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介绍浙江省推进药品零差率改革的做法.对试点县医院在改革前后的医院经济运行、患者医药费用负担、财政补助和医保基金支出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改革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主要体现在:医疗服务量、医疗收入、财政补助等大幅增长,药品收入所占比例下降,医疗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患者门诊和住院平均费用增长得到控制,药品费用下降显著;医保基金支出虽增加但运行基本平稳;医保补偿比例提高,患者自负费用与县外就医比例均下降.同时也指出仍存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不到位、财政补偿机制不够明确并缺乏可持续性、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快支付制度改革,科学、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明确财政补偿办法,优化医院内部管理,加快形成能够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收入分配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江苏省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对医院经济运行、医疗服务提供、医疗费用等方面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有关改革政策、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6年江苏省卫生统计资料,提取关键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江苏省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医院经营风险不断增加;药占比明显下降,门诊与住院医药费用增幅逐年降低,医疗费用过快增长趋势放缓;技术劳务性费用占比有所提升,医务人员价值得到体现;财政补助水平仍然较低,科学、合理、可持续的补偿机制尚未建立;患者就医负担并未有效减轻。结论在制定有针对性的财政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深化比价研究,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适时动态调整,建立起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医药、医保各部门之间的配合联动,促进各部门间政策衔接顺畅,进一步完善"三医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地市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情况进行跟踪调研,评价不同阶段性实施效果,为深化和完善医药价格体制改革补充机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市级5家医院相关医药价格改革前后运营指标,运用对比研究方法进行改革效果研究。结果样本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增长,药占比有所下降,运行正常;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不同程度增长;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未能有效弥补减少的合理收入,传统内科、肿瘤专科受冲击大。结论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增加政府财政投入;逐步建立有利于费用控制、以合理成本定价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医务人员绩效激励机制;探索政府财政对公立医院分类补偿办法;推动DRG付费改革,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相似文献   

4.
王骞  陈雷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8,29(11):1215-1217
目的:对扬州市六所公立医院三年来实施医药价格综合改革背景中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建议。方法:收集三年来城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量数据、医疗服务效率指标、患者费用负担指标,对改革前后数据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医药价格综合改革新政起到积极作用,药品费用占医疗收入比重降低,城市公立医院总体运行平稳,费用增长得到适度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财政补偿落实不到位、价格调整未完全到位。结论:建议相关职能部门科学制定医改考核目标,执行“一院一策”政策细化改革方案,进一步落实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公立医院监管考核。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价综合改革针对降低病人医疗费用和新型补偿机制实施的效果。方法查阅某医院会计报表,比较综合改革前后患者医药负担。利用数据测算,分析医疗服务收费的增加和政府专项补助是否能够弥补药品差价收入。结果门诊费用略有下降,住院费用略有上升,患者医疗负担未能降低。医疗服务收入的增加弥补了药品差价收入的减少,新型补偿机制发挥作用。结论药品零差价降低了患者药品费用,但是病人总医疗费用不降反升,加强医疗总费用控制才能减轻病人负担。政府对医院药占比的考核,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患者总体医疗费用的增加。医院对于医药价格调整有着灵活的适应能力,区域医疗市场的医疗价格对于医院具有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不同类型的城市公立补偿机制改革的经济效果,为取消药品加成后财政差异化补偿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海南省海口市24家城市公立医院作为样本,通过调取各医院的财务报表对改革前后的公立医院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价,采用改革前后的公立医院收入、支出结构的财务分析方法。结果:⑴政府财政补偿投入不足,公立医院的业务收入仍是维持其运转的主要经费来源。⑵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并未起到优化医疗费用结构的杠杆作用,医生通过诱导需求等方式影响供给数量,弱化了价格的调整作用。