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目的:优化1-甲基-3-丙基-4-硝基吡唑-5-甲酰胺的合成工艺。方法运用甲苯溶液作溶剂,并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试验优化方法对甲苯的用量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条件为:甲苯(a)10.9当量、甲苯(b)3.6当量、甲苯(c)7.3当量,产率96.7%。结论优化后的合成工艺使产物稳定性和产率得到提高,适合进行扩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2,3,6-三甲基-7-氨基吡唑并[1,5-a]嘧啶的合成方法。方法:d-甲基乙酰乙腈在乙醇和乙酸存在的条件下与水合肼反应约60rain,经减压蒸馏后,所得产物再与2-甲基-3,3-二甲氧基丙睛反应8h,经20%的NaOH溶液、乙醇处理后,得目标产物。结果:两步反应总产率为42.2%,并对目标物质进行了分析鉴定和结构表征。结论:该合成路线简便,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适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β-二酮是一类用途广泛的螯合剂,它与稀土元素的络合性能等很引人关注;自从1959年Jensen首次合成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酮并初步研究了它对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后,β-二酮吡唑类的配合物及其生物活性也有报道。近年来我们也报道了一些该类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4.
β-二酮是一类用途广泛的螯合剂,它与稀土元素的络合性能等已有大量报道[1~5].自1959年Jensen[6]首次合成了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酮并初步研究了它对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后,β-二酮类配合物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7].本文以1-苯基-3-羟基-5-吡唑酮[4]和苯氧乙酰氯为原料,氢氧化钙为催化剂,合成了新螯合剂1-苯基-3-羟基-4-苯氧乙酰基-5-吡唑酮(PHPP),并对它的一些性质进行了研究.合成反应式为:  相似文献   

5.
7-氨基-4-甲基香豆素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间氨基苯酚和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在浓硫酸存在下,进行Pechmann缩合反应,生成荧光物质———7氨基4甲基香豆素,并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最佳工艺条件优选,总得率超过文献产率,使之合成工艺颇具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合成5-(4-氯苯基)-N,N-二甲基-7-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3-酰胺,并评价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根据吡唑并[1,5-a]嘧啶类抗肿瘤药物的基本结构,设计了5-(4-氯苯基)-N,N-二甲基-7-三氟甲基吡唑并[1,5-a]嘧啶-3-酰胺,并以乙氧基甲叉基氰乙酸乙酯和对氯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经4步反应得到目标产物.以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药,通过体内试验,对目标化合物进行抗肿瘤活性测定.结果 合成了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结构经IR和1 H-NMR确证.结论 化合物7显示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7.
1一羟乙基一2一甲基一5一硝基咪哩(又称甲硝叹)具有抗厌氧菌,抗阿米巴和滴虫等作用,但副作用大。多年来,人们在对甲硝华的化学修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合成1一(2一丁酷氧基乙基)一2一甲基一5一硝基咪哩,旨在提高其疗效,降低副作用。正合成路线2实验部分熔点测定(温度计未经校正),IR用美国Nicolctll70SXFT仪测定,ICBr压片;‘11一NMR用JOELFX90Q仪测定,7”MS内标;元素分析为Callocrball06型;Uv用ti本ShiflldzuUV一240仪测定。2.12一甲基一5一硝基咪哇的合成按文献[‘]合成,收率70%。2.21一羟乙基一2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N-乙基-2-甲基-5-硝基咪唑的环丙氯哌酸及其酯的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采用2-甲基-5-硝基咪唑、环丙氟哌酸等物质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酯化进行合成。结果 得到标题化合物。结论 标题化合物的结构经IR、MS、^1H-NMR和元素分析所确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微波辐射法合成7-硝基-4(3H)-喹唑啉酮,研究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和酸胺摩尔比等对反应收率的影响。方法以2-氨基4-硝基苯甲酸、甲酰胺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合成7-硝基-4(3H)-喹唑啉酮,并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反应条件。结果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95W,辐射时间9min,酸胺摩尔比1:12,收率可高达96.8%,与常规加热法比较提高了约35%。结论微波辐射法对合成7-硝基-4(3H)-喹唑啉酮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与传统加热方法及文献方法相比,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反应速率和收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1-萘基-3-甲基-5-吡唑啉酮(NMP)作为柱前衍生试剂,采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模式考察并优化糖类衍生物的分离条件。方法实验采用58.5cm×50μmi.d.毛细管(有效柱长50cm),分别考察缓冲溶液浓度、pH值、表面活性剂浓度、温度、电压及添加剂对分离的影响。结果最终在27mmol/L硼酸盐缓冲溶液(pH9.01),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浓度30mmol/L,20℃,24kV,10s进样,254nm二极管阵列检测(DAD),不加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实现了8种单糖的基线分离,结果令人满意。结论缓冲溶液浓度、pH值和表面活性剂对分离影响较大,而温度、电压和添加剂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优化5-磺酰基-2-乙氧基苯甲酸的合成工艺.方法 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及氯磺酸和氯化亚砜的投料比来对5-磺酰基-2-乙氧基苯甲酸的产率进行优化.结果 最佳条件为:反应时间在10 h时,产率为50.28%.氯磺酸与氯化亚砜的投料比为11.45:8.95时,产率为69.80%.结论 优化后的合成工艺使产物稳定性和产率得到提高,适合进行扩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以石油砜作为非质子极性溶剂的可能性。以2-甲基-4-氯-2-丁烯与丙酮作用合成6-甲基-5-庚烯-2-酮(Ⅰ)为例进行探荣。结果表明,有石油砜存在时,产品得率由27%提高到53%,如再加少量水和相转移催化剂,Ⅰ的得率为62%,与使用环丁砜为溶剂时所得收率相同。  相似文献   

13.
