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血浆心钠素(ANP)脑钠索(BNP)浓度的变化。方法 AMI后行PCI的患者34人为治疗组,未行PCI和溶栓的患者38人为对照组,分别在AMI后1天、1周、2周和恢复期测血浆ANP、BNP浓度,在AMI后2周和恢复期做超声心动图测EF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AMI初期两组患者血浆ANP、BNP浓度均有明显升高,两组比较,血浆ANP与EF之间无明显相关性,治疗组在恢复期血浆BNP有显著降低和EF值有显著升高,二者呈负相关。结论 AMI后由于心室重构导致EF值降低和血浆ANP、BNP升高,BNP与EF呈负相关,血浆BNP浓度可以作为评价PCI改善心功能的简便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比较直接与延迟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AMI患者115例,其中行直接PCI治疗40例,行延迟PCI治疗37例,未行任何冠脉再灌注治疗(包括静脉溶栓或PCI术)38例(对照组)。观察所有患者急性心梗后1周、6个月随访时的心脏超声资料及半年内因心衰住院事件,比较分析三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半年内的心衰再住院率。结果:AMI后行PCI治疗组LVEDVI、LVESVI及LVEF明显好于未行任何冠脉再灌注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并且行直接PCI治疗组LVEDVI、LVESVI及LVEF好于行延迟PCI治疗组患者;PCI治疗组心衰再住院率1.3%明显低于对照组1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直接与延迟PCI都可以改善急性心梗患者左室重构及心功能,尤以行直接PCI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延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重构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初次Q波型AMI患者45例,2~3周内行PCI治疗的21例患者为PCI组,未行PCI治疗的24例患者为非PCI组,2组患者均于发病2周(PCI治疗前)及24周(PCI治疗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PCI组24周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明显低于非PCI组(P<0.01,P<0.05,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非PCI组(P<0.01)。结论 延迟PCI治疗能抑制AMI患者左室重构,改善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神经激素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65例AMI患者随机分为PCI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PCI组于AMI恢复期(2~4周)行延迟PCI治疗。测定48~72h内、12周、24周时的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室壁运动指数(WNSI)、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 12、24周时延迟PCI组患者神经激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0.01),LVESVI、WMSI明显减少(P<0.05~0.01),LVEF明显增加(P<0.01),而对照组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延迟PCI能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过度激活,抑制左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冠脉介入术(PCI)后无复流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AMI行PCI术后无复流患者5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运用IABP,其余27例为对照组.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左室收缩功能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间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再次入院率、术后7 d的EF值及3个月E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ABP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IABP不能改善PCI术后无复流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但可以降低近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行延迟冠脉介入治疗(延迟 PCI)的近中期疗效.方法 300例确诊的AMI患者分为两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时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 在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死亡和复合终点事件等方面延迟 PCI 组较药物治疗组明显下降.延迟PCI组左室射血分数增加; 左室舒张末内径明显减小.结论 延迟 PCI 治疗可以减少 AMI 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药物保守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发病5~10日成功行PCI者45例(治疗组),同期常规药物治疗48例(对照组)。观察两组随访6个月期间心血管事件(MACE)、心功能情况、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与药物保守治疗组相比,延迟PCI组患者在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原性死亡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临床心功能改善,LVEF提高(P<0.05)。结论:AMI后延迟PCI能降低心血管事件,明显改善左室重构和心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心肌梗死后梗死相关动脉(IRA)晚期再灌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和17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IRA作了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和/或冠脉支架术后4~71月进行临床随访;比较术前和随访期心绞痛发作情况、QTc变化、心脏超声心动图射血分数(EF)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结果心绞痛治愈率:AMI恢复期组83.3%;OMI组64.9%.治疗有效率:AMI恢复期组95.8%;OMI组100%.两组随访期左室EF和运动做功量较术前显著增加.AMI恢复期组随访期QTc显著缩短(P<0.01).结论 IRA晚期再通可使心绞痛持久缓解;增加患者对运动的耐受性;改善运动时心肌灌注;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对于改善MI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重构和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5例初次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PCI组(n=45)和对照组(n=50)。PCI组于发病后平均10 d对梗死相关动脉及其他严重狭窄的血管行PCI,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两组患者于发病后1、12、24周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随防半年内心脏事件的发生。结果:24周随访,PCI组左心室心肌重量(LVMWg)、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EF)及室壁运动指数(WMSI)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CI组患者12、24周LVMWg、EDV、ESV、EF、WMSI与1周相比显著改善。PCI组患者半年后在心力衰竭和复合终点事件方面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AMI后延迟PCI可抑制左心室重构,改善左心功能,并显著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期后病例不同时间择期PCI术对左室功能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AMI急性期后病例120例,分为三组,分别于AMI后10天~2周、2周~1月、3月~1年行择期PCI术治疗,运用经胸超声心动图于术前及术后半年测定左室功能指标EF、WMSI、LVED、E/A以评价左室功能,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AMI后10天-2周择期PCI组、2周~1月择期PCI组术后EF、WMSI、E/A等左室功能指标与3月~1年择期PCI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10天~2周择期PCI组与2周~1月择期PCI组术后各项左室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AMI急性期后病例择期PCI宜选择在心肌梗死后1月内完成PCI治疗,可改善左室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AMI患者97例,根据是否行延迟PCI术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即刻、心梗后7天、6个月左右检测血浆脑钠肽N末端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分别于AMI后2周、心梗后6个月左右做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对比PCI组和非PCI组两组患者心脏超声和NT-proBNP的动态变化。结果:6个月后PCI组的NT-proBNP低于非PCI组(P<0.01);PCI组的LVEF值明显高于非PCI组(P<0.05),非PCI组EDV明显大于PCI组(P<0.05)。结论:延迟PCI能改善AMI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郭忠玉  黄进 《当代医学》2010,16(30):17-19
