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斜肌徙后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30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是儿童先天性眼外肌麻痹中最常见的一种,多由产伤或其它先天性因素造成的,主要病变是上斜肌麻痹引起的斜颈、脊柱及面部畸形,对儿童心身发育造成一定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30例30只眼,其中合并内斜7例,外斜4例,年龄3~26a,平均11.5a。所有病例行手术治疗,术前行同视机、三棱镜结合交替遮盖查斜视角,并行Bielschowsky头位试验、Park三步法检查、Hess屏检查及代偿头位检查。1.2 手术方法 常规消毒,结膜下麻醉,做“L”形结膜瓣,固… 相似文献
2.
姜文浩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8,(4)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是先天性眼外肌麻痹中最常见的一种,多是由于产伤或其他先天性因素造成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上斜视及代偿头位引起的斜颈,脊柱及面部畸形,对儿童的心身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收集先天性上斜肌麻痹30例,年龄3~26岁,... 相似文献
3.
下斜肌后徙转位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是先天性垂直斜视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本病多发生于幼儿期 ,单眼发病较为多见 ,患者主诉以上斜视和代偿头位为主。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手术矫正。手术方式很多 ,疗效不同。我院自 1 992年~ 1 998年对先天性上斜肌麻痹采用下斜肌后徙转位手术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48例先天性上斜肌麻痹 ,其中男性 2 6例 ;女性 2 2例 ;年龄 3~ 3 5岁 ,平均 712 岁 ,3 8例有代偿头位。术前检查 :常规检查视力与屈光度 ,用角膜映光法、同视机和三棱镜遮盖法测量斜视度数 ,分别测量 6m和 3 3cm的斜视度数。… 相似文献
4.
0引言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是先天性眼外肌麻痹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临床特征是患眼上斜视和代偿头位。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我院眼肌科自1999-03/2005-08共收治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116例,其中对48例原在位垂直斜度15Δ~25Δ的患者,我们手术行患眼下斜肌后徙转位术,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8例患者,男32例,女16例,年龄23~1.5岁;48例患者41例有代偿头位,表现患眼上斜视,头向健侧倾斜。术前常规检查视力、屈光状态及眼底,用角膜映光法、三棱镜遮盖试验分别检查远近斜视角,对于能合作的患者用同视机测定双眼视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5.
下斜肌后徙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是先天性眼外肌麻痹中最常见的类型 ,主要为先天性发育异常 ,其次为出生时的创伤或婴幼儿期疾病所致。临床表现为主要是上斜视及代偿头位引起的斜颈、面部不对称及脊柱畸形。资料和方法1 一般资料 :收集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 1 7例 ,男 1 0例 ,女 7例 ,年龄 4-1 7岁 ,平均 1 0 5岁 ,均是在出生 3个月后被发现眼球运动异常及斜颈。术前所有患者行角膜映光法和三棱镜中和测定斜视角 ,检查双眼和单眼运动 ,对能合作的患者行同视机及Hess屏检查。1 7例病人均有下斜肌功能过强 ,向鼻侧方注视时内转眼伴有上转 ,Biels… 相似文献
6.
下斜肌后徙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惠玲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9,17(12):736-736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是先天性眼外肌麻痹中最常见的类型,主要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多由出生时的创伤或婴幼儿期疾病所致。临床表现主要是上斜视及代偿头位引起的斜颈,面部不对称及背柱畸形,对儿童身心生长发育不利。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4~17岁,平均10.5岁,均是在出生3个月后被发现眼球运动不协调及斜颈。术前所有患者行角膜映光法,三棱镜中和测定斜视角,检查双眼和单眼运动功能,对能合作的患者行同视机,Hess屏及Parks三步法检查。在所查病例中,17例均有下斜肌功能过强,向侧方注视时内转眼伴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上直肌后徙联合下斜肌后徙转位术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直肌后徙术联合下斜肌后徙转位术的30例(50眼)分离性垂直斜视的手术效果。结果近期治疗效果满意率为83.33%,远期治疗效果满意率为75.00%。结论上直肌后徙联合下斜肌后徙转位术是治疗分离性垂直斜视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超常量内直肌后徙矫正大角度内斜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大角度内斜视超常量内直肌后徙术的临床疗效,本文对32例偏斜50△~110△大角度内斜视行双眼内直肌后徙6~8mm,术后随访6~18月(平均12.6月),手术成功率达90.63%,无内收、辐辏明显受限及后发性外斜发生。