巴茂文  刘振国  孔敏  陈生弟  陆国强 《上海医学》2007,30(6):450-452,F0003
目的研究膜α-羟甲基恶唑丙酸型(AMPA)受体亚单位谷氨酸受体1(GluR1)及其磷酸化形式在大鼠纹状体中的表达。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纹状体AMPA受体亚单位GluR1表达及磷酸化状态。结果纹状体有GluR1的表达,GluR1有(30.00±4.36)%的磷酸化胞内羧基端831位丝氨酸(GluR1S831)和(31.00±1.56)%的磷酸化胞内羧基端845位丝氨酸(GluR1S845)形式表达;GluR1以及磷酸化GIuR1S831和磷酸化GluR1S845主要在纹状体背外侧区表达,所有小清蛋白阳性的神经元均表达GluR1以及磷酸化GluR1S831和磷酸化GluR1S845,且所有GluR1以及磷酸化GluR1S831和磷酸化GluR1S845阳性的神经元均为小清蛋白阳性的神经元。结论AMPA受体亚单位GluR1独特地在纹状体小清蛋白阳性的神经元表达,且存在明显磷酸化GluR1S831和磷酸化GluR1S845表达,为深入研究病理情况下AMPA受体的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麦芽糖、麦芽三糖至麦芽七糖作为标准化合物,1-苯基-3-甲基-5-吡咯唑酮衍生化,HPLC/ESI-MS分离及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反相液相色谱能将该寡糖衍生物较好地分离;ESI响应强,准分子离子峰为基峰;源内碰撞诱导解离质谱图上有寡糖的序列信息。实验为进一步分析生物体内的寡糖提供了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衍生化寡糖的HPLC/ESI-MS分离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麦芽糖、麦芽三糖至麦芽七糖作为标准化合物,1-苯基-3-甲基-5-吡咯唑酮衍生化,HPLC/ESI-MS分离及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反相液相色谱能将该寡糖衍生物较好地分离;ESI响应强,准分子离子峰为基峰;源内碰撞诱导解离质谱图上有寡糖的序列信息。实验为进一步分析生物体内的寡糖提供了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川陈皮素自微乳的制备及其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制备川陈皮素自微乳制剂,以期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并研究其在大鼠小肠各部位的吸收情况。方法:测定川陈皮素自微乳的粒径、Zeta电位等理化参数,初步考察其稳定性;运用大鼠在体肠回流模型,采用HPLC法测定回流液中药物的浓度,考察药物的吸收。结果:制得的川陈皮素自微乳平均粒径为(17.9±1.5)nm,Zeta电位为-4.9mV,稳定性好。川陈皮素微乳在空肠的吸收速率最快,吸收速率常数Ka为(0.5298±0.0507)h-1;川陈皮素胶束在空肠段的吸收显著低于微乳组(P<0.05)。结论:川陈皮素自微乳制剂稳定,微乳对川陈皮素在大鼠小肠的吸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3-[(4-氨磺酰苯基)羟基亚甲基]-5-甲基-2-吲哚酮-1-羧酰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寻找活性强、不良反应小的新型抗炎药物。方法:1-苯氧羰基-5-甲基-2-吲哚酮在4-N,N-二甲氨基吡啶(DMAP)作用下与对氨磺酰基苯甲酰氯反应,生成1-苯氧羰基-3-[(4-氨磺酰苯基)羟基亚甲基]-5-甲基-2-吲哚酮(Ⅲ1),再与相应的胺(氨)发生胺解反应,并经盐酸中和得到化合物Ⅲ2-9。结果:合成了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Ⅲ1-9,其结构经IR、1HNMR和MS和元素分析确证。小鼠耳肿胀模型测试显示,6个目标化合物Ⅲ2,4,5,7-9具有明显的抗炎活性,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显示Ⅲ2,7,8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所有受试目标化合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均显著小于阳性对照药双氯芬酸钠(P<0.05)和替尼达普钠(P0.05)。结论:3-[(4-氨磺酰苯基)羟基亚甲基]-5-甲基-2-吲哚酮-1-羧酰胺类衍生物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胃肠道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9.
傅求真  李柱一  井晓荣  王者晋 《医学争鸣》2003,24(16):1520-1522
目的 :探讨与帕金森病发病有关的环境毒素 1 甲基 4 苯基 吡啶盐 (MPP+ )导致多巴胺能细胞死亡的可能机制 .方法 :测定MPP+ 作用于多巴胺能细胞系SH SY5Y后细胞存活率的变化及.OH自由基、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的变化 .结果 :MPP+ 作用于多巴胺能细胞系SY5Y ,可导致细胞存活率显著性减少 ,浓度达到 2 0 0 μmol·L-1以上后 ,细胞存活率的下降呈时间与MPP+ 浓度依赖 ;以 2 0 0 μmol·L-1MPP+ 作用细胞 6~ 4 8h后 ,.OH自由基逐渐增加 ,4 8h后SOD开始显著性减少 .结论 :.OH自由基增加是MPP+ 导致多巴胺能细胞氧化应激的原因 ,而细胞内自由基的清除机制受损 ,则最终导致细胞变性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