⑶样本医院年收入增长速度放缓,虽然药占比降低,但药品收入仍是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检查、化验费用比重呈现上升态势;挂号、诊察和护理等体现劳务和技术价值的比重偏低。结论:⑴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补偿效率。⑵以支付方式改革为核心,全面提升医疗保险补偿绩效。⑶优化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为劳务和技术服务提供补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补偿机制改革对县级公立医院产出变化的影响,估计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最小二乘回归方法估计相关变量的影响。结果:补偿机制转化过程中,医疗服务价格补偿应当相对充足,否则不利于县级公立医院的平稳运行;取消药品加成后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补偿会显著降低人均医疗费用和自付医疗费用;只有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补偿较高时,财政补偿的增加才能有效增加就诊量、降低人均卫生费用和自付费用;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补偿率较低情况下,药品加成率的减少会增加门诊人均费用和自付费用。结论:提出相关建议,为当前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药品零差价前后银川市属6家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结构变动趋势及特征,为找到影响医疗收入结构合理化及费用有效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结构变动值、结构变动度和结构贡献率等指标分析6家公立医院药品零差价前后医疗收入结构变动情况。结果药品零差价政策实施后,6家公立医院门诊及住院收入结构变动度有所加大;药品收入所占比例在药品零差价后呈负向变动,其对收入结构的变动贡献率也较高;部分体现技术价值的收入项目仍呈负向变动趋势。结论医院的收入结构变动较大,药品费用控制有所改善,而医务人员的劳务技术价值依然没有得到有效体现。建议进一步完善医院补偿机制及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机制,重视医务人员的技术价值;同时加强医院成本管理,进一步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2013年3月15日起,仪征市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同步实施新医药价格改革。将医院补偿由医疗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医疗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破除公立医院"以药养医"机制,建立新型医疗服务价格定价机制和管理机制;健全医疗服务补偿机制,缓解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性矛盾,有效遏制医药费用增长,促进公立医院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医改政策实施前后医院门诊收入结构的变化,对新医改实践初期的政策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江苏省公立医院启动医药价格综合改革,药品销售全面实施零差率以来,门诊收入结构、工作量及药品零差价后药品收入等数据变化。结果:门诊诊察收费标准大幅度提高,凸显了医务人员的劳务价值。医药价格改革前后一年相比,医疗收入增长幅度较大,药品收入下降趋势明显。结论:医院运行平稳,打破了“以药补医” 的传统机制,调整了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医院收入结构得到优化,随着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效益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Pro Model仿真软件模拟黑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情况,研究不同干预政策下医保基金收支平衡效果。方法:构建基本医疗保险体系Pro Model仿真模型,基于黑龙江省医保历史相关数据对其基本医疗保险未来运行情况进行仿真实验干预模拟。结果:干预模拟实验显示,保持基本变量增长率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筹资标准,医保基金结余相应增加;提高筹资标准,改变就诊流向,医保基金变动更为缓和;提高筹资标准,适当调整补偿水平,医保基金结余有所变动;筹资标准、就诊流向、补偿水平同时调整时,医保基金结余较之前更为合理。结论:提高不同医疗保险的筹资水平,初步实施分级诊疗(降低三级医院就诊比,提高一、二级医院就诊比)会在确保基本医疗保险收支平衡的同时,提高三大医疗保险基金结余率,即适当提高医保筹资水平,实施分级诊疗可在保证医保基金结余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医保补偿水平。  相似文献   

12.
简要回顾了我国医疗服务供方支付方式改革进展,分析了目前医疗服务支付体系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医疗服务各方职责关系不明确、缺乏系统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改进机制以及缺乏对供方的有效激励与引导等。指出单一的支付方式改革无法解决系统问题,必须通过开展系统、综合性改革才能在支付改革领域取得突破;建议推动经办机构成为战略服务购买者,通过需方筹资改善服务绩效,完善支付制度作为医疗保险战略采购政策工具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09-2011年北京市卫生筹资水平、结构及变化趋势.方法:利用筹资来源法核算卫生总费用,卫生费用评价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09-2011年,北京市卫生总费用从689.60亿元增长到977.26亿元,年均增长12.42%,人均卫生总费用年均增长4.82%;城乡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纯收入)及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均呈下降趋势;社会医疗保障经费年均增长19.36%,占卫生总费用比重增加5.44%.结论:医改三年政府对卫生投入力度加大,卫生筹资结构更加合理;社会医疗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医疗保障经费增长迅速;居民就医负担呈下降趋势,但城乡就医负担差异明显.