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确立的六经病证,是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各种证候。因此,明确六经病证病位是正确认识六经病证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键之一。笔者认为历代注家对少阳经病的病位的解释不妥,现特提出异议,愿和同道商榷。一、历代注家对少阳病病位的认识自成无已注解《伤寒论》以来,历代医家对少阳病病位问题都一致倡导半表半里说;但其内容有所差异,大体上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少阳病居于太阳阳明之间。如成无己曰:“邪在表里之间,谓之半表半里。”(二)少阳病居于太阳太阴之间。如《医宗金鉴》曰:“少阳主春,其气半出地外,半在地中,人身之气亦如之,故主半表半里也。半表者,谓在外之太阳也;半里者,谓在内之太阴也。”(三)少阳病居于躯壳脏腑之间。如方有执曰:“往来寒热者,邪入躯壳之里、脏腑之外,两界之隙  相似文献   

2.
半表半里,与表、里一样,都是<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病位概念,是分析归纳诊治疾病的一个基本方法.但张仲景在<伤寒论>原文中并未明确提出"半表半里"一词,只有在第148条有"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一句,以致有人至今认为不存在"半表半里"为病位概念,认为只不过是<伤寒论>中独有的一个病证名,表现症状以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为主.笔者立足于现存文献、<伤寒论>原文和临床实践三方面去探讨,认为半表半里作为一个病位概念,是<伤寒论>六经辨证中的一个重要纲领,是仲景在<伤寒论>所提出,有实在内容,是疾病规律的反应,在临床实践中能够很好地指导多种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所创立的三阴三阳辨证,后世也广泛称之为六经辨证,一直是历代医家争论的焦点。笔者通过对经方、六经理论的阐释,以及对《伤寒论》中"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位序的理解,认识到古人总结经方的过程即:先认识到表、里,后认识到半表半里,三阳证先认识到表阳证太阳和里阳证阳明,后认识到半表半里阳证少阳,故三阳的排序是太阳→阳明→少阳;三阴证先认识到里阴证太阴和表阴证少阴,后认识到半表半里阴证厥阴,感到疑问最多的是厥阴,故三阴的排序是太阴→少阴→厥阴。《伤寒论》中三阳三阴排序不是简单的编写问题,更与经络相传无关,而正是标明了经方发展史。  相似文献   

4.
武冰  姜元安 《环球中医药》2012,(10):746-747
"少阳为半表半里"之说,并非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提出,而是后世医家在解读《伤寒论》过程中所创立,用来阐释少阳病的病位及病机。但经过仔细推敲,半表半里既不是少阳之部位,少阳病也不该理解为伤寒病从表入里传变过程中的"半表半里"证,这一含混不清的概念与仲景六经本义相去甚远,对于认识少阳病的本质和病位反而造成混乱,有必要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5.
少阳之为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显然是临床上的一种症候群,习惯称之为半表半里证。就其病位而论,历代医家说法不一,约之有三。一、认为少阳居三阳、三阴之间。理由是伤寒六经分证起源于《内经》,《热论篇》有云:“伤寒一日,巨阳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7,(12):1755-1757
目的:探讨仲景六经理论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诊治上的指导意义。方法:以仲景六经理论为基础,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进行分析,根据其不同时期的发病特点阐述辨证治法。结果:仲景六经理论中的经方论述可用于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辨证治疗。结论:仲景六经理论对于卒中后肩手综合征诊治具有指导意义,可为临床证治提供治疗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的六经是根据人体患病后所出现的症状总结出的辨证论治提纲。中医常说的疾病病位,是指病邪与人体斗争所反应的病位,不是病变所在的部位。虽然皮肤病病变部位在皮表,但绝不可因此而认为其病位在表。依六经来分,病位分为表、里和半表半里,同时每个病位上又存在寒热、虚实的病性,判断病位及病性是根据四诊合参确定的,因此,皮肤病的病位同样可以在半表半里或在里。笔者运用六经辨证治疗皮肤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少阳"从《黄帝内经》中的三阴三阳概念中,衍化至张仲景的六经辨证系统里,以其病理、生理,甚至概念意义上的特殊性,在临床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且具备特殊的规律。少阳作为六经之一,有其所对应的疾病状态,"半表半里"是对其所对应的疾病状态的一种描述,并非指其位置而言。  相似文献   

