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宁市部分地区中学生错(牙合)畸形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西宁市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流行病学的调查,了解错(牙合)畸形的患病情况,为今后错(牙合)畸形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西宁市部分地区中学生1 680人(男872人,女808人),对错(牙合)的安氏分类和错(牙合)的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内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西宁市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为63.57%.结论:西宁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病率高于全国各地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西宁市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流行病学的调查,了解错(牙合)畸形的患病情况,为今后错(牙合)畸形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西宁市部分地区中学生1 680人(男872人,女808人),对错(牙合)的安氏分类和错(牙合)的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内相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西宁市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病率为63.57%.结论:西宁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患病率高于全国各地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兰州市西固区青少年错畸形发生情况及正畸治疗意识。方法对兰州市西固区622名13~18岁青少年,以问卷形式就错畸形患者正畸治疗意识进行调查。结果以个别正常为标准,错畸形患病率为50.32%,有正畸治疗意识者仅占30.03%;在错畸形安氏分类构成比中,安氏Ⅰ类错畸形患者最多,占59.11%,安氏Ⅲ类错畸形患者正畸治疗意识最强,占42.55%;在临床症状分类构成比中,深覆患者最多,占20.77%,前牙反患者正畸治疗意识最强,占43.59%。结论兰州市西固区青少年错畸形患病率与以往其他地区相比处于中间水平,患者正畸治疗意识相对较弱,应针对性地加强口腔疾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宁县川区、山区学生错畸形患病率,为口腔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本县两所中学13~18岁中学生868名,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和Angle氏错分类法标准进行患病率调查。结果川区中学生错畸形患病率为38.2%,山区发病率为56.7%,两区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区和山区中学生错畸形,均以Ⅰ类错畸形为最高,两区错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区中学生错畸形患病率明显高于川区,且均以Ⅰ类错畸形为最高,应采取相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要市部分地区中学生错畸形患病率、错类型及正畸治疗情况。方法:随机抽取高要市中学生996名进行临床检查,以安氏分类法进行分类,以个别正常为标准进行本项调查。结果:高要市中学生错畸形患病率为38.45%,其中,安氏Ⅰ类78.59%,安氏Ⅱ类18.28%,安氏Ⅲ类3.13%。男女治疗率分别为15.0%和15.8%。结论:应加强口腔正畸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及早发现错畸形,及早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大武口区回汉族青少年错畸形的错率、畸形分类构成比及治疗意识。方法利用高考体检对3581例青少年进行检查。结果错畸形总错率为64.48%,男女错率分别为65%及63.97%;回汉族错率分别为61.90%及65.27%,无显著性差异(P>0.05)。按Angle错分类,安氏Ⅰ、Ⅱ、Ⅲ类错构成比分别为64.62%、24.34%及11.04%。结论本地区回汉族青少年错畸形的错率高于国家统编教材数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太原市青少年错畸形的正畸矫治率及对错畸形的认知度和正畸治疗的意识。方法采用临床体检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太原市5所中小学7785名少年儿童进行错畸形调查,其中恒牙有4201人,获得有效问卷4159份。结果太原市青少年的正畸矫治率达17.53%,其中正畸治疗动因最主要的是"父母希望治疗",占49.78%;需矫治的错畸形患者家长未选择正畸治疗的最主要原因是"不觉得有错"和"疗程长影响学习"。结论太原市青少年错畸形的正畸矫治率偏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社会背景对错畸形和正畸治疗的认知存在差异,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及其家长加强错畸形和正畸治疗知识的宣教,从而提高正畸治疗意识。  相似文献   

8.
韩爽  张晏更  刘昕  王岚 《安徽医学》2013,34(6):693-694
目的研究错畸形的早期干预治疗对于青少年替牙期错畸形的疗效。方法选取错畸形的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发现的替牙期错畸形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结果进行早期干预治疗的患者,均取得良好的疗效,有效地阻止了错畸形的发展,或者延缓了发展趋势。结论替牙期错畸形的早期干预治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错畸形是口腔科常见病,不但影响口腔健康和功能,也影响容貌外观。近年来我国儿童与青少年错畸形的患病率在逐渐升高。针对此状况我们在2004年1—4月对1 231名3~16岁儿童与青少年牙齿错畸形的患病状况进行了调查。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唐山地区城市和农村分别选取一所幼儿园、小学、初中的儿童和青少年作为本次调查的人群,共计1 231人。将全部调查对象按不同牙列发育阶段分为乳牙期组,混牙期组和恒牙初期组。1.2调查方法采用由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在2000年制定的全国统一调查表[1]。主要内容包括牙齿的发育阶段,磨牙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青少年错畸形患者正畸矫治前后的自尊水平。方法对114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青少年错畸形患者,分别于矫治前、完成矫治后1年以上(含1年)两阶段进行儿童自尊量表的测查,然后对青少年患者矫治前、矫治后自尊水平进行比较,以评估他们的自尊变化。结果完成矫治后1年,青少年错畸形患者的外表分量表、成就感分量表测量值均较矫治前明显增加(P<0.01)。结论对青少年错畸形患者应选择在青春早期及时进行正畸矫治,这不仅仅是患者容貌的需要,而且对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对口腔医疗需求的急速提高。错畸形总体看发病率很高,以理想正常为标准,其发病率高达91.20%;以个别正常产标准,患病率为29.79%~48.87%〔1〕不等。我院自2006年对该公司3613名中学生错畸形进行普查,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  相似文献   

