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光征  张文田 《临床荟萃》1994,9(6):271-272
冠心病患者常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窦缓)、窦房传导阻滞(SAB)、病窦综合征(SSS)、房室传导阻滞(AVB)及室内束支传导阻滞等缓慢型心律失常,对于缓慢型心律失常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药物。我院自1981年始采用烟酰胺治疗,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120例住院患者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乔德仁  王琳 《临床荟萃》1994,9(10):472-475
我院于1987年6月开展了希氏束电图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检查,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7例病窦综合征(以下简称病窦),并同时做了心内窦房结功能电生理检查,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心脏起搏器植入患一般患有较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比如严重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AVB)等,其麻醉及术中管理有一定的特殊性。我院今年处理1例此类患,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病窦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病窦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对24例病窦综合4征和18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用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35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7例阴性,7例行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后4例冠状动脉痉挛患者经硝酸甘油治疗恢复正常窦性心律。结论:冠心病是引起窦房结或房室结病变是主要病因之一,通过改善心肌供血可恢复部分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5.
1990年8月~2004年8月,我院共采用心内膜临时起搏治疗缓慢心室率所致阿-斯综合征反复发作的患者34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24例,女10例,12~68岁,平均42.5岁。病毒性心肌炎24例,均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0例,其中病窦综合征6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1.2方法采用Axa-2型临时起搏器,起搏电极留置3~24d,起搏心率70次/min,同时根据病因给予药物治疗。2结果28例有效控制了阿-斯综合征的发作。其中20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治疗5~23d后症状消除,8例心率明显提高,停起搏后心率…  相似文献   

6.
广州军区总医院辛达临等应用消心痛及心痛定治疗13例冠心病心律失常,计陈旧性心肌梗塞6例,心肌缺血7例。其中9例为室性早搏,1例为房性早搏,1例Ⅱ°房室传导阻滞,1例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1例病窦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我科从1987年以来,用烟酰胺静脉滴注治疗各种病因的心脏传导阻滞10例,均收到满意效果。10例中,冠心病4冽;心肌炎后遗症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例;高心病1例。现就其中4例报告如下。 例1 男性,54岁,干部,住院号40511。主因阵发性心悸30余年,伴脉间歇2个月。于1987年10月13日入院。入院后诊为心肌炎后遗症,心律失常,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和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频繁室性早  相似文献   

8.
我院2004年6月-2006年6月对收治的96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我院2004-2006年96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其中男67例,女29例,年龄22~83岁.病窦综合征28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24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2例,心房纤颤伴房室传导阻滞2例.全部患者有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其中37例次伴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发作史.  相似文献   

9.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14岁,1990年元月14日因心前区疼痛以急性心肌梗死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Ⅲ·房室传导阻滞。于吸氧、止痛、极化液等治疗,於当日晚病人反复抽搐呈阿斯综合征。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Ⅲ·房室传导阻滞伴韦登斯基现象。  相似文献   

10.
体外无创性心脏起搏由ZOLL于1952年首先用于临床,随着起搏技术及设备的不断完善,心脏紧急起搏不同途径和方式有许多评价和认识,现将作者应用体外无创性心脏起搏(ENCP)的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6例病人接受ENCP治疗,年龄26~75(平均56.6)岁,36例中病窦综合征9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20例,上述病例出现阿斯综合征8例,36例中心脏停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并发心律失常以心房颤动、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多见,合并病窦综合征比较少见.我院多年来收治共7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院于1982年1~12月,对有症状的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及病窦综合征的3例患者,使用了经静脉临时右心室内膜起搏,对抢救濒死病人起了一定作用。现将起搏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价值。方法对10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观察组)和100例体检者(对照组)均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比分析2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中Ⅰ型病窦综合征22例(22.00%),Ⅱ型病窦综合征34例(34.00%),Ⅲ型病窦综合征34例(34.00%),Ⅳ型病窦综合征10例(10.00%)。观察组24h总心搏数、24h心率、最高心率、最低心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希氏-浦肯野系统传导异常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与正常人群明显不同,动态心电图是早期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可靠的方法。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4.
DDD起搏是房室顺序起搏,是根据人体心脏激动模式设计的,故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我院近3年来,共安置DDD起搏器15例,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及材料1.1 临床资料 本组15例病人,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在51~90岁之间,其中病窦综合征(SSS)11例,房室传导阻滞(AVB)4例。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常采用静脉给予硫酸镁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但该药抗心律失常的机理仍然不清楚。作者观察了静滴硫酸镁对血清电解质、血压及心电图的影响。安装了心脏起搏器的病窦综合征患者9例,男6例,女3例,平均年龄62(28~85)岁。本组患者均无Ⅱ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6.
<正>现将淮安市第二人民医近年收治的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29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5年2月~2008年2月,用胺碘酮治疗的心律失常29例,男20例,女9例。年龄26~74岁,平均53.7岁。病程15 d~2年,平均35.1 d。其中室性早博15例,持续性房颤2例,室性心动过速7例,室颤5例。住院14~45d,平均29.2 d。排除患者存在以下疾病: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束支阻滞、长QT综合征、甲状腺功能障碍,肝硬化或其他肝脏疾病,碘过敏。  相似文献   

17.
安装永久起搏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安装永久起搏器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 ,随着起搏器的广泛应用 ,安装起搏器后的并发症越来越受到重视 ,防止其并发症的发生是安装起搏器成功的关键。我院自 1998年以来 ,安装永久起搏器 5 1例 ,现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1例中男 2 7例 ,女 2 4例 ,2 0~ 88岁。病窦综合征 2 6例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2 0例 ,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2例 ,肥厚型心肌病房颤 1例 ,其他 2例。起搏器类型 :VV143例 ,DDDR 2例 ,DDD 4例 ,SS10 3 2例。新置入 49例 ,更换 2例。2 护 理2 1 术前护理2 1 1 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8.
心脏房室传导阻滞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药物治疗,尤其是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通常最终不得不采用起搏器治疗。自1995年以来,我科应用心先安治疗心脏房室传导阻滞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患者入院后均经心电图确诊为房室传导阻滞,随机分组,心先安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14~60岁,6O岁以上10例。病程1周~5年,平均1.2年。其中1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I度房室传导阻滞13例(其中持续性心房纤颤并I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见度房室传导阻滞9例,原发疾病:病毒性心肌炎6例,冠心病9例,急性心肌梗塞2例,风湿性心…  相似文献   

19.
我院于1997年为1例Ⅲ°房室传导阻滞伴隐匿性预激综合征病人安装VVI型永久性起搏器,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该患既往有室上速发作史(未出现Ⅲ°房室传导阻滞前),其心室率较快,出现Ⅲ°房室传导阻滞后,心电图为:窦性P波规律出现,室性逸搏心搏后...  相似文献   

20.
心脏起搏器在抢救症状性、过缓性心律失常的病人中,疗效快而可靠。心室按需型起搏器(VVI)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多的心脏起搏器,由于心室起搏造成异常心电生理改变及血液动力学障碍,故植入心室按需型起搏器后,有少数病人可以发生起搏综合征(PMS)。由于PMS的临床表现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很容易误诊误治。现报告我院2例PMS误诊病例。1 临床资料【例1】 女,69岁。于1996年9月收住院。诊断为冠心病、病窦综合征、房内-房室传导阻滞。因多次发生晕厥,药物治疗无效,于1996年9月23日植入心室按需型起搏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