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压水平对急性脑梗塞(AIS)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AIS)患者随机分A、B两组.A组予生脉注射液静滴,B组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血压变化,脑卒中量表(CSS)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加重病例数.结果 治疗后A组的平均血压明显高于B组(P<0.001),B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加重例数多于A组.结论 在AIS急性期适量提高血压有益于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生脉注射液可缓解急性期后的血压下降.关于急性期提高血压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血压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著 《河北医学》2006,12(3):263-264
目的:探讨血压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60例(AIS)患者随机分A、B两组。A组予生脉注射液静滴,B组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血压变化,中脑卒中量表(CSS)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加重病例数。结果:治疗后A组的平均血压明显高于B组(P<0.001),B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加重例数多于A组。结论:在AIS急性期适量提高血压有益于神经功能缺损的康复,生脉注射液可缓解急性期后的血压下降。关于急性期提高血压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神经节苷脂联合阿加曲班(Argatroban)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 h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40例,3组均给予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予血栓通注射液静滴,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阿加曲班注射液静滴,C组在B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静滴;3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结果:在治疗后B、C组CSS评分改善显著好于治疗前及A组,C组好于B组。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美托康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美托康组、葛根素组及美托康与葛根素联合治疗组。三组在梗死分型、梗死面积、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其他治疗方面均具有可比性。分别于入院当日、第7天、第14天、第21天评定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患者神经机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比较疗效。结果:2周后美托康与葛根素联合治疗组较单用美托康、葛根素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降低(P<0.05);日常生活指数行为能力明显提高(P<0.05)。结论:美托康与葛根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明显好于该两药的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维脑路通静脉滴注。两组给药时间均为14天,其他治疗相同,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0.00%)及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4.00%,66.00%),P均<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可靠,安全性好,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6.
于泳  谢燕华  王家林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0):1323-1325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方法:159例腹部手术后疲劳综合征患者分为3组:治疗组105例在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以参麦注射液(A组)、生脉注射液(B组)静脉滴注,疗程为10d,对照组(C组)54例仅给予术后常规液体治疗。结果:术后A组、B组肛门排气时间、伤口拆线时间、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1)。术后A组、B组有效率高于C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治疗腹部手术后疲劳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诺和灵、血栓通和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T2DM)并发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T2DM并发ACI患者分为3组,A组患者采用诺和灵、血栓通和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B组患者采用口服降糖药、血栓通和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C组患者采用口服降糖药和丹参注射液治疗;对3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A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B、C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空腹血糖、血小板计数及凝血酶原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C组外,A、B组患者治疗后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A、B组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C组(P<0.05);A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C组(P<0.05),而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肺部及尿路感染率低于B、C组(P<0.05)。结论诺和灵、血栓通和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T2DM并发ACI疗效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20例,24h内给予甘露醇常规剂量250mL静脉点滴治疗,1次/(8-12)h;B组21例,患者24h内给予甘露醇半量125mL静脉点滴治疗,1次/(8-12)h;C组23例,发病后24h内未接受甘露醇治疗;三组其他治疗无差别。观察三组患者降颅压效果,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及血肌酐、血尿素氮变化。结果:A、B组患者降颅压疗效显著优于C组(P<0.01),B、C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A组(P<0.05),B、C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7d后A、B两组BUN、Cr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BUN、Cr值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B组患者BUN、Cr值低于A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颅内高压,半量甘露醇治疗可以减轻神经功能损害,对肾功能损伤较轻,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合适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发生率以及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89例住院诊断为脑卒中的患者,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SSS)对卒中急性期进行评分,根据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为三组。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随访调查抑郁评分。结果PSD的发病率在随访1年期间中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PSD的发病率和重度PSD的发病率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而增加;PSD的程度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加而加重。结论PSD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卒中后1年中发病逐渐增加,其严重程度与卒中急性期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速碧林治疗脑梗塞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速碧林治疗;对照组40例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速碧林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参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或0.05),且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速碧林治疗急性期脑梗塞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