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心病属中医学"心痛"、"胸痹"、"真心痛"范畴,一般认为其病机为胸阳不振,心阳不足,或感受风寒之邪,以致脉络不通,气血瘀阻;或七情失调,心气逆乱而郁结,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瘀阻;或心阴不足,心气虚弱,心脉失养;或痰浊壅盛,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指出"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  相似文献   

2.
<正> 活血化瘀法,是中医治疗瘀血证的主要法则,它可以应用于临床各科。现将近年来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内科病的报道举例概述于下: 1.冠心病、心绞痛冠心病心绞痛与中医书中记载的胸痹、心痛、心悸、怔忡和厥心痛、真心痛等病证相类似。其病机与气血亏虚和流通不畅有密切关系。岳美中氏认为:冠心病、心绞痛,源于心阳或心气不足,导致心脉痹阻,气滞血  相似文献   

3.
由于膏方以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补先天之肾为主兼顾脾胃,使脏腑相合,纠正机体偏性见长[1],故常用于慢性疾病、女性人群、疾病康复期、亚健康人群、皮肤病、老年人及儿童等.兹将近年来膏方临床运用情况综述如下. 1 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1.1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主血脉,血液的正常运化除营气的作用外,也离不开心气与心阳.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所化生的元气灌注于心脉,荣卫心脏.若脾胃功能失调,则机体气血不足,气为阳,血为阴,气为血之帅,心阳心气阻痹,会影响营血的运行,出现血瘀;反之,血瘀又会导致气滞,脉络不畅,不通则痛,久则致胸痹心痛.  相似文献   

4.
心痹浅议     
心痹是风寒湿邪或体内的代谢产物——痰湿、瘀血痹阻心脉而引起的以心悸、气短、心胸烦闷、时发心痛及脉率失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脏疾患。痹,指气血不通。以痹命名心脏寓有心气郁滞不舒,心脏闭塞不畅之意。很多心脏病迁延日久都可产生此病理改变。就心痹的含义及病机而论,在祖国医学中包括的范围较广,并不限于风寒湿三气痹阻心脉一证,可见于多种心脏疾病所表现的证候群中。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的最常见类型。近十多年来,国内学者对冠心病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冠心病的发生是由于年老体衰,脏腑功能虚损,阴阳气血失调,加之七情六淫的影响,导致气滞血瘀,胸阳不振,痰浊内生,使心脉痹阻而致病。毛氏[1]认为冠心病是由脾肾阳虚,心气不足,脾失温煦,痰浊凝聚所致。刘氏[2]认为肺气虚时,心气无力,血运不畅,瘀阻不通则心痛。陆氏[3]认为心绞痛主要由于肝气郁滞,痰浊中阻,寒凝血滞,心脉瘀阻所致。赵氏[4]认为始未无不与瘀密切相关。  现代研…  相似文献   

6.
中医治疗冠心病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症状,而且能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病理损伤。心主血脉,心脉不通或不荣则胸痹心痛,尤师认为无论何种病因致病必兼有瘀血阻络,重则致合并其他病理产物阻滞心脉致心脉不通;轻则影响气血运行,导致气血津液难以濡润心脉。所以治胸痹心痛必气血同调,标本兼顾,方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谈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期的中医康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训丛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2):984-984
病毒性心肌炎进入后遗症期 ,中医康复必须明确病机 ,继续用药 ,重视护理。其病机主要为心气不足 ,痰瘀交阻 ,心脉不畅 ;用药应补益心气 ,涤痰祛瘀 ,温通心脉 ;护理当安情志 ,慎起居 ,调饮食  相似文献   

8.
1 现代中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 由《诸病源候论·心病诸侯》中"心为诸脏主而藏神,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为真心痛"一句,可以推断出,在中医领域,冠心病心肌梗死隶属于"胸痹心痛","厥心痛"等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在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所对应的中病名为"厥(真)心痛",其病机主要由于内因久患胸痹之疾,心气亏虚,心阳渐衰,心阴血不足,寒、痰、瘀血内阻,外因寒冷、饱食、酗酒、劳累或喜怒不节等,徒生气血逆乱,心脉猝然闭阻,营气不从,逆陷于心而成瘀血内结,气滞于内致热结不散,痰瘀互结,形成心体失营,脉络瘀阻,治疗上"益气化瘀通络"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治则.中医认为,气血具有相关性,气血相生,血脉同源.因此,心肌梗死后促心肌内微血管新生的前提条件是保证气血的流畅.  相似文献   

