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空芯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8例临床病例共128髋关节分为:(1)65岁以上组、65岁和65岁以下组;(2)Garden Ⅰ、Ⅱ型组(未移位组),Garden Ⅲ、Ⅳ型组(移位组).通过对128例病例6~38个月,平均22个月的随访,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评价,计算出愈合率及头坏死率,分析其原因.结果 65岁以上、65岁和65岁以下组之间愈合率、坏死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rden Ⅰ、Ⅱ型组(未移位组),Garden Ⅲ、Ⅳ型组(移位组)之间愈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坏死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3例髋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为85.94%,年龄组之间功能恢复无差别,移位程度对预后功能有影响.从受伤至手术时间两组间愈合率、坏死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折复位的质量与骨折能否愈合密切相关,骨折移位的程度是影响股骨颈骨折头坏死的重要因素;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愈合率未必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 方法 从本院自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3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选出年龄 >5 5岁 ,骨折类型为GardenⅢ、Ⅳ型 ,伤后时间在 1周以内手术的 12 0例患者 ,分别采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三种方法治疗 ,并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 10~ 39个月 ,平均 2 4 5个月 ,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三组术后功能优良率分别为 :73% ,84 % ,86 % ,其中内固定组与人工关节置换组之间有差异 (P <0 0 5 ) ,人工股骨头置换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之间无差异 (P >0 0 5 )。 结论 年龄在 6 5岁以下的新鲜基底部或嵌插型骨折 ,宜选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 ,头下型或有严重移位的经颈型骨折 ,宜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分析高龄无移位股骨颈骨折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收住本院的无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56例为研究组,年龄均大于60岁,住院期间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方案治疗.同期入院患者60例为对照组,均接受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随访12个月,采用Harrie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患侧髋关节功能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患髋优良率分别为92.9%(52/56)、83.9%(47/56),而对照组则分别为78.3%(47/60)、68.3%(41/60),研究组术后各时间点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4% vs.20.0%,P<0.05).结论 对于高龄无移位股骨颈骨折,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可有助于改善患髋功能,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高危重度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70岁以上股骨颈粉碎性骨折35例(35髋).对Hamis 评分、手术时间、总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病死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35例术后均获12~22个月随访,平均15.4个月.受伤前Hams评分为85~91,平均87.8,术前(受伤后)Harris评分为35~52,平均44.8;术后Hams评分为78~90,平均86.2;其中优21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91.4%.手术时间为50~80min,平均63min.总出血量200~850m1,平均470m1.术中输血量400~800m1.住院时间14~25d,平均18d,术后并发髋关节脱臼I例,髋关节疼痛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7%.结论 积极的围手术期评估和处理后,采用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高危股骨颈骨折,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早期负重下地,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5.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相关问题.方法 对65例72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5例,女40例;年龄72~99岁,平均78岁;股骨颈骨折4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7例;行人工全髋置换23例,单纯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42例.结果 随访24~60个月,平均36个月,髋关节按Harris评分:优46例,良12例,差7例,总优良率89.3%.结论 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髋部骨折,卧床时间短,可早期下床功能锻炼,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有效提高了老年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我院从1987年3月~1994年12月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囊内型股骨颈骨折25例27次(其中双侧股骨头置换2例)。随访1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5例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15次,共27次。平均年龄65岁(42~74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陈旧骨折9例;新鲜股骨颈头下型骨折8例;新鲜股骨颈经颈型骨折5例;新鲜股骨颈头颈型骨折5例。 1.2 人工股骨头选用情况:选用Moore型人工股骨头置换8例,塑料人工股骨头置换3例,金属双极股骨头置换16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空心钉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0例5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100例,分别行空心钉联合髂骨瓣移植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随访12~60个月,平均30个月。结果根据Harris评分系统,进行临床评估。A组(空心钉联合髂骨瓣移植)优良率87%,B组(全髋置换)优良率94%。全髋置换组远期总体疗效要好于空心钉联合髂骨瓣移植组。结论空心钉联合髂骨瓣移植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均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在各方面条件均可的情况下,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可取得更为优良的临床预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股骨颈骨折和髋部骨性关节炎(OA) 病例全髋关节置换(THA) 术后的疗效, 并对二者进行比较, 以了解THA对予治疗髋部OA, 尤其是原发性OA的疗效。方法 通过随访两组病例, 平均年龄68岁, 第一组病例41例, 为移位股骨颈骨折(Garden Ⅲ&Ⅳ型), 另一组病例38例, 为髋部骨性关节炎(包括原发+继发)。所有全髋置换手术均采用改良Gibson切口, 所用假体均为美国Stryker公司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假体,所有病例均进行Harris评分和X线评估, 平均随访37个月。结果 41 例股骨颈骨折病人平均Harris得分为86 9分, 38例骨性关节炎病人平均Harris得分为88 3分, 结果发现两组病例无显著统计学差别, 表明两组病例疗效相当。结论 THA手术对髋部OA和股骨颈骨折均有良好疗效, 而且两者疗效相似, 因此, 髋部OA不必一味倾向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及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3月~2008年5月采用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45例45髋,24例行舣极人工股骨头置换,21例行全髋关节置换.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按术前设计的切口顺利进行,切口长度7~10 cm(平均8.4 cm);手术时间40~105 min(平均71 min);术中出血150~600 ml(平均350ml),26.7%(12/45)需输血,输血最200~600m1(平均400ml).术后并发后脱位1例、精神症状1例;无肺动脉栓塞、感染等发生.术后随访9~36个月(平均21.5个月),X线检查示假体位置良好,无透亮线和松动.结论 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瘢痕小、外形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88年1月~1999年10月 ,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病人39例40个髋关节 ,随防1~8年 ,效果良好。现将围手术期主要护理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39例 ,男30例 (其中双侧1例 ) ,女9例。年龄46~76岁。股骨颈骨折 ,头下型32髋 ,经颈型6髋 ,来院时骨折已15~35周 ,平均22周 ,均有不愈合 ,10髋出现股骨头坏死 ,30髋有股骨颈吸收变短改变 ,12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 ,28髋行全髋置换。术后无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褥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 ,均在2~3周出院。2护理体会2 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半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疗效,为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收集14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53例(A组)、全髋关节置换术41例(B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55例(C组),比较了三种手术方式的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并在1~3年回访采用Harris评分比较不同方式的疗效.结果 A、B组的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显著短于C组(P<0.05);但C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A、B组(P< 0.05); A、B、C组Harris评分分别为(89.3±6.5)、(86.2±5.8)、(84.4±4.4); A、B、C组优良率分别为94.34%、85.4%、64.8%,A、B组的Harris得分及优良率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均可用于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全髋及半髋关节置换术在手术下地活动时间及Harris得分等具有优越性,在骨折类型、患者状况及经济条件允许下推荐全髋或半髋置换术.  相似文献   

12.