结果表明,6~8mm超常量内直肌后徙是矫正大角度内斜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上斜肌后徙术矫正伴上斜肌功能亢进斜视及眼球旋转状态的效果.方法 收集伴上斜肌功能亢进的A型斜视、下斜肌麻痹和Brown综合征患者共12例,观察手术前后原在位、上下转25°及9个诊断眼位斜视度及上斜肌功能,于术前和术后行双眼眼底照相并测量黄斑-视盘夹角(FDA).结果 A型斜视患者术前上下转25°斜视度相差最小17△,最大53△,术后均小于10△,A征消失,手术前双眼FDA为(20.32±8.53)°,术后为(4.15±7.22)°;下斜肌麻痹和Brown综合症患者术前垂直斜度均大于10△,术后均小于6△,手术前双眼FDA为(11.32±7.11)°,术后为(2.65±2.52)°.结论 上斜肌后徙术可有效矫正伴上斜肌功能亢进斜视和眼球内旋状态.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superior oblique recession in treatment of strabismus with superior oblique overaction and effects on torsion status. Methods Pre- and Post-operative primary,upward, downward and 9 diagnostic eye position of deviation, superior oblique muscle function, fundus photograph were examined and analyzed in A-pattern, inferior oblique palsy and Brown syndrome with superior oblique overaction. Results The maximum pre-operative deviation difference between upward and downward gaze was 53△ whereas minimum was 17△ in A-pattern. All post-operative deviation difference was not more than 10△. The mean pre-operative fovea-disc angle (FDA) of both eyes was (20.32±8.53)°whereas (4.15±7.22)°after operation in A-Pattern. The pre-operative vertical deviation in inferior oblique palsy and Brown syndrome patients was more than 10△ whereas post-operative not more than 6△. The mean pre-operative FDA of both eyes was (11.32±7.11)°whereas (2.65±2.52)°after operation. Conclusions Superior oblique recession is effective in correcting strabismus with superior oblique overation and intorsion. 相似文献
10.
由于先天性(生后早期)或后天性上斜肌麻痹所引起的下斜肌功能过强,导致上斜视、复视和斜颈,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在先天性垂直肌肉病变的患者中,表现为下斜肌功能过强的,按Derson(1947)的统计占71%,国内赫雨时氏认为占90%。Parks(1974)指出在水甲性斜视中有65%的患眼同时伴有下斜肌功能过强,因此减弱下斜肌的手术应视为一种常规手术。作者近三年共作下斜肌部份切除术21例,均收到较好的效果。手术操作简单,未见并发症。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下直肌后徙术在先天性单眼上斜肌麻痹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直肌后徙术在先天性单眼上斜肌麻痹性斜视治疗中的效果及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行下直肌后徙术治疗的先天性单眼上斜肌麻痹性斜视患者,观察术后垂直斜视度、双眼单视功能及代偿头位的变化。结果32例患者术前第一眼位垂直斜视度10^△~25^△(平均为14.13^△);术后0~8^△(平均为3.8^△),较术前有显著减少(Z=-2.11,P〈0.01)。32例患者术前4例(12.5%)具有融合功能,2例(6.25%)有立体视功能,术后继续保持,另有22例(68.75%)融合建立,6例(18.75%)立体视建立,较术前均有显著性差异(χ^2=2.419,P〈0.05)。结论下直肌后徙术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性斜视的有效术式,术前详细检查,掌握适应症,合理设计手术方案,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下斜肌保留切除术矫正垂直偏斜山东烟台毓璜顶医院陈美玲,宋永进,卓旭英,高磊,李毅海我院眼科自1990年6月以来研讨了一种新的下斜肌减弱术──下斜肌保留切除术,经临床40例50眼术后观察疗效满意,特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40例全部为本院...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确诊为上斜肌麻痹 16例 (16眼 )。男 10例 ,女 6例。右 9例 ,左 7例。年龄 4~ 14岁 ,平均 11.6岁。斜度范围 :垂直 5°~15° ,水平 <5°。头位偏向健侧 ,Bieschowsky征均为阳性。 3例既存在水平斜度又存在垂直斜度 ,行水平肌矫正术后半年。2 方法与结果2 1 手术方法 下穹隆部球结膜下浸润麻醉。于颞下方角膜缘外 6mnm处球结膜作 10mm长的水平切口。分离球结膜下组织暴露下直肌止端 ,尽量向鼻上方牵拉眼球 ,用斜视钩向球结膜方向轻轻钩起下斜肌。确认后在外直肌下缘水平处缝置双臂预置线 ,切断下斜肌前段 ,并将其前部纤维… 相似文献
14.
