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海拔驻防3个月对军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配对的设计方法,对37名新兵进驻4400 m海拔3个月后的认知功能指标,即反应时、速度知觉、时间知觉、手臂稳定性、记忆广度、深度知觉、短时记忆、注意广度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受试者4400 m海拔驻防3个月后,其运动时缩短( P<0.05);速度感更为准确;记忆广度、短时记忆均轻微下降( P<0.05);深度知觉误差加大,且更易出现近点远移现象。结论3个月高海拔环境驻防对军人的多种认知功能造成不同程度损伤,尤其对反应运动时、深度知觉及记忆能力的损伤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海拔5200 m高原驻防官兵每天吸氧1 h对记忆功能和肢体运动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对在海拔5200 m驻防1年,且在驻防后5个月每天持续低流量吸氧1 h的某哨卡官兵36例,采用DDX-200型多功能心理生理能力测试康复仪,进行左右手交叉敲击动作频率和数字记忆广度顺背数测验(观察组);并与在该哨卡同期驻防的未吸氧官兵36例(对照组)作对比。结果:观察组左右手交叉敲击动作频率总次数和正确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多,而错误次数和平均耗时显著减少(P〈0.05);数字记忆广度顺背数测验得分显著增高(P〈0.05)。结论:每天吸氧1 h能显著改善高原驻防官兵的记忆功能和肢体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驻守不同海拔地区士兵的认知能力及军事操作的变化,为提高军事训练水平提供心理保障。方法分别对长时间驻守海拔3 700 m的108名士兵和驻守海拔1 700 m的100名士兵进行认知功能测试。采用选择反应时间、数字广度、数字符号、视觉记忆、目标追踪5项测验,并收集被试的射击成绩。结果高海拔组被试的选择反应时间较中海拔组延长(t=4.80~7.69,P<0.01);数字符号、目标追踪2项测验的成绩则高海拔组较中海拔组降低(t=4.11和4.61,P<0.01);数字广度成绩两组间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z=5.53,P<0.01);视觉记忆成绩则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z=0.57,P>0.05);射击成绩则高海拔组低于中海拔组(t=2.49,P<0.05)。结论长时间居留高海拔环境的军人心理知觉和心理运动能力有所下降,同时军事操作能力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驻训官兵外周血红细胞相关参数的变化,分析不同驻训时间和海拔高度对红细胞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海拔3 700 m、4 200 m、4 900 m、5 200 m四个海拔高度驻训官兵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1个月的红细胞相关参数: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以平原驻训官兵相同指标作为对照,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RBC、HGB、HCT、RDW-CV随着驻训海拔增高,时间延长呈不断增高的趋势,与平原官兵相同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拔3 700 m驻训官兵RBC、HGB、HCT水平升高,与平原官兵相同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MCH、MCHC水平与平原官兵相同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拔4 200 m驻训官兵9个月、4 900 m 6个月及9个月驻训官兵RBC、HGB、HCT水平与驻训1个月比较,显著增高,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低压低氧暴露对大鼠大脑海马损伤、氧化应激以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常压常氧组(对照组)、模拟海拔4000 m组(4 km组)、模拟海拔6000 m组(6 km组)。比较各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学习与记忆测试成绩、海马神经元凋亡、海马组织中GSH、MDA含量和CAT、SOD的活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性低压低氧组大鼠Morris水迷宫测试成绩明显降低(P<0.05);急性低压低氧组大鼠海马组织中GSH含量、SOD和CAT活力均明显降低(P<0.05),MDA含量明显增加(P<0.01);急性低压低氧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明显高于常氧饲养组(P<0.01),以上改变均随海拔升高而更为明显。结论:急性低压低氧应激导致大鼠氧化应激系统失衡,而氧化应激反应直接导致海马神经元的细胞凋亡,并最终导致大鼠学习与记忆等认知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青年军人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下腹部手术的现役军人患者50例,年龄18~44岁,ASA分级Ⅰ~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术前1 d,干预组进行心理行为干预,而对照组只作常规术前探视。两组于术前1 d和术后1 d,分别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数字广度测验、数字符号测验、Stroop测验、中文听觉词汇学习测验,测定认知功能,采用Z计分法判断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对照组为20%(5/25),干预组为4%(1/2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下降(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能较好地减少青年军人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海拔3 700 m和5 200 m高原口服富氧水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在海拔3 700 m将20名已习服半年的男性志愿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制成的富氧水,对照组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均每次500 m l,2次/d。饮用3 d后检测其肺功能,检测指标包括FVC、FEV1、FEV1%、MMEF、PEF和MVV。(2)对首次进驻海拔5 200 m的36名男性志愿者,自海拔1 400 m驻地乘汽车2 d到达海拔3 700 m当日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同前服用富氧水或生理盐水,直至进入海拔5 200 m某哨卡第6天,共服9d后检测肺功能。结果习服志愿者口服富氧水3 d和初进高原志愿者口服富氧水9 d,肺功能指标中FVC、FEV、MMEF、PEF、MVV均显著增高(P<0.01,或P<0.05),FEV1%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在高原口服富氧水能提高移居者的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8.
