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雷公藤多甙所具有的多种免疫调节作用,是否可于肾移植慢性排斥,缺乏严密的动物实验研究和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试验研究证据的支持。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对大鼠肾移植慢性排斥的作用。方法:选用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制作SD-Wistar大鼠肾移植慢性排斥模型,完整保留受体右肾作为每个移植肾的内对照。所有受体均于移植后10d内接受小剂量环孢素抑制急性排斥反应。移植成功受体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自移植后10d起每日经胃灌服雷公藤多甙,对照组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灌服至移植后12周。移植后12周收获动物,取受体移植肾组织送检组织病理学,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移植肾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移植后12周,两组受体移植肾均存活,体积较正常右肾略小,色泽较苍白,出现不同程度的单个核细胞浸润、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和小动脉内膜纤维性增厚等慢性排斥组织病理学改变。治疗组大鼠移植肾组织的病理改变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两组所有受体自身右肾均未出现任何组织病理学改变。转化生长因子β1主要在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肾小管、间质表达,治疗组肾组织的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雷公藤多甙能够减轻大鼠移植肾慢性排斥模型移植肾组织病理学损害,下调移植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背景:雷公藤多甙所具有的多种免疫调节作用,是否可于肾移植慢性排斥,缺乏严密的动物实验研究和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试验研究证据的支持。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对大鼠肾移植慢性排斥的作用。方法:选用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制作SD-Wistar大鼠肾移植慢性排斥模型,完整保留受体右肾作为每个移植肾的内对照。所有受体均于移植后10d内接受小剂量环孢素抑制急性排斥反应。移植成功受体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自移植后10d起每日经胃灌服雷公藤多甙,对照组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灌服至移植后12周。移植后12周收获动物,取受体移植肾组织送检组织病理学,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移植肾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移植后12周,两组受体移植肾均存活,体积较正常右肾略小,色泽较苍白,出现不同程度的单个核细胞浸润、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和小动脉内膜纤维性增厚等慢性排斥组织病理学改变。治疗组大鼠移植肾组织的病理改变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两组所有受体自身右肾均未出现任何组织病理学改变。转化生长因子β1主要在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肾小管、间质表达,治疗组肾组织的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雷公藤多甙能够减轻大鼠移植肾慢性排斥模型移植肾组织病理学损害,下调移植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背景:西罗莫司对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防治产生重要作用,同时,有研究发现它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徙,对慢性排斥反应以及慢性移植肾肾病产生防治作用,但具体的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西罗莫司对慢性移植肾肾病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原发性肾病首次尸肾移植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西罗莫司组和硫唑嘌呤组各30例,分别采用西罗莫司+环孢素A+激素,硫唑嘌呤+环孢素A+激素治疗,西罗莫司首次负荷剂量为6mg,2周内2mg/d,2周后改为1.0~2.0 mg/d,环孢素A为5.0~7.0 mg/d,硫唑嘌呤为50~100 mg/d,激素为15~0 mg/d.术后2年时,对移植肾进行活检.观察移植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情况,并观察肝功能、血肌酐浓度、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人/肾存活率.结果与结论:随访2年,西罗莫司组于术后1,3,12个月的环孢素剂量明显低于硫唑嘌呤组,但是两组之间的血环孢素A的谷值浓度没有明显差异.硫唑嘌呤组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主要分布于近曲小管,部分可见肾小球以及间质血管;大部分移植肾组织近曲小管呈阳性表达,线型分布于刷状缘,部分呈阳性表达.部分患者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呈节段性阳性表达.内皮细胞及系膜偶见阳性表达.西罗莫司组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近曲小管的表达则明显减弱,肾小球和间质血管无明显改变.硫唑嘌呤组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主要见于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部分病例也可见于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间质血管呈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内皮层.西罗莫司组,肾小球、间质血管染色均明显减少.与硫唑嘌呤组比较,西罗莫司组人/肾存活率高、移植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明显降低.结果表明,西罗莫司可降低移植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减缓慢性移植肾肾病的进展,延长移植肾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在微淋巴管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在微淋巴管研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抗肾小球足细胞膜黏蛋白(Podoplanin)单克隆抗体标记毛细淋巴管对人的脉管瘤及毛细血管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微淋巴管被标记成棕红色。而毛细血管未被标记,微淋巴管与毛细血管相似,均由单层内皮细胞作衬罩,但与毛细血管不同的是微淋巴管内皮细胞间的连接不良,常有大的内皮间隙,缺乏完整的基底膜,也没有外皮细胞。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在毛细淋巴管的研究中是一种较为准确客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背景:免疫损伤是慢性排斥反应的主要发病机制,与多种免疫相关基因多态性有关,尤其是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更显重要。目前关于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与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关系,不同的学者研究结果各异。 目的:分析供、受者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型与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关系。 设计:前瞻性病例分析。 单位: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泌尿外科,全军器官移植中心。 对象:选择2000-06/2001-05在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首次施行尸肾移植的受者144例和其中114例的供者65例(另30例缺乏供者血液标本)。手术方案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 方法: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在肾移植前对肾移植受者(n=144)和其中114例的供者(n=65)进行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型检测。术后对受者进行5年随访,追踪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受者基因型、供者基因型及供、受者基因型组合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 主要观察指标:①转化生长因子β1不同基因型的肾移植供、受者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②肾移植供、受者转化生长因子β1不同基因型组合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①高分泌基因型组受者的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高于中低分泌基因型组(x^2=10.091,P〈0.01);两组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002,P〉0.05)。②供、受者均为高分泌基因型组合的受者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高于所有其他基因型组合者(x^2=4.352,P〈0.05);供、受者均为中低分泌基因型的受者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低于所有其他基因型组合者(x^2=4.134,P〈0.05)。 结论:肾移植术前同时检测移植供、受者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有助于术前准确预测和评价移植后远期效果,指导术前做出合理的供、受者匹配。  相似文献   

6.