超常量外直肌后徙术矫正大角度外斜视的疗效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常量外直肌后徙术矫正大角度外斜视的疗效探讨关航,赵守梅,陈彤,高树伟外直肌后徙术是矫正外斜视常用的手术,通常认为原则上后徙量为6—8mm〔1〕,对大角度外斜视手术效果很难令人满意,故超常量外直肌后徙术被提出。为了探讨超常量手术的疗效。本文对行超常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下斜肌转移术治疗上斜肌麻痹的疗效。方法 :对 36例上斜肌麻痹的患者施行下斜肌转移术 ,将下斜肌止点缝合固定在下直肌颞侧。术后 6个月~ 5年随访 ,观察疗效。结果 :治愈 12例 ( 33 3% ) ,改善 14例 ( 38 9% ) ,失败 10例 ( 2 7 8% )。治愈 12例患者全部在垂直偏斜 <10 Δ 和 11~ 15 Δ 组内 ,失败 10例均为垂直偏斜度数大者。结论 :下斜肌转移术是一种有效、安全、简单可靠的治疗上斜肌麻痹的手术方法 ,其矫正垂直偏斜的度数大约在 10 Δ 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下斜肌部分切除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下斜肌部分切除术治疗先天性上斜肌麻痹的效果。方法观察17例接受下斜肌部分切除术治疗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术前术后9方位眼位,歪头试验及代偿头位的变化。结果垂直眼位变化小于15^△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患者术后眼位及代偿头位均恢复,大于15^△的仍残留部分眼位异常及代偿头位。结论下斜肌部分切除术对垂直眼位变化小于15^△的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矫治大角度外斜视在外直肌超常量徙后时,肌止端后移、肌肉缝线悬吊的效果。方法对65例大角度外斜视在做外直肌徙后时,将肌肉缝线平行外直肌上下缘于肌止端后5 mm处巩膜浅层穿出,测量肌止点与拟行肌肉缝线结扎点后肌肉断端的距离是否与术前拟行后徙量相符,确定后结扎缝线。例如后徙量为11 mm,则肌肉缝线于肌止点后5 mm处巩膜穿出,悬吊量为6 mm时结扎缝线,形如吊床状。结果65例有1例残留5°外斜,其余64例均达到正常眼位。结论采用悬吊方法进行外直肌超常量徒后,既减少了眼外肌与眼球筋膜的大范围粘连及手术操作困难带来的巩膜意外损伤,又达到了矫治大角度外斜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高建红 《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2004,1(3):257-258
眼性斜颈的病因中,以先天性上斜肌麻痹最为多见,其临床特征常常表现为上斜视、继发性下斜肌功能亢进及代偿头位,即眼性斜颈。严重的眼性斜颈可继发颈部和颜面部肌肉发育不对称,并可造成脊柱侧弯,影响儿童的生理发育。由于歪头(斜颈)带来的面部不对称,由于重力的作用,使一侧面部丰满,另一侧面部瘦小。其次,对颈部骨骼的影响,造成颈椎侧弯。第三,也可能会造成脊柱的侧弯。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评价双眼直肌后徙术与单眼直肌后徙联合对侧直肌截短术,治疗共同性基本型内斜视和基本型外斜视的效果.方法 选择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511例,斜视度数为20~50△,分成A、B两组,分别行双眼直肌后徙术、单眼一条直肌后徙+对侧直肌截短术,再根据基本型内斜、基本型外斜及斜视度数大小不同分为:A1a、A1b、A2a、A2b、B1a、B1b、B2a、B2b计8组.总结、分析术后1月及6月的视力,眼位,眼球运动状态,有无复视,双眼单视功能,结膜局部瘢痕及半整度.结果 A1a组术后6月眼球正位率显著高于B1a组(x2=5.49,P=0.0191)、A2a组亦高于B2a组(x2=9.14,P=0.0025);A1b组术后6月眼球正位率显著低于B1b组(x2=7.86,P=0.0050)、A2b组亦低于B2b组(x2=16.76,P<0.0001);A组术后6月具备Ⅰ级以上视功能患者比例明显高于B组(x2=14.81,P=0.0001).结论 无论外斜视或内斜视,对于相对低斜视度数的患者,双眼后徙术优于单眼后徙+截短术,对于相对高斜视度数患者,单眼后徙+截短术眼位一次矫正率高于双眼后徙术;双眼后徙术术后舣眼单视功能好于单眼后徙+截短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