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丘脑血管病后中枢性痛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丘脑血管病中枢性痛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50~85岁,平均65.5岁。高血压30例。脑出血21例,脑梗塞19例。疼痛出现的时间,最短3天,最长在发病后4月。全部病例为瘫痪侧阵发性自发剧痛,疼痛弥散性界线不清,多数患者上肢重于下肢。伴痛觉过敏者24例,深感觉障碍8例,共济失调10例。头部CT检查40例,病灶分布在左丘脑25例,右丘脑15例。 讨论 脑血管病中枢性痛以丘脑综合征为代表,有丘脑及丘脑以上部位包括内囊后肢,辐射冠区,顶叶皮质等部位感觉通路病变,分真性和假性丘脑综合征,前者痛剧烈后者轻,本组40例经检查均在丘脑区,说明为真性。占同期收住院的脑血管病的11%。对侧半身自发性剧痛、感觉过敏,是由于丘脑腹后核病变所致,腹后内侧核支配对侧头面感觉,腹后外侧核支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丘脑梗死病灶动脉血供与病因分型、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116例急性丘脑梗死患者行头颅MRI检查,对病灶供血、TOAST分型、神经系统体征、神经功能恢复(mRS评分)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16例中单纯丘脑梗死占79.3%,联合丘脑梗死占20.7%。根据TOAST分型,大动脉硬化型占12.1%,心源型占15.5%,小动脉闭塞型占60.3%,其他占12.1%。单纯丘脑梗死中,下外侧动脉供血区占75.0%,结节丘脑动脉供血区占10.9%,脉络膜后动脉供血区占11.9%,旁中央动脉供血区占2.2%;临床表现依次为:感觉缺失、偏瘫、丘脑痛和共济失调;意识水平改变、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视野缺损、感觉障碍;意识下降、眼球运动异常和精神行为异常。下外侧动脉、结节丘脑动脉和脉络膜后动脉供血区起病后90dmRS评分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1),旁中央动脉供血区mRS评分增加。结论丘脑梗死的主要病因为小动脉闭塞,其中以下外侧动脉供血区最为常见,其临床主要症状为感觉缺失、偏瘫。旁中央动脉供血区丘脑梗死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与方法本研究对脑深部刺激(DBS)和运动皮质刺激(MCS)治疗中风后运动障碍及中风后疼痛的经验进行总结。结果丘脑腹嘴后及中间核的刺激能够缓解70%病人中风后的不自主运动,包括偏身投掷、偏身舞蹈-手足徐动症、肢体远端的静止性及运动性震颤、姿势性震颤。丘脑腹尾核或内囊DBS治疗中风后疼痛疗效常不满意,而MCS可对50%病人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伴随的中风后不自主运动(偏侧舞蹈症-手足徐动症、静止性震颤)也能得到控制。中风后不自主运动病人,尤其是丘脑综合征病人常伴有中风后疼痛,对其进行丘脑腹嘴后及中间核DBS治疗时,发现不自主…  相似文献   

4.
丘脑射频毁损术后早期MRI表现(附3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丘脑Vim核射频毁损术后早期MRI表现及分析.方法随机对39例以震颤为主要症状的帕金森病(PD)的42次丘脑Vim核进行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治疗,术后早期进行MRI检查,观察毁损灶,同时进行早期临床评价.结果术后平均103.7小时进行MRI检查,所有病例T1、T2相均能精确分辨出毁损灶位置、形态及大小.典型表现T2加权相呈三层不同密度椭圆形球体,水平面呈三层同心圆结构.灶中心点与AC-PC相对位置X±15.4mm,Y-5.4mm,Z-3.7mm.22(52.4%)例内囊出现不同程度水肿,其中6例毁损灶波及内囊,病人有对侧肢体肌力下降,行走不稳,与其他病例比较毁损灶最外侧缘与中线之间距有显著性差异(P<0.001).所有病人MR未见毁损区出血,创道仅见轻微水肿.8例术后出现对侧口角、唇、手指麻木,所有并发症出院时均有改善.结论早期MRI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对立体定向丘脑Vim核射频毁损灶形态、位置、大小及外周水肿程度和周围结构改变进行精确观察,判断是否有早期严重的并发症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正>丘脑的供应血管存在多种变异,Percheron动脉为十分少见的一种变异形式,因该动脉闭塞导致双侧丘脑对称性梗死而受到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双侧丘脑梗死多导致患者出现丘脑三联征(急性意识障碍、记忆力下降、垂直凝视麻痹),而早期以TIA形式起病的病例罕有报道。现报道1例以TIA形式起病的Percheron动脉闭塞所致双侧丘脑梗死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一步探讨双侧丘脑血管解剖及梗死后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胶质细胞在癫痫中的激活特点及其在癫痫中的作用。方法 将12只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癫痫组,每组各6只; 癫痫组采用氯化锂-匹鲁卡品腹腔注射的方法造模,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癫痫发作4 d后取大鼠脑组织,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各组电离钙结合适配器分子-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or molecule 1,Iba1)+小胶质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大鼠模型相比,癫痫组大鼠丘脑皮层环路Iba1的表达增加,小胶质细胞的激活程度增加,且小胶质细胞特异性地在梨状皮质、丘脑室旁核、丘脑外侧背核,腹外侧部分以及腹内侧丘脑核增生。结论 癫痫发作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和增生存在着明显的脑区选择性,抑制丘脑皮层环路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有望成为癫痫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血管病致偏侧舞蹈症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发病特点、病因及预后。