目的评价不同血运重建方法对急性左心室心肌梗死(AMI)后左心室重构、心功能的近期及远期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左心室AMI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非随机分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PCI组)29例,早期药物溶栓联合择期PCI组32例,普通药物治疗组17例。分别监测AMI后30天、90天、180天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diameter 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急诊PCI组及早期药物溶栓联合择期PCI组在30天、90天和180天LVDED、LVDSD与普通药物治疗组(P〈0.0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LVEF明显高于普通药物治疗组(P〈0.05);急诊PCI与早期药物溶栓联合择期PCI组在各个时点比较LVDED、LVDSD、LVEF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急诊PCI、早期药物溶栓联合择期PCI均可以抑制中晚期左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改善预后且明显优于普通药物治疗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综合分析急诊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重 构及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索CNKI、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 及Pubmed 等数据 库,查找公开发表的关于急诊与择期PCI 对AMI 患者左室重构及左心功能影响的相关文献;提取急诊组与择期 组研究例数,以及与研究指标相关的均数及标准差等基本信息,运用Stata 12.0 软件合并分析急诊与择期PCI 对AMI 患者左室重构及左心功能的影响。结果 急诊与择期PCI 对AMI 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合并标准化均数差(SMD)为-0.627(95%CI:-0.767,-0.487)(P <0.05)。不同处置方式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 的合并SMD 为0.570(95%CI :0.414,0.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急诊较择期PCI 对AMI 患 者LVEDD、LVEF 有改善,可抑制左心室进一步扩大,有效改善左心功能及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和远期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60例首发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重组人脑利钠钛(rhBNP)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小时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呼吸困难程度、整体临床状况、尿量的变化。监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48 h血浆NT-proBNP水平,以及治疗前及治疗后肾素、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时心功能及左室重构变化。【结果】用药后24 h rhBNP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尿量、尿量与入量的差值、EF值、Te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48h时,rhBNP组的血浆rhBNP、肾素、血管紧张素II及醛固酮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好转出院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rhBNP组EF值及Tei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出院后6个月时,rhBNP组Tei指数、EF值较对照组仍明显升高(P<0.05),而rhBNP组LVEDV及△LVEDV%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rhBNP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和临床状况,并且可以延缓远期心室重构,改善远期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早期ST段回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根据PCI术后ST段的改变分为ST-T改变组(21例)和无ST-T改变组(11例),同时将ST-T改变组根据发病至PCI治疗时间分为≤6 h组(12例)和>6 h组(9例),分析比较PCI术后1、6、12 h的动态心电图变化特征。PCI术后1、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观察≤6 h组与>6 h组ST段回落指数的变化,ST-T改变组与无ST-T改变组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及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PCI治疗后,≤6 h组及>6 h组ST段回落指数均>50%,且术后1、6、12 h的回落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ST-T改变组LVEF显著高于无ST-T改变组,LVDd低于无ST-T改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T改变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无ST-T改变组(P<0.01,P<0.05)。结论通过观察PCI术后ST-T的动态改变,可了解PCI术后心功能的改善情况,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心肌梗塞1~4周对梗塞相关冠状动脉(IRCA)开通后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首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通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照观察冠状动脉开通前后左室功能指标。结果:术前与术后相比,1年后左室舒张容积(EDA),左室收缩末容积(ESA)范围均缩小,左室射血分数(EF)升高。结论:急性心肌梗塞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改变,对IRCA开通能有效保护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对左心室重构 (LVRM)的影响。方法 对2 7例AMI患者发病 2周后行择期PCI,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PCI术前及术后 3个月的左心室室壁运动积分指数 (WMS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变化 ,并进行分析。结果 AMI后择期PCI术后WMSI、LVEF较术前明显改善 (P <0 0 1) ;LVEDD、LVESD均较术前缩小 (P <0 0 5 ,P <0 0 1)。结论 AMI后择期PCI仍可明显抑制LVRM ,改善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9.
赵勇  孟广军  笪伟  张泓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5):690+738+831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技术(three-dimensional realtime echocardiography,RE-3D)和B型脑钠肽(type B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测定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成功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后的心室重构及心功能。方法选择AMI患者12例,成功行PPCI术,评价术前和术后1周BNP水平,并分别于术后1 d、1周、1个月行应用RT-3DE对左室容积及功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术后1周与术后1 d相比,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和E/A比(E/A ratio)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室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al,EF),左室收缩末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S-DV)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1 d相比,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BNP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NP下降程度和EF升高程度呈负相关趋势。结论成功的PPCI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改善AMI患者左室重构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四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Four-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4D-STI)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PCI术后的左心功能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患者33例,将其分为术前组、术后组,另外选择健康志愿者45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分别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和4D-STI检查,分别测出用于评估左房和左室相关的心功能参数,对三组测得的左房和左室心功能参数分别进行比较。结果AMI PCI术前组与术后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功能相关参数比较,发现AMI PCI术前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均比术后组和对照组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比术后组和对照组减小,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D-STI技术可以对AMI患者经PCI术治疗后左房和左室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定量评价,为PCI疗效评定和CHD预后判定提供理论依据。另外,对AMI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PCI治疗后患者的左室功能大致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