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检测感染旋毛虫病豚鼠血清,寻求新的诊断旋毛虫病的方法。方法采用斑点ELISA(Dot-ELISA)法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结果二种方法阳性率均为100%,豚鼠感染后wk1二种方法均开始出现阳性,wk3后阳性率达90%以上。结论提示二种免疫血清学方法用于旋毛虫病的诊断均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和肺吸虫病金标渗滤试剂盒(DIGFA-kit)三种血清学诊断技术对实验感染斯氏狸殖吸虫大鼠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方法:采用三种免疫学诊断方法检测斯氏狸殖吸虫病大鼠血清IgG抗体,并分析比较结果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酶染色试验和肺吸虫病金标渗滤试剂盒的阳性率分别为97.9%、97.9%和9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采用此三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正常大鼠、旋毛虫病大鼠、血吸虫病兔、蛔虫患者和鞭虫患者。结果发现IEST检出1例鞭虫患者阳性,而其余的实验动物和患者血清均未见阳性反应。结论: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酶染色试验和肺吸虫病金标渗滤试剂盒对斯氏狸殖吸虫病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均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用玻片法环幼沉淀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和免疫酶染色试验检测感染旋毛虫实验动物豚鼠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7%,100%和97.1%,同时检测阴性豚鼠,血吸虫病兔,肺吸虫病大白鼠和蛔虫病人与阳性豚鼠血清对比观察,除阳性鼠血清和1例肺吸虫病大白鼠血清IH-A出现阳性反应外,其它对照血清三项试验均为阴性反应,表明其特异性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探索检测旋毛虫病抗体的简便易行方法。方法 :采用胶纸条环蚴沉淀试验 (GS -CLPT)和斑点ELISA(Dot -ELISA)法检测感染旋毛虫的豚鼠血清。结果 :二种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 95.0 %和 10 0 %。用此二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正常豚鼠、血吸虫病兔、蛔虫病人和鞭虫病人血清 ,除 1例蛔虫病人血清Dot-ELISA法出现阳性反应外 ,其它血清二种方法均为阴性反应。结论 :二种方法对旋毛虫病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均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检测旋毛虫病抗体的简便易行方法。方法采用皮内试验(ID)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检测感染旋毛虫病豚鼠。结果二种方法阳性率均为100%。结论二种方法对旋毛虫病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均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用玻片法环幼沉淀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和免疫酶染色试验检测感染旋毛虫实验动物豚鼠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7%,100%和97.1%。同时检测阴性豚鼠、血吸虫病兔、肺吸虫病大白鼠和蛔虫病人与阳性豚鼠血清对比观察,除阳性鼠血清和1例肺吸虫病大白鼠血清IH-A出现阳性反应外,其它对照血清三项试验均为阴性反应,表明其特异性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三种血清学方法 对斯氏狸殖吸虫实验感染大鼠抗体检测的效果. 方法 采用斑点ELISA法(Dot-ELISA)、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和后尾蚴膜试验检测斯氏肺吸虫病大鼠血清IgG抗体. 结果 三种方法 的阳性率分别为97.7%, 、97.5%和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此三种血清学方法 检测正常大鼠、旋毛虫病大鼠、血吸虫病兔和蛔虫病人血清IgG抗体,除1例蛔虫病人血清IEST出现阳性反应外均为阴性反应. 结论 三种方法 对斯氏狸殖吸虫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均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琼脂凝胶双扩散试验检测旋毛虫实验感染的家兔及大白鼠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8/8)和84.62%(11/13),检测旋毛虫病人血清45份,抗体阳性率为91.11%(41/45),且与丝虫、肝吸虫、囊虫及正常人血清均无交叉反应.只有1例肺吸虫病人呈现假阳性反应。此外,旋毛虫病人经丙硫咪唑治疗后可提高旋毛虫抗体的检出率。该试验诊断旋毛虫病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简便,可在基层单位应用。  相似文献   

9.
