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吴绪东  吕静 《医疗卫生装备》2012,33(9):59-60,106
目的:完成电子病历系统(EMR)、医院信息系统(HIS)与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的无缝连接,完善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方法:设计接口程序来实现3个系统的无缝链接。结果:EMR系统、HIS与LIS间可实现信息交互,使患者基本信息、电子病历信息与检验结果信息全院联网,实现信息共享。结论:通过系统融合,优化和规范了业务流程,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病案信息化管理在医院建立与运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病历信息化管理在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建立与应用。方法通过讨论电子病历的概念、内容,病案作为医学信息储存和传递的载体,不但为医院内部的临床、教学、科研提供信息服务,而且需要向外提供有关的病案信息服务。电子病历是计算机化的病历,电子病历系统是支持电子病历的一套软件硬件系统,它能实现病人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服务。结果电子病历的建立、要求具有完整性,统一标准和一定基本格式,利用先进数据检索技术,在单机或HIS网络都能进行快速检索查询资料,同时电子病历尚需显示出信息共享和通讯能力,易于存储,便于管理。结论在现代信息化医院管理中电子病历是HIS的基本保障,其开发与应用需要法律的认可,规范与标准化,技术与生成相结合,依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块连接,不断完善”的原则进行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3.
心电信息系统将病人检查的心电数据采集、保存到网络上的数据库中,在网上进行心电数据分析、书写报告及心电数据的波形回放,它与医院HIS系统的数据交换是系统成功应用的前提。本文采用存储过程、触发器、数据库链接实现数据库间的数据交换,该方法在交换时机选择、交换内容收集、语义转换方面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心电信息系统与医院HIS系统的数据交换中应用该方法,实现了两个系统的无缝联接,使得心电信息系统在医院的应用受到广泛欢迎。  相似文献   

4.
目的:实现在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随时随地查询病案。方法:将采集的心电数据保存到网络上的数据库中,采用存储过程、触发器、数据库链接实现数据库间的数据交换,在网上进行心电数据分析、书写报告及心电数据的波形回放。结果:在心电信息系统(ECG information system,EIS)与医院HIS的数据交换中应用该方法,实现了2个系统的无缝连接。结论: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以及医院的科教研水平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电子病历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与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电子病历系统作为数字化医院核心之一,其应用日益受到医院与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确保电子病历系统在医院中顺利的实施、如何同原有系统适当的耦合逐渐成为医院管理层、电子病历使用者以及开发人员高度重视的新课题。本文分析了电子病历在作为医院信息系统的一部分的实施应用及电子病历与已有系统的融合的过程是全院级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条件与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医院中电子病历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医院信息系统是数字化医院的象征 ,电子病历则是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子病历与 HIS之间的关系和电子病历在医院信息化过程中的作用,并总结了电子病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患者为中心,开展以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的门诊信息化建设,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投身医改的新规良策。随着门诊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完善,进一步促进医院数字化建设,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实现就医和服务理念的转变。医院率先推行电子病历,成功实现电子病历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医学图像档案管理和通信系统(PACS)、检验信息系统(LIS)等相关系统的集成,开启电子病历和电子处方新医疗模式的大胆尝试,必将有助于早日实现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在我国得到了较快发展,部分医院已建立相当规模的信息系统,从原来收费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虽然在实际应用中电子病历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与问题,但电子病历规范化的实施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医院实施病历电子信息化的对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的建立,应用计算机技术全程管理病人信息的电子病历就成为可能。我院于2000年起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实施电子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我院的心电分析系统的功能应用设计及网络设计。在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基础上,对院内的心电工作站联网,以形成小型局域网,解决原心电分析系统发送报告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心电分析系统的使用,使我院心电图检查工作实现了信息化、自动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心血管专科医院内心电网络系统的建设与临床应用。方法:构建院级水平的心电网络化信息平台,在各病区配置网络心电图机,通过院内局域网及服务器与医院心电诊断中心对接,按设定的流程进行病例检查操作、上传、诊断、回传、结果打印与归档。结果:各病区终端心电图机、中央服务器、心电诊断中心通过局域网连接成一个整体,在医院心电网络化试验过程中,系统运行比较平稳,操作比较方便。结论:在医院内建设心电网络系统能明显提高临床心电检查及诊断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利用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进行心脏病患者心电图像监视系统。方法:利用Labview软件采集处理心电信号,当心脏病患者出现紧急情况时,发出报警信息,并可通过WLAN将患者的心电监视图像以及心电数据传送到救治医院或社区医院,对心脏病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及远程救助。结果:基于Labview的软件心电采集系统能够准确优质的采集心电信号;调整后的模拟信号调理电路可以进行更好的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工作。结论:基于Labview图形编程,可以使心电监护系统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并根据不同的要求调整信号处理策略。本研究设计的心电监护网络系统也是研究心电信号检测新方法的理想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心电图检查是临床诊断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心电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应用于电生理检查部门,实现心电图的采集、存储、诊断、管理,并与医院HIS系统相连接,使心电图检查真正融入到全院的信息化建设中,并最终实现医疗信息共享的目标。方法:以日本光电cardioNet心电信息管理在山西省大同第五人民医院成功实施并投入运行为例,介绍心电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并就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结果:对医院的心电检查信息化决策和心电信息管理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结论:医院在成功实施应用了光电cardioNet以后,真正实现了心电检查的信息化,为患者、医院、社会等多方带来诸多便利。信息化建设为心电学的研究与进步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MEMRS电生理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心电网络)实现了医院心电图电子化,无纸化。方法:心电检查从预约登记、操作检查、编写报告、集中存储、网络传输、临床共享、医生会诊、统计检索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动态心电图等设备采用原始数据传输模式,实现原始数据的无损压缩传输,床旁心电图实现无线传输,心电图室安装工作站点,心电图室接受、处理诊断报告,进行会诊报告,采用WEB方式发布到临床共享。结果:为电生理检查建立全新的集中式工作模式。结论:建立心电图网络系统后,临床的检查更为方便,检查随手操作,心电图快速传输,专业诊断快速回复。  相似文献   