方法对42例急性脑血管病所致的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偏侧舞蹈症中脑梗死31例,其中腔隙性脑梗死30例,大面积脑梗死1例;脑出血11例,其中丘脑小量出血8例,基底节区大量出血3例。脑卒中后24 h与1周内出现偏侧舞蹈症症状分别为36例与6例。应用氟哌啶醇治疗后症状消失35例(83.3%)。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是偏侧舞蹈症的主要病因之一,病灶部位以基底节为主,氟哌啶醇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书写痉挛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回顾书写痉挛的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探讨书写痉挛的发生和治疗的机理。方法:运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技术,对8例书写痉挛患者实施了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进行疗效分析。结果:8例患者术后书写功能即刻恢复正常,无手术并发症,1-2年的随访疗效稳定。结论:立体定向丘脑膜外侧核毁损术是治疗书写痉挛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可能的治疗机制是阻断了基底节的异常爆发性电活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双侧丘脑梗死的诊断意识。方法回顾性描述1例双侧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结合文献报道对双侧丘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疗进行探讨。结果患者为老年女性,以突发意识障碍急性起病,既往有房颤和糖尿病病史。头颅CT证实双侧丘脑新发脑梗死。经抗凝、降糖、促醒等对症处理后,其意识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突发意识障碍的具有多种脑卒中危险因素患者应注意与双侧丘脑梗死鉴别,以便尽早干预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大脑半球脑软化病灶引起丘脑萎缩的CT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大脑半球软化病灶和丘脑萎缩的关系,根据有无丘脑萎缩征象,将137例各种病因所致的大脑半球脑软化病灶患者分为萎缩组(77例)和对照组(60例),分析脑软化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和丘脑萎缩的关系。结果:累及顶叶、枕叶和基底节区的脑软化病灶可出现丘脑萎缩征象,且萎缩组脑软化病灶的体积大于对照组。出现丘脑萎缩的最早时间为起病后3个月,丘脑萎缩程度和病期呈负相关。丘脑萎缩常和脑干华勒变性同时出现,但枕叶病变者所致的丘脑萎缩大多数不伴有脑干华勒变性。结果显示:顶叶病变所致的丘脑萎缩可能与逆行性神经元细胞坏死有关;枕叶病变所致的丘脑萎缩可能和丘脑的缺血坏死有关,基底节区病变所致的丘脑萎缩则可能与丘脑的直接破坏和(或)逆行性神经元细胞坏死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观察单侧双靶点毁损对偏身性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MRI定位,微电极技术术中对靶点行功能确认,对5例偏身性肌张力障碍患施行脑立体定向病变肢体对侧苍白球腹后部和丘脑腹外侧核联合毁损术治疗。结果 5例患术后运动功能显改善。结论应用单侧双靶点毁损治疗偏身性肌张力障碍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采用伽玛刀毁损丘脑腹中间核(ventrointermediatenucleus,Vim)、腹嘴核(ventrooralnucleus,VO)治疗58例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nse,PD)及其他运动异常性疾患,分析治疗后的临床变化过程及丘脑毁损灶的变化。方法采用4mm准直器单枪对靶点照射130Gy。参照微电极验证立体定向丘脑毁损术时确定靶点的方法确定靶点。结果随访2年以上的患者有40例,最长的患者随访了9年。在MRI上,丘脑毁损灶的变化可分为大而不规则形和小圆形,其容积在数10mm3到约600mm3。80%的患者效果良好而无明显并发症,震颤在治疗1年后减弱。如果震颤持续存在,则追加微电极验证的常规立体定向丘脑毁损术。结论伽玛刀丘脑毁损术治疗运动异常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及脑桥外髓鞘溶解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治疗、疾病预后及急性期、恢复期MRI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2002年~2006年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8例CPM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MRI影像学特点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均有基础疾病.患者表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球麻痹;其中1例无相应的临床症状.6例患者在发病早期行头部MRI检查,表现脑桥基底部对称分布的病灶;其中的3例伴有脑桥外的髓鞘溶解,病灶主要分布在丘脑、壳核;其中的2例在发病后的1个月复查头部MRI,发现脑桥病灶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表现T1W1低信号、T2W2高信号;丘脑、壳核的病灶表现T1 W1高信号、T2W2高信号.除1例无临床症状及1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外,其余6例一经明确诊断,均立即行激素治疗.6例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可以自理.结论 肝功能损伤、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容易出现脑桥中央及脑桥外的髓鞘溶解症;患者激素治疗有效;头部MRI是最有效的检查方法,是确诊的重要依据;疾病恢复期丘脑、壳核病灶的短T1、长T2的影像学改变考虑与髓鞘溶解后的脂类堆积有关.  相似文献   

14.
