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年生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1992,(3)
近几年CT已证实部分精神分裂症病人有神经结构异常。许多研究间接证明分裂症病人的临床和社会结局与神经结构有关,由于要正确评价它们之间的关系较为困难,故这方面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作者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长期预后与脑室大小及皮质萎缩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有人假设电抽搐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脑损害。在ECT期间或ECT后不久死亡的患者,其尸检发现其神经损害常是由心血管或脑疾患所致。气脑造影和CT研究未发现与ECT有关的异常现象。有些研究发现ECT与脑萎缩有联系,但我们的研究结果与此不符。方法:40例受试者,男12,女28,平均年龄6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异常的CT表现。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581例患者的临床CT资料进行分析,采用目测法将精神分裂症脑结构形态异常进行CT分型,即皮层脑萎缩、单纯脑室扩大、弥漫性脑萎缩。结果 CT颅脑扫描检查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异常检出率57.64%。CT分型:皮层脑萎缩317例、单纯脑室扩大184例、弥漫性脑萎缩80例。脑结构异常者病程10年者共436例(75.04%),年龄在21~55岁者共476例(81.93%)。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异常检出率较高,各种类型的脑结构异常者病程以10年以内为主,且以青壮年居多。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与脑结构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云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9,9(1):79-8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与脑结构异常的关系。方法对143例精神分裂症进行MRI检查。结果143例精神分裂症中有脑萎缩33例,其中表现为脑室对称性扩大7例(5.17%),皮质萎缩8例(5.75%),同侧脑室扩大伴皮质萎缩18倒(12.64%),脑萎缩与性别、家族史、药物治疗、电休克治疗之间未发现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脑器质性改变的可能,且与患者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5.
作者用核磁共振对31例符合 RDC 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脑结构与33例条件相同的正常人进行了对照研究,并观察脑结构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左侧颞叶均明显小于右侧,但两组间无差异。对照组杏仁核左侧小于右侧,而精神分裂症组无此变化,两组间差异显著。病人组海马旁回左侧小于右侧,有显著性差异。根据BPRS 分数将病人进一步分成阴性症状组(16人) 相似文献
6.
半个多世纪以来,医学界对精神分裂症脑部形态结构的研究,一直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但由于研究方法和使用标准不一,其研究结果不尽一致。近20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MRI等,为研究精神分裂症脑部形态学改变与临床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CT与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3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CT检查结果,发现脑结构异常改变84例(27.5%),其中脑萎缩64例(20.9%),脑皮质萎缩20例(6.5%),脑萎缩与性别、家庭史和药物、电休克、胰岛素治疗之间未发现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30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CT检查结果,发现脑结构异常改变84例(27.45%),其中脑萎缩3例(19.3%),脑皮质萎缩20例(6.5%),小脑萎缩3例(0.98%)。脑萎缩与性别、家族史和药物、电休克、胰岛素治疗之间未发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刘志中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1983,(2)
自 Kraepelin 时代以来,许多作者推测,精神分裂症可能起源于特殊的脑结构异常,并进行了大量大体的和显微水平的神经病理以及气脑(PEG)的研究,但结果颇不一致。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轴性断层脑扫描(CT)作为一种新型的脑形态学活体检测方法应用于精神科之后,为精神分裂症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既无损伤又无痛苦、安全可靠的脑形态学检查方法,从而给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的脑CT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论证精神分裂症与脑结构异常的关系。将符合CCMD-Ⅱ-R的42例男怀精神分裂症患者与23例健康者进行脑CT对照研究。方法 采用CT扫描机对入组对象进行头颅扫描,并对患者的年龄、病程和疗效与脑CT作相关分析。结果 患者组的侧体部最大外径、脑沟宽度及侧裂池宽度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年龄和病程与脑结构异常相关性,在排除年龄因素的影响之后仍提示病程与脑结构异常有密切关系。结论在部分精神分裂患者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小躯体异常(MPA)与慢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及脑部结构异常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39例具微小躯体异常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脑CT检查,以无MPA的39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SAPS与SANS评定精神症状。结果:39例微小躯体异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室系统均较对照组显著扩大,而阴性精神症状分亦较对照组增高,微小躯体异常慢性精神分裂症与脑室扩大及阴性症状严重性有关。结论:微小躯体异常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严重,病程长,可能表示有早年精神发育障碍,成为精神分裂症易感素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慢性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与Alzheimer病的认知功能及脑CT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正常老年人(NC)与认知功能相对保存的慢性老年精神分裂症(S1)、认知功能缺损的慢性老年精神分裂症(S2)及Alzheimer病(AD)、S1与S2之间认知和脑萎缩情况的异同,探索慢性分裂症认知功能减退的本质及器质性基础。方法应用一组神经心理测验与头颅CT扫描检测41例NC、19例S1、19例S2及38例AD患者。结果4组样本以认知功能评定成绩好坏依次排序:NC为最好;其次为S1,S2和AD最差。S2的认知损害模式与AD有所不同。脑CT测量显示的脑萎缩程度:AD最重,其后的是顺序为S2,S1,NC。S1与NC相比,存在以颞叶萎缩为主的局灶性损害,S2组脑萎缩较S1组弥漫且严重,但较AD轻。结论提示S2组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自然结果,而不是因为合并了AD;精神分裂症有可能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相似文献
13.
