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福昌  韩忠 《现代医学》2001,29(4):278-279
鱼精蛋白是目前实施体外循环手术中中和肝素最常用的药物.体外循环中鱼精蛋白的不良反应可分为三种类型快速给药型、过敏反应型、严重肺血管收缩型.主要预防措施为(1)对可疑的鱼精蛋白过敏者做好预防及抗过敏的准备.(2)经左心缓慢给药.(3)可同时给予钙剂或H1、H2受体阻滞剂.(4)鱼精蛋白倾向于小剂量,防止过量.(5)体外循环手术中应用鱼精蛋白替代物、肝素清除装置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40例心内直视手术中对肝素和鱼精蛋白的应用和剂量进行研究.通过测定病人的激活全血凝血时间(ACT)画出肝素剂量反应曲线作为肝素给药和推算鱼精蛋白剂量的依据.实验证明:肝素剂量反应曲线是体外循环术中术后控制肝素和鱼精蛋白给药剂量的一项简单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量预注法预防鱼精蛋白毒性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心内直视手术200例,体外循环结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时预注法(A组)从中心静脉注入0.2mg/kg的鱼精蛋白,3分钟后再缓慢注入其余量,给药过程中发生鱼精蛋白毒性反应时暂停给药,待毒性反应缓解后继续给药,与鱼精蛋白首次注入量1mg/kg的对照组(B组)比较临床效果。结果B组发生毒性反应的时间早于A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毒性反应时SABP降低的程度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max升高的程度B组明显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小量预注法能减轻鱼精蛋白毒性反应所致气道压升高、肺损伤的发生,有效降低鱼精蛋白毒性反应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鱼精蛋白过敏性反应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精蛋白过敏性反应的诊断和治疗高淑文,孙明,晋清泉(山东省立医院麻醉科)(山东省寿光县医院)关键词鱼精蛋白;变态反应;体外循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停转流后,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引发的过敏性反应,可引起巨大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本文结合...  相似文献   

5.
分次小剂量鱼精蛋白拮抗肝素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使用分次小剂量鱼精蛋白拮抗体外循环后体内残存肝素的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Ⅱ~Ⅲ级瓣膜替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鱼精蛋白大剂量组(A,n=20)和小剂量组(B,n=20)。大剂量组鱼精蛋白总量为4.5mg/kg,分为首剂(4mg/kg)和追加量(0.5mg/kg),间隔30min,均以中心静脉推注;B组鱼精蛋白总量为2.5mg/kg,分为2mg/kg和0.5mg/kg两次给入,方法同A组。观察全血激活凝固时间(ACT)和术后24h渗血量。结果:(1)给药后15minB组ACT短于A组(P<0.01);(2)给药后30min两组ACT均有不同程度延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给药后45min(追加量后15min)B组ACT明显短于A组(P<0.01);(3)B组术后24h渗血量明显少于A组(P<0.01)。结论:使用小剂量分次鱼精蛋白法拮抗体外循环后体内残存肝素,效果确切,具有减少鱼精蛋白用量和术后出血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鱼精蛋白不良反应及抢救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鱼精蛋白所致严重呼吸循环障碍的临床表现及救治经验.方法 总结637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输注鱼精蛋白后出现严重呼吸循环障碍13例的临床特点及抢救体会.结果 不良反应中快速给药反应型9例,过敏反应型3例,严重肺血管收缩型1例.13例均治愈,其中1例严重肺血管收缩型经重新全量肝素化后建立体外转流后也抢救成功.结论 鱼精蛋白过敏反应所导致的严重呼吸循环障碍可危及生命,必要的预防措施和及时有效的抢救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体外循环中测定全血活化凝固时间的体会附属医院手术室梁洪勋关键词体外循环,全血活化凝固时间,肝素我院自一九八六年以来,开展了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术中应用肝素抗凝血,用鱼精蛋白拮抗肝素。为了准确使用肝素、鱼精蛋白的用量,术中采用测定全血活化凝固时间(A...  相似文献   

8.
体外循环手术结束后,常规用鱼精蛋白完全中和肝素达到术终完善止血。鱼精蛋白的用量以ACT监测计算给予,但对何种途径给药副作用小,效果最好,尚无统一认识。目前临床上常选用的途径有两种,即主动脉根部推注和静脉穿刺加钙剂推注法。为比较上述两种途径给药中和肝素的效果,我们选择52例体外循环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作者近二年来在体外循环过程中,测定激活凝血时间及肝素一鱼精蛋白剂量反应曲线(见图),以指导术中肝素补充用量及中和肝素的鱼精蛋白用量。本文介绍作者设计的一种测定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肝素与鱼精蛋白用量的简单方法。先用 Hemochron 测定 ACT,可连续或多  相似文献   

10.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鱼精蛋白不良反应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卫英 《海南医学》2010,21(19):72-73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鱼精蛋白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786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鱼精蛋白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救治过程并总结经验。结果 786例手术中有21例出现不良反应(2.67%),其中快速注射引起的药理性组胺释放14例(1.78%),过敏或类过敏反应4例(0.50%),灾难性肺血管收缩3例(0.38%)。19例经药物治疗后治愈,2例灾难性肺血管收缩者重新转流后抢救成功。结论体外循环中严重的鱼精蛋白不良反应可导致严重的呼吸循环障碍,甚至可危及病人生命,积极的预防和及时的救治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体外循环时不同转机时间鱼精蛋白/肝素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海燕 《广西医学》2005,27(4):582-583
在体外循环手术中肝素抗凝是实施体外循环转机的必要条件,停机时需要鱼精蛋白拮抗肝素。临床上通常用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对术中肝素进行监测及计算鱼精蛋白用量。我们发现转机时间的不同,停机时所用鱼精蛋白量也有所不同。为了更为合理地使用鱼精蛋白,我们对60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2.
鱼精蛋白(protamine)在麻醉中主要用于心脏手术病人体外循环后对肝素抗凝作用的拮抗,恢复病人的正常凝血功能,减少出血。不同的病人对鱼精蛋白的反应不尽相同,如先天性抗凝血酶Ⅲ缺乏、肝功能低下、左房黏液瘤、风湿性瓣膜病等病人对肝素反应不同,因此对鱼精蛋白的反应也不同,  相似文献   