9.
醋柳黄酮滴丸溶出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崇凯  张凤梅 《中成药》2005,27(9):1087-1088
醋柳黄酮系从沙棘中提取加工的有效部位,其中主要包括异鼠李素和槲皮素及其苷.醋柳黄酮制剂主要用于心气虚弱,心脉瘀阻,痰湿困脾所致心慌、心悸、心痛、气短胸闷、血脉不畅及咳累等症.  相似文献   

10.
从《金匮要略》胸痹辨证谈活血化瘀的法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金匮要略》胸痹篇的辨证特点,认为心气不足是胸痹发病的关键所在,心脉痹阻是不通与不荣的辨证统一。活血化瘀属消法范畴,过度活血则伤心气,心气不足,心痛往往缠绵难复。  相似文献   

11.
李培生辨治冠心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庚 《湖北中医杂志》1999,21(10):440-442
冠心病,以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等为临床特点。隶属于中医胸痹、心痛、心悸等范畴,多由阴阳气血失调及寒凝、热结、痰阻、气滞、血瘀等因素引起。笔者侍诊于李培生教授左右多年,尝见李老采用辨证论治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此病,结果令人满意。兹将李老辨治经验介绍如下。1 通阳宣痹素体阳虚,胸阳不振或心气不足,复因寒邪侵袭,阻碍胸阳,心脉痹阻,致冠心病发作。《素问·调经论》曰:“寒气积于胸中,不泻则气去,寒邪留则自凝泣,凝则不通”。故患者常易在气候突变,特别是受寒时卒然发作。若暑热太过,伤及心气,亦可因血脉不畅而发…  相似文献   

12.
胸痹,又称"胸痹心痛""厥心痛""真心痛",血瘀是胸痹的主要致病因素,并贯穿整个病理过程,瘀血阻滞心脉,心脉不通,气血运行失畅,脏腑功能失调,发为胸痹心痛,其中医病机主要是瘀阻心脉。刘长玉在临床上治疗胸痹时,以瘀血为纲,运用活血化瘀之法,着重调气、温经、调脏腑,兼顾补气养阴、温经散寒、理气通滞、化痰泄浊,调节机体阴阳气血,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3.
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增加而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我国人群SA患病率呈持续增加趋势,已成为多发病、常见病.中医在防治SA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与特色.笔者现结合中医经典理论和多年临床经验,就SA的辨治作一探讨. 1 痰瘀虚是稳定型心绞痛的基本病机 SA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等范畴.《古今医鉴》说:"心痹痛者……素有顽痰死血."清代曹仁伯《继志堂医案》说:"胸痛彻背,是名胸痹,此痛不唯痰浊,且有瘀血交阻膈间."提示SA的发病与"痰"、"瘀"密切相关.SA患者多因饮食失节,脾胃运化转枢功能失调,痰浊内生,循经上逆,注入心中,致痹阻心阳,阻滞心气,心脉瘀滞,心脉不畅,发为胸痹、心痛;或痰浊上逆,损伤心阳,致心脉挛急闭阻,使心痛发作.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等病证范畴.该病的病因主要为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调,素体体虚,劳倦内伤.王强教授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临床表现以实证居多,《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二条"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实也"可以佐证.该病的发生与五脏相关,然与肝、脾、肾的关系最为密切:1)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病则气机不畅,疏泄失职,气滞则血瘀;2)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统血、升清.脾病则运化失职,聚生痰浊,气血生化乏源,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痰瘀阻络、气虚血瘀;3)肾为先天之本,主一身阴阳.肾阴为阴液之根本,滋养和濡养全身脏腑器官.肾阴亏损,心血化生不足,心脉失养;肾阳为阳气之根本,推动和温煦全身脏腑器官.肾阳亏损,心阳失于温煦,心脉气血推动无力,导致阴寒内盛、寒凝心脉,诱发胸痹.因此在临床中,治疗本病用药讲究多脏兼顾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也"。痰浊血瘀,心脉痹阻不通为基本病机,新病多以邪实为主,久病多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实证有痰阻心脉、气滞心胸、心血瘀阻证、寒凝心脉证;虚证包括心气亏虚、心阴不足、心肾阳虚证,以痰浊血瘀为主,并伴有阳虚。方剂治疗有归脾汤、袁氏镇心痛、邓氏冠心胶囊、调脾护心法等。  相似文献   