1976年,Johnstone等首次报告了精神分裂症CT研究的结果,他们在长期住院的中年患者中发现侧脑室扩大者达50%以上。3年后,Weinberger等在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院(NIMH)研究了一组样本较大的比较年青的患者,发现有类似比例的脑室扩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脑CT扫描。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CT异常发生率较正常人为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冬季出生者CT异常率较非冬季出生者高;家族型病例CT异常率高于散发型患者;阴性症状为主的病例CT异常率高于阳性症状患者.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对正常人与服药精神分裂症(Sc)病人听觉诱发电位 P_(300)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左颞部 P_(300)振幅降低。二组间地形图有明显差异(P<0.05)。并据此特征分析 P_(300)的整体振幅发现,正常组9人中的7人达2uV 以上,而 Sc 组11人中仅2人在2uV 以上。本文发现与有关组织学、代谢、电生理的研究结果一致。对象与方法:Sc 组11人,均为男性;年龄20~45岁:平均32.7±7.1岁;语言智商大于79,平均93.9±9.8;平均学历13.4±2.3年;均符合 相似文献
17.
左成业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1980,(1)
关于精神分裂症病人脑部结构异常的探索由来已久,但结论互相矛盾。绝大部份神经病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完成于50年代以前, 有过很多异常发现,但是由于当时方法学上的限制,也由于这类发现或者并不具有特殊性,或者并不见于全部的精神分裂症病人, 相似文献
18.
分析101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气脑造影结果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发现脑萎缩率为96.04%(Ⅱ°者达65.35%),病变以前半球及左侧为主。而脑萎缩以40岁以上,病程10年以上及精神衰退者多见和严重。 相似文献
19.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异常的MRI研究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目的 探讨脑结构的改变 (尤其是第Ⅲ脑室 )特点及其与精神分裂症症状产生及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用我院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 ,共 51例 ,正常对照组为 2 3例健康志愿者。对入组后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2个月进行PANS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评定 ,以PANSS减分率作为疗效指标。磁共振成像扫描采用SiemensMagnetomP8型永磁性磁共振机 ,磁场强度 0 2T。测量包括第Ⅲ脑室横径等在内的 1 7条径线。结果 病例组第Ⅲ脑室横径、双侧外侧裂宽度明显增宽 ,胼胝体厚度明显减少 ,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ANSS阴性分量表、思维解体因子减分率与左侧海马横径均呈负相关。PANSS其他分量表及因子减分率与MRI各参数均无显著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的脑结构异常可能构成了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生物学基础。脑结构异常与疗效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27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转归及预后。病期从10年到54年,平均17.6年。转归可分4类:衰退、中度缺陷、轻度缺陷以及康复,其比率分别为28.7%、62.5%、6.9%及1.8%。将衰退及中度缺陷作为预后较差,轻度缺陷及康复作为预后较好。并将起病方式(急起,缓起)、病程(进行性,周期性)、早期症状以及极期症状等与预后的关系作了分析。一般说来,起病急、周期性病程、早期无明显症状者预后较好,反之则较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