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隐性乳突炎并乙状窦血栓静脉炎及耳后骨膜下脓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8岁。因右耳后疼痛2个月,伴耳后红肿、同侧头痛1个月,加重10天急诊入院。患者患病期间曾伴不规律性寒战、高热。于当地医院诊为“急性中耳乳突炎”,间断输液抗炎治疗,症状略有缓解。自发病后患耳听力下降,但不伴耳内流脓、耳内疼痛。查体:一般情况可,体温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专科情况:右耳后红肿,压痛明显,可及波动感,耳廓后沟消失,耳廓被推向前下外方(图1)。  相似文献   

2.
<正>1病历资料患者,女,52岁,主因右耳闷伴听力下降、疼痛1个月,眩晕6天于2014-08-15收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右耳闷,伴听力下降、耳痛、持续低调耳鸣,无耳流脓,为求诊治就诊于社区门诊,考虑为"中耳炎",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治疗,未见好转,患者因耳痛一直口服止疼药物治疗,入院6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44岁.左耳持续流脓3个月伴左侧头痛半月.起病后曾在多家医院就诊,均以"左化脓性中耳炎"使用多种抗生素及0.3%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治疗2个多月,疗效不佳,于2004年11月10日来本院耳鼻咽喉科就诊.患者无鼻塞、血性涕,无回吸性涕中带血,无耳鸣,无耳道流血性分泌物,无复视.  相似文献   

4.
老年女性患者,右耳听力下降伴耳鸣16年,反复流脓12年,9年前行右耳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术后病理回报为右中耳乳头状瘤伴灶性不典型增生。后术腔未一直干耳,术腔内肉芽样肿物再发并逐渐增多,乳头状瘤复发。患者于全麻下行二次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术后3个月干耳,随访未见复发。中耳原发性乳头状瘤复发、恶变率较高,根治性病变切除手术及术...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0岁.因"右耳疼痛、流脓3个月伴口眼歪斜1周"就诊.3个月前患者挖耳后出现右耳深部疼痛,在附近医院诊断为"外耳道炎",口服消炎药(具体不详)及局部滴药后无好转,疼痛加重,并流出较多稀薄脓液,需用止痛药止痛.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2岁,因"感冒"后左侧颈部肿大,疼痛伴发热1个月收住院。入院前半个月体温波动于38.0℃~39.0℃,有畏寒,无耳后及枕后放射痛。7年前有类似症状发作,抗炎治疗后好转。体格检查:体温39.0℃,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患者,女,57岁。因左侧耳反复流脓伴听力下降10余年,加重2个月,于2011年8月入院。10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耳流脓、流水,无疼痛、无发热。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给予耳内滴用双氧水、氧氟沙星滴耳剂,均能好转,但每年均有发作,并听力逐渐下降。近2个月再次耳流脓水,并左侧头部闷痛,滴药无效,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先天性内耳畸形并脑脊液耳漏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先天性内耳畸形并伴有脑脊液耳漏患者采用经外耳道径路常规耳内镜鼓室探查再改用水下耳内镜行脑脊液耳漏填塞修补术。结果手术探查见镫骨底板有缺失漏口,用自体脂肪和颞肌及肌筋膜填塞内耳,封闭前庭窗,1次手术修补成功。术后随访5个月未见有脑脊液耳漏及脑膜炎复发。结论采用水下耳内镜修复内耳畸形伴脑脊液耳漏是有优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耳胆脂瘤伴面神经受累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由本文通讯作者主刀完成、随访时间大于6个月的因中耳胆脂瘤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对术中发现的面神经受累情况进行分析。入选的90例(92耳,其中双侧2例)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44例;左侧44耳,右侧48耳;平均年龄38岁6个月±13年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年5个月±2年10个月。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颞骨薄层CT(水平位+冠状位)检查,部分患者同时行面神经骨管重建。手术采用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式,术中探查并记录从膝状神经节至乳突垂直段下端面神经骨管完整性,同时对术前伴有面瘫的患者行面神经减压。术前术后均采用House-Brackmann(HB)评分系统对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92耳病例中,27耳(29.3%)在术中探查时发现面神经骨管部分破坏或缺失,其中位于膝状神经节+水平段(G+H)2耳(7.4%),水平段(H)19耳(70.4%),水平段+垂直段(H+V)3耳(11.1%),垂直段(V)3耳(11.1%)。4例(4耳)术前伴发面瘫,行开放式乳突根治及面神经减压术后6个月内,面神经功能逐渐改善。术前面神经功能正常的86例(88耳)中,83例(85耳)术后面神经功能正常;3例(3耳)在术后4-7d出现逐渐加重的迟发性轻度面瘫,最严重时达2-3级,发现后立即取出松解术腔填塞的碘仿纱条、予口服激素及维生素B12等对症处理,3个月复查时面神经功能均完全恢复正常(HB 1级)。结论中耳胆脂瘤伴面神经受累以水平段面神经骨管最为常见,术前高分辨CT对于预判面神经骨管完整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术前伴发面瘫时应尽快手术并同时行面神经减压术,乳突根治术腔填塞不宜太紧以避免压迫裸露的面神经,术后如出现即发或迟发性面瘫应立即对症处理并根据病情发展决定是否行减压术。  相似文献   