13.
术后出血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一个重要并发症。术后出血主要原因是:1手术止血不够彻底和病人的凝血功能发生障碍;2体外循环后易发生出血,原因是:①术终回输人工心脏肺机余血过快或过多,或鱼精蛋白用量不足以中和肝素,或注入鱼精蛋白过快(引起肝素反跳现象),可致伤口渗血活跃。②肝素用量不足,人工心肺机的管道内有纤维蛋白析出或凝血块形成,消耗大量凝血因子,体外转流时间长,频繁的心内吸引或复温的水温过高等,  相似文献   

14.
<正>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结束后常规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拮抗肝素的抗凝作用。但鱼精蛋白是从鱼类生殖腺中提取的多肽,过敏率高,严重者可导致循环衰竭甚至死亡。我院2005~2010年共实行心脏直视手术318例,其中出现鱼精蛋白过敏28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心脏手术鱼精蛋白过敏反应的治疗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及探讨心脏直视手术鱼精蛋白过敏反应防治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五年内心脏直视手术619例病例资料,其中发生鱼精蛋白过敏反应36例,发生率为5.8%。33例发生于常规体外循环术后中和肝素之后,3例发生于备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中和肝素时。结果36例鱼精蛋白过敏患者当中反应较轻的31例,经过减慢或停止鱼精蛋白输注,结合相应的对症处理,很快得以恢复。5例出现重度过敏反应,经抗过敏、血管活性药物等处理效果不佳,果断再次肝素化体外循环转流后转危为安,抢救成功率100%。结论鱼精蛋白过敏反应难以预测,中重度反应死亡率高;适量的鱼精蛋白应用、及早的准确判断和及时再次体外循环可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血液肝素化时肝素的合适剂量和准确的鱼精蛋白中和,一直是体外循环技术的一个基本问题。病人对肝素的敏感度个体间可相差3倍,而肝素在血内消失的速度则有4倍之差。为此,我院从1983年10月以来在体外循环手术中采用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ivated Coagulation Time,ACT)的测定,以指导体外循环中肝素和鱼精蛋白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鱼精蛋白是目前体外循环手术中唯一能有效拮抗肝素的药物,对其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应有足够的重视。我科1997年以来发生鱼精蛋白不良反应7例。其中2例为严重毒性反应,经抢救1例存活,1例死亡;其余5例为过敏性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是心脏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常见并发症之一,探寻有效治疗药物减轻鱼精蛋白不良反应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文中分析及探讨体外循环中鱼精蛋白毒性反应的特点及防治措施,观察用氯化钙预防鱼精蛋白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40例随机分为氯化钙组(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20例。观察组术中以5%氯化钙5ml加等渗氯化钠稀释硫酸鱼精蛋白至50ml中和肝素,对照组不加氯化钙用等渗氯化钠稀释硫酸鱼精蛋白至50ml,两组中和液均用微量输液泵经升主动脉30分钟注完。观察两组注药前及后1、3、5、10、20min的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和气道压力变化。结果 A组注药前后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和气道压力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B组有6例注药后出现血压、心率明显下降,中心静脉压和气道压上升(P<0.05)。结论氯化钙能明显减少或缓解硫酸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所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体外循环手术中应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是一项重要措施 ,但其不良反应也时有发生。我院自 1996年 9月 2 0 0 0年 9月进行体外循环手术 668例 ,其中发生鱼精蛋白不良反应 4 8例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人男 18例 ,女 30例 ,年龄 2~ 66岁 ,平均13岁 ;体重 12~ 75kg ,平均 18kg。瓣膜病 18例 ,先天性心脏病 2 4例 ,冠心病 3例 ,心脏粘液瘤 2例 ,马凡综合征 1例。全组病人手术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国产肝素抗凝 (3mg .kg- 1) ,保持ACT为 4 80~ 60 0s,停机后用上海产鱼精蛋白经主动脉根部或中心静脉缓慢推注鱼精…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补体4基因多态性与体外循环中补体系统激活程度和肺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武汉市及周边地区在体外循环(CPB)下进行心脏直视手术的患儿156例,于术前抽血用交叉免疫电泳法进行补体4基因型分析。分别于CPB开始前,CPB结束时以及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10min抽取动脉血样,以放免法对补体3和4活化产物C3a和C4a进行测定。同时记录肺顺应性。结果:补体4基因型AABB,AOBB,OOBB,AABO及AAOO出现频率分别为51.28%,17.95%,4.49%,19.87%及6.41%,CPB结束时C4a水平无明显升高,C3a水平显著升高。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10min时C4a和C3a水平显著升高,以OOBB组升高最显著,其次为AOBB组;同时OOBB组肺顺应性下降最显著,其次为AOBB组,结论:体外循环由替代途径激活补体系统,鱼精蛋白-肝素复合物由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国人补体4基因型中,OOBB型出现的频率较白种人高,该基因型在体外循环中补体系统被激活及肺功能受损程度最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