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接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66例,采用相关护理措施,观察肝性脑病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2例患者死亡,1例患者发生肝性脑病,肝性脑病发生率为1.56%;护理满意度为95.31%。结论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有效干预,肝性脑病发生率较低,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52例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52例患者经临床和护理,临床治愈32例,好转14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4例,总有效率88.5%。结论对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取精心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预防再次出血、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和重要死亡原因,且常常起病急骤、出血量大、病情凶险,易诱发休克和肝性脑病。因此在对患者及时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对疾病的好转和预防再次出血有重要意义。现对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肝硬化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不同期的观察护理的效果。方法对4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进行生长抑素、口服血凝酶、维生素K1等治疗,并采用出血早期、出血期、恢复期和出院前叮嘱的针对性护理。结果 40例(90.9%)患者72 h出血停止。5例(11.3%)患者2周后再次出血,3例(6.8%)患者死亡。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采用不同期的观察护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正确护理应用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方法 用生长抑素持续静脉泵入并作好观察护理.结果 生长抑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显著.结论 合理应用生长抑素,正确实施护理,能收到理想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6.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亦是肝硬化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我科自2001年~2006年3月共收治肝硬化病人50余例,其中46例病人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39例,并有16例病人反复出血而多次入院治疗。现将此39例病人的治疗过程及结果做回顾性分析,探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内科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0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的年限为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按照信封抽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接受常规组护理干预)和干预组(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每组各35例。将两组干预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经分析,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71%)较常规组(22.86%)低(P <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94.29%)较常规组(71.43%)高(P <0.05)。结论 给予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张翠平  廖春莲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2):1131-1131
我院自1997年9月起采用施他宁替代(垂体后叶素,血管经剂和三腔二囊管压通止血)方法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20例,女5例,年龄25-65岁。患者均有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史,并经病原学或肝功能检测,B超或肝穿活检等,确诊为肝炎后肝硬化。全部病例均经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腔二囊管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使用三腔二囊管抢救2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案例。结果全部患者在使用后均能及时止血,仅1例拔管后再出血。结论三腔二囊管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抢救中效果佳。  相似文献   

10.
王莉  徐炜堇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1):1914-1915
肝硬化是由肝炎病毒、乙醇、血吸虫、药物等引起的肝弥漫性纤维化改变,在肝功能失代偿阶段,病变可累及血液、内分泌、消化、肾脏等多个系统,其中肝功能受损和门静脉高压是其常见表现,门脉高压所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严重并发症,常危及患者生命:2004年2月至2005年12月间.我院收治了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4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其特点为出血量较大、来势迅猛、病情凶险、病死率很高。其发病机制是由于门静脉压力增高导致门奇静脉的开通和扩张,引起食管胃底静脉丛的曲张,在饮食不节、劳累、腹压增高、情绪波动等诱因影响下,曲张静脉破裂导致大出血,并由此往往带来肝昏迷和肝功能衰竭而引起死亡。因此本病如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将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在治疗的同时,正确的护理配合也是治疗和预防再发该病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 ,治疗方法颇多 ,疗效迥异。我们于 1996年 3月起应用奥曲肽治疗 3 4例 ,配合观察及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系 1996年 3月至 1999年 6月确诊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 ,其中男2 5例 ,女 9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 :Ⅱ度 15例 ,Ⅲ度 19例 ;肝功能Child分级 :A级 6例 ,B级 8例 ,C级 2 0例 ;出血程度 :中度 8例 ,重度 2 6例 ;出血次数 :初次 2 1例 ,2次 8例 ,3次以上 5例。1 2 治疗方法 先用奥曲肽 0 1m…  相似文献   

14.
陈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4):3771-3771
肝硬化是由于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反复地作用于肝脏,造成肝组织慢性、进行性、弥漫性损害,从而引起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慢性疾病,常会危及生命。我科2004年5月~2007年5月共收治了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3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我院自80年代开始使用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是仅次于消化道溃疡,居上消化道出血第二位的常见病。其诊断要点:临床上有呕血、便血、门脉高压征及慢性肝病史;实验室检查有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的脾亢表现,有肝功能异常,特别有A/G倒置;特检有食管吞钡X线检查及纤维胃镜检查可发现静脉曲张。我院在几年中收治104例,经内科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1994~2000年12月急诊科、内科收治上消化道出血病人104例,均经胃镜检查后确诊。男74例,女30例,年龄25~80岁,…  相似文献   

17.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研究表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感染率明显增加,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降低早期再出血率及病死率。多个国内外指南已经推荐口服或静脉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于所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18.
<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危急的并发症之一,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50%~70%,反复出血发生率在80%左右。严重时常危及生命,因此,准确的诊断和对治疗疗效的判断至关重要,如何有效控制出血和预防反复出血是临床医师应该考虑的问题。立止血是用于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酶性止血针剂,本文应用立止血治疗69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以观察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等情况。结果表明,立止血治疗食管胃底静脉  相似文献   

19.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一般出血量大,多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甚至诱发肝性脑病,是目前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最严重并发症之一。本病的发病率高,一般可达20%~60%,并且医疗费用支出大,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旧J。为了对该病患者的死亡有效预防并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本研究对过去3年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诱发或者影响EVB致死因素,并对近期患者进行死亡预测,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原发性肝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药物控制无效时,行急诊内镜下治疗的救治经验.方法 47例活动性大出血,急诊内镜下直接行硬化治疗27例、组织胶粘堵治疗2例;在二腔一囊管牵引压迫下行硬化治疗12例、硬化加组织胶粘堵治疗6例.结果 39例成功止血,5例术后仍有出血,3例无效死亡,急诊止血率83.0%(39/47).其中,8例在3个月内再次出血,近期再出血率18.2%(8/44).结论 选择合适的内镜治疗,可快速、有效地控制原发性肝癌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活动性大出血,延长生存期,并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和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