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目前研究认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刺激肿瘤血管生成最强、最特异的因子,在肝癌组织中都有高表达。由于中晚期肝癌病灶巨大且多发,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bolization. TACE)成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CC)主要的治疗手段。我们检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与肿瘤中碘化油填充量及形态分布相互比较,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997年 8月~ 1999年 12月将榄香稀经导管肝动脉局部灌注治疗中晚期肝癌 79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79例均经CT及血管造影证实。男 5 0例 ,女 2 9例 ,年龄 。其中AFP阳性 5 0例 ,阴性 2 9例 ;原发性肝癌 5 2例 ,胃、结肠转移癌 2 7例。1 2 方法 采用Selding的技术 ,穿刺股动脉 ,选择性插管至肝动脉 ,其中 2 9例使用DDP、5 Fu(或阿霉素卡铂 )联合灌注 ,MMC加碘化油栓塞。 5 0例除使用上述化疗药物灌注外 ,加用榄香稀(大连金港制药厂 ) 60 0~ 80 0mg灌注及栓塞。2 结果与讨论单用化疗…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208例介入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发病率高,病程进展快,预后差,发现时已多属中晚期。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经动脉导管灌注化疗和栓塞已成为目前临床上首选的治疗方法,其对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生命有良好效果。我们于1991年~1999年对208例原发性肝癌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晚期肝癌介入化疗药物灌注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了我院近几年来 154例晚期肝癌肝动脉灌注治疗的临床资料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本组晚期肝癌病人 154例。男 132例 ,女 2 2例。年龄 2 6~ 74岁 (平均年龄 4 6岁 ) ,均经临床检查明确诊断为肝癌 ,其中原发性肝癌 110例 ,继发性肝癌 4 4例。所有病人均无外科手术指征 ,且肝癌肿块较大 ,病人情况较差 ,不宜做栓塞治疗 ,而行肝动脉化疗灌注治疗。二、治疗方法 :应用Seldinger方法 ,行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后 ,将导管尽可能超选择至肿块供血动脉 ,行肝动脉化… 相似文献
6.
肝癌、肺癌是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中晚期肝癌、肺癌的介入治疗越来越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我们共收治272例肝癌、肺癌患者行介入治疗,其中142例术后给予中草药扶正,通过观察分析,我们认为介入插管治疗肝癌、肺癌效果较好,用中草药扶正疗效更为显著,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治272例肝癌、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142例,男112例,女30例,最大年龄86岁,最小年龄38岁,平均58.9岁,中晚期肝癌98例,肺癌44例,肝癌的临床表现有肝区疼痛、肝区包块、发热、腹水等,肺癌患者均有咳嗽、咯痰、痰中带血…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SSBADSA)的影象学一般表现及特点,将其分为三型:单病灶(Ⅰ)型;多病灶(Ⅱ)型及特殊(Ⅲ)型三个分型。临床研究证实SSBADSA分型在表达肺癌现阶段病情时较X线平片、CT、MRI灵敏度、精确度更高,能显示未构成立体结构的新软浸润灶、播散灶、或转移灶及其组织染色等更多有用的信息,对制订肺癌治疗方案、采取恰当的第一步治疗措施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方法:采用股动脉插管做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动脉灌注介入治疗。对每次DSA录像及DSA照片进仔细研究,据影像学特点,将其分为三型:并将该分型与肺癌的病理类型、介入治疗四周后肿瘤血管变化、临床治疗效果、发展倾向及预后与分型的关系进行了仔细的研究。结果:Ⅰ型为单病灶,以血管团为主,占肺癌总数的40.32%,分三个亚型:Ⅰa型最适于早期手术或介入治疗。介入疗效显。占14.66%;Ⅰb型占22.33%,宜先介入;Ⅰc型较少,较适于手术切除。Ⅱ型最多,占肺癌总数的59%,病灶数目多个,此型均宜先做介入治疗,不宜先手术。亦分为三个亚型;Ⅱa型占50.66%;Ⅱb型较少占3.69%;Ⅱc型占4.67%;Ⅲ型甚少只有两例。研究分型与细胞病理类型的关系发现Ⅱa型中36.8%为腺癌;36.1%为小细胞癌;25.0%为鳞癌;1.9%为大细胞癌;且腺癌58.3%、鳞癌44.7%、小细胞癌48.2%、大细胞癌60%均表现为Ⅱa型;即多病灶Ⅱa型中多为难治、恶性度高、进展较快的病例、尤其是年轻患应倍加关注。结论:肺癌支气管动脉DSA分型中,Ⅱ型为最多,占59.0%,都应先做1-2次介入治疗后,再后手术切除或其它治疗,否则后患极大。也提示临床医师,可根据此分型所提供的精密信息和规律,制订、实施肺癌治疗的最佳方案。才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和的预后。对临床工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志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9):120-121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方案介入治疗肝癌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方案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前者给予奥沙利铂联合氟脲苷以及丝裂霉素,后者仅给予奥沙利铂进行治疗,探讨奥沙利铂联合方案介入治疗肝癌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联合方案组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值、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值和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数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肌酐(SCr)值、血尿素氮(BUN)值、血小板(PLT)数、红细胞(RBC)数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方案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方案介入治疗肝癌对患者肝、肾及血液循环等功能无显著影响,具有较高安全性,对大部分患者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探讨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作用,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能性,观察其疗效及其在综合治疗中的地位。方法 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肺癌供血之支气管动脉插管。经导管输入药物进行灌注化疗。结果 在统计的进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68例之中。其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完全缓解为35%,部分缓解为39%,总有效率为74%,三年生存率为55%。对照组为仅进行全身化疗的肺癌患者,总有效率为68%,三年生存率为45%。二者间存在差异(P<0.01)。结论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疗效确切,是综合冶疗肺癌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12.
