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初治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肺原发灶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为临床EGFR—TKIs(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应用增殖阻遏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进行EGFR突变分析253例初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KPS(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组织病理类型、TNM临床分期以及伴有脑转移患者的脑转移灶数量、确诊肺癌至诊断脑转移时间(brain metastasis time from diagnosis of lungcancer,BMT)和颅外转移状况等临床病理资料,应用x。检验分析EGFR突变状态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253例初治NSCLC患者,EGFR基因敏感型突变率42.3%(107/253),其中EGFR基因第19、21外显子突变比例分别为70.1%(75/107)、39.1%(32/107),而EGFR基因20外显子TKIs耐药型突变率0.8%(2/253)。女性、无吸烟史、腺癌的肺原发灶EGFR基因敏感型突变率明显高于男性、有吸烟史、非腺癌患者,分别为70.2%(66/94)VS25.8%(41/61)、60.9%(81/133)VS18.1%(19/105)和50.0%(103/206)vs8.5%(4/4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初治NSCLC患者肺原发灶存在较高(42.3%)EGFR基因敏感型突变,其中女性、腺癌、无吸烟史NSCLC患者EGFR基因敏感突变显著多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脑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比较EGFR 19外显子缺失(19 Del)和21外显子点突变(21 L858R)患者初诊以及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靶向治疗后脑转移情况;CCK-8法检测并计算EGFR突变肺腺癌细胞株PC9 (19 Del)和H3255 (21 L858R)对吉非替尼的半抑制浓度(IC50)。结果 纳入410例肺腺癌患者,总体脑转移153例(37.3%),年龄、淋巴结转移和EGFR 21 L858R突变是脑转移高危因素。其中初诊EGFR突变患者脑转移48例,19 Del和21 L858R分别为14和34例(P=0.006);EGFR-TKIs靶向治疗后有17例19 Del和20例21 L858R患者发生脑转移,其脑转移中位数时间(月)分别为15(8.50, 25.00)和7(4.25, 12.25)(P=0.013)。PC9和H3255对吉非替尼的IC50分别(0.037±0.008)和(0.150±0.040)μmol/L(P=0.007)。结论...  相似文献   

3.
《中华医学杂志》2022,(26):2054-206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代表了一类治疗上具有一定特殊性的肺癌, 即具有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一线治疗优先选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然而, 作为EGFR突变中第三常见的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ex20ins), 对肿瘤治疗的反应与敏感突变并不一致, 对TKIs整体反应不理想。本文介绍了EGFR ex20ins NSCLC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并重点探讨了其对TKIs、化疗和免疫治疗等不同治疗方式的反应, 以期能为临床医师的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生存获益及失败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65岁的NSCLC患者,接受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治疗后出现失败。直接测序法检测肿瘤组织的EGFR基因突变。分析不同亚组的生存获益及病灶进展部位。结果全组mPFS为10.0个月;mOS为18.0个月,EGFR基因活化突变组、野生型及状态未知的mOS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00)。EGFR-TKIs一线治疗与二线或以上治疗的mOS没有统计学差异(18.0个月vs 17.8个月,P=0.631)。失败情况包括3种:26.8%为原有病灶进展,42.2%仅出现新病灶导致进展,31.0%为原有病灶进展合并新发病灶。失败情况与EGFR基因状态无相关(r=-0.05,P=0.648)。25.4%患者的进展局限于颅外,仅有8.5%患者进展局限于颅内,其中颅内新发病灶导致进展的有4例;颅内原有病灶导致进展的有2例,占有脑转移病例的11.1%。结论 EGFR-TKIs治疗中国老年NSCLC可以带来较佳的生存获益;治疗失败后多数合并新发病灶,只有少数病灶进展局限于颅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利用胸腔积液中的肿瘤细胞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19、20及21外显子的突变,了解EGFR的突变率以及与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factor inhibitors,EGFR-TKIs)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3例晚期NSCLC患者的恶性胸腔积液,经反复离心后取沉淀细胞行石蜡包埋,巢式PCR法扩增EGFR 19、20及21外显子,取扩增片段进行DNA测序及分析.结果 23例NSCLC患者中8例检测到EGFR基因突变,突变率为34.8%.其中4例为外显子19的缺失突变,2例为外显子21的点突变,2例患者检测到复合突变.EGFR突变在不吸烟者(7/12,58%)高于吸烟者(1/11,9%)(P<0.05),EGFR突变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EGFR-TKIs治疗有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与无突变的患者相比有较高的疾病控制率(100% vs 25%,P<0.05),有突变患者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明显长于无突变患者(9.5月vs 2.8月),但因病例数少未能进行统计学检验.结论 恶性胸腔积液可以作为NSCLC患者进行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标本,胸腔积液肿瘤细胞EGFR基因突变主要位于外显子19及21,外显子19主要为缺失突变,外显子21主要为点突变.有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接受EGFR-TKI治疗的疗效好于无突变患者,EGFR基因突变可以作为是否接受TKI治疗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6.
