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呼吸训练治疗脑瘫患儿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脑瘫伴有构音障碍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由治疗师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在隔音理想、宽敞的环境下进行康复训练。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构音训练、口部运动训练、韵律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呼吸放松训练、呼吸控制训练、言语呼吸训练等呼吸训练。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中康版构音评价法中50词语语音清晰度表进行评估,通过统计构音异常纠正情况以进行疗效评定;采用自制构音清晰度表对2组患儿进行声母、韵母及声调检查,以观察其音位习得率及言语清晰度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儿声母、韵母、声调音位习得率及言语清晰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对照组患儿声母、韵母音位习得率及言语清晰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但声调音位习得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声母音位习得率、声调音位习得率及言语清晰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呼吸训练治疗脑瘫患儿构音障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同年龄段聋儿与正常儿童的语音发音特征及差异。方法选用《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评估题库》,采用三级人员评估方法,分别对4.5~5.5岁的听障组(20例聋儿)和健听组(20名正常儿童)进行声母和韵母清晰度测试。结果与结论声母清晰度测试显示,聋儿发音清晰度最高的声母为/b.m.d.l.j/,其次为/h.f.r.p.t.n.g.x/,最后为/zh.z.k.c.sh.q.s.ch/;正常儿童发音清晰度最高的声母为/b.p.f.g.m.d.h/,其次为/k.j.x.t.r.l/,最后为/q.zh.ch.sh.n.z.s.c/。韵母清晰度测试显示,两组发音清晰度最高的韵母为单韵母,其次为复韵母,最后为鼻韵母,听障组儿童的三类韵母平均清晰度均明显小于健听组儿童(P<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音乐治疗对痉挛型脑瘫儿童语言/言语交流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3~5岁伴发语言/言语交流障碍的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3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8例给予语言/言语训练40min,观察组19例给予语言/言语训练和音乐治疗各20min,每天1次,每周治疗5d。治疗前后采用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评估患儿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格赛尔发育诊断量表(GDDS)评估患儿的适应性、语言和个人-社交行为发育商;采用《构音语音能力评估词表》评估患儿的语音清晰度;复旦中文版沟通功能分级系统(CFCS)评估患儿的沟通能力。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患儿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适应性、语言和个人-社交行为发育商,语音清晰度及CFCS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音乐治疗结合语言/言语训练较单纯语言/言语训练更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儿童交流障碍。  相似文献   

4.
施冬柳  龙耀斌 《中国康复》2020,35(5):232-235
目的:探讨个体化前庭训练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经儿童感觉统合功能评量表确诊为前庭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感觉刺激,观察组根据个体化的前庭评估结果,在常规感觉刺激基础上制定个体化前庭治疗方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量表(Parent Symptom Questionnaire,PSQ)、动静态平衡能力测试评估其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2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得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均P<0.05)、且观察组的得分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动静态平衡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强(均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SQ(除冲动和焦虑外)的异常检出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前庭训练应用于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个体化经颅磁刺激方案对孤独症合并睡眠障碍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90例孤独症合并睡眠障碍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常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观察组依据患儿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的检查结果进行个体化rTMS治疗;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治疗评估表(ATEC)、儿童睡眠习惯调查问卷(CSHQ)以及家庭睡眠习惯调查表(FISH)比较2组的干预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儿治疗后CARS、ATEC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的CARS、ATE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儿治疗后CSHQ评分显著降低(均P<0.05),FISH评分显著增加(均P<0.05),且观察组的CSH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ISH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ERP结果进行个体化rTMS治疗方案对ASD合并睡眠障碍患儿的干预效果优于常规rTMS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儿童保健工作中应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对改善运动发育落后患儿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6月我院儿保体检中发现的运动发育落后患儿6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与对照组(34例)。干预组采用配套运动训练方案进行干预,对照组不给任何干预,6个月后再次对两组患儿的运动发育水平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粗大运动商(GM)、精细运动商(FM)、总运动商(TM)无显著差异(P>0.05),6月后两组运动能力虽然都有所提高,但干预组的GM、FM、TM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DMS—2及配套运动训练方案对运动发育落后患儿有明显改善作用,适合于基层医院儿童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注意力训练在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儿中的疗效。方法:将52例FAD患儿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0例,2组均给予构音训练,观察组增加注意力训练。