10.
腺样体残体伴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对腺样体残体伴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4~2007年20例伴腺样体残体的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29耳)行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并行咽鼓管吹张和全身药物等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 26耳(17例,89.7%)治愈,1耳(1例,3.4%)好转, 2耳(2例,6.9%)治疗无效,总有效率93.1%。结论 本综合疗法可有效治疗腺样体残体伴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  相似文献   

11.
中耳乳突结核并耳下颈深部脓肿一例苏志文,姜捷中耳乳突结核临床上较少见,合并耳下颈深部脓肿更罕见。现将我院收治一例患者报道如下。患者男,17岁,左耳反复流脓六个月,近半个月未流脓减少伴低热,一周前左颈部出现肿块,于1993年4月17日收入我科。患者一年...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65岁,因右侧面神经麻痹伴右耳痛4个月,发现右耳内肿物伴耳内出血2个月于2012年5月15日入院.患者4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右侧面神经麻痹,伴有右耳内疼痛,于当地医院针灸治疗,效果不明显.2个月前挖耳时发现右耳道内有肿物,伴有耳道内出血,于当地医院就诊,耳道内肿物取活检,病理回报为"恶性肿瘤伴出血及坏死,表面有菌团",遂来我院进一步诊治.患者既往健康,未用过免疫抑制剂,无放疗病史,无传染病及药物过敏史,家族中无类似病例.入院查体:一般状态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开放式与完壁式鼓室成形伴听骨链重建治疗中耳胆脂瘤的疗效,探讨中耳胆脂瘤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90耳中耳胆脂瘤分别行开放式鼓室成形伴听骨链重建术与完壁式鼓室成形术伴听骨链重建术。术后均随诊24个月,以术后干耳率、纯音平均听阈、平均气骨导差和听骨链重建成功率为指标进行评价,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后干耳率100%,未出现胆脂瘤复发;听力重建成功率62.8%。完壁式鼓室成形术后干耳率81.8%,胆脂瘤复发4耳(10.50%);听力重建成功率68.4%。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伴听骨链重建术是治疗中耳胆脂瘤安全有效的术式,术后干耳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听力重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伴蜗神经管狭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听觉康复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0例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伴蜗神经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听力学、影像学、术中神经反应测试及术后听觉康复效果评估结果。结果10例患者术耳人工耳蜗植入前听性脑干反应、40Hz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均未引出,颞骨薄层CT示不同程度的蜗轴与内听道之间的蜗神经管狭窄。术中神经反应测试2例患者有3个电极可引出神经反应波形,1例患者有2个电极可引出神经反应波形,6例患者有1个电极可以引出神经反应波形,1例患者术中未引出神经反应波形。8N患者术后超过2年,其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2年时的平均单元音识别率分别为60.3%、60.4%、60.3%、60.2%、60.2%,单辅音识别率分别为19.0%、19.1%、19.1%、19.2%、19.2%。2例患者术后仅3个月,其平均单元音、单辅音识别率分别为60.1%、18.2%。结论10例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伴蜗神经管狭窄患者术前无残余听力,术中神经反应测试只有部分电极可以引出神经反应波形,术后听觉康复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患者21例(25侧耳),男18例,女3例,手术时年龄4岁5个月到12岁7个月,平均年龄7岁7个月,12例患者单侧闭锁(7侧右耳,5侧左耳),9例双侧闭锁,其中4例双侧耳道手术。25侧耳中,14侧右耳,11侧左耳。根据Schuknecht先天性耳道闭锁分级系统,无A型,5侧B型,19侧C型,1侧D型。25侧耳均有小耳畸形,2人伴耳前瘘管,2人伴精神发育迟滞,2人伴Treacher Coline综合征,1人伴半面短小,1人伴腹股沟疝。残存耳廓常位于前方,为此术中行“Z”型切口,耳廓位于蒂在下面的前方皮瓣,  相似文献   