肺癌位居于全世界癌症发病率的首位,其中又以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所占比例最高(约80%),在肺癌治疗中,靶向治疗以其高效、低毒、高选择性的绝对优势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药物在临床的推广应用,第一代可逆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用药后约50%的患者出现T790M耐药突变,而第二代不可逆性TKIs并未改善上述耐药问题。因此,针对EGFR基因敏感突变及T790m耐药突变的不可逆性EGFR-TKIs第三代靶向药成为研究热点。目前EGFR-TKI第三代药物AZD9291、CO1686、HM61713已进入临床研究,该文对EGFR-TKIs第三代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NSCLC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 高龄(≥75岁)患者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比例逐年升高,而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治疗这类患者的临床真实数据及资料非常匮乏。埃克替尼是针对EGFR突变的经典TKI药物,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埃克替尼在治疗高龄晚期EGFR敏感突变型NSCLC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收集2013年8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曾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或者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埃克替尼标准治疗的共167例高龄晚期EGFR敏感突变型NSCLC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包括性别、年龄、EGFR突变类型、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不良反应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有167例高龄晚期EGFR敏感突变型NSCLC患者接受了埃克替尼的标准治疗,其中87例为EGFR 19外显子缺失突变,80例为EGFR 21外显子点突变。经统计分析发现,EGFR 19外显子缺失突变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比EGFR 21外显子点突变患者显著延长(10个月 vs 8.5个月, P<0.05)。而两种EGFR突变类型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57.4% vs 52.5%, P>0.05; 80.5% vs 77.5%, P>0.05; 27个月 vs 20个月, P>0.05)。埃克替尼的主要不良反应有皮疹、腹泻、食欲减退、口腔溃疡,发生率分别为41.9%、19.2%、9.5%、5%。大部分为I至II度,毒副反应均可耐受。 结论 对于高龄晚期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埃克替尼具有良好的安全性,EGFR 19外显子缺失突变患者接受埃克替尼治疗的PFS优于EGFR 21外显子点突变患者。  相似文献   

8.
背景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常见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靶向治疗疗效与少见突变患者存在差距,真实世界鲜有对两者疗效进行直接对比的研究。目的 评估应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靶向治疗对EGFR常见突变及少见突变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并分析影响临床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EGFR-TKIs治疗的EGFR常见、少见突变型晚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s,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s,DC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进行分析。结果 共99例患者纳入研究,EGFR常见突变79例,少见突变20例。常见突变组ORR为63.3%,DCR为93.7%;少见突变组ORR为35.0%,DC...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 )骨转移患者发生骨相关事件(SREs)的临床预测因子并分析其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4月至2014年1月该院经病理证实的383例NSCLC患者临床资料。骨转移采用同位素全身骨扫描(ECT )筛选,通过CT、MRI、PET‐CT或病理活检证实。统计患者临床特征,应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SREs发生的预测因素,并用Kaplan‐Meier法进行NSCLC骨转移患者的生存分析。结果383例NSCLC骨转移患者,发生SREs 178例,SREs发生率46.5%。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腺癌、不吸烟、单发骨转移、双膦酸盐(BPs)治疗、曾采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患者SREs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多发骨转移与无双膦酸盐治疗史是发生 SREs的独立风险因素。NSCLC骨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4.5个月,1年生存率为46.5%、2年生存率为15.9%,生存分析显示双膦酸盐治疗周期数和双膦酸盐联合EGFR‐TKIs治疗对患者预后有影响(P<0.05)。结论 NSCLC骨转移患者易发SREs ,多发骨转移和无双膦酸盐治疗史是发生SREs的独立风险因素,双膦酸盐治疗NSCLC骨转移患者可能预防或减少SREs发生,并可能延长生存,推测双膦酸盐可能具有抗NSCLC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病理组织切片和外周血检测基因突变的一致性,不同EGFR敏感突变类型NSCLC患者一线接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治疗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接受EGFR基因检测的晚期NSCLC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应用病理组织片和外周血检测基因突变结果的一致性,比较EGFR基因突变组与野生组的临床特征及2种EGFR基因型突变患者EGFR-TKIs治疗的近期疗效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结果:病理组织切片和外周血检测EGFR基因的一致性达0.8(P0.05)。两组病理类型和吸烟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性别、年龄、TNM分期、体力评分(ECO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9del组和L858R组的客观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9del组的中位PFS优于L858R组(P0.05)。10例患者进行基因捕获与高通量测序法(NGS)检测发现,3例EGFR-TKIs治疗无效的患者中,存在PIK3CA突变2例。结论:病理组织切片和外周血EGFR基因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外周血基因检测可以成为临床无法取得病理组织标本患者的替代选择。EGFR-TKIs治疗EGFR突变,19del基因型患者预后可能好于L858R基因型,而下游基因如PIK3CA基因突变可能会引起EGFR-TKIs药物耐药,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11.