富氧水对高原人体耐缺氧抗疲劳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富氧水对高原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在海拔3 700 m选择10名已习服半年的男性士兵,在海拔5 380 m选择10名已习服2个月的男性士兵,均采用口服富氧水前后的自身对比运动负荷双盲实验。第一次运动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第二次运动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制成的富氧水,每次均500 m l,2次/d。运动结束后检测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BLA),尿素氮(BUN),一氧化氮(NO)及其合酶(NOS)的含量。(2)对首次进驻海拔5 200 m的36名男性青年,自海拔1 400 m驻地乘汽车2 d到达海拔3 700 m当日随机分实验组(18人,口服富氧水)和对照组(18人,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口服富氧水,方法同前。直至进入海拔5 200 m某哨卡第6天,共服9 d,检测血液生化指标。结果(1)海拔3 700 m和5 380 m负荷运动,口服富氧水后较未服富氧水时SOD,NO和NOS增高(P<0.01或0.05);MDA,BLA,BUN降低(P<0.01或0.05)。(2)进驻海拔5 200 m的青年,实验组较对照组NO增高(P<0.01);SOD,NOS也增高(P<0.05);MDA,BLA降低(P<0.01);BUN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氧水可增加组织对氧的利用,具有耐缺氧、抗疲劳的作用,对预防急性高原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海拔5200m驻防官兵每天吸氧1h对异常心电图检出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驻防喀喇昆仑山海拔5200 m某哨卡官兵每天吸氧1 h对异常心电图检出率的影响。方法:在海拔5 200m对驻防1年,并在驻防的后5个月每天持续低流量吸氧1 h的某哨卡43名官兵作心电图检测(2008年组),并与2005年在该哨卡驻防1年的40名未吸氧官兵的心电图(2005年组)作对比。结果:2008年组异常心电图和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较2005年组降低(P<0.01),右心室肥厚和心肌缺血的发生率虽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拔5 000m以上驻防官兵,每天持续低流量吸氧1 h可显著降低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王健  李成  史以超  刘辉  耿瑞慧 《武警医学》2022,33(5):427-430
 目的 探讨海拔高度对官兵军事作业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平原驻地海拔高度约50 m,高原驻地海拔高度3100、3650、4050 m武警某部官兵,依据GJB1337《士兵体能的测量和评价》,进行踏速为22.5 次/min和30 次/min的踏阶运动,采用Polar V800心率表测量静息心率和踏阶运动心率,测定官兵的体力劳动能力(physical work capacity,PWC170)、最大摄氧量、台阶指数。结果 随着海拔的升高,官兵有氧能力逐步下降,平原驻地官兵PWC170[(1276.9±229.6) kg·m/min]显著高于海拔3100 m[(994.0±230.1) kg·m/min]、3650 m[(962.4±226.7) kg·m/min]和4050 m[(759.2±154.1) kg·m/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海拔驻地官兵中海拔4050 m PWC170 显著低于海拔3100 m和3650 m(P<0.05),而海拔3100 m和3650 m军人PWC170无统计学差异;平原驻地官兵静息心率低于高海拔地区军人(P<0.05),高原3个海拔的静息心率间无统计学差异;踏阶运动试验中平原官兵的运动心率显著低于高海拔地区运动心率(P<0.05),海拔4050 m官兵运动心率明显高于3100 m和3650 m;最大摄氧量、台阶指数结果显示,海拔越高,结果越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海拔的升高,官兵体力劳动能力逐步下降,应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NES-C3探讨慢性低氧对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即抽取海拔2800m、3500m、4200m处的养路工人44人、41人、36人,严格按照WHO/NCTB测试指南的要求用NES-C3对受试者进行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结果:抑郁-沮丧和疲惫-惰性2个情感得分是随着海拔上升而升高(P〈0.01);记忆扫描平均耗时、记忆扫描能力指数和连续识别记忆能力指数有明显变化(P〈0.01);曲线吻合准确数和曲线吻合能力指数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有明显改变(P〈0.05);三个海拔梯度的系列加减和感知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NES-C3能较好地评价慢性低氧对人神经行为功能的损害,同时证实慢性低氧可致人的短期记忆能力下降,眼手协调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伊洛前列素吸入剂对初入海拔5 200 m地区青年脑体-心理生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2名受试者随机分为伊洛前列素组(n=16)和对照组(n=16),自海拔1 400 m历时5 d进入5 200 m,从进入海拔5 200 m当天开始,伊洛前列素组每天4次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连续5 d。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雾化吸入生理盐水。