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建立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放射免疫分析(RIA)方法并初步将其应用于临床。采用血标本通过酸性乙醇提取冷冻再沉淀法,提取率达91.5%±4.4%;用乳过氧化酶法以碘-125标记IGF-I,RIA反应液中含提取液(或标准液)50μL,抗体200μL(最终滴度1:10000),(125)I-IGF-Ⅰ200μL(约13000cpm),4℃反应过夜,双抗分离。RIA回收率为98.1%~105.0%,批内变异系数5.4%~7.5%,批间变异系数9.1%~10.7%,灵敏度达0.01nmol/L。用此法测得垂体性诛儒患者血清IGF-Ⅰ的浓度为5.4±1.7nmol/L,它明显低于同龄正常组(49.3±26.6nmol/L)的IGF-I浓度(P<0.001);测得肢端肥大症患者血清IGF-Ⅰ的浓度为107.7±25.6nmol/L,它明显高于同龄正常组(26.3±12.2nmol/L)的IGF-Ⅰ浓度(P<0.001)。RIA测定血清IGF-Ⅰ,灵敏度高,准确可靠,对垂体性侏儒及肢端肥大症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放射免疫分析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60年Yalow和Berson首先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病人血浆中胰岛素含量,1963年国内建立了胰岛素的放射免疫分析法。近年来,随着胰岛素含量测定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分型、指导和选择合理治疗方案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对于深入研究代谢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价值。 一、基本原理:胰岛素放射免疫分析的基本原理,应用顺序饱和分析法,使胰岛素抗体与未标记的胰岛素充分反应,抗原抗体复合物(Ag-Ab),其剩余的未结合的胰岛素抗体,再与标记的胰岛素充分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Ag~Ab),最后用第二抗体进行分离结合与游离的标记胰岛素,测定沉淀部分的cpm数,从而计算出标本中胰岛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和透明质酸(HA)联合培养对人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人关节软骨细胞,分4组,分别为对照组、IGF-I组、HA组和IGF-I+HA组.加入不同浓度的IGF-I、HA、IGF-I和HA,用四氮甲基唑蓝(MTT)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软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从第4代开始,用IGF-I和HA联合培养,通过电镜观察、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和软骨蛋白聚糖(aggrecan)免疫组化及RT-PCR判断联合培养第8代软骨细胞表型的变化.自然传代的第6代细胞为对照组.结果 IGF-I在10μg/L浓度时即可明显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当IGF-I浓度为50μg/L时,其促增殖作用达最大值.单独应用不同浓度的HA对人关节软骨细胞的促增殖作用不明显.联合应用IGF-I与HA对软骨细胞的增殖具有协同效应并使促增殖作用时间后延.IGF-I和HA联合培养的第8代细胞胞质内含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分泌小泡;RT-PCR显示Ⅱ型胶原mRNA表达阳性而Ⅰ型胶原mRNA表达阴性;甲苯胺蓝染色显示细胞质内有大量的紫色异染颗粒;Ⅱ型胶原和aggrecan免疫组化见92%的细胞染色呈阳性或强阳性,平均灰度分别为85.92±9.71和116.23±16.69.而对照组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05.12±12.20和135.68±10.65,二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IGF-I明显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HA对软骨细胞的增殖无影响;二者联合培养促增殖能力更强,并且能有效地保持软骨细胞表型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是一类多功能细胞增殖调控因子。因其化学结构与胰岛素原类似而得名。ICF系统由2个多肽类生长因子、2类受体和至少6种结合蛋白组成。本文仅就IGF系统成员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最新进展及其主要生物学功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空腹血糖、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2型糖尿病人血清中血糖(Glu)、瘦素(Lep t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 -I)的相关性,及Leptin、IGF-I对糖尿病病人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本院门诊和住院2型糖尿病人5 1例(男2 6 ,女2 5 ) ,平均年龄(5 4 1±9 8)岁。正常人5 2例(男2 3,女2 9) ,平均年龄(5 2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肝病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的变化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 方法各型肝炎患者113例,对照组30例,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GF-I含量,同时检测有关肝功能指标. 结果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中度患者血清IGF-I含量分别为637.6±178.3 ng/ml、458.6±276.4 ng/ml、601.7±276.8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316.1±109.1 ng/ml (p<0.001).慢性肝炎重度、肝硬化患者血清IGF-I含量为224.5±168.2 ng/ml 和120.5±94.4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GF-I含量与部分肝功能指标相关(p<0.05). 