9.
王博 《河南中医》2009,29(6):523-524
“半表半里”首见于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第148条注,有人认为“往来寒热”是邪在半表半里的典型表现。温病学家创立的膜原理论,亦发展了半表半里证。实质上,半表半里是反映病邪深入程度的一种功能损伤定位,其源于六经辨证,注重的是伤寒从太阳以后的动态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衰竭是肾功能不可逆损失后,临床上以体内废物潴留而表现相关脏器损伤的综合征。中医学认为本病属"虚劳"等范畴。其病机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传统六经辨证从初期病位在肾、肾病及脾,水不涵木、肝火上炎,逐渐进展到气逆上冲、水饮凌心,最后影响全身脏器功能异常。胡希恕辨六经实质是六经来自八纲,厥阴病即半表半里的阴证,与慢性肾衰竭寒热错杂证密切相关,但又与传统六经辨证不同,临床上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11.
一、什么是太阳和太阳病? 仲景继承《内经》理论,取其六经之名,综合六经之用,并加以发展,创立伤寒六经学说。采用六经作为《伤寒论》的分证纲领,每一纲都是代表人体一定结构和一定功能的一个生理系统,六经就是六个生理系统。太阳就是这种分证纲领中的一纲。从结构上讲,太阳除含手足太阳二经、小肠、膀胱二府外,还包括太阳之气可布达到的体表部位的皮肤、腠理、毫毛等结构。从功能上讲,则是太阳之气内行于本经本府职司太阳本部的气化,外行于人身体表,司太阳表位的气化,起主表卫外、抗御邪气、保护他经不受邪犯的作用。太阳之气运行于太阳结构中,发挥作用于太阳地域,构成一个完整的生理系统。对仲景六经学说的认识,持这种观点的首先见于柯琴的《伤寒来苏  相似文献   

12.
半表半里证病位与证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秀英 《河北中医》2002,24(5):386-387
1 病位质疑八纲辨证中的半表半里证 ,与伤寒六经辨证中的少阳病大体相当。其病位近代医家大都认为“病邪既不在表 ,也不在里 ,而在表里之间” ,实则似是而非。一般来讲 ,病邪伤人必然侵犯机体的肤表、腠理、肌肉、经络、筋骨、脏腑等某特定的组织器官 ,致其发生结构性或功能性  相似文献   

13.
少阳属半表半里,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对少阳病的定位,是在太阳与阳明之间,还是在阳明与三阴之间,是有争议的。就此问题,笔者不揣浅陋,提出肤浅看法,以冀抛砖引玉,就正于高明。六经分证论治,起源于《内经》。张仲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把外感病错综复杂的证候及其演变过程加以归纳总结,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  相似文献   

14.
孟翔  杨涛  张再良 《吉林中医药》2011,31(3):187-189
对六经辨证起源、本质及其临床应用等各角度的研究揭示,其实为中医辨证之圭臬。六经辨证源于农伊学派认识疾病的“表里”“寒热”两个朴素的辨证原则。仲圣在此基础上发挥出“半表半里”“寒热错杂”两个中间状态,进而明确了六经辨证的框架,从而为临床简洁有效地认识疾病的病性、病位、病势提供了高度概括的纲领。  相似文献   

15.
张仲景将气机升降理论首先应用于临床,如太阳病治以汗法是太阳主开的理论指导;阳明病用下法是阳明主阖理论的应用;少阳病和解之法是少阳为枢理论的发挥,体现了升降理论的运用,并将升降理论贯穿于六经辨证,如运用气机升降理论解释六经病证病机;运用气机升降理论认识六经传变以及运用升降理论指导治法用药等,充分显示了仲景结合临床运用将升降出入理论融入辨证施治和处方用药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应用解析经方的"半表半里概念"。方法:以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六经辨证归属解读经方的"半表半里"概念。结果:按照六经辨证柴胡桂枝干姜汤为半表半里阴证。结论:半表半里是经方的重要概念之一。半表半里的阳证为少阳病,半表半里的阴证为厥阴病。  相似文献   

17.
该文依据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的枢机,集中彰显出仲景通过六经辨证,表现在临床救治汗、燥、火、湿、寒、风诸证特殊急救的理法方药。既揭示中华医学道、法、术的统一,亦挺立了传统医道敢于救急的善巧与方便,为中医急救提供了理论与文献支撑。  相似文献   

18.
少阳病与小柴胡汤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阳病为半表半里证,小柴胡汤为和解之剂。自金·成无己注释《伤寒论》以来,这种观点一直沿袭至今,很少有人提出异议。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悖仲景愿意,有重新进行探讨的必要。兹不揣固陋,略论于次。一、小柴胡汤证为少阳经病表热证历代治伤寒之学者认为: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其实《伤寒论》六经病中每一经都有表证、里证之分。其属经脉体表病者,为表证,亦即经证:其属脏腑病者,为里证,也就是脏证或腑证。为什么说小柴胡汤证是少阳经病表热证呢?首先,从少阳病的病因看,仲景原文97条(条文号码依1956年重庆版新辑宋本《伤寒论》,下同)说;“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  相似文献   

19.
一、六经病的涵义《伤寒论》六经病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六经病泛指一切外感疾病。狭义的六经病指由经络引起的疾病。仲景论述的六经病是根据《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发展起来的证候分类方法。广义六经病的每一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六经传变的理论,揭示了外感疾病传变的基本规律。下面分两个问题进行讨论。一、《伤寒论》六经传变和《内经》六经传变的关系仲景的六经传变律,源于《内经》,却又超脱于《内经》。首先,仲景对《内经》六经传变律不是一概照搬,而是对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