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6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ehrohie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MP-140的变化及其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的关系。方法用三色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38例老年AECOPD患者及38例缓解期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GPⅡb/Ⅲa、GMP-140的表达水平,并检测患者FG水平,与30例老年健康对照者及30例非老年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老年AECOPD组GPⅡb/Ⅲa、GMP-140、FG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老年健康对照组及非老年健康对照组(P〈0.01)。老年AECOPD组GPⅡb/Ⅲaa、GMP-140与FG均呈正相关。结论老年AECOPD患者血小板明显活化,其活化程度与FG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CD62p的变化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的关系。方法用三色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5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及50例缓解期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CD62p的表达水平,并检测患者FG、DD水平,与40例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GPⅡb/Ⅲa、CD62p、FG、DD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及健康对照组(均P〈0.001)。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GPⅡb/Ⅲa、CD62p与FG、DD均呈正相关。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小板明显活化,其活化程度与高凝状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中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动态变化,并与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17例AMI5个时限、30例SAP、30例正常人的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结果AMI组各时间的GMP-140与GPⅡb/Ⅲa,均高于对照组(P<0.01)及SAP组(P<0.01)。AMI组与SAP组比较,GMP-140、GPⅢb/Ⅲa在24h、48h、72h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1周、2周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AMI组自身的GMP-140和GPⅡb/Ⅲa有显著的动态变化(F=34.31,F=21.71均P<0.01);24h、48h与1周和2周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24h与48h、72h相比,48h与72h相比,及第1周与第2周相比则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AMI时血小板功能明显活化,持续3天增高,提示血小板膜糖蛋白参与了AMI冠脉内血栓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学者对脑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做了大量的研究。近年来注意到缺血性脑血管病与血小板活化密切相关。已有试验表明,血小板活化是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起始因素之一,血小板a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PⅠb是血小板活化特异性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及健康对照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的阳性表达率。结果ITP、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数较健康对照明显减少(P<0.01),ITP组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表面GPⅡb/Ⅲa的阳性表达率较健康对照明显减少(P<0.01),ITP较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血小板GPⅡb/Ⅲa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GPⅡb/Ⅲa对ITP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用药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进一步阐明糖尿病(DM)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及抗血小板药物噻氯匹定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45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2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小板表面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GPⅡb,P-选择素及血小板激活复合物-1(PAG-1)表达,并对其中20例2型DM患者应用噻氯匹定治疗(0.25g,qd)2wk,观察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DM患者P-选择索及PAG-1表达的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GPⅠb表达的荧光强度较对照组下降(P=0.014),GPⅡb表达则无明显改变(P=0.285)。噻氯匹定治疗2wk可使DM患者P-选择素及PAC-1的表达明显下降,对GPⅡb表达则无明显影响(P=0.815),GPⅠb表达则上升(P=0.011)。结论:2型DM患者血小板活化增强,出现高凝倾向。噻氯匹定治疗能明显缓解血栓前状态。PAG-1的表达可作为GPⅡb-Ⅲa激活更敏感的新型特异性标志。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深入研究抗血小板糖蛋白抗体基因的表达提供途径。方法:采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3种抗人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单克隆抗体(简称血小板GPⅡb/Ⅲa抗体)P140、P256和H7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能力和血小板结合特异性进行了比较。将单克隆抗体P140的轻链和重链Fd段基因连接于克隆载体pGEMT-Easy上,并进行测序。结果:鼠源血小板GPⅡb/Ⅲa抗体P140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优于P256和H7,测序分析结果准确。结论:鼠源血小板GPⅡb/Ⅲa抗体P140血小板结合特异性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能力均较强。该鼠源性免疫球蛋白基因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抗血小板抗体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患者行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急性心肌梗死PCI后无复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抗凝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替罗非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IMI血流分级、血小板活化情况[膜糖蛋白(GP)Ⅲa、GPⅡb/Ⅲa、GPⅠb血小板活化]及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IMI血流分级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TIMI血流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GPⅢa、GPⅡb/Ⅲa、GPⅠb血小板活化分别为(67.59±3.19)×10^3/血小板、(65.79±3.15)×10^3/血小板以及(36.44±1.80)×10^3/血小板,观察组患者的GPⅢa、GPⅡb/Ⅲa、GPⅠb血小板活化分别为(37.29±3.11)×10^3/血小板、(35.66±2.88)×10^3/血小板以及(26.11±1.77)×10^3/血小板;两组患者的GPⅢa、GPⅡb/Ⅲa、GPⅠb血小板活化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GPⅢa、GPⅡb/Ⅲa、GPⅠb血小板活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PCI后无复流患者行替罗非班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液状态,但对心功能的恢复无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的42例高龄去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2例高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21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乌司他丁治疗组)21例,然后将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1 d及3 d时的CD62p、PAC-1、GMP-140及GPⅡb/Ⅲ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用药后1 d及3 d时的CD62p、PAC-1、GMP-140及GPⅡb/Ⅲ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时间段的检测水平,并且观察组用药后1 d及3 d的检测水平均低于本组用药前的检测水平,P均<0.05,检测水平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乌司他丁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较大,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微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10.