丁华  章洪喜  樊晓臣  汪雷  刘涛  稽鹏 《中国医药》2010,5(5):447-449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64例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组,DHS组34例行DHS内固定治疗,关节组30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结果60例获随访,时间8个月-7年,随访期内死亡5例。关节组发生并发症4例,DHS组发生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髋功能评定采用Harris评分法:关节组71~96(平均85.5±5.3)分,DHS组69~92(平均83.2±6.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年龄≥75岁,骨质疏松及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是可行的,远期效果仍需继续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明显低于DHS组(P〈0.05)。人工关节置换术较内固定术明显缩短了卧床时间,减少了由于长期卧床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及病死率。其治疗高龄、活动量小、预期寿命短、一般状况差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有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分析股骨颈骨折治疗术的临床效果,为保证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本院股骨颈骨折需要实施髋关节置换患者60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分别于术后2个月、4个月根据Harris评分标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以期评价两组手术的优越性。结果 THA组在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2个月和4个月的Harrisde得分较FH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HA组术中出血量较FH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优、良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7, P=0.398 VSχ2=2.222, P=0.116),但THA组临床总疗效较FHA组有显著性优越性(χ2=4.356, P=0.036);两组患者在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3, P=0.306 VSχ2=2.069, P=0.246);但FHA组在术后脱位较THA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 P=0.049)。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总疗效、骨功能恢复及其术后并发症方面均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有显著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型)的疗效。方法: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96例≥65周岁的老年股骨颈骨折并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采取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全髋关节置换组(46例)与半髋关节置换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和切口感染率、假体脱位发生率和翻修率等。结果:全髋关节置换组与半髋关节置换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率、翻修率和假体脱位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相比,虽然创伤较大、手术时间较长以及出血量相对较多,但髋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且术后并发症少。临床上应尽量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型),除非患者不能耐受手术或预期寿命小于5年。  相似文献   

15.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居正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0):1474-1475
目的 观察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和半髋)与常规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5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其中55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全髋组),60例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半髋组),43例接受常规的内固定手术(对照组).观察三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并分析各组关节活动范围、Harris评分和患者疼痛情况(VAS评分).结果 全髋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高于半髋组(均P<0.05),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最短.全髋组和半髋组的卧床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全髋组和半髋组的关节活动范围均大于对照组(均P <0.05),全髋组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结论 相比较内固定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后路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微创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囊内骨折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后路小切口对23例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总结微创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切口长度、失血量、术后康复、假体位置、Harris评分方面的手术经验.结果 手术切口平均(8.6±1.1)cm;术中出血量平均(200±30)ml;手术时间平均(90±10)min;术后引流量平均(180±35)ml,平均输血400ml.Harris评分术后6个月平均(81±3)分.结论 微创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可行的,尤其适合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但技术条件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探究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术式。方法将7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6)与对照组(n=36),前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者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现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血量显著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1年,两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手术创伤较小,但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要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观察半髋关节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人(≥85岁)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情况和临床疗效.方法 高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58例,其中39例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19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血量分别为(71.6±9.3)min、(266.8±113.5)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2.8±10.2)min、(382.7±134.6) ml(t=7.89、3.43,均P<0.05).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关节功能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较,患者可更好的耐受,因此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刘瀚霖  汪晖 《北方药学》2011,8(9):61-62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头置换术用于股骨颈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5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全髋关节置换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Harris全髋关节评分,综合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优劣。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术后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均逐渐恢复,但全髋关节置换术组1个月、3个月、6个月的Harris评分均明显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P值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是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但究其综合疗效来看,全髋关节置换术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分为全髋组(27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和半髋组(15例,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半髋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全髋组(P<0.05);两组术后髋部疼痛、假体松动、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脱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髋组远期优良率(96.30%)明显高于半髋组(66.67%)(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远期疗效显著,半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势,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