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癫癎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建立实验性癫癎模型。探讨其发病机理,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筛选抗癫癎药物。是研究癫癎的重要途径。本文就癫癎模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癫癎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中caspase 3新底物的寻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癫癎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中寻找caspase 3新底物.方法:建立癫癎模型大鼠海马组织cDNA文库,构建含caspase 3的P12和P17两亚基的三杂交诱饵载体,检测其效果,并进行酵母三杂交筛库.结果:成功建立了癫癎模型大鼠海马组织cDNA文库,构建了大鼠caspase 3基因的酵母三杂交诱饵载体,并通过caspase 3与eIF2α之间的相互作用验证;以此三杂交诱饵载体筛库获得caspase 3的新底物PIAS1及MIZ1.结论:从癫癎模型大鼠海马的cDNA文库中筛库获得caspase 3的新底物,为进一步研究caspase 3在癫癎发作引起海马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癎)模型中神经元丢失的分子机制.方法:制备大鼠海马神经元癫(癎)样放电细胞模型,以膜片钳全细胞记录对模型放电进行检测,采用RT-PCR法克隆大鼠全长caspase 3 cDNA,采用原位杂交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模型中caspase 3基因表达和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成功克隆获得大鼠全长caspase 3 cDNA,其序列与文献报道一致.模型组海马神经元癫(癎)样放电3 h后caspase 3基因表达开始增多,6 h后凋亡细胞开始明显增加,两者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癫(癎)样放电可能启动神经元caspase 3表达,继而介导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锂-匹罗卡品颞叶癫癇模型大鼠致癇后NFDA2性发作的行为学特点及海马结构病理改变的动态变化.方法 将所有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腹腔依次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癫癇持续状态(SE)后,观察其自发性癫癇发作(SRS),分别于SE后1周至10周5个不同时间点取材,Nissl染色和Timm染色分别观察海马神经元损伤及苔藓纤维出芽 (MFS)的变化.结果 注射匹罗卡品后84%的大鼠可诱发出SE,经过10~20 d的缄默期后,可观察到Ⅰ~Ⅲ级的反复SRS,病理学检查可见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及齿状回内分子层MFS.结论 锂-匹罗卡品颞叶癫癇模型与人类颞叶癫癇有类似发作特点及病理改变,是一种理想的颞叶癫癇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测小鼠匹罗卡品癫癇模型中嗅球结构中神经元变性情况,了解嗅球结构在慢性颞叶癫癇发生中的病理变化及癫癇反复发作的神经基础.方法 雄性昆明小鼠6只(对照组3只,匹罗卡品处理组3只).在癫癇持续状态后12h处死处理组小鼠.在嗅球水平切制冠状切片,行Fluoro-Jade C(FJC)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FJC阳性细...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表明,癫病状态中选择性易损伤区为海马CA1区,为了解癫癎发生与海马CA1区损伤的关系,笔者通过戊四氮致癎大鼠模型研究海马CA1区超微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7.
癫(疒间)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它是脑神经元反复异常放电所致.特发性癫(疒间)是指除遗传因素外不具有其它潜在病因的癫(疒间)和癫(疒间)综合征.目前认为特发性癫(疒间)是一种通道病.自1995年发现特发性癫(疒间)患者第1个基因突变以来,已确定多数基因与其有关,而这些基因或编码电压门控或编码配体门控离子通道.本文综述近年发现的离子通道功能异常与特发性癫(疒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癫疒间发作过程中细胞凋亡与一氧化氮合酶(NOS)、核因子- B(NF- B)的关系.方法 采用戊四氮(PTZ )致疒间大鼠模型,检测癫疒间发作后神经细胞凋亡、NOS和NF- B的变化.结果 细胞凋亡率在癫疒间发作后6 h开始升高,至24 h达到高峰,48 h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NOS在癫疒间发作后1 h、24 h有2个分泌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大鼠海马没有NF- B核转位细胞,而致疒间后NF- B核转位细胞显著上调,24 h达高峰(P<0.01).结论 PTZ致疒间大鼠模型中NOS早期可能参与癫疒间发生,后期可能通过诱导NF- B产生而参与了神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9.
杏仁核点燃癫(癎)大鼠脑内P-糖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的难治性癫癎大鼠脑内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的情况。方法建立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的难治性癫癎大鼠模型,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蛋白印记(Western blot)的方法,分析比较PGP蛋白在癫癎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表达。结果在基因和蛋白水平药物难治性癫癎大鼠组皮层和海马PGP的表达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癫癎模型组内皮层和海马间的多药耐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1,MDR1)的表达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癫癎组大鼠脑内皮层和海马的PGP免疫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统计学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癫癎大鼠脑内高表达的PGP参与了难治性癫癎的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0.
癫(癇)是小儿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其预后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对癫(癇)儿童的预后国内外已有报道,但对婴幼儿癫(癇)这方面的资料不多.  相似文献   

11.
癫癎持续状态是指癎性发作时间长(超过30min)而有潜在性神经损伤的癫癎类型.癫癎持续状态后慢性脑病、脑萎缩、局灶神经症状发生率明显增加,但神经损伤机制仍未阐明,临床治疗也缺乏有效手段.近年来,随着对癫癎持续状态的不断深入研究,对癫癎持续状态后神经损伤机制有了更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愈癫汤对MK-801致谷氨酸功能低下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认知与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SD雄性成年大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利培酮组及愈癫汤组。其中模型组、利培酮组及愈癫汤组应用MK-801腹腔注射造模,空白组应用0.9%Na Cl溶液行相同方法腹腔注射,连续14 d。造模结束,于第15天起,利培酮组给予0.036 g/L利培酮悬浊液灌胃,愈癫汤组给予浓度0.92 g/ml愈癫汤水煎剂灌胃,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相应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14 d。应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评价,观察并比较各组受试大鼠认知及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学习第4天、第5天,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空白组明显延长(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愈癫汤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明显缩短(P0.05)。愈癫汤组大鼠各时间点逃避潜伏期呈下降趋势,在学习第2天起即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P0.01)。模型组大鼠穿越安全平台次数、中央活动路程比及中央活动时间比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愈癫汤组大鼠穿越安全平台的次数明显增加,中央活动路程比及中央活动时间比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愈癫汤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认知及学习记忆功能,并缓解其焦虑、恐惧症状。  相似文献   

