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株洲市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株洲市160所助产医院住院分娩5年间剖宫产74 591例,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结果①2004-2008年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阴道助产率逐年降低。②剖宫产各因素所占的比例发生明显变化,其中以社会因素、疤痕子宫上升最快。结论剖宫产率升高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需要提高产科质量,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实行导乐陪伴与无痛分娩,建立卫生行政监督机制,加强健康教育,优化医疗环境可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
剖宫产是产科常甩手术之一,在解决高危妊娠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挽救产妇与胎儿的重要措施。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水平和人们生活要求的提高,割宫产率普遍上升。20世纪50年代剖宫产率仅为1%,80年代上升到20%,90年代已达到35%,目前剖宫产的比例已超过50%,有些医院超过了70%,个别甚至高逸90%以上。剖宫产率的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但作为一个较大的创伤性手术,其术后并发感染、出血、手术损伤及拴塞性疾病等较阴道分娩多,对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和需妇科手术的患者遣成有不良影响。因此,将增高的剖宫产率控削在适当水平已成为当今产科医务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是产科常用手术之一,在解决高危妊娠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挽救产妇与胎儿的重要措施。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水平和人们生活要求的提高,剖宫产率普遍上升。20世纪50年代剖宫产率仅为1%,80年代上升到20%,90年代已达到35%,目前剖宫产的比例已超过50%,有些医院超过了70%,个别甚至高达90%以上[1。]剖宫产率的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但作为一个较大的创伤性手术,其术后并发感染、出血、手术损伤及栓塞性疾病等较阴道分娩多,对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和需妇科手术的患者造成有不良影响。因此,将增高的剖宫产率控制在适当水平已成为当今产科医务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剖宫产率升高的因素分析与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剖宫产指征与产科质量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弊端,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使剖宫产率维持在合理的范围,从而减少产科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按不同时期分别统计围产儿死亡率、产后出血率等产科质量指标的变化。结果:2006年8月~2009年7月某医院剖宫产率为69.2%,围产儿死亡率为14.35‰,与1995年剖宫产率(38.9%)及围产儿死亡率(11.2‰)比较,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5.2,P<0.01),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9,P>0.05)。结论:剖宫产率升高未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医生对剖宫产适应证的掌握程度是决定剖宫产率的重要因素,正确运用辅助检查,避免过度诊断,提高产科医生对难产的诊断和处理能力,加强健康宣教和孕产期保健工作,提高产科助产技术质量和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将产科并发症降低到最低限度,消除产妇对自然分娩的顾虑,减少因社会因素引起的剖宫产,必将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情况,分析影响剖宫产率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某医院产科1393例剖宫产的资料。结果两年的剖宫产率平均为66.7%,其中2004年的剖宫产率为59.9%,2005年的剖宫产率为72.2%,差异有显著性(P〈0.05)。剖宫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社会因素(29.4%)、胎儿宫内窘迫(25.13%)、胎位异常(9.62%),巨人胎儿(7.25%)、中、重度妊高征(6.25哟。结论剖宫产率的上升不只是一个纯医学问题,社会因素使剖宫产手术指征相对扩大,只有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通过医患双方、社会的并同努力,才能更好地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产妇20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观察组430例,对照组1570例,对照组只按照常规程序分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在孕期、产程中接受合理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58.14%,对照组为72.36%,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对降低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率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剖宫产率须控制在15% 以下,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医院剖宫产率在40%~50%,少数已达80%.多数文献资料显示,剖宫产率控制在20%~25%,高危围生儿病死率、新生儿病死率、新生儿窒息率能降低到相对的最低水平.剖宫产率如再升高,高危围生儿病死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无明显下降趋势则徒增产妇的手术近、远期风险[1] ,其新生儿病死率也明显高于后者[2] .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09 年剖宫产数为827 例,占54%.2010 年为提高产科质量,控制剖宫产率,笔者所在医院对住院孕妇尝试开展护理干预,有效地控制了剖宫产率增长趋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率升高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相关因素,提出降低剖宫产率可行性措施。方法对2001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逐年升高,2001年为38.6%;2002年为43.5%;2003年为51.3%;2004年53.6%;2005年为61.7%。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从原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结论社会因素已成为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控制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社会因素影响下剖宫产率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院自2011年l月至2013年10月接受治疗的80例社会因素下进行剖宫产的产妇资料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根据产妇入院时间(单日、双日)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口头方式进行宣教,实验组患者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比例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其剖宫产率等指标。结果:实验中,两组产妇均进行15天的护理,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实验组患者剖宫产率(12.5%)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0%)(P<0.05)。结论:临床上,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剖宫产率,临床效果也较好,能够有效的改善产妇分娩状况,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11.