任美书  冯淑芝 《天津医药》1999,27(12):748-749
血小板活化功能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我们分别采用抗人活化型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及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与 Ⅲa复合物(GPⅡb·Ⅲa)、血小板膜糖蛋白1b(GP 1b)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以酶联免疫法测定血小板活化功能,意在为临床防治血栓前状态提供实验依据。 对象与方法 1.对象(1)不稳定心绞痛组:19例患者(包括梗死后心绞痛,初发型,恶化劳力型及变异型自发性心绞痛)。男16例,女3例,年龄52~74岁,平均59岁。均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干部病房1995~1998年住院病人,除外有糖尿病、高血压和肾脏疾病。(2)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PIb/Ⅸ)特异性抗体表达和促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与血小板计数(PLT)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改良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固相化检测技术(MAIP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0例ITP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抗GPⅡb/Ⅲa、GPⅠb/Ⅸ特异性抗体及血清TPO水平,同时检测其PLT及骨髓巨核细胞数。结果抗GPⅡb/Ⅲa及GPⅠb/Ⅸ抗体吸光度(A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TPO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ITP组血小板计数与两种特异性抗体水平呈负相关;ITP患者血清TPO水平与血小板计数、骨髓巨核细胞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检测对确定ITP诊断有重要意义,血清TPO检测对探讨血小板生成的调节机制及辅助ITP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胰岛素抵抗与氯吡格雷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9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常规服用阿司匹林100mg/d,确诊后给予氯吡格雷维持量75mg/d。所有患者均于服药前采集静脉血,以测定Ⅱb/Ⅲa受体复合物的阳性表达率,并于服药后第4天再次抽血测定血小板的Ⅱb/Ⅲa的阳性表达率,氯吡格雷抵抗定义为用药后GPⅡb/Ⅲa值升高〉1.40。同时分别测定血小板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基础血小板的聚集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90例患者中产生氯吡格雷抵抗19例(氯吡格雷抵抗组)。氯吡格雷抵抗组与非氯吡格雷抵抗组的基础血小板的聚集率、血小板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比较基础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约为21.1%,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并非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因素,胰岛素抵抗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王颖峥  周颖  崔一民 《药品评价》2013,(18):31-33,36
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是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的最终共同途径,(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通过与受体结合抑制血小板凝集,从而抑制血栓形成,是一类高效和特异的抗血小板药物,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等疾病。  相似文献   

14.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是血小板聚集的终末共同途径,因而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有效地预防血小板介导的血栓形成。本文对血栓形成的机制以及近年来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抗血栓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及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Non-ITP)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抗GPⅠb/Ⅸ血小板特异性抗体表达,并比较其对ITP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改良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固相化检测技术(MAIPA)检测ITP患者、Non-ITP患者抗GPⅡb/Ⅲa、抗GPⅠb/Ⅸ特异性抗体。结果 ITP组抗GPⅡb/Ⅲa、GPⅠb/Ⅸ抗体的总阳性率均高于Non-IT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2,P<0.05)。男、女及急、慢性ITP患者间抗GPⅡb/Ⅲa及抗GPIb/Ⅸ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抗GPⅡb/Ⅲa、抗GPⅠb/Ⅸ特异性抗体检测对ITP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同时二者对ITP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无差异,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戚德清  许康世 《贵州医药》2013,(11):963-966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HPA-3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小板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行PCI的ACS患者120例测定GPIIbHPA-3基因型,测定各基因型PCI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h三个时间段血浆GMP-140、vWF和PAI-1浓度。对不同基因型PCI前后血小板功能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各因素后发现:GPⅡbHPA-3bb基因型是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GMP-140在bb基因型组PCI术后即刻、术后24h较fla、ab基因型均增高(P(0.01)。vWF三种基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I-1bb在基因组PCI术后即刻比3.a、ab基因型存在更明显的PAI-1活化(P〈0.01)。结论血小板GPⅡbHPA-3bb基因型可能是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该基因型ACS患者在PCI术后存在更迅速、更显著的血小板活化,提示bb基因型可能是PCI后血栓负荷过重和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哮喘患者吸入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血小板膜糖蛋白(GP)及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等项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它们在哮喘发病中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哮喘患者血小板膜GPⅠb、GPⅠb/Ⅸ、GPⅡb/Ⅲa和GPM-140并用放免法测血浆TXB2、6-K-PGF1α。结果:①哮喘患者治疗前四种血小板膜GPⅠb、GPⅠb/Ⅸ、GPⅡb/Ⅲa、GMP-140和TXB2表达明显增高(P<0.05),6-K-PGF1α比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②治疗后GPⅠb、GPⅡb/Ⅲa和GMP-140及TXB2、6-K-PGF1α有显著改善(P<0.05)。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GP的变化与TXB2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6-K-PGF1α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P<0.001)。④吸入激素治疗后,FEV1明显改善。结论:①GP可作为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性指标。②GP不仅通过介导血小板粘附聚集参与血小板活化,而且还通过对血小板活化后释放的花生四烯酸(AA)代谢产物的影响,参与哮喘发病。③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