13.
癫癎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抗癫癎药物和外科手术是传统的治疗癫癎的主要方法.我院1994年7月-2002年12月,利用电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外加电磁场以纠正紊乱的脑电活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在儿童癫癎与非癫癎性发作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我科动态脑电图室监测到发作的45例患儿.结果经动态脑电图证实,40例初诊为癫癎性发作的患儿中,32例(80%)确诊为癫癎,8例(20%)为非癫癎性发作;5例初诊为非癫癎性发作的患儿中,2例(40%)确诊为癫癎3例(60%)为非癫癎性发作.结论动态脑电图对鉴别癫癎及非癫癎性发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丙戊酸在正常及癫癎大鼠海马神经元间隙液中的神经药物动力学过程.方法建立大鼠慢性癫癎模型及自由活动的清醒动物脑内在体微透析模型,结合荧光偏正免疫分析法测定急性腹腔注射丙戊酸(200mg/kg)后该药在大鼠海马胞外的动力学过程.用3P87药物动力学程序对药浓-时间数据进行拟合.结果丙戊酸在正常及癫癎大鼠海马胞外的峰浓度(Cmax)与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93.09±54.82)、(235.3±93.2)μg/mL及(6 252±3 607)、(19 286±5 219)μg·min·mL-1(n=5).结论推测由戊四氮诱发的大鼠脑病理性改变可能导致了丙戊酸在癫癎大鼠海马的蓄积,该研究为丙戊酸的临床抗癫癎治疗提供了新的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16.
药物是治疗癫(癎)的一线手段,抗癫(癎)药物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从1978年以前上市的传统抗癫(癎)药物,到1993年以后上市的新型抗癫(癎)药物,抗癫(癎)药物在作用机制、疗效与不良反应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一些新进展.近年一批新药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未来有望用于临床;某些可能具有抗癫(癎)作用的靶点、机制及通路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将从药理机制上对历代抗癫(癎)药物及其可能的新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回顾与综述.  相似文献   

17.
癫[间]患者多伴有一定程度的智力障碍,一是癫本身影响大脑功能,二是治疗癫的药物都不同程度的影响智力.癫患者智力障碍的发生率国内报道为27%~60%[1],给患者、家人、社会都造成了很大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代谢型谷氨酸受体-Ⅰ(mGluR-Ⅰ)激动剂D-对羟基苯甘氨酸(DHPG)诱导的大鼠离体海马脑片癫样放电模型的基因表达谱.方法 以含50 μmol DHPG的人工脑脊液持续灌流大鼠离体海马脑片,诱导建立癫样放电模型(DHPG组,n=3).采用cDNA微阵列分析技术获得DHPG组的基因表达谱,与对照组(n=3)比较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富集功能分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HPG组样本模型分别筛选出的上调基因206个,下调基因489个;其中差异表达达1.5倍的上调基因67个,下调基因86个;2.0倍以上的上调基因6个,0.5倍以下的下调基因25个.富集功能分类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涉及蛋白结合(19个)、分子功能、钙离子结合和核苷酸结合等多方面.结论 癫样放电及mGluR-Ⅰ激动剂的作用均涉及多种基因,是一复杂的调控过程.实验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e, PTZ)化学点燃癫(癎)大鼠在Y迷宫中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mRNA和蛋白质表达变化的关系,以期为研究癫(癎)患者的记忆损害及其治疗提供线索.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癫(癎)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 SE)组、SE对照组、慢性癫(癎)(chronic epilepsy, CEP)组和CEP对照组.SE模型按40 mg/kg腹腔注射PTZ溶液,10 min后注射20 mg/kg,然后每10 min注射10 mg/kg,直至诱发大鼠癫(癎)持续状态发作.CEP模型按35 mg/kg腹腔注射PTZ溶液,每48 h一次,直到连续3次Racine Ⅳ~Ⅴ级(癎)性发作.对照组与相应模型组同时腹腔注射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用交替电刺激Y迷宫试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海马BDNF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变化.结果:交替电刺激Y迷宫试验中,SE组大鼠与SE对照组相比致(癎)后1 d和2 d的选择错误总数明显增加(P<0.05);CEP组致(癎)后1 d、30 d、31 d的选择错误总数与CEP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增加(P<0.05).在海马中,致(癎)后1 d的SE组和CEP组以及致(癎)后30 d的CEP组BDNF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较低.结论:癫(癎)持续状态可导致大鼠短时间的学习记忆功能受损,而慢性癫(癎)引起的学习记忆能力损伤持续时间较长.癫(癎)所致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可能与海马BDNF的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小儿单次癫癎发作是会否引起脑损伤.方法:采用ELISA法对癫癎发作组22例和正常对照组16例患儿进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检测.除去溶血标本,采用ELISA法对癫癎发作组15例和正常对照组14例进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检测.结果:癫癎发作组、对照组血清NSE值分别是(3.91±1.40)μg/L和(4.83±0.96)μg/L,二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癫癎发作组、对照组血清MBP值分别是(3.58±1.29)μg/L、(1.54±0.89)μg/L,癫癎发作组血清MBP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实验提示单次癫癎发作伴有髓鞘破坏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但未提示单次癫癎发作会引起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