治疗8~24个月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8~24个月后,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FAD患儿在传统构音训练的基础上予注意力训练极大提高了FAD患儿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语音训练对功能性构音障碍(FAD)儿童构音清晰度和口部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FAD患儿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语音训练,每次30 min,每周5次,共24周。训练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语音训练,每次20 min,每周5次,共24周。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治疗后),比较2组患儿的构音语音能力评估词表得分和口部运动功能得分。 结果 治疗前,2组患儿的构音清晰度、口部运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构音清晰度、口部运动功能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后训练组构音清晰度[(84.33±3.84)%],下颌[(79.45±5.20)%]、舌[(82.75±3.60)%]、唇[(90.75±4.46)%]运动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语音训练可以显著改善FAD儿童的构音清晰度和口部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功能性构音障碍(FAD)儿童的口部感觉-运动功能特征。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的FAD儿童61例为病例组,正常健康儿童90例为对照组。采用口部感觉-运动评估表对口部感觉及下颌、唇、舌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间的差异。采用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将病例组分为无多动病例组(n=48)和伴多动病例组(n=13),并进行比较。结果 病例组的口部感觉-运动功能总分及口部感觉,下颌、唇、舌运动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 4.471, P <0.001)。对照组不同年龄组间口部感觉-运动功能总分及各项运动功能得分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H>17.015, P <0.001),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病例组不同年龄组间口部感觉-运动功能总分及各项得分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H> 10.567, P <0.01),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病例组男童、女童口部感觉-运动功能总分、下颌、唇和舌运动得分均低于同性别对照组(t> 2.49, P <0.05);病例组男童口部感觉-运动功能总分,唇、舌运动得分均低于女童(|Z|> 2.409, P <0.05)。伴多动病例组与无多动病例组口部感觉-运动功能各项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FAD儿童口部感觉-运动功能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正常儿童和FAD儿童口部感觉-运动功能均随年龄增长不断成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沙盘游戏配合健康教育对唇裂合并腭裂(CLP)手术患儿围术期心理状况、自尊程度及社交行为的影响。方法:将78例拟行CLP修复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沙盘游戏配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干预后儿童焦虑障碍自评量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干预后自尊量表(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中回避及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儿干预后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沙盘游戏配合健康教育能明显缓解CLP患儿围术期的不良心理,提高其自尊水平,有效改善其社交行为,促进其快速康复出院,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听觉辨别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听觉辨别能力以探讨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选择符合功能性构音障碍诊断标准的儿童42例作为病例组,同年龄段正常儿童47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听觉辨别能力及智力测定。病例组同时进行语言发育水平测定。结果:依据独立危险因素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1∶1配对,共34对。病例组儿童对交通工具及动物声音的辨别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听觉辨别能力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这可能是病例组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病因之一。学龄前儿童的听觉辨别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并与总智商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对偏瘫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46例伴有上肢功能障碍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2组均应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还应用CIMT。在治疗前、治疗4周和8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上肢痉挛改善情况,应用Carroll上肢功能试验(UEFT)测试与日常生活活动有关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组患儿MAS得分在治疗8周与治疗前比较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UEFT评分在治疗4周、8周与治疗前比较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8周,治疗组UEFT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MT可提高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语前聋儿人工耳蜗(CI)植入后听觉、言语和学习能力康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希-内学习能力测验中国聋人常模修订版》以及《Griffith精神发育量表》,在语前聋患儿CI植入后6个月、12个月分别评估其听觉、言语及学习能力。结果术后6个月,低龄儿组言语最大识别得分、平均综合语言月龄均低于大龄儿(P<0.05)。术后12个月时,两组患儿除平均综合语言月龄外,各评估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工耳蜗的康复效果和植入年龄关系密切:植入年龄小者听觉康复较快,植入年龄稍大者言语康复较快。但学习能力不受年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上海市常住居民对家庭功能的整体知觉情况以及不同家庭人口数、不同家庭结构、不同收入水平对家庭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中文版)对分布于上海市11个行政区的176个家庭的460名12岁以上成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庭功能各维度得分由低到高依次为:问题解决(2.06±0.33)分、总体功能(2.094±0.36)分、沟通(2.21±0.33)分、情感卷入(2.30±0.37)分、行为控制(2.34±0.28)分、情感反应(2.36±0.38)分、角色分工(2.40±0.24)分。