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24名成年志愿者接种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菌苗(对照制品)和23人接种血清型2b∶p1、2和15∶p1、16外膜蛋白-多糖非共价结合菌苗后的免疫应答。对13名B群15型脑膜炎球菌病患者血清,分别应用ELISA测定IgG、IgM和IgA抗体水平,并进行杀菌活性的血清学分析。接种蛋白-多糖菌苗两周后,70%的接种者产生了显著的IgG和杀菌抗体应答。带菌者抗体水平增长明显高于非带菌者,带菌者接种两周后的血清IgG平均水平为非带菌者的  相似文献   

2.
作者用从B群脑膜炎球菌44/76株抽提而得的、含25μg蛋白、2μg脂多糖(LPS)、1.67mg Al(OH)_3的脑膜炎球菌外膜囊(OMV)菌苗0.5ml,按0、6月、4~5年的程序免疫27名成人。分别于首剂免疫后0、6、12、26周和4~5年及第3剂免疫后3天、1、2、6周和1年采血,用ELISA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抗外膜蛋白(OMP)和LPS抗体应答,用疫苗株的3种变种通过血清杀菌测定(SBA)检测血清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作者挑选10名无脑膜炎既往史或血清抗B群脑膜炎球菌抗体水平较低的健康成人,用挪威B群脑膜炎外膜囊(OMV)菌苗分别于0、6、46周免疫3次.OMV菌苗由脑膜炎球菌44/76株制成,每剂菌苗含25μg蛋白(包括1、3、4、5类蛋白和Opc蛋白)、2μg脂多糖(LPS)和 1.67mg Al(OH)_3.分别于免疫前、第1、2次免疫后2、6周及第3次免疫后1、2、6周采血.  相似文献   

4.
在许多国家,B群脑膜炎球菌病仍是个重要问题。虽然已有有效的A、C、Y和W_(135)血清群多糖菌苗,但B群多糖并不是有效的免疫原。为此作者研制了外膜蛋白(OMP)菌苗,已知该菌苗诱导的杀菌抗体与对脑膜炎球菌病的防御作用相关。本文评价了氢氧化铝(AH)吸附2b型OMP-B群多糖菌苗对成人的免疫效果。2b型蛋白菌苗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铝(A  相似文献   

5.
挪威B群脑膜炎球菌外膜囊(OMV)菌苗是用脱氧胆酸盐从脑膜炎球菌株44/76-SL(B:15:P1.7,16:L3,7,9)中抽提的OMV,经AL(OH)_3吸附制成的。每剂(0.5ml)含25μg蛋白、2μg脂多糖(LPS)和1.67mg Al(OH)_3。选择无脑膜炎球菌病史及低抗B群脑膜炎球菌IgG抗体水平(<1μg/ml)的10名健康成人志愿者为接种对象,在0、6、46周经三角肌接种OMV菌苗。分别于接种前、第1、2剂接种后2和6周、第3剂接种  相似文献   

6.
虽然已经研制了有效的 A、C、Y 和 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菌苗,但是精制的 B 群多糖被证明是没有免疫原性的。早期研究表明,2型外膜蛋白菌苗在动物中能产生杀菌抗体,并可防御脑膜炎球菌的攻击。然而类似的菌苗,在成人和儿童中仅能产生低水平的抗蛋白抗体。  相似文献   

7.
作者用2b型脑膜炎球菌蛋白-B群多糖非共价结合菌苗免疫48名志愿者。将受试者分为两组,分别接种0.9%NaCl稀释菌苗组和Al(OH)_3吸附菌苗组,于0和6周肌肉注射各含25μg蛋白和B群多糖的菌苗。注射后6、24和48小时测量体温,观察局部反应。于第1针注射后3和6周及第2次注射后6周采血,用ELISA及杀菌力试验测定抗体应答。结果表明,所有志愿者均有轻度局部反应,但Al(OH)_3吸附组第2次接种后局部反应持续时间较长。两组均无全身反应。ELISA测定抗体应答结果:两组对2a和2b型均能产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一种新的 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 -破伤风类毒素结合菌苗 ( MCC- TT)在健康成人志愿者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进行了研究。  受试对象为健康成人志愿者。 MCC- TT由美国北美疫苗公司生产 ,每 0 .5 ml MCC-TT含 10 μg多糖、15 .5 μg TT、0 .5 mg氢氧化铝佐剂和作为防腐剂的 0 .0 1%硫柳汞。每个志愿者在三角肌肌注 0 .5 ml MCC- TT。每天记录接种后的局部反应、体温和全身症状 ,连续 7天。分别于接种前后采血 ,用 EL ISA测定 C群脑膜炎球菌特异性 Ig G抗体和血清杀菌抗体 ( SBA)。部分志愿者于接种后 6个月采血 ,用洗脱 E…  相似文献   