肝癌煎剂联合化疗药物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动脉灌注栓塞是原发性肝癌的有效姑息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外多采用化疗药物肝动脉灌注栓塞(HACE)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使1年生存率提高到44%~68%。但据临床观察,大多数患者的生存质量仍不能令人满意。从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我院血液肿瘤科对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肿瘤血管生成联合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139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72例(抗肿瘤血管生成联合介入化疗)和对照组(仅接受介入化疗)67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Kamofsky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观察组的CR+PR率为43.1%明显高于对照组2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在Kamofsky评分比较,观察组的Kamofsk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肿瘤血管生成联合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为治疗肝癌非手术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将肝动脉灌注化疗与栓塞联合介入治疗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 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实验组患者在接受肝动脉单纯栓塞介入治疗的同时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患者只接受肝动脉单纯栓塞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身体恢复状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良好率97.7...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旋转DSA指导下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4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行旋转DSA指导下介入治疗。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感染、偏瘫及嘴张不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行旋转DSA检查后,共检出动脉瘤38个。三维立体图像上,所有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大小及其与载瘤动脉、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显示的非常清楚。观察组经旋转DSA指导介入治疗后,34例(94.44%)患者恢复良好,对照组经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后,18例(75%)患者恢复良好。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4%,对照组为1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旋转DSA指导下介入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分析总结转移性肝癌两种不同介入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转移性肝癌患者71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组患者20例,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TAI)组患者51例。肝动脉栓塞化疗组患者原发病灶均已切除,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组33例原发病灶已切除,另有18例原发病灶未切除,对未切除原发病灶病例给予原发病灶区域灌注化疗或全身化疗。结果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法要明显优于肝动脉栓塞化疗法,两组患者的12个月及24个月的生存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期疗效显著。同时我们也对原发病灶是否切除的患者做了比较,比较结果发现,原发病灶切除患者的6、12、24个月的生存率较未切除患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转移性肝癌患者,应用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肝动脉栓塞化疗组,同样采用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切除原发病灶病例的疗效要优于原发病灶未切除病例。转移性肝癌应用介入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PHC)肿块包膜及包膜下部分主要由门脉供血,开展联合门静脉的肝癌介入治疗能达到更彻底的去血供治疗目的。本文总结1997年以来我院收治的35例联合门静脉介入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情况,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0例中晚期肝癌(~期,巨块型或结节型)均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1990年)的诊断标准。肝功能Child-pughA、B级,无明显介入治疗禁忌症。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5例,予门脉介入联合TAE治疗,其中男33例,女2例;年龄25~62岁,平均45.2±10.1岁;期15例,期20例;肿块最大直径6~14cm;呈孤立性10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血管介入治疗应用于肝癌综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对象确诊肝癌,纳入病例数70例,病例搜集时间为2年内.电脑随机分两组(n=35).对照组非血管介入治疗,观察组血管介入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随访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甲胎蛋白...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