12.
安氏Ⅱ类一分类错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错畸形,其牙特征是磨牙远中关系,上颌切牙唇倾、上下牙深覆、深覆盖。本人应用直丝弓技术对青少年安氏Ⅱ类一分类错进行矫治,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1856名中专生错畸形状况分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专生错发生基本状况。方法对本地区一所学校的1856名在校中专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错牙合患病率为72.36%,各类常见错类型中牙列拥挤及深覆发生率分别为38.27%、27.10%。结论转变牙齿保健观念,积极进行早期预防、早期治疗等工作,可有效降低错牙合畸形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成都市初中学生错畸形患者的人格倾向。方法:抽取成都市1 377名初中学生,采用EPQ作为纳入人群的评估工具,对错畸形患者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结果:初中生错畸形患者在N、L分量表及女性患者在P分量表上的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在E分量表的评分低于全国常模;轻度错畸形学生E、L分量表评分高于全国常模;中度错畸形N、L分量表的评分高于全国常模,E分量表评分低于全国常模;重度错畸形P、N、L分量表评分高于全国常模,E分量表评分低于全国常模。结论:成都市初中学生错畸形为内向型、神经质及掩饰型人格倾向,不同程度错畸形学生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错畸形的联合性矫治方法对成人错畸形的效果。方法:对我院近几年共收治的的52例成人患者应用联合性矫治方法。结果:及时纠正了患者错畸形,控制了牙周疾病,修复牙列缺损,同时有助于患者恢复颞颌关节功能,减少龋病的发生。结论:治疗成人错畸形不能用青少年常用的方法——调节发育,而是要对每个成年人进行特殊研究并指出重点问题,建立个体治疗目标,细致系统地分析以选择治疗方案,同时要考虑患者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曾红梅  周学军  韩冬 《安徽医学》2011,32(6):817-819
目的调查分析安徽省18-30岁青年错畸形患病率及尖牙、磨牙关系情况。方法根据WHO出版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以个别正常和尖牙、磨牙关系分类法为标准,由口腔正畸科专业医师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人员中随机抽取无正畸史,安徽省18~30岁青年1 206人(男710人,女496人)进行及尖牙、磨牙关系调查。结果安徽省18~30岁青年错畸形患病率87.81%(男86.48%,女89.72%)。女性右左侧尖牙关系构成比分别为中性20.23%、22.25%,远中55.73%、55.73%,近中24.04%、22.02%。男性右左侧尖牙关系构成比分别为中性13.36%、20.52%,远中56.51%、44.79%,近中30.13%、34.69%。女性右左侧磨牙关系安氏分类情况:安氏Ⅰ类42.02%、41.12%,安氏Ⅱ类31.24%、28.09%,安氏Ⅲ类26.74%、30.79%。男性右左侧磨牙关系安氏分类情况:安氏Ⅰ类28.01%、27.04%,安氏Ⅱ类37.46%、33.22%,安氏Ⅲ类34.53%、39.74%。结论错畸形患病率较高,尖牙、磨牙中性关系构成比较低,错畸形及异常咬合关系的早期宣教及矫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错畸形是常见病,在儿童及青少年生长发育时期,可以进行生理矫治。其矫治手段有活动矫正器及固定矫正器两种。长期以来国内大多采用活动矫正器矫治错畸形,但普通活动矫正器在矫治某些复杂错畸形时,有固位力差、支抗力不足等弱点,因而难以获得满意的疗效。我国毛燮均教授为了提高活动矫正器的性能,于1973年开始设计了环托式活动矫正器,并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随后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错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错畸形患者应用直丝弓矫治器矫治。结果:15例在平均2年的矫治结束后,牙齿都已排齐,前牙覆覆盖都已调节到Ⅰ度,磨牙关系也达到了中性。结论:直丝弓矫治技术是一种高效实用的矫治技术,对安氏Ⅰ、Ⅱ、Ⅲ类错畸形都有良好的矫治效果,能有效矫治各种错畸形。  相似文献   

19.
探讨郑州市儿童口腔不良习惯与错畸形的相关性。对156例就诊的错畸形患儿采用视诊、问诊与口腔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患儿有无口腔不良习惯,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口腔不良习惯与错畸形有一定的关系,它是引起儿童错畸形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包头地区蒙古族学生错畸形发生及有关因素。方法:于包头地区普通中学中随机抽取12~16岁蒙古族中学生896名进行错牙合调查。结果:安氏Ⅰ类错发病率最高,男性和女性在发病率上无明显差别。结论:错相关因素较多,需要加强对错牙合畸形患者早期宣传教育和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