9.
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对预防由一些有荚膜细菌 (包括 b型流感杆菌、肺炎球菌和 C群脑膜炎球菌 )引起的侵袭性疾病高度有效。与未结合多糖疫苗相比 ,多糖 -蛋白结合疫苗能在婴幼儿体内诱导更高浓度的血清抗荚膜抗体。而且 ,结合疫苗诱导的抗体亲和力更高 ,补体介导的杀菌活性更强。  作者在成人中对已上市的 A+ 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和研究用 A+ 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诱导的血清抗荚膜抗体的杀菌活性进行比较。1 95名 1 8~ 30岁的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 ( 95名 )接种已上市的多糖疫苗 ( A和 C群多糖各 50 μg) ;另一组 ( 1 0 …  相似文献   

10.
多糖菌苗注射后的免疫应答通常通过测定总抗体浓度来确定。本文报道了成人在注射脑膜炎球菌 A 和 C 群多糖菌苗后 IgM 及IgG 抗体应答及抗体持久性。作者使用3批符合 WHO 规程的复合脑膜炎球菌 A 及 C 群多糖菌苗,给66名成人志愿者皮下注射,每人份剂量中各含50μg。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大多数脑膜炎球菌病是由B群脑膜炎球菌引起,但是B群荚膜多糖对人体没有免疫原性。因此,人们正在大力研究脑膜炎球菌非荚膜表面抗原,包括蛋白和蛋白-多糖复合物,期望能用这类抗原制备菌苗,以预防B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疾病。作者用B群脑膜炎球菌2a血清型M986株的外膜蛋白(SP-2)免疫母鸡,并收集免疫  相似文献   

12.
作者采用单盲抽样调查法研究脑膜炎球菌菌苗和伤寒菌苗混合使用的可行性和血清学应答。 作者对158名志愿者随机分组,A组(54人)肌肉注射0.5ml伤寒Vi多糖菌苗;B组(50人)肌肉注射0.5mlA和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菌苗;C组(54人)接种两种菌苗的混合制剂。接种后5天内每日记录局部和全身反应。 3~6周后A组和B组中66人分别接种另一种菌苗。两次接种时都进行了静脉采血。1年后对接种过两种菌苗的志愿者(A、B两组共40人,C组40人)再次采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对A和C群脑膜炎球菌抗体和伤寒Vi抗原的抗体应答。用不配对t检验比较滴度的log值以及免疫后3~6周至1年内与免疫前抗体滴度log值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作者制备了由B群荚膜多糖与外膜蛋白非共价结合组成的B群菌苗。在志愿者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B群多糖与外膜蛋白结合时可诱发短暂而显著的IgM抗体应答,并能增强蛋白的抗原性。Finne等报道从胎儿和婴儿脑部提取的多唾液酸糖蛋白在血清学上与大肠杆菌K1株和B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有交叉反应。对含有该多糖的菌苗要谨慎使用,因为它可能破坏对多糖菌苗自然耐受力。然而,作者  相似文献   