于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第5天采用DDX-200型电脑多功能心理生理测试仪,进行脑体-心理生理能力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左右手交叉敲击和缺失记忆的简单测验。结果伊洛前列素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右手交叉敲击:总时间均为(10±0)s,总次数为(87.24±17.67)与(72.92±15.38)次,正确次数为(85.06±15.18)与(71.19±14.81)次,错误次数为(1.47±0.74)与(2.96±2.01)次;缺失记忆的简单测验结果:总次数均为(17±0)次,错误次数为(1.72±0.88)与(2.96±2.01)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原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能显著提高移居者的脑体-心理生理功能,可以促进高原习服、预防和治疗急性高原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压氧预治疗(HBO)对高原人体一氧化氮及其合酶的影响。方法:①海拔3 700m的20名习服男青年,于HBO预处理前(对照组)、预处理5次(A组,10人)和预处理2次(B组,10人)后的第2天、第8天和第2天、第5天作自身对比运动负荷实验,运动结束后测血中检测一氧化氮(NO)及其合酶(NOS)的含量;②29名青年分为HBO组(11人)和对照组(18人),HBO组于进入高原前2天在海拔1 400m接受HBO预处理,每天一次,连续2天,第3天两组同时乘车进驻海拔5 200m,到达后第5天清晨采空腹静脉血;③20名青年自海拔1 400m乘车抵达海拔3 700m,分为HBO组(10人)和对照组(10人),HBO组连续HBO预处理3天,每天一次,第4天两组同时乘车进驻海拔5 380m,到达后第5天清晨采空腹静脉血。结果:海拔3 700m5、200m和5 380m,HBO预处理组较对照组NO、NOS增高,差别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HBO预处理可提高NO的含量,减轻缺氧组织的损伤,改善血液循环。适当延长HBO疗程,尽可能维持血清NO基态释放量,提高受到低氧抑制的NOS活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比分析不同海拔高度驻地部队进驻同一高海拔地区后睡眠质量及认知功能的改变,旨在为制定高原睡眠保障措施提供参考依据。作者选择原驻地海拔3 700m官兵109名和原驻地海拔500m官兵99名作为调查对象。当调查对象进驻海拔4 400m高原2周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睡眠质量问卷调查,并以PSQI总分≥7作为睡眠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南战区军人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部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10 113名南战区军人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南战区军人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为122.34±36.70;②海军躯体化、敌对分值明显高于陆军和空军(P<0.01),恐怖分值明显低于陆军和空军(P<0.05);空军强迫性、焦虑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值明显高于陆军和海军(P<0.01);③干部的强迫性、焦虑分值明显高于士官和义务兵(P<0.01),躯体化分值明显低于士官和义务兵(P<0.01),义务兵恐怖分值明显高于干部和士官(P<0.01);④大学本科和大专学历军人的躯体化、恐怖分值明显低于初、高中学历军人(P<0.05,P<0.01),强迫性明显高于初、高中学历军人(P<0.01);⑤除躯体化和抑郁外,男性军人总分和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女性军人(P<0.01);⑥17~18岁、23~24岁年龄段军人的心理状况较其他年龄段差(P<0.05,P<0.01);2年、6年、7年军龄段军人的心理状况较差(P<0.05,P<0.01);⑦独生子女军人的躯体化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未婚军人SCL-90总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明显高于已婚军人(P<0.05,P<0.01)。结论南战区军人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较好,需重点关注以下人群:初中、高中学历军人、17~18岁和23~24岁年龄段军人、2年、6年和7年段军龄军人、独生子女和未婚官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进海拔3 700m高原外训军人急性高山病(AMS)发病情况,探讨个性、认知、心理健康与AM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本信息问卷、Lake Louise评分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128名军人进驻海拔3 700m高度1周后进行团体现场调查。结果:外训军人AMS评分阳性者占18.8%,AMS评分总和与EPQ的N分、对AMS的恐惧程度、SDS的标准分、SDS的因子z1、z2、z4、SCL-90的总分和10个因子分呈正相关,与EPQ的E分、脉压差、对AMS的了解程度呈负相关。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CL-90总分、对AMS的恐惧程度、压力来源总和、对AMS的应对措施的了解程度、兵源地、SDS的因子z4、z3、文化程度对预测AMS评分总和有显著作用。结论:个性、认知、心理健康、情绪反应与AMS显著相关,运用合理的心理应激管理策略与心理干预技术,可降低AMS的发生率,增强高原作战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7.
