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产后糖代谢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我我站接受治疗的85例GDM孕妇,观察所有入选者产后42天时糖代谢转归情况,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可能影响GDM孕妇产后糖代谢转归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GDM患者产后糖代谢转归异常与年龄、分娩孕周、产后喂养方式无关(P0.05);GDM患者产后糖代谢转归异常与糖尿病家族史、胰岛素抵抗情况、孕前体重指数、孕期胰岛素使用情况有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糖尿病家族史、有胰岛素抵抗、孕前体重指数高水平、孕期未使用胰岛素是GDM患者产后糖代谢转归异常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GDM患者产后糖代谢转归异常发生率较高,有糖尿病家族史、有胰岛素抵抗、孕前体重指数高水平、孕期未使用胰岛素是GDM患者产后糖代谢转归异常的影响因素,临床应针对上述影响因素,积极采取对应干预措施,以减少产后糖代谢异常转归情况。  相似文献   

2.
张媛媛 《天津护理》2011,19(4):229-229
对933例孕妇于12+6周建册时进行早期预防妊娠糖尿病的护理干预,以个体化教育形式向孕妇讲解妊娠糖尿病对母婴的危害,对孕妇的孕期饮食、体重增长、运动情况进行干预,减少了妊娠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妇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产科门诊18≤体重指数(BMI)〈24的1398例孕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将孕期体重增长〈9kg185例孕妇设为A组,9kg≤体重增长〈18kg601例孕妇设为B组,体重增长≥18kg612例孕妇设为C组。统计3组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糖尿病、产后巨大儿、手术产的发生率。结果:体重增长≥18kg的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糖尿病、巨大儿、手术产的发生率均高于体重增长〈18kg的孕妇(P〈0.05)。结论:孕期体重增长过多会增加孕期并发症的发生,故应加强孕期营养健康教育,使孕妇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学科联合早期干预对降低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的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产科行产前检查的具有妊娠糖尿病(GDM)高危因素的204例孕妇,按照知情同意原则进行分组,愿意配合的干预组在孕早期即给予包括健康教育、饮食与运动指导和体质量指数管理的干预措施,对照组则给予常规的孕期指导。在孕中期进行初次妊娠糖尿病筛查(OGTT)试验,对初次筛查未达到诊断标准的高危孕妇在妊娠35~37周再次行OGTT试验,以2次确诊例数相加之和计算2组高危孕妇GDM的发病率。结果随着高危因素项目的增加,孕妇GDM的发病率有显著升高趋势;采取多学科联合早期干预的干预组孕妇GDM的患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具有GDM高危因素的孕妇,在孕早期多学科联合给予包括健康教育、饮食与运动指导和体质量指数管理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GDM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高患病率、高花费、高死亡率的慢性疾病,许多糖尿病专家均较早地认识到仅靠治疗已不能有效遏制糖尿病,便开始研究在高危人群中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葡萄糖耐量低减(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界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特殊代谢状态,其特点为餐后高血糖。而IGT者是最重要的糖尿病高危人群,肥胖患者存在更严重胰岛素抵抗等高危因素,因此,及早地对肥胖IGT者进行干预治疗有积极意义。我们观察了57例肥胖IGT患者经运动干预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等的变化情况,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准护理干预在妊娠糖尿病患者孕期运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1日~2022年6月30日6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精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克服运动、克服情绪障碍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家务活动和运动锻炼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职业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准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孕期运动中,可提升运动自我效能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利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开展孕期运动,促进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7.
正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在妊娠后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1]。GDM患者发展成糖尿病的概率是血糖正常孕妇的7倍[2]。GDM涉及多种因素,包括种族、家族遗传史、年龄等不可控制因素,以及活方式、饮食习惯、体力活动、BMI等可控制因素[3]。其中孕期膳食结构不合理、能量过剩、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  相似文献   

8.
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孕妇及胎儿的健康,而护理干预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在孕期需加强护理干预,鼓励其坚持饮食治疗、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必要的胰岛素治疗等,以防止低血糖反应、高血糖及酮症酸中毒的发生。完善的孕期护理,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对减少母婴各种并发症、确保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护理干预在控制妊娠糖尿病孕妇孕期血糖和改善妊娠结局中的作用;摸索针对妊娠糖尿病孕妇的孕期护理方法和教育模式;如何使GDM孕妇顺利度过妊娠期,确保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动加饮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相关指标以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妊娠糖尿病患者78例,按抓阄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指导,试验组给予运动加饮食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两组干预后胰岛素抵抗指数、内脂素和脂联素改善程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的血糖状况均有突出改善,并且干预后试验组空腹血糖(8.04±1.52)mmol/L、餐后2 h血糖(10.13±1.54)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5±1.87)%]均较对照组[(8.94±2.08) mmol/L,(12.27±2.06)mmol/L,(8.14±2.08)%]改善程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内脂素和脂联素均有突出改善,并且干预后试验组胰岛素抵抗指数(2.44±0.64)、内脂素[(7.75±2.14)μg/L]和脂联素[(10.21±2.54)mg/L]均较对照组[(3.24±0.85),(9.57±2.61)μg/L,(7.98±2.04) mg/L]改善程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剖宫产、感染、早产以及新生儿低血糖的不良妊娠结局的总发生率(20.51%,8/39)较对照组(41.03%,16/3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以及出生后5 min的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加饮食干预可以促进改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控制好血糖水平,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家族式护理干预模式的建立与实施方法。方法:将2型DM一级亲属非DM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强化组、一般指导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不给予健康指导;一般指导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指导;强化组在一般指导组基础上按DM患者的标准制定饮食和运动处方,定期监测体重、血压、血脂、血糖、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等指标,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且对其进行多时间段的比较。结果:强化组、一般指导组与对照组比较,血糖、血压、WHR、HOMA—IR、Fins、TG、TC、LDL—C值显著降低,ISI及高密度脂蛋白显著升高(P〈0.05,P〈0.01),DM患者院外遵医自觉性明显提高。结论:DM患者家族式护理干预模式的建立与实施,可提高DM高危人群治病、防病的自觉性,降低DM的发病率.强化DM患者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孕期有氧运动对妊娠糖尿病高危产妇生活方式转变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妊娠糖尿病高危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孕期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孕期有氧运动指导治疗,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和生活方式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压力管理、身体活动、营养、健康责任四个方面的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两组产妇的体重和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前的体重和BM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妊娠糖尿病高危产妇的生活方式转变依从性,使其血糖控制稳定。  相似文献   