14.
1989~1990年巴西圣保罗市240万3月龄至6岁儿童接种了古巴制造的B群脑膜炎球菌外膜蛋白(0MP)菌苗(B:4:P1.15),1年后病例对照研究表明,菌苗在<23月龄的幼儿中无效,在24~48月龄和>48月龄儿童中的有效率分别为47%和74%,免疫效果不理想.为此,作者在古巴OMP菌苗接种儿童中挑选抗当地分离株和突变株者的血清进行杀伤活性测定以评估该类抗体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对49名7~17月龄的健康黑人儿童肌注0.3ml结合菌苗,其中含7μg b型流感杆菌多糖(Hib pS)和23.5μg B群脑膜炎球菌外膜蛋白。初次接种后6~11个月,再给其中27名儿童接种常规Hib pS菌苗(0.5ml含25μgpS)免后1月用放射抗原结合试验检测血清中Hib pS抗体总水平,用ELISA测定Hib PSIgG抗体。结果表明,初次接种结合菌苗后,km(1)同种异型阳性和阴性儿童血清中总抗体水平及IgG或IgG_2的几何平均滴度没有显著差异。免后血清中IgG抗体浓度较高,而IgG_2抗体水平较低,用Hib pS加强免疫后,km  相似文献   

16.
业已证实,由2a型外膜蛋白(OMP)与B群多糖非共价结合组成的B群脑膜炎球菌菌苗对人体安全并能引起杀菌抗体。然而,由OMP引起的杀菌抗体大部分具有血清型特异性,因而不能有效防御所有的B群菌株感染。此外,由B群多糖引起的IgM抗体在人体补体存在的情况下无杀菌活性,B群多糖与人体胎儿和新生儿脑组织中抗原有交叉反应,因而作者认为,未来的菌苗应不含B群多糖。本文评价了由A、C、Y及W_(135)荚膜多糖与B群2b及15型OMP非共价结合组成的多价菌苗对人体的安全性和抗原性。以前的菌苗含10~15%脂多糖,而该菌苗脂多糖含量低于3%。80%左右志愿者接种后发生局部反应,10%以下有轻度全身反应,如低热、头痛或恶心。局部红斑和硬结面积较大。可见菌苗中低LPS含量似不能减少局部反应原性。结  相似文献   

17.
以往动物试验表明脑膜炎球菌外膜囊(OMV)a菌茵对小鼠具有免疫保护作用,且效果优于通常使用的纯化外膜蛋白(OMP)菌苗.为探讨OMV菌苗在人群中的免疫防御作用,作者对含B群脑膜炎球菌OMV的六价PorA菌苗进行了1期临床试验.作者采用重组DNA技术构建了2株B  相似文献   

18.
B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不象A群及C群多糖那样具有明显的免疫原性.但B群多糖与B群蛋白混合菌苗可使人体产生杀菌抗体.作者应用化学发光多形核白细胞法检测免疫血清对A、B和C群脑膜炎球菌的调理素反应,以期提供抗脑膜炎球菌感染的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虽然 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已纳入英国婴儿免疫接种程序 ,但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解决 B群感染问题。然而 Por A外膜蛋白 (OMP)诱导的特异性抗体与杀菌活性存在关联使 Por A成为 B群脑膜炎球菌疫苗潜在的候选物。本文评价了六价 Por A外膜囊(OMV)疫苗的效力。  六价 Por A OMV疫苗由六种不同的Por A OMP组成 ,编码这六种血清亚型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在可变区 (VR1和 VR2 )存在差异。这六种 Por A变体联合体由 P1 .5 c,1 0(疫苗株 )、 P1 .5 a,1 0 a、P1 .5 a,1 0 f、 P1 .5 c,-(VR2区缺失 )、P1 .- ,1 0 (VR1区缺失 )和P1 .-…  相似文献   

20.
智利伊基克1982年发生B群脑膜炎球菌疾病爆发,到1987年发病率比智利基础发病率约高20倍。本文报道了在伊基克进行的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现场试验的结果,评价了B群外膜蛋白菌苗的保护效力。 作者在伊基克及近郊挑选了年龄1~21岁的居民万余人,分成两组:实验组20617人;对照组20177人。实验菌苗为流行株8529(B∶15∶P1.3∶L3.7)经两性离子去污剂EmpigenBB纯化其外膜蛋白后,与C群荚膜多糖形成的非共价复合物,用氢氧化铝吸附。对照菌苗为批准的A、C、Y和W135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菌苗。用喷射器分别在0和6周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