上海市剖宫产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上海市剖宫产率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查阅分析历年报表了解剖宫产变化趋势,通过现场问卷调查,了解2009年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及提供孕产期服务相关的医务人员对分娩方式的认知与选择。结果:①上海市的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近5年相对稳定波动在51%左右。②孕产妇对分娩方式的选择意向在孕期的不同时期有显著变化,越接近分娩对剖宫产的选择意向越强。③剖宫产指征前3位分别为:社会因素(34.4%)、胎儿窘迫(16.8%)、疤痕子宫(9.9%),以社会因素为首位,尤以上海市户籍者为明显(54.14%),主要是怕痛、担心胎儿安全、医务人员建议等。④上海市户籍产妇选择剖宫产主要受个人心理因素及周围环境影响,而外地户籍者选择剖宫产主要受经济、文化水平影响;医务人员对剖宫产弊端的低认知、医疗风险的规避、收益的考虑等使其更倾向于剖宫产。结论:剖宫产率居高不下,影响因素复杂。急需加强健康教育、推广产时适宜技术、提高助产质量等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影响剖宫产率相关因素的分析,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干预措施,保障母婴健康。方法回顾分析禅城区中心医院2007~2011年23287例产妇的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结果总剖宫产率为40.76%。2011年剖宫产率(45.78%)较2007年(35.30%)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胎儿因素、母亲因素分别为46.66%、28.02%,较2007年(分别为40.41%、23.22%)明显升高且位居第一、第二位;而2011年宫内因素和社会因素分别为12.34%和1.81%,较2007年(分别为17.04%和9.32%)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因素主要为瘢痕子宫(18.91%)、胎儿窘迫(17.69%)、脐带绕颈(16.78%)、头盆不称(8.64%)、胎膜早破(7.72%)、胎位异常(7.03%)、妊娠合并症(6.59%)、羊水过少(5.44%)、骨产道狭窄(2.23%)、巨大儿(1.92%)、高龄初产(1.69%)等。结论提高孕产期保健质量,积极治疗妊娠期合并症,提高助产技术水平,合理掌握手术指征,加强医患沟通,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剖宫产率,探讨剖宫产的相关因素。方法:抽取北京地区7个区县的9家医院,回顾性调查2009年1~9月期间在医院分娩的2 308例产妇的分娩信息,并对4家医院的24例住院产妇和12位产科医生进行定性小组访谈。结果:①2009年北京地区医院的剖宫产率为51.1%,三级医院高于一、二级医院(55.0%∶48.9%)。②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危妊娠、具有本市户籍、分娩巨大儿者,其剖宫产的可能性大;与25岁组相比,34岁组、25~34岁组剖宫产的可能性增高。③小组访谈结果显示,剖宫产率偏高的原因包括医学因素和社会因素。结论:北京地区剖宫产率偏高,社会因素为主要因素之一;应从多方面着手,降低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4.
社会因素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信阳市妇幼保健院近5年剖宫产率及手术指征的分析,探讨社会因素导致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采用定基比的回顾性分析法。结果:社会因素是促使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剖宫产手术的安全系数提高,社会舆论负面导向,迷信思想作祟,产妇缺乏信心以及医患纠纷风险和医院经济利益等原因造成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结论:国家应出台相应的鼓励自然分娩政策,社会各界倡导自然分娩方式;卫生行政部门应强化监督职能;医务人员需提高助产技术;进行健康教育和孕期保健知识培训,克服产妇对自然分娩的畏惧思想可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昆明市延安医院妇产科剖宫产率的变化,探讨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以及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昆明市延安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0 612例产妇的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1月~2010年12月,剖宫产率呈整体下降趋势。2006、2007、2008年的剖产率分别为72.6%、72.4%、71.9%,与2010年的剖宫产率(4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各因素所占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2006、2007、2008年社会因素剖宫产构成比分别为21.7%、22.8%、37.0%,位居第一,2010年是妊娠并发症构成比位居第一(19.5%)。结论: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17.
18.
不同年代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分析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其指征的变化,为降低剖宫产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1980~1984年、1990~1994年、2000~2004年福建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娩的28522例,其中剖宫产8366例的产妇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0~2004年已上升到47.7%;头盆不称及胎儿宫内窘迫一直位居剖宫产指征前2位;社会因素已跃居第3位;胎膜早破及脐带绕颈居第4位和第5位。结论 剖宫产指征已远远超过医学指征范围,孕产妇及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对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因此,加强孕产期保健及对产妇和家属的宣教工作,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变化趋势及指征的变化,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年-2010年间剖宫产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指征发生变化。结论社会因素是引起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开展产前教育,加强孕期保健,提高助产术,严格剖宫产指征,可以适当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0.
农村两县县级医院剖宫产率升高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农村县级医院近年来剖宫产率升高的变化趋势和剖宫产手术指征构成的变化情况;分析县级医院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医学和社会因素,提出控制和降低剖宫产率的干预措施。方法:通过病历回顾分析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某县和四川省某县县级医院剖宫产率较高的2003年和较低的1997年剖宫产的影响因素以及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应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农村县级医院近年来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剖宫产手术指征中除常见的相对头盆不称和胎儿窘迫外,河北县级医院脐带绕颈和妊高征的比例明显上升,四川县级医院孕妇及家属要求的比例上升至第1位。患孕产期合并症/并发症的比例增加、孕妇产前BMI指数和体重的增高分别是两县县级医院剖宫产率升高的重要因素。在社会因素方面,孕妇及家属要求手术和医生避免医疗纠纷是县级医院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结论:在农村地区应通过提高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开展健康教育等措施,尽快控制和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