62例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的病理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肾损害的病理及可能的相关因素,评价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肾活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移植肾肾活检的病理及临床资料。结果:62例中发生总性排斥反应24例(39%),慢性移植性肾病21例(34%),加速排斥反应1例,IgA肾病5例(8%),系膜增生性肾炎样改变3例(5%),新月体肾炎2例,膜性肾病1例,环抱素中毒1例,肾结核1例,急性肾小管坏死1例,慢性排斥反应、慢性肾小球肾炎各1例。排斥反应病例肾移植术前的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和群体反应性抗体明显差于非排斥反应病例,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生率较高。移植肾穿刺活检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移植肾肾活检安全可靠,对于肾移植术后发生肾损害的病因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移植脾组织血管神经生成规律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体脾组织大网膜内移植后,移植脾组织血管神经再生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及神经肽Y表达的动态变化,分析自体移植脾组织血管神经生成规律。方法:实验于2004—09/2006—10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外科应用解剖与手术学教研室实验室完成。①选用Wistar大鼠7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个时相组,每组10只。②行脾切除自体脾组织大网膜内移植,分别于术后7,14,30,60,90,120,180d,采用免疫组化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神经肽Y阳性神经纤维抗体染色方法,应用光镜、电镜、图像分析观测自体移植脾组织。结果:7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后7d即有血管长入移植脾组织,180d再生血管接近正常;术后30d神经开始再生,180d趋于正常。②术后7,14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阳性染色细胞密度迅速升高,60d达高峰,随后逐渐降低;术后30d。出现神经肽Y阳性神经纤维。术后180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阳性染色细胞密度趋于正常;术后120,180d神经肽Y阳性神经纤维广泛分布。结论:自体移植脾组织再生过程中移植脾组织再生血管神经来源于大网膜内的神经。自体移植再生脾组织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表达量早期开始升高,移植脾组织先出现血管再生,后出现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8.
背景:正常肾脏、肾小管上皮和血管内皮细胞仅有少量CD54表达,当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CD54表达明显增加,同时大量白细胞浸润;间质浸润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CD54表达增加。目的:探讨流式细胞仪检测尿CD54+淋巴细胞对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价值。方法:来自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的肾移植后恢复正常者(n=18)、出现急性排斥反应者(n=8)、移植肾功不全者(n=9)以及健康志愿者(n=10)。流式细胞仪比较各组移植前后尿液中CD54+淋巴细胞比率变化。结果与结论:尿CD54+淋巴细胞在肾移植患者出现排斥反应时明显增加(P<0.01),抗排斥治疗后逐渐下降。移植肾功能正常者和移植肾功不全者CD54轻度升高。提示尿液中CD54+淋巴细胞水平能准确反映肾移植物移植后患者的免疫状态,可作为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特异标志。  相似文献   

9.
移植肾早期失功切除同期再次肾移植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移植肾早期失功切除同期再次肾移植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移植肾早期失功切除同期再次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移植肾失功后同期再次肾移植13例,均获得成功。13例病例中首次移植失败的原因为顽固性急性排斥反应经治疗无效5例,肾血管栓塞7例,肾动脉出血1例。再次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例,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1例。术后随访1~5年,13例(人/肾)均存活,血肌酐水平72~146μmol/L,平均(110.8±20.6)μmol/L。结论:肾血管并发症引起的移植肾失功切除同期可行再次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引起的移植肾失功在严格的组织配型基础上,高群体反应性抗体患者在避开存在致敏位点的供肾的条件下,切除移植肾后仍可同期行再次肾移植。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排斥药物及生物制剂,再次肾移植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大鼠双侧供肾左侧原位肾移植模型的建立及肾功能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大鼠肾移植模型是移植免疫耐受、免疫抑制及器官库开发的重要实验手段.目的:建立实验动物使用效率高,重复性好的耐受、急性排斥、慢性排斥肾移植模型,及移植肾功能动态无创检测方法.方法:封闭群Wistar大鼠用于解剖及预实验.采用改良左侧原位肾移植术,分次顺序使用供体左肾与右肾,动静脉及输尿管端端吻合,7d后行右侧肾切除.DA、Lewis大鼠分别为供受体作为急性排斥组.F344、Lewis大鼠分别为供受体作为慢性排斥组.Lewis大鼠自体肾移植组作为移植耐受组.观测大鼠双侧肾脏应用解剖,供肾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肾移植手术成功率.检测分析肾移植模型生存曲线、蛋白尿水平动态变化.结果与结论:解剖观测大鼠43例,灌注肾29例,行单侧原位肾移植21例.移植肾热缺血时间小于10S,冷缺血时间(47.2±3.7)min,成功率85.7%(18/21 )其中自体肾移植3例,急性排斥.肾移植 3例,慢性排斥肾移植12例.改良的单侧原位肾移植术简捷经济,分次顺序使用供体左肾与右肾,不干扰受体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血流,重复性好.结果提示,建立的近交系大鼠移植耐受、急性排斥、慢性排斥肾移植模型生存曲线、蛋白尿动态检测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