后尾蚴膜试验诊断斯氏肺吸虫病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后尾蚴膜试验检测斯氏肺吸虫病人和大鼠血清中的抗体 ,阳性率为 95.0 %和 97.2 %。同时检测正常大鼠 ,旋毛虫病大鼠 ,血吸虫病兔和蛔虫病人血清 ,均为阴性反应。表明该方法用于斯氏肺吸虫病的临床诊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以对流免疫电泳试验检测斯氏肺吸虫病人和病鼠血清中的抗体 ,阳性率分别为 91 7%和 94 4 %。同时检测正常大鼠 ,旋毛虫病大鼠、血吸虫病兔和蛔虫感染者血清 ,均为阴性反应。表明该方法用于斯氏肺吸虫病临床诊断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302例伤寒患者中有154例(50.9%)培养阳性。154例培养阳性患者中有123例(79.8%)Widal反应阳性。34例患者的Widal反应和IHA阳性率分别为91.2%和94.1%,但后者滴度较高。作者认为IHA不仅较敏感,且具有早期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确定汛期过后(1995年)饭湖村血吸虫病流行状况,本文应用间接血凝试验和单克隆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该村居民进行了血清循环抗体和循环抗原检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5.6%和53.9%。两法均阳性人数占受检人数的48.9%。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测不同年龄和性别人群,成人较儿童阳性率高,男性较女性阳性率高。指出了洪涝灾害致该村血吸虫感染率上升的危害性。此外,本文参照病原学检查,对以上两法本身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弓形虫感染的防治与优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弓形虫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虫,妊娠期感染对胎儿可产生多种不良后果。文章收集正常早孕103例及异常生育史妇女368例,分别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测定,正常早孕组IHA阳性占5.8%;异常生育史组为33.9%。另外对33例不良分娩史孕妇作DNA杂交试验,7例阳性。100例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IgM),2例阳性。研究资料表明具早期诊断的价值,故早孕期作弓形虫感染血清学筛查,对优生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湖北省一些地区相继发现肺吸虫病例肝并检查出不同类型的病原体。从临床角度来说,除部分肺型可从痰及粪便中查获虫卵证实诊断外,其它如中枢神经型、皮下结节型等很难找到虫卵。因此,造成了诊断上的困难。为了查清肺吸虫病流行区人群感染的情况,更好地开展肺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寻找一种敏感而特异、简便而快速的免疫诊断方法,是当前肺吸虫病诊断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经Sephadex G-200层析后的旋毛虫幼虫抗原对实验感染旋毛虫大鼠和旋毛虫病人血清作间接血凝试验(IHA)。结果表明,20只大鼠感染后第16天全部出现阳性反应。9例旋毛虫病患者为阳性。本试验用于囊虫病、华枝睾吸虫病和健康人及正常大鼠均为阴性。检查本地区31只狗,阳性符合率为66.7%。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现场评价吡喹酮治疗急性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 80例急性血吸 虫病人经吡喹酮治疗后的次年开始,采用询检、体检、肝功能检查和B超以及粪检、IHA、ELISA等诊断方法进行了6年随访追踪观察。结果 以粪检阳性是否转阴作为治愈与否的标准,治后4年治愈率为100%;血清免疫学实验2年内无明显转阴,自第3年起部分转阴,治后5年IHA和ELISA的阴转率分别达到93.4%和90.0%。观察期间,粪检完全转阴后,仍然有2例急血病人转化为晚期血吸虫病患。结论 吡喹酮有效治疗急性血吸虫病人后,辅以正常的护肝治疗仍然不能完全阻断晚期病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现场诊断日本血吸虫感染常用方法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比较三种常用诊断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方法,在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进行现场诊断的特征。方法:在湖北省和江西省各选取一个村庄为研究对象,各试点每位居民均接受改良和加藤法、间凝法和孵化法检测感染,湖北试点只收集一次新鲜粪便标本制作2张加藤涂片,江西试点收集连续7d的新鲜粪便标本,每天测涂片2张。同时收集相关的流行病学基础资料,结果:在两个试点中,各年龄组和性别的各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变化趋势相同,间凝法和孵化法的检出率随着感染率的增加而上升,江西试点间凝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和48%,单次加藤法和孵化法的敏感度分别为68%和33%,而湖北试点的孵化法阳性率却高于单次加藤法。结论:加藤法为现场诊断首选;孵化法易受现场条件限制,稳定性较差;间凝法假阳性率较高,宜为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84年作者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和环卵沉淀反应(COP)的综合查病方法,在武汉市郊区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地区进行诊断价值的考核。对曾经用常规粪检方法检查阴性的2037人群进行两项血清学试验的调查,结果双项阳性反应者35人,阳性率1.72%。两项血清学试验的阳性率与龚检复查阳性率加上治疗后抗体滴度升高的阳性率的对比,其阳性符合率高达90.33%。研究结果提示IHA和COP在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地区用于诊断病人可提高检出率,是简单易行,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