建议:扩大卫生筹资渠道,深入分析卫生筹资差异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我国2003—2015年卫生总费用的基础数据,比较新医改前后卫生总费用筹资的结构性特征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分析了新医改前后卫生总费用筹资的总体水平、筹资结构变化的合理性、总体发展趋势的可持续性及其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发展变动特征。研究发现,新医改之后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长率虽有所下降,但个人卫生支出增长率仍呈上升趋势,政府医疗保障支出的增长对个人卫生支出的替代水平有限,人均个人卫生支出增长率超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看病贵"问题仍然非常突出。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强化医保基金专业化建设,提高医保基金控费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深化上海医改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国家医改方案已经公布,上海医改设计时必须注意处理好组建医疗联合体、管办分离、医保改革、医院补偿机制、全科医师培养、发展高端医疗服务业这六方面的问题。分析了组建医疗联合体必须克服的四个障碍;管办分离的精髓是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与医院院长间真正意义上的职责边界合理与清晰;医保改革应由医疗保险向健康保障模式转变,处理好“一卡通”与“个人帐户”问题;医院补偿机制应着重处理好政府财政、医疗服务收费与药品收入三者的关系,在核定支出前提下,医院收支结余部分上交是实现公益性回归的途径之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不必全部是全科医师;关闭公立医院开展的特需医疗服务是吸引社会资金举办高端医疗服务业的最佳途径。最后提出“三包一线”,即建立上海市公共卫生服务包、基本医疗服务包、基本药品包及个人自负封顶线的上海市医改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山东省青岛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医疗保险特殊用药谈判制度的基本情况。方法:查阅山东省青岛市、江苏省和浙江省与医疗保险特殊用药谈判制度相关的政策法规,从谈判机制、保障对象、支付范围、筹资机制及补偿水平五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青岛市筹资来源于财政拨款,谈判涉及药品和医用材料,覆盖重大疾病、罕见病及慢性病;江苏省无进行额外筹资,有针对性地救助乳腺癌和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并将仿制药纳入了谈判范围;浙江省建立了财政补贴与个人缴费的分担机制,没有限定医疗保险特殊用药的临床指征,实行按费用分段补偿。结论:为进一步完善制度,可鼓励医疗保险特殊用药赠送谈判;增加罕见病用药,逐步纳入医用材料;建立医疗保险特殊用药保障目录的动态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17.
我国药品价格政策分析和改革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政府一直通过不同措施控制药品价格。目前政府对药品实行按社会平均成本,直接制定每一种药品的价格。这种定价机制的困难在于如何获得真实的企业生产成本信息。单纯通过降低药品价格控制药品费用增长,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药品价格改革必须与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相协调。在改革药品定价机制时,可以考虑使用参考定价的方法,引入药物经济学的评价;加强对药品价格改革的研究和监督,评价药品价格改革对基本药物可及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日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民覆盖的历程以及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日本的健康保险制度演变有以下特点:以法律为依据,逐步实现全民覆盖;建立了健康保险基金的合理分担机制;不同保健制度覆盖人群的服务包逐渐趋同、补偿水平逐渐统一;不同保险方案之间建立了风险分担和资金转移机制;加强对供方的约束力,控制医药费用快速上涨。最后针对日本健康保险制度的演变特点给出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健全医疗保险的法律法规;调整筹资机制,逐步提高个人筹资责任;推进不同医保制度覆盖人群保障待遇的统筹和统一;建立不同健康保险制度之间的风险分担机制;积极探索支付方式改革,控制医药费用快速上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围绕乡镇卫生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面临的筹资困难问题,研究乡镇卫生院筹资测算技术方法,以服务决策、完善政策设计。方法:以S县乡镇卫生院筹资为个案,进行测算技术方法的研究。资料来源于2009年S县卫生财务年报数据库,并开展了关键人物访谈。结果:S县乡镇卫生院因取消药品加成减少2317万元收入,为弥补这一损失,经测算,财政补助收入和医疗服务收入分别需新增719万元和1598万元。为此,S县医疗服务数量若增长10%,则需将医疗服务价格提高40%。结论: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并得到补偿后,整个社会福利得到改进;卫生筹资和经济补偿得到优化;地方政府财政供给能力面临挑战。建议:建立政府补助为主导的筹资机制;逐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水平;适当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收费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筹资现状及其对家庭医生的薪酬补偿作用,为进一步优化签约服务费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国层面选择14个区/县开展现场调研,452名家庭医生及团队成员参与问卷调查。结果:平均每个团队获得签约服务费收入由2016年的2.78万元/年增至2018年的3万元/年;家庭医生人均月收入为7 897元,其中35.5%为签约服务费收入。以医保经费筹资为主的地区和有区/县财政经费筹资的地区,签约服务费对家庭医生的薪酬补偿作用较高,最高的地区实现占比61%。结论:签约服务费筹资渠道、体现形式、服务价格、分配机制以及筹资渠道稳定性是影响其薪酬补偿作用的关键。应加快推进各地签约服务费标准制定,形成以医保经费为主的筹资渠道;按城乡发展不同阶段,采取适宜的签约服务费筹资形式;建立科学的绩效薪酬分配机制,加快价格调整和定价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