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盆底肌功能训练对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60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盆底肌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泌尿症状困扰评分(BS)、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超声测量指标[前列腺体积(PV...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盆底肌力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对住院分娩的初产妇实施早期盆底肌力训练,并与仅进行产后常规健康指导的对照组进行盆底肌张力评分、产后尿失禁的发生率及性生活频率比较。结果在产后12周研究组产妇的盆底肌张力强度评分及产后尿失禁发生率与本组产后6周及同期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t=4.56、3.86、3.95、3.45,P〈0.05)。研究组产妇在治疗后其性生活频度较治疗前和同期的对照组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81、92.25、60.88、78.78,P〈0.05)。结论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力训练可以有效提高盆底肌张力强度,降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进而能有效促进产后女性性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盆底肌功能锻炼结合膀胱训练在改善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方面的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本院收治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随机分为两组,蓝色球作为对照组,红色球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年龄(68.31±4.78)岁,研究组年龄(68.43±4.69)岁。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8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患者均使用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过程使用生物反馈治疗仪,测量患者盆底的肌肉电情况,通过盆底肌电量与病史评价了解治疗效果.结果:5例结束治疗的患者盆底肌电量,治疗前肌电量为3.44 ~ 15.57,在治疗结束后盆底肌电量提高为26.1~ 73.5,其中年龄小于40岁的患者症状改善明显,1例年龄超过60岁的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有3例正处于治疗中的患者共治疗4周,目前症状并未改善,治疗无明显副作用.结论: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强,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重要手段,治疗年轻患者时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盆底肌功能训练对产妇盆底肌张力的改善及对会阴切口恢复的影响.方法 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试验组采取早期盆底肌功能训练.比较两组会阴切口愈合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低于对照组的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对产后会阴水肿、侧切口愈合及盆底肌康复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12月经阴道分娩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会阴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盆底肌功能训练,分别于产后3、6个月随访,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伤口水肿程度、疼痛程度第3、5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盆底肌张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后早期有效的盆底肌功能训练有助于产后会阴及盆底肌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评价盆底肌训练联合电刺激在治疗产后尿失禁中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产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进行单纯盆底肌功能训练,观察组给予盆底肌训练联合电刺激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盆底肌肉张力及治疗疗效进行评价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及阴道收缩持续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有效率为75.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盆底肌训练联合电刺激对产后尿失禁患者开展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盆底肌肉张力,促进产后盆腔肌肉功能康复,有效缓解尿失禁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训练配合电刺激治疗对产后尿失禁的预防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2月—2021年4月来我院分娩的初产妇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电刺激治疗,产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尿失禁情况以及干预前后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盆底肌力,盆底静息压和收缩压。结果: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干预后,两组的ICI-Q-SF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盆底Ⅰ类肌纤维和Ⅱ肌纤维收缩时间长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盆底静息压和收缩压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功能训练配合电刺激治疗可以有效预防产后尿失禁,改善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训练对肛肠良性疾病患者术后康复的意义。方法70例肛肠良性疾病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康复干预,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盆底肌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膀胱残留尿量、自行排尿时间、急性尿潴留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膀胱残留尿量(101.43±6.24)ml少于对照组的(141.27±9.12)ml,自行排尿时间(24.82±6.31)h短于对照组的(45.93±9.05)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急性尿潴留发生率为17.14%,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自我概念、生活满意度、社会关系、健康功能评分分别为(73.50±7.24)、(55.09±6.24)、(51.87±8.43)、(72.43±8.1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5.73±6.22)、(41.37±9.54)、(39.52±6.52)、(58.27±6.2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功能训练对肛肠良性疾病患者术后康复的临床意义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顺产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的观察组和单纯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对照组,观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例数和产后盆底肌的肌力情况。结果产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产妇发生尿失禁的例数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产妇、盆底肌功能级别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产妇。结论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有助于改善盆底支持结构的功能、减少尿失禁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观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ostpartum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PSUI)患者接受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6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PSUI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治疗,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热敏灸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产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产后尿失禁产妇84例,按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热敏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尿评分、盆底肌收缩力评分以及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Q-SF)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排尿评分以及ICI-Q-SF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盆底肌收缩力评分较对照组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尿失禁患者采用热敏灸配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可改善产妇排尿状况,增强盆底肌的紧张度和收缩力,缓解产后尿失禁,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汪丽  胡爽 《家庭医药》2021,(3):258-259
目的:探讨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措施.方法:抽选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采用盆底肌康复训练,观察组45例采用盆底肌康复训练结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产后盆底肌功能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0.00%、62.22%,P<0.05.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盆底肌肉训练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分娩产妇,随访确诊为盆底功能障碍患者4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0例。观察组患者产后6周开始接受盆底肌肉训练,采用法国PHENIX盆底康复训练系统治疗仪进行生物反馈及电刺激治疗,同时给予常规盆底肌肉训练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肌肉训练指导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力治疗有效226例,有效率为94.17%,子宫脱垂治疗有效76例,有效率为90.48%,尿失禁治疗有效119例,有效率为95.97%。对照组患者盆底肌力治疗有效182例,有效率为75.83%,子宫治疗有效脱垂53例,有效率为60.92%,尿失禁治疗有效84例,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盆底肌力治疗有效率、子宫脱垂治疗有效率及尿失禁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手测盆底肌力为(4.04±0.35)级,盆底玉类肌纤维肌电压为(8.08±1.56)μV,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为(8.11±1.51)μV,盆底玉类肌纤维疲劳度为(-0.02±0.02)%,盆底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为(0±0.01)%。对照组治疗后手测盆底肌力为(3.32±0.41)级,盆底玉类肌纤维肌电压为(5.05±1.24)μV,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为(5.42±1.33)μV,盆底玉类肌纤维疲劳度为(-0.04±0.02)%,盆底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为(-0.01±0.02)%。观察组盆底肌力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肌力训练对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有显著效果,对改善尿失禁与子宫脱垂情况也起到有效作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对盆底肌肉张力的影响及对盆底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120例住院分娩产后6周的产妇,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产后盆底肌肉训练。产后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压力性尿失禁问卷调查、盆底肌肉张力测定以及POP-Q分度。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肉张力以及盆底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训练6个月后,观察组盆底肌肉张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压力性尿失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P-QI度脱垂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进行盆底肌肉训练有助于提高盆底张力,减少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改善盆底功能,对产后康复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殷晓颖 《淮海医药》2011,29(1):26-27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及盆底肌训练治疗对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 对100例产后(经阴道分娩)患者,随机分为2组,使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及单纯盆底肌训练进行比较.使用治疗仪每次20 min,每天1次,10次为1疗程,根据压力性尿失禁程度进行1~2个疗程.单纯盆底肌训练方法:持续收缩盆底肌(肛提肌)5 s,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12月住院顺产初产妇(单胎)共10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对照组仅予盆底肌功能训练。6个月后随访盆底功能。结果观察组各项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为8.0%,显著低于对照组(40.0%,P<0.01)。观察组盆底肌收缩力评分(4.22±0.42)分,对照组为(3.18±0.35)分(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有利于产后盆底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结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盆底肌电值、组织状态及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125例产后盆底功能性障碍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观察组(n=68)与对照组(n=57),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肌训练,观察组在以上基础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干预周期均为8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盆底肌电值及组织状态的变化,并记录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