孙亮  马洪杰  刘建华  李胜明 《武警医学》2009,20(10):901-903
 目的 观察高原驻防方式对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驻高原某部战士80名分成换防组及常驻组两组,换防组在2880 m与4776 m海拔高度之间轮流换防,常驻组长期驻防在海拔3996 m高度.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RCA-24)对两组官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与全国常模组作对比.结果 (1)换防组及常驻组交流恐惧自陈量表评分与常模组相比无差异(P>0.05);(2)换防组及常驻组焦虑自评量表总分明显高于常模组(P<0.05),且换防组焦虑自评量表总分明显高于常驻组(P<0.05);(3)换防组及常驻组战士均存在轻微至轻度抑郁,且换防组抑郁程度明显高于常驻组(P<0.01).结论 换防组的战士抑郁及焦虑程度明显高于常驻组,而交流恐惧程度两组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由低海拔环境急进高海拔环境遂行军事运输任务对汽车兵心理应激与心理弹性的影响,为高原汽车兵心理应激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由低海拔环境急进高海拔环境执行军事运输任务的川藏线某部汽车兵126人为研究对象,选取症状自评量表(SCL-90)、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作为心理应激及复原力指标,在执行任务前3 d(营区,海拔600 m)、执行任务后第2 d(藏区,海拔4100 m)进行团体心理测试。结果 (1)执行任务后,汽车兵SCL-90总均分(1.92±0.67)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执行任务前和常住高原汽车兵(P<0.05或P<0.01);CD-RISC中坚韧性、力量、乐观因子分及TCSQ中积极应对因子分均显著低于执行任务前(P<0.05或P<0.01);TCSQ中消极应对因子分及STAI中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执行任务前(P<0.05或P<0.01)。(2)执行任务后汽车兵SCL-90总分及STAI因子分与消极应对、稳定性及精神质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r=0.214~0.715,P<0.01),与积极应对、内外向、掩饰性、坚韧性、乐观性、力量性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r=-0.169~-0.599,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执行任务后汽车兵SCL-90总分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依次为:消极应对、特质焦虑、乐观性、状态焦虑、稳定性、坚韧性、精神质,7个变量的决定系数R2=0.65。结论急进高海拔环境执行军事运输任务后,汽车兵心理健康水平降低;人格特质、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是影响汽车兵心理应激和心理健康的重要中介调节因素。  相似文献   

19.
高原军人睡眠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探讨高原军人睡眠质量状况。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别对驻守在海拔3700m的103名和海拔4300m的105名军人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海拔越高,PSQI总分和各因子得分越高(P<0.05或P<0.01),睡眠质量越差,主要表现为,主观睡眠质量差、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效率下降、睡眠障碍增多和日间功能障碍等。结论高原低氧环境军人睡眠质量下降,有必要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受阅训练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部受阅训练官兵618例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结果:心理干预前,受阅训练官兵除敌对、强迫症状因子分值外,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P<0.01);而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因子分值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心理干预后,受阅训练官兵敌对、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P<0.01),而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因子分值虽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敌对、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P<0.01)。初中组敌对、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偏执因子分值显著高于高中组和大专及以上组(P<0.05);高中组和大专及以上组SCL-90各因子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受阅训练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