结论检测IGF-I对估计慢性肝病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与细胞凋亡信号转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受体 (IGF ⅠR)是一种跨膜受体 ,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 ,与胰岛素受体有高度的同源性。在接受其相应的配体刺激后 ,IGF ⅠR可以激活包括IRS 1,IRS 2 ,shc和PI3 激酶等多种胞内亚单位 ,产生级联信号转导反应 ,通过启动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来发挥抗细胞凋亡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8.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的失调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它包括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n sulin likegrowthfactors ,IGFs)、IGF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IGFbindingproteins,IGFBPs)和IGFBP蛋白水解酶。肝癌组织中IGF Ⅱ表达增加 ,IGF Ⅰ表达下降。IGFBP降解增加 ,进一步促进了IGFs的生物利用度。同时 ,IGFBP 3可不依赖IGFs而抑制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的结构和生理作用及其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因IGF-Ⅰ的降血糖作用可通过IGF-Ⅰ受体介导,故对胰岛素受体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患者可尝试应用,但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Graves病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和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 (IGF 1 )与骨密度 (BMD)在Graves病 (GD)中的改变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检测 30例女性G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F 1水平 ,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桡骨骨密度 ,并与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 (对照组 )比较。结果 :GD组 ,血清IGF 1水平 (1 6 5 4± 4 0 0 ) μg L明显升高 ,BMD(0 770± 0 0 81 )g cm2 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IGF - 1为 (92 5± 2 5 1 ) μg L、BMD为 (0 877± 0 0 6 9)g cm2 )〕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0 .0 5 ) ,IGF 1与FT4 正相关 (r=0 .38,P <0 .0 5 )、与BMD负相关 (r=- 0 .32 ,P <0 .0 5 )。GD治疗缓解后 ,IGF 1水平 (1 1 0 4± 33 2 ) μg L明显低于治疗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BMD(0 882± 0 0 80 )g cm2 有所增加 ,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IGF 1可能在GD的发病以及骨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关系.探讨两者在大肠癌发病机制中的相互作用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不同类型的大肠癌组织48例(试验组),其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3岁。任意选癌旁5cm以上的正常组织24例(正常对照组)。采用SABC法检测IGF-Ⅰ、IGF-ⅠR的表达。结果在48例大肠癌组织中,IGF-Ⅰ、IGF-Ⅰ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58%、58.33%,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16.67%、16.67%。IGF-Ⅰ、IGF-ⅠR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而与其他的病理因素及患者5年生存情况无关。IGF-Ⅰ和IGF-ⅠR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明显相关性。结论IGF-Ⅰ、IGF-ⅠR可能相互协同作用参与大肠癌的浸润、转移,可作为反映大肠癌进展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但IGF-Ⅰ、IGF-ⅠR阳性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与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胎儿宫内生长迟缓 (IUGR)是指足月胎儿体重 <2 5 0 0g或胎儿体重低于同孕龄儿体重。是妊娠的重要并发症 ,也是造成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发病率为 6 39% ,其死亡数为正常新生儿的 4~ 6倍[1 ] 。IUGR患儿不仅出生时的体重及身高低于正常新生儿 ,而且在以后的成长中也表现出对某些疾病较高的易感性体格及智力发育的迟缓 ,如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 ,尤其是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等发病率高于正常人。近年来众学者研究证明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 Fs)是胎儿在宫内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生长因子 (IGFs有两种异构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和鉴定抗胰岛紊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IGF-IR)单克隆抗体(mAb),为深入研究肿瘤细胞中IGF-IR 功能及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用脂质体法将制备的重组慢病毒载体三质粒pWPXL-IGF-IR、PMD2G、PAX2共转染包装细胞293T,将上清病毒转染目的细胞NIH-3T3,通过Western blot检...  相似文献   

14.