16.
胸痹心痛临床证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胸痹心痛是由邪痹心络、气血不畅而以胸闷心痛 ,甚则心痛彻背 ,短气喘息不得卧等为主证的心脉疾病 ,类似于西医的冠心病、心绞痛。本病可反复发作 ,常因寒冷、过饱、情志刺激等因素而引起急性发作。临床中医治疗本病有着较好的疗效 ,但笔者认为在施治过程中尚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胸痹心痛急性发作当速效止痛中医认为 ,胸痹心痛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 ,急性发作时以邪闭心脉为主 ,故此时治疗当遵“急则治标”之则 ,以通为法。盖心脉通畅 ,血运自如 ,其痛自止 ;心脉通畅 ,心气得充 ,正气易复。否则 ,邪闭不通 ,致心痛持续不得缓解 ,易演变…  相似文献   

17.
论活血化瘀法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力衰竭在祖国医学属于心悸和胸痹范畴,病位在心,其发病和心气虚、心阳虚密切相关,临床上可见心悸怔忡、气短喘促、胸闷不舒、动则悸发、心痛时作等症状,故祖国医学一直沿用益气、温阳法治疗,而单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的报道很少。心主血脉,若因心气不足、心阳不振,阳气不能鼓动血液运行;或因寒邪侵袭,寒性凝聚,而使血液运行不畅,甚至瘀阻;或因痹证发展,“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素问·痹论》),而成心痹,均会导致心脉瘀阻而引起心悸怔忡。近年来有人经大量实验证明,气虚或阳虚动物有显著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存在着血瘀倾向。笔者认为心…  相似文献   

18.
频发室性早搏,龚老认为应归纳在惊悸、怔忡等范围。他遵从《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的辨治原则,单纯用中药治疗频发室性早搏,临床颇有效验。现介绍如下: 1 心脉痹阻气滞血瘀龚老认为,人之血液依赖心气推动,在脉中运行,周流不息,循环无端。一旦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瘀阻即可引起惊悸、怔忡而心律失常。正如《血证论》所说:“血虚则神不安而怔忡,有瘀血亦怔忡。”临床症见:胸部隐痛或刺痛,时作时  相似文献   

19.
程志清教授是浙江省名中医,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载,对内科杂证的诊治见解独到,尤擅长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治. 冠心病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心肌相对或绝对缺血、缺氧等引起的一系列组织病理和功能损害的疾病,隶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其病位在心,但病之根却在肾与脾,同时与肝、肺密切相关.肾阳亏虚,则不能鼓舞五脏之阳气,而致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鼓动血脉无力,心脉瘀阻,故见心悸、心痛等表现;肾阴亏虚则脉道滞涩、血行不利,则不能滋养五脏之阴,可引起心阴内耗,阴虚火旺,煎熬津液,痰浊阻滞,则发胸痹心痛诸证.脾胃损伤,运化失常,则津停为痰,谷反为滞,致血瘀痰阻,气机不畅.根本固则枝叶繁,程师善用补肾健脾、调畅气机之法防治冠心病,其理即在于此.肝的疏泄功能与肺主气、通调水道的作用在冠心病的发病与转归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程师认为,心血欲流畅无阻,须赖肝胆气机运转自如,肺气通调.若肝胆失疏,气机失常,则气血闭阻,心脉不畅,心体失养,而致冠心病发作.因此,程师在临床上常会加入疏肝理气涤痰、通调水道的药物,在补虚治本的同时,亦不忘祛邪治标.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临床以胸闷、心痛、气短为特征。其病因虽有气滞、痰浊、血瘀、寒凝之分,但其根本原因是人体正气不足、心气虚,鼓动无力而导致心经血脉运行不畅,心脉痹阻而发病。笔者多年以周次清老中医之冠心灵方加减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