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结合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2年11月收治的86例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临床资料,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止泻、脱水纠正及平均治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辨证治疗结合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给药治疗仪辅助治疗儿童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10月至2009年3月于我院儿内科门诊、住院治疗的病毒肠炎患儿2118例,分为两组,观察组896例,对照组1222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常规抗病毒、止泻补液等处理,观察组896例在常规处理上,采用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对照组未采用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大便性状、次数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93.38%和65.3%,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在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儿童病毒肠炎具有协同作用,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安全、方便、无痛苦、疗效显著,是佐治儿童病毒肠炎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4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2例;治疗组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方制取药贴片,应用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疗程均为3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11%(P〈0.01)。结论中药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和总结经皮给药佐治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0年2月住院患儿33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平均止泻时间为(1.6±1.2)d,对照组为(2.5±1.4)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经皮给药佐治小儿腹泻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在儿科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普乐拜尔与经皮透药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设定标准随机选择90例患儿,其中45例作为对照组,常规给予抗病毒药物,补液对症治疗。另45例作为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普乐拜尔与经皮透药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显效率82%,住院时间2~6d;对照组总有效率71%,显效率38%,住院时间3~12d。两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平均住院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普乐拜尔联合中药经皮透药在治疗婴幼儿腹泻中,达到了以菌治菌,解毒止泻双重功效,为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观察妈咪爱、恩密迭、清热除湿止泻颗粒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1年11月,就诊于我院社区卫生服务诊所的60例婴幼儿腹泻患者,分别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对照组30例,男18倒,女12例。两组患儿年龄均为6个月-4岁。治疗前病程均为12小时-6天,其中82%的患儿病程在3天以内;65%的患儿有发烧;68%的患儿病初有呕吐。两组惠儿的年龄、性别和病情具有均衡性。治疗组30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6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思密这、妈咪爱和清热除湿止泻颗粒联合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显著有效,此方法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土家民族药止泻冲剂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土家族方止泻冲剂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病100例,并设置10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3%,两组X^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探索中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给药新途径。方法:将我科2002年10月~2003年1月间收治的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8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小儿腹泻中药贴片与经皮给药治疗仪共同组成透皮吸收治疗系统治疗,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回春生,两组进行比较。结果:结果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有效率,平均止泻时间及平均病程方面有显著差异,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中药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有良好的效果,为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较为理想的给药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杨磊  丁素珍 《四川中医》2002,20(10):60-61
目的:评估柴苓合剂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1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柴苓合剂(治疗组)和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天后,治疗组105例中治愈85例(80.9%),对照组60例中治愈23例(38.3%),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柴苓合剂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退热迅速、止泻时间快、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常规药物加吞咽治疗仪综合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入院后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吞咽治疗仪。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88.24%,P〈0.05,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常规药物加吞咽治疗仪综合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效果满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对轮状病毒腹泻疗效。方法:选择自2010年2月~2011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的患者58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在对两组均进行常规的西药治疗基础上,对治疗组使用自拟安肠止泻散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有21例痊愈,有效的有7例,无效患者2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3%;对照组痊愈患者有10例,有效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67.9%。治疗组的症状改善时间、止泻时间、总病程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两组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较好的疗效,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脾止泻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3月~2009年3月腹泻患儿128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补液、退热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思密达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健脾止泻汤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15天,治疗结束后评定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止泻汤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加味桂附理中汤治疗早期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加味桂附理中汤口服治疗及必要时西医补液、降温处理;对照组仅给予必要时补液及降温处理,两组均连续治疗3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总病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加味桂附理中汤治疗早期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陈捷 《中医药学刊》2006,24(6):1183-1184
目的:观察运用中药复方乐食舍剂为主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45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乐食合剂、经皮给药和小儿推拿方法,对照组1为中成药胃苏颗粒,对照组2为西药莫沙比利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莫沙比利片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均高于胃苏颗粒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7%),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于症状的缓解,治疗组在治疗“胃纳减少”和“早饱”方面,优于两组对照组(P〈0.05)。结论:以中药复方乐食合剂为主.联合经皮给药和小儿推拿方法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治疗依从性佳,无药物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运脾止泻散加减治疗急慢性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3月至2009年10月间收治的婴幼儿腹泻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运脾止泻散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运脾止泻散结合西药治疗婴幼儿腹泻能迅速缓解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缩短病程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本院儿科住院的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就诊先后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利巴韦林注射液空气压缩雾化吸入,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7.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咳喘消失时间、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常规疗法加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具有协同作用,可明显改善症状及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凉血方灌肠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62例感染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中药组、联合组和对照组。中药组64例采用清热解毒凉血方灌肠治疗;联合组68例在中药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思密达治疗;对照组30例仅口服思密达。3组均观察治疗第3天、第5天疗效,并追踪随访至15天。结果:治疗第3天,总有效率中药组为71.7%.联合组为91.9%,对照组为50.0%。治疗第5天,总有效率中药组为93.3%,联合组为100%,对照组为71.4%。两个时间段各组总体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联合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优于中药组(P〈0.05)。两个不同感染类型腹泻止泻时间各组总体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联合组止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短于中药组(P〈o.05)。各组病毒性腹泻止泻时间均长于细菌性腹泻(P〈0.05)。结论:清热解毒凉血方灌肠能提高思密达治疗感染性腹泻患儿的疗效,缩短止泻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9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治疗组采用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总有效率、总病程、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口腔溃疡好转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7.6%,显著高于对照组显效率(61.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7%);治疗组总病程、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口腔溃疡好转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巴韦林喷雾剂联合蒲地蓝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较好II盏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给药对婴幼儿肺炎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将15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治疗组(80例)。对照组行对症、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行以上处理的同时辅以经皮给药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62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97.01,%平均住院13.05d;治疗组治愈78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99.95%,平均住院7.35d。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提示经皮给药佐治婴幼儿肺炎,可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经皮给药辅助治疗。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和94%,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给药治疗婴幼儿肺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