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提取纯化茵陈多糖并测定其含量。方法采用sevage试剂、DEAE纤维素色谱柱纯化茵陈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显色,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用Sevage试剂除蛋白的方法是可行的,纯化后的茵陈多糖中多糖含量为63.35%,平均回收率为100.00%,RsD为O.15%(n=6)。结论此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茵陈多糖的提取纯化和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永泰芙蓉李总多糖的分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纯化芙蓉李中的总多糖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从芙蓉李果实中提取多糖,用大孔吸附树脂、Sevag法等技术纯化多糖,采用纸色谱法鉴别多糖中单糖的种类;以多糖含量为指标,苯酚-硫酸法为测定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芙蓉李粗多糖提纯物中多糖平均含量为50.86%,苯酚和硫酸的用量、反应温度等对含量测定结果有显著影响,而反应时间的影响较小,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38%,RSD为1.61%(n=6)。结论首次从芙蓉李中提取得到粗多糖;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其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比色法测定人工虫草菌丝体多糖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硫酸-蒽酮比色法测定人工虫草(北冬虫夏草菌培养体)中的多糖含量,为开发应用其药用价值提供可靠而简便的方法和依据。用分光光度比色法于波长630nm处测定人工虫草菌丝体多糖含量,结果菌丝体多糖含量为50.1%(以粗多糖中葡萄糖含量计算),平均回收率98.2%。  相似文献   

4.
冬虫夏草多糖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测定冬虫夏草中多糖的含量。方法 用硫酸-蒽酮比色法于波长264nm处测定其含量。结果 冬虫夏草多糖含量为42.0%(n=5,以粗多糖中多糖含量计算),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RSD=2.3%。结论 该法测定操作简单、准确,重现性、稳定性好。多糖的含量测定可以为冬虫夏草的应用提供一基础性依据。  相似文献   

5.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芩多糖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芩中多糖的含量.方法 用超声-沸水浴提取黄芩中的多糖,以葡萄糖为标准品,在490 nm处测定其中多糖的含量.结果 测得黄芩中多糖的平均含量为12.8%,平均回收率为99.0%.结论 该方法结果准确,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适合黄芩药材中多糖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蒙药草苁蓉中多糖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草苁蓉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草苁蓉中多糖的含量。结果:在最大吸收波长490nm处测吸光度,线性范围1.4μg/mL~13.0μg/mL内,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6.1%,RSD为0.2%(n=5)。结论:该方法简单方便、准确可靠,可以用来测定草苁蓉中多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测定绞股蓝不同部位多糖的含量和对其测定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方法:采用比色法进行了绞股蓝茎、叶中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绞股蓝叶中多糖含量为(1.78±0.60)%,茎中多糖的含量为(0.84±0.23)%,回收率为(87.2±3.3)%。结论:绞股蓝全草中多糖含量叶高于茎,比色法可作为测定绞股蓝多糖含量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潞党参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从潞党参中提取多糖并测定多糖含量。方法: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潞党参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测得潞党参中多糖含量为20.99%,平均收回率为99.03%,RSD=1.01%(n=3)。结论:潞党参中多糖含量较高,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苦丁茶多糖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测定苦丁茶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提取多糖。结果回流提取苦丁茶中多糖含量为5.7%,浸泡提取多糖含量为1.4%。结论采用回流提取法比模拟泡茶的方法提取的多糖要高。  相似文献   

10.
紫草多糖的微波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微波从紫草中提取多糖,并测定其含量。方法 运用微波技术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紫草多糖,用苯酚-硫酸比色法于490nm波长处测定其多糖含量。结果 测得紫草中多糖含量为2.93%,平均回收率为99.28%,RSD=1.22(n=5)。结论 运用微波技术可从紫草中提取出多糖。方法简便,省时,提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小柴胡汤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秀丽  于海英  于水莲 《医学综述》2009,15(12):1906-1907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体虚感冒的疗效。方法将患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属体虚感冒的7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的38例患者给予中药小柴胡汤,对照组的34例患者给予清肺利咽的双黄连口服液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3d后分别观察患者的发热、流涕、咽痛、咳嗽等临床症状,以了解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有效率为70.6%,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体虚感冒的疗效较好,说明其扶正祛邪,和解少阳中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优于单纯的清肺利咽中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香芍疏肝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香附、白芍和柴胡进行定性鉴别;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香附、白芍和柴胡,斑点清晰,分离度好,且E性对照无干扰;芍药苷在0.2308—1.154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05%,RSD=0.9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香芍疏肝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柴胡及黑柴胡进行生药学比较,为其鉴别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2种方法,对柴胡与黑柴胡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黑柴胡与柴胡在性状、显微特征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结论:黑柴胡不宜作柴胡的代用品,临床应加强中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柴胡与黄芩配伍抗病毒增效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因流感病毒引起感冒、发热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病毒唑进行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采用病毒唑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柴胡一黄芩配伍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抗病毒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2W的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柴胡黄芩药对具有较好的抗病毒增效效果,适宜临床治疗,也是中西医相结合疗效较好的体现,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柴胡口服液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测定柴胡口服液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定柴胡口服液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在4~32μg.m l-1的范围内,样品浓度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11 55C+0.005 39(r=0.999 72),加标回收率为102.0%(n=5,RSD=1.35%),柴胡口服液总黄酮平均含量为0.339 mg.m l-1。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可作为柴胡口服液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HPLC法测定正柴胡饮冲剂中芍药甙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HPLC法测定正柴胡饮冲剂中芍药甙含量,方法简便,干扰较小,加样回收率达99.0%,RSD为2.74%。  相似文献   

17.
小柴胡冲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制定小柴胡冲剂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小柴胡冲剂中的柴胡、甘草、黄芩进行了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柴胡、甘草、黄芩的生鉴别灵敏、专属;黄芩苷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100.5%,RSD=1.20%。结论: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作为其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行开发的历代医案计算机检索统计系统,对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作整理分析研究,总结得出叶天士用柴胡的经验、特色。书中处方有柴胡的医案49例.应用柴胡治疗的主要病证有黄疸、乳房病、阳痿、郁证以及疟疾、泄泻、呕吐、胃脘痛、便血、鼓胀、胁痛、月经不调等。其证候特点是有发热,或有与肝郁、肝火、阳气虚陷、肝胆经络循行等相关的症状。柴胡主要配伍有:柴胡配鳖甲,柴胡配人参,柴胡配黄芩,柴胡配当归。组方主要有四逆散、小柴胡汤、鳖甲煎丸、逍遥散、补中益气汤等。并举医案2例以示柴胡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运用复杂系统熵网络方法对徐蓉娟教授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用药经验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徐蓉娟教授辨证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门诊资料和处方,借助Netdraw 2.0软件进行复杂网络构建及可视化,用于"基础方"的数据挖掘分析,采用MATLAB编程方法进行网络信息统计及分析,采用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