不同人口数的家庭,在角色分工、行为控制两个功能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心家庭中,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庭总体功能上与多子女家庭存在差异;有子女家庭中,二代户家庭(核心家庭和单亲家庭)在沟通维度上与三代同堂大家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均月收入3000元及以上的家庭在问题解决维度上得分低于其他各组(P〈0.01),2000~2999元的家庭在沟通维度上得分明显高于1000~1999元、3000元及以上组(P〈0.01),而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家庭除了问题解决维度外的其他各维度得分与中、高收入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海市常住居民家庭在问题解决、家庭总体功能方面表现较佳,而在家庭角色分工、情感反应方面表现相对较差;三代同堂、人口数较多的大家庭更能有效发挥理想的家庭功能,不同收入水平对家庭功能各维度的影响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配合平衡发育训练在偏瘫型脑瘫尖足中的应用及其对患儿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偏瘫型脑瘫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给予平衡发育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最大背屈位足一小腿夹角、胫前肌最大收缩时肌电(EMG)幅值、粗大运动母表(GMFM-88)代表步行能力的E区对2组患儿进行评定。结果:经过12周治疗,2组患儿患侧的最大背屈值足小腿夹角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胫前肌最大收缩EMG值7支GMFM-88 E区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配合平衡发育训练能更好改善偏瘫型脑性瘫痪尖足步态,提高患儿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6.
尹莹  裴文娅  王钏  张虹 《中国康复》2012,27(5):333-334
目的:观察电针加温和灸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的临床疗效。方法:TMJDS患者62例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加温和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治疗前后采用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VAS疼痛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2组患者CMI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62%、76.67%,P<0.05)。结论:电针加温和灸治疗TMJDS疗效较好,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结合功能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站立与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BTX-A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BTX-A组采用BTX-A注射下肢痉挛肌群结合功能训练,对照组仅采用单纯的功能训练。患儿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3个月、6个月进行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及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中的D和E两项评分。结果:治疗后2周、3及6个月时,2组患儿CSS评分均较治疗前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且在治疗后3及6个月时BTX-A组CS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GMFM(DE区)评分均较治疗前呈逐渐上升趋势(P〈0.05),且在治疗后3及6个月时BTX-A组GMFM(DE区)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肉毒毒素注射和单纯的功能训练均能缓解脑瘫患儿肢体痉挛,改善运动功能,但BTX-A注射结合功能训练能更有效缓解脑瘫患儿的肢体痉挛,提高其运动能力,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患儿的步态,提高其站立与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速读速记心智潜能开发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37名65~75岁的MCI老年人分成训练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MMSE得分以及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成绩基本匹配;训练组每日上午8∶30~9∶30,下午2∶30~3∶30,在专门培训老师的指导下集中训练,每周6d,持续3个月;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及基本认知能力测验软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1个月后基本认知能力测验训练组在字词再认方面相对于第1次成绩有明显提高(P0.05);在数字拷贝、汉字比较与字词再认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训练组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中知觉辨别及总分显著高于实验前及对照组(P0.05);基本认知能力测验训练组在数字拷贝、汉字比较、记忆广度与字词再认方面显著优于实验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人认知能力随时间有下降趋势,速读速记心智潜能开发可有效改善MCI老年人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行为特征。方法采用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对78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及其父母进行测试和问卷调查,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社交和活动能力保持较好,男患儿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总分及学习能力、焦虑、抑郁、交往不良、强迫、体诉、社交退缩、多动、攻击、违纪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女患儿总分、抑郁、社交退缩、多动、性问题、攻击等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男患儿的智商总分、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分以及知识、分类、词汇、数字广度、木块图案等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而女患儿智商评分与女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有较多的行为和智商问题,家长应该根据他们的行为特征,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帮助患儿改善不良行为和社交技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哌甲酯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探究性眼动的影响.方法 将5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设为研究组,抽取同期体检的38名健康少年儿童设为对照组.研究组于口服哌甲酯前后进行探究性眼动检测,对照组进行常规探究性眼动检测,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口服哌甲酯2 h后凝视点数目、反应性探究分测定结果均高于治疗前(P<0.05);服药前后凝视点数目、反应性探究分测定结果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哌甲酯能显著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视觉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