16.
微波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突发性耳聋为耳科常见急症,由于病因病理不明,因此治疗效果尚不能令人满意。我科近年来采用微波配合常规药物治疗突聋病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l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符合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1]的患者共67例,男42,女25例,其中双耳发病7例;年龄21~69岁;病程小于7天39例,7天~l个月18例,大于1个月10例。按人院先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34例(40耳),其中伴耳鸣 26例(30耳);对照组33例(3耳),伴耳鸣25例(28耳)。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组成、病程、耳聋程度和伴…  相似文献   

17.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8岁,因头晕伴左颈部及肩部疼痛、麻木不适6年,加重2个月于2009-05-20入院治疗。6年前患者无明显原因的出现间歇性头晕伴左颈部及肩部疼痛、麻木不适,曾就诊于多家医院,行颈椎CT、颅脑CT等检查,诊断为左侧耳后韧带钙化,行物理疗法,患者头晕及左颈部及肩部疼痛无缓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患者人工听骨植入术后听力恢复情况。方法对510例(520耳)行人工听骨植入术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48例(150耳)采用全人工听骨植入(TORP)(TORP组),362例(370耳)采用部分人工听骨植入(PORP)(PORP组),比较TORP组和PORP组术后听力疗效。结果TORP组及PORP组术后12个月的听力分别与术前相比,0.25~4 kHz气导平均听阈和气骨导差均有改善(P<0.05),但术后骨导听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听骨链重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ORP组及PORP组术后3个月与术后12个月的骨导平均听阈、气导平均听阈及气骨导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ORP和PORP均可有效改善伴听骨链破坏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患者术后听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腺样体和扁桃体切除加鼓膜切开置入T型通气管治疗小儿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后,多长时间取出为宜、远期疗效如何及会带来何种不良后果等。方法:对118例(226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进行追踪观察和总结。结果:术后1、3、6、12个月拔管耳数分别为6、102、88、23耳,未拔管7耳(3%)。术后1周、2周、6个月、6个月后鼓膜愈合数分别为119、97、14、6耳。结论:T型管置入治疗小儿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并发症较少,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对伴慢性扁桃体炎及腺样体肥大者应同时行扁桃体加腺样体切除;利用声导抗测定咽鼓管功能,可作为拔管的重要依据,拔管时间宜在术后3个月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20.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能产生黑色素的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皮肤,粘膜少见,原发于中耳粘膜罕见。现报道如下。患者男,72岁。因搏动性右耳鸣2年,伴间歇性血性耳漏2个月,于1998年3月3日收入院。患者2年前不明原因出现右耳搏动性耳鸣,不伴耳痛、流脓,无耳聋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