15.
基于HIS的电子药历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 开发基于医院信息系统 (HIS)的电子药历。方法 在Windows 2 0 0 0操作平台上 ,运用PowerBuild分别将HIS各相关子系统患者临床资料读入药历管理系统 ,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置并设置相应功能。结果 成功开发了基于HIS的电子药历 ,操作简便 ,提供的信息全面、准确 ,可为临床药师提供详实的临床信息 ,既可用于前瞻性分析 ,也适用于回顾性研究。结论 作为新颖的药历制作模式 ,在医院信息系统比较完善的医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大型医院信息系统网络改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网络改造的实际状况,本文介绍了我院网络改造的设计原则,并进一步介绍我院网络改造中三种主干网:"军字一号"网络、医院办公自动化网、军队综合信息网的网络结构和设计方案等。从我院网络改造的成效来看,本文所介绍的系统网络框架及方案是合理的,网络改造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现代通信网络,构建一种心电信息监测系统,搭建集远程中央监护、术后跟踪、社区医疗和急救于一体的服务平台。方法:系统由中心站(服务器)和用户机组成,用户机采集、存储心电信息和波形,并传输到中心站服务器上,中心站各终端可实时查看监护信息,并发出对症建议或指令,实现双向互通。结果:以有线电话通讯网络为载体,实现了心电信息的远程监测,并在相关机构得到了应用。结论:本设计为生命信息的远程监测、医院资源的优化配置、身体保健和生命维持提供了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电图网络传输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404名患者分为网络组(n=204)和常规组(n=200),网络组通过在总院和分院间建立心电传输网络进行心电图诊断,常规组由心电专业医师到病区进行描记心电图并做出诊断。分析2组心电图的诊断时间。结果:204份心电图全部成功完成网络传输。2组患者完成心电图诊断的时间分别为:网络组(4.7±2.1)min,常规组(15.6±4.3)min,网络组显著快于常规组(P〈0.01)。结论:通过心电传输网络进行心电图传输具有可行性.并可明显提高心电图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设计一套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的血液透析预约系统。方法:基于HIS,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架构构建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大部分及血液透析预约、血液透析排程结果查阅、设置血液透析参数、患者状态提醒、医嘱状态提醒、重点预警信息提醒和血液透析计费医嘱下达7个功能的血液透析预约系统。结果:将系统应用于住院患者的血液透析预约登记中,预约登记处理准确率达99%,可实时查阅患者当前的透析情况,降低了透析治疗单交接风险。结论:基于HIS的血液透析预约系统不仅缩短处理住院患者透析所花费的时间、提高预约处理准确率、节省医护人员的人力资源,还有助于确保医疗信息得到完整、准确的记录和保存。  相似文献   

20.
建立"城市中心医院—急救(120)—社区医院"的社会型急救网络,是提高全社会急救水平、提高急救成功率的关键所在,也是当今急救医学发展的主要趋向。建立社会型急救网络,应包括信息网络与社会型急救网络。信息网络只是通过信息流缩短急救时间;而社会型急救网络则以城市中心医院为基础,把急救站建立在社区,通过建立社区紧急救援志愿救护队,和对社区医院人群进行相关培训,做到"急救社会型、结构网络化、抢救现场化、知识普及化"。提高急救患者的生存率,减少急救患者致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