12.
妊娠糖尿病的运动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文华  朱文辉 《现代康复》1999,3(7):809-810
妊娠糖尿病(GDM)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病之一,国外自90年代以来将运动疗法引入妊娠糖尿病的治疗。本综述近年来有关GCM运动疗法的机制、运动方式、运动处方、运动时间的献,表明运动疗法可以改善患的胰岛素抵抗,减轻体重,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安全有效的运动疗法对GCM患可免除或减少胰岛素的使用。但由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情况比较复杂.真正在临床上引入运动疗法还需要积累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个体化的运动干预对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患者缓解胰岛素抵抗作用,为增强患者运动依从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00名高血压专科门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高血压病药物治疗与相关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运动干预,对照组自行运动锻炼。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胰岛素含量、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患者运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采取个体化运动干预可以降低胰岛素抵抗,提高患者运动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孕期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关联。方法筛选具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的产妇共19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共诊断97例GDM设为GDM组,其余101例为GDM高危组,匹配100例正常分娩的孕妇为健康对照组。于整个孕周检测血清NGAL水平,早孕期检测空腹血糖等指标,采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中孕期NGAL水平显著高于早孕期。GDM组早、中、晚孕期NGAL水平均显著高于GDM高危组和健康对照组。GDM组早孕期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和血清NGAL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早孕期NGAL在发生GDM的患者和存在GDM高因素的人群相比有统计学差异,而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HOMA-IR在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逐步回归分析发现HOMA-IR及总胆固醇是血清NGAL独立的协变量。结论早孕期对存在GDM高危因素的孕妇进行血清NGAL检测对GDM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作用,NGAL与胰岛素抵抗和血脂水平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5.
妊娠糖尿病(GDM)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病之一,国外自90年代以来将运动疗法引入妊娠糖尿病的治疗。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GDM运动疗法的机制、运动方式、运动处方、运动时间的文献,表明运动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减轻体重,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安全有效的运动疗法对GDM患者可免除或减少胰岛素的使用。但由于妊娠期糖尿病的情况比较复杂,真正在临床上引入运动疗法还需要积累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饮食运动指导对孕前超重、肥胖者孕期体质量增长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设计,便利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孕8~12周符合入选标准的孕妇,按就诊时间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一对一孕期饮食、运动和体质量增长知识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孕13~28周制定个体化饮食、运动方案和每周电话随访。比较两组孕期体质量增长情况。结果干预组妊娠至28周时体质量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期体质量总增长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饮食运动指导可有效减少孕前超重肥胖者妊娠至28周时体质量增长,对减少孕期体质量总增长的效果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据报道85%的糖尿病患者是2型糖尿病,其中又有90%是肥胖者[1],而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锻炼是减轻体重、控制症状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介绍其机制及运动训练的种类和强度。1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控制症状的机制及效应肥胖尤其是中心型肥胖者常存在胰岛素抵抗,是促使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运动锻炼可提高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及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加肌糖原肝糖原的储备,从而减轻胰岛素抵抗并通过消耗体内脂肪组织,减…  相似文献   

18.
运动疗法与糖尿病及肥胖症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江钟立 《中国临床康复》2004,8(6):1105-1107
运动干预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症有显著的疗效,然而,并非所有的糖尿病和肥胖患者都适合运动疗法,只有严格掌握运动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才能发挥最大的运动治疗效果。运动处方的制定强调个性化原则,提倡有氧运动为主,配合力量训练,有利于改善骨骼肌的糖代谢,消除胰岛素抵抗。两种疾病的运动处方主要表现在运动强度和时间上有所不同。最近研究提示运动和胰岛素对糖代谢作用的机制不一样,运动的降糖作用是胰岛素所不能替代的。因此1型糖尿病的运动治疗已不仅仅限于健身的概念,也具有改善糖代谢作用。多囊卵巢综合征多表现为肥胖、月经紊乱和不孕,其病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运动不足是重要的诱发因素,采用运动治疗常常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巨大儿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研究对策。方法:2008年对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干预,与2007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07年巨大儿发生率8.58%,2008年发生率为6.47%,2a进行比较,P〈0.01;2008年孕期增重12.5417.5kg巨大儿发生率低于2007年,P〈0.05。结论:合理膳食,控制孕妇体重,进行孕期糖尿病筛查,及早发现妊娠合并糖尿病并对相关的因素进行干预,防止巨大儿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个性化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提高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包括健康教育、饮食干预、运动指导、药物干预、定期体检等干预,干预为期3个月。结果:干预后患者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有所下降,干预后与干预前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