无症状脑梗死的脑血流与影像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症状脑梗死(SBD)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头部CT、MRI、SBI患可见白病和皮质区域的脑代谢明显增加,如无明显痴呆,则白质疏松患白质和皮质区域的脑代谢正常。MRI所见光滑边缘的病灶多为血管周围间隙扩张,而不规则性边缘的病灶多为腔隙梗死。血管周围间隙扩张一般多位于壳核,而腔隙梗死则多见于丘脑。  相似文献   

15.
正丘脑梗死是临床发病率较低的脑血管疾病[1],由于丘脑解剖学结构及血液供应复杂,不同类型的丘脑梗死患者可能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本文报道1例临床罕见的以同侧眼睑下垂为唯一临床表现的丘脑梗死。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3岁。以"发现右眼睑下垂3 h"为主诉入院。缘于入院前3 h患者家属发现患者右眼睑下垂,无肢体活动不灵及言语不清,无头晕、头痛,无视物旋转及视物重影,症状持续无缓解,急来我院急诊就诊,行头部CT检查示"腔隙性脑梗死",行MR+DWI示丘脑新发脑梗死,为求进一步诊治收入病房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CT与MRI对腔隙性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腔隙性梗死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均于入院3h内行急诊螺旋CT及MRI检查。以临床诊断为准,观察CT与MRI对腔隙性梗死病灶数量及部位诊断情况。比较CT与MRI对发病24h、24~72h、72h患者脑内病灶及径线5mm、5~10mm和10~15mm病灶检出情况。结果 (1)脑梗死病灶分布于额叶6例,顶叶6例,颞叶6例,枕叶4例,基底节区8例,丘脑3例,脑干3例,小脑4例。40例患者中,CT共显示21例患者存在脑梗死病灶,共显示病灶45处。MRI共显示38例患者存在脑梗死病灶,共显示病灶79处。MRI对脑梗死病灶检出率显著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MRI对24h、24~72h脑梗死病灶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72h病灶的检出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其中MRI对径线5mm及5~10mm腔隙性梗死病灶检出率显著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径线10~15mm病灶的检出中,MRI及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腔隙性梗死的诊断中,MRI较CT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5个CADASIL家族的核磁共振改变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来自5个CADASIL家族中8名患者的核磁共振(MRI)表现,总结病变不同时期的MRI变化规律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经过超微病理和Notch3基因检查确诊的5个CADASIL家族中的8个患者,均在成年早期发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缺血性卒中和进行性痴呆。对先证者1及其母亲、先证者2及其哥哥、姐姐,先证者3、4和5 ,总计8名患者进行了头部MRI检查,其中4名进行了MRI血管成像检查。结果 8名患者的头部MRI均显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病灶主要分布在基底节、丘脑和脑室旁白质,6例患者出现了外囊梗死,4例出现了胼胝体梗死,3例出现了脑桥梗死。所有8例患者均存在双侧大脑半球多灶性或弥漫性白质疏松,1例患者MRI确诊1年后随访显示多灶性白质病变进展为弥漫性损害,5例患者出现了双侧颞极等T1 长T2 信号。4例患者的头部MRI血管成像检查未见异常。结论 基底节、丘脑和脑室旁白质是CADASIL腔隙性脑梗死的好发部位,外囊和胼胝体梗死以及双侧颞极长T2 信号对本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脑干受累可以出现在病程早期,而白质病灶分布形式的变化可以反映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对腔隙性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2011年我院收治的腔隙性梗死老年患者100例,均在CT颅脑扫描后行MRI检查,对病灶分布特点及两种方式的检出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中MRI病灶共检出为964个,病灶分布主要为豆状核(50.31%),其次为放射冠(28.63%)、丘脑(10.89%),CT共检出病灶179个。CT漏检病灶以直径〈10mm为主。结论腔隙性梗死病灶以多发居多,容易在CT影像学检查中忽略,尤其是直径〈10mm的病灶,在临床诊断中以核磁共振为主,应结合临床表现与病理诊断谨慎判断,避免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60例震颤麻痹患者行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破坏术,在术后3天内,10天和10天以上用CT扫描分别观察破坏灶形态变化。CT扫描上呈现3~10mm圆形低密度区,周围有—20~30mm水肿区,占30%左右。以丘脑腹外侧核为中心的一片低密度占64%。其中有17例凝固灶中心有斑点状高密度区,可能为出血灶。破坏灶大小、位置与临床关系密切,而以破坏灶6~9mm临床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经MRI确诊的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MRI研究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具有本病临床表现的11例患者均行头颅CT及MRI检查。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声音嘶哑、同侧面部及对侧肢体痛温觉障碍、同侧软腭麻痹、同侧肢体共济失调、同侧Horner征是最常见的临床特征。MRI显示一侧延髓背外侧梗塞10例,延髓背外及腹外侧梗塞1例,合并同侧小脑梗塞2例。CT均未发现延髓及小脑病灶。MRI为目前研究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最佳手段,小脑区梗塞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