陈梦坤 《医学综述》2014,(16):3068-3069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厦门长庚医院收治的Ⅲ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84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药物(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率、CA125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术后妊娠率为47.62%,对照组为16.67%,两组比较观察组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A125水平均发生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38%vs1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合并药物治疗ⅢⅣ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84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药物(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率、CA125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术后妊娠率为47.62%,对照组为16.67%,两组比较观察组的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A125水平均发生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38%vs1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合并药物治疗Ⅲ期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够有效提高妊娠率,降低CA125水平,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有效方法,水平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13年来我们用丙硫咪唑治疗囊虫病82例,其中A组(皮肌型)总有效率100%,B组(脑囊虫病)总有效率90%,AB两组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采用小剂量,长疗程的服药方法,既能杀死虫体而反应轻,表明丙硫咪唑是治疗囊虫病疗效好毒性低口服方便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用推拿配合膏摩,辨症加减治疗小儿原发症遗尿症52例,其治愈率为81%,有效率为19%,总有效率为100%.  相似文献   

15.
16.
长期以来,教务处汇总处理学生学期考试成绩的工作相当繁重。在没有计算机的年代,每学期末,各学科成绩上报到教务处后,所有成绩的处理都是手工操作。近年来,计算机也只是代替了很少部分的人力,成绩的录入、校对、计算、统计汇总,以及各班班主任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等,基本上还是手工操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出错的几率还非常高,工作效率很低,严重影响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的抗抑郁剂作为辅助性干预伴有抑郁状态的癌痛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提高情况。方法:采用QOL(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SDS(抑郁自评量表),HRSD(汉密顿抑郁量表)、NRS(疼痛数字分级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组,全部患者在不受干扰、继续常规应用止痛药物芬太尼透皮贴剂的同时进行抗抑郁药物辅助性干预治疗。A组:抗抑郁药物选择盐酸文拉法莘,B组:选择三环类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分别于服药当日及服药后4周进行相关各项指标的评定比较。观察辅助性抗抑郁药物对伴有抑郁状态的癌痛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提高情况;观察联合用药对疼痛程度、强度的影响及抗抑郁药物的毒副反映情况。结果:A组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NRS在两组患者中均有明显下降(P<0.05)。A组患者在用药期间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B组患者出现口干、多语、嗜睡、视物模糊、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结论:在伴有抑郁状态的癌痛患者治疗中常规应用止痛药物同时加用抗抑郁药物非常有必要。阿米替林副反应较大不宣作为推广和首选,盐酸文拉法莘抗抑郁效果好,毒副反应小,使用安全,尤其适合体弱的晚期伴有抑郁情绪的癌痛患者。  相似文献   

18.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颖  骆龙坤 《黑龙江医学》2008,32(2):123-125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的作用。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患者术前5 min静脉缓慢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Ⅱ组于术后患者苏醒,拔除气管导管后缓注氟比洛芬酯100 mg;Ⅲ组不注射氟比洛芬酯。分别记录3组患者术后2,6,12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咽喉疼痛的发生率以及YU麻醉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 h,6 h的VAS评分Ⅰ组和Ⅱ组明显低于Ⅲ组(P〈0.05),VAS评分从小到大为:Ⅰ〈Ⅱ〈Ⅲ,但Ⅰ组和Ⅱ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2 h 3组间V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术后咽喉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20.0%,32.3%和55.0%;3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轻全麻术后咽喉痛,有一定的预注作用,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00年~2007年我院对110例在术前通过B超或内镜超声确诊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并与同期100例开腹手术者比较. 结果 2组手术均获成功,腹腔镜组胆总管Ⅰ期缝合46例,置T管引流64例.开腹组均置T管引流.2组比较,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胆瘘、出血),腹腔或切口感染率、残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 同样可起到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等微创效果, 如能在取净结石的情况下行胆总管Ⅰ期缝合, 微创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重视医疗投诉对医院医疗质量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文章论述了医疗投诉的概念、形成原因和表现形式,分析了医疗投诉能发现医院工作中的问题和患者潜在的需求,是一项重要资源.医院必须畅通投诉渠道,建立和完善投诉体系及机制,充分重视医疗投诉对医院医疗质量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