺活检为金标准,采用诊断四格表计算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案诊断早期肺癌的诊断效能指标并比较。结果 低剂量和常规剂量CT检查检出混合磨玻璃结节影、磨玻璃结节影、实性结节影、斑片状高密度影、小片状空洞、边缘分叶征、边缘毛刺征、支气管扩张、胸部积水率均无差异(P>0.05);低剂量CT扫查和常规剂量CT检查方案对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和漏诊率基本一致。结论 低剂量双排螺旋CT扫描并靶扫检查方案对早期肺癌诊断可达到同常规剂量双排螺旋CT扫描并靶扫检查方案基本一致的诊断效能,且可有效降低辐射对受检者的辐射危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采用多层螺旋CT与核磁共振成像联合诊断腕关节损伤的情况.方法 调查研究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168例腕关节损伤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将本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各56例,分别给予多层螺旋CT检查、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和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分析三组患者的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情况,以及不同检查方法的优势.结果 多层螺旋CT组的检出率为73.21%,核磁共振成像组的检出率为75.00%,联合组的检出率为96.43%,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多层螺旋CT组和核磁共振成像组(P<0.05);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对于腕关节损伤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纯一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P<0.05).结论 对于腕关节损伤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的诊断的效果最佳,能够综合两种检查方法的优势,提高检出率,明确具体损伤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