低氧大鼠血清和肺小动脉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氧对大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水平、肺小动脉壁IGF-I多肽的影响及其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肺小动脉的形态改变;RIA法检测血清IGF-I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肺小动脉壁IGF-I多肽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经3周低氧后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明显增高(P<0.01);反映管壁增厚的两个指标MT%和MA%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灰度扫描示低氧大鼠肺小动脉壁的灰度值显著强于正常对照组(P<0.01)。低氧大鼠血清IGF-I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大鼠血清IGF-I水平与mPAP呈显著正相关(r=0.745,P<0.01)。结论:在低氧情况下,肺小动脉壁IGF-I多肽产生显著增加;并且IGF-I不仅以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厚,而且可能还存在内分泌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线粒体机制在胰岛素样生长因I(IGF-I)保护心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过氧化氢处理诱导凋亡,JC-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法和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形态的改变,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caspase-3活性测定、DNA-ladder分析和Hoechst 33258染色方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过氧化氢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siRNA下调Kruppel 样因子9(KLF9)48 h后,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率明显降低,由对照组的(24.0±1.6)%,降为IGF-I处理组的(18.3±1.2)%和KLF9下调组的(15.2±1.2)%;线粒体形态明显改善;DNA片段化改善;caspase-3活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IGF-I处理组降低(1.30±0.28)倍,KLF9下调组降低(1.31±0.43)倍;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显示细胞凋亡率对照组为(42.5±1.8)%,IGF-I处理组为(22.4±4.2)%,KLF9下调组为(32.5±3.5)%;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显示凋亡小体减少,KLF9下调组与IGF-I的抗心肌细胞凋亡效果相似。结论:IGF-I通过下调KLF9表达改善线粒体功能,保护心肌细胞免于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及其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及其受体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特点。方法利用免疫组化实验技术分析INS、INS-R、IGF-I和IGF-IR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和非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对结果进行图像分析,并利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1.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IGF-I和INS-R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的IGF-I和INS-R表达水平高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组增殖期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2.IGF-IR和INS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与对照组子宫内膜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可能与局部IGF-I和INS-R表达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factor,IGF)是一类多功能细胞增殖调控因子,因其化学结构与胰岛素原类似而得名.IGF系统由2个多肽类生长因子,2类受体和至少6种结合蛋白构成[1]主要包括两种相关多肽,IGF-Ⅰ与胰岛素原60%同源,IGF-Ⅱ与胰岛素原40%同源[2].胰岛素主要调节代谢平衡,而IGF-Ⅰ和IGF-Ⅱ的生物学功能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对细胞正常生长和发育、骨再建、胚胎发育、神经生长、肿瘤免疫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IGF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主要生物学功能作一文献回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早期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Ⅱ (IGF -Ⅱ )的病理生理作用。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 2 9例颅脑损伤患者在损伤 1天内、治疗后 3天、7天三种情况下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Ⅱ (IGF-Ⅱ )含量。结果 :急性颅脑损伤 1天内、治疗后 3天、7天IGF -Ⅱ水平 (0 131± 0 0 4 7ng ml、0 117± 0 0 4 6ng ml、0 12 3± 0 0 5 0ng ml)均较正常对照组 (0 4 4± 0 14ng ml)明显降低 ,损伤 1天内、治疗后 3天、7天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观察IGF -Ⅱ含量的变化对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早期病理生理机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为FGR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方法分别采集确诊FGR组、正常对照组和巨大儿组胎儿脐血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测定其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含量。结果 1.FGR组脐血清IGF-Ⅰ、IGF-Ⅱ、IGFBP-3水平下降,巨大儿组脐血清IGF-Ⅰ水平升高;2.新生儿脐血清IGF-Ⅰ、IGF-Ⅱ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胎盘重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脐血清IGF-Ⅰ水平与胎龄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脐血清IGFBP-3水平与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胎盘重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3.脐血清IGF-Ⅰ与IG-FBP-3水平与产妇产前体重呈明显正相关关系,IGF-Ⅱ水平与产妇产前体重呈正相关关系。结沦脐血清IGF-Ⅰ、IGF-Ⅱ、IGFBP-3水平可作为预测胎儿和胎盘生长发育情况的参考指标,IGF-Ⅰ水平是其中最灵敏的指标;脐血清IGF-Ⅰ、IGF-Ⅱ、IGFBP-3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导致FGR的重要原因之一;监测产妇产前体重可以间接反映胎儿血IGFs及IG-FBP-3水平,进而反映胎儿的生长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淋巴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作为内分泌激素之一,不仅在淋巴细胞具有表达,而且对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目前研究认为,IGF系统与某些免疫性疾病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