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又称主动脉壁间动脉瘤或主动脉分裂.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病情凶险的急危重症,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镇静、止痛,仔细观察患者疼痛及病情进展情况,预防夹层破裂等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和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动脉腔内血流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剥离,形成主动脉壁的两层分离状态。本病又称主动脉壁间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分离。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4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它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如不能及时诊断,正确处理,死亡率甚高.而临床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表现复杂多变,易误诊和漏诊.现将我院近期收治的4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过去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较少见但具有潜在灾难性的疾病。主动脉夹层形成是由于动脉内膜撕裂,血液进入动脉壁内造成内膜与中  相似文献   

5.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术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伟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9):113-113,115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中有70%~90%伴血压升高[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确诊的9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各异,以胸痛居多,部分病例临床表现不典型,通过及时行心脏彩超及胸部增强CT检查,9例患者均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正确诊断。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临床诊治过程中只要提高对此病的警惕,早期应用心脏彩超及胸部增强CT检查,有助于作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吕微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3):214-215
主动脉夹层是指血液渗入主动脉壁分开其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一种心血管急症,亦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本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3∶1,50~60岁为高发年龄。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2例临床结果迥异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诊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这一临床急症的诊疗经验。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需围绕突发胸痛这一核心症状,通过详细问诊、查体,尤其及时行主动脉双源CT成像可早期成功诊断,而尽早实施血管介入或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初步诊断与治疗的经验。方法对1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入院期间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5例患者,在院均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其中12例治愈,2例死亡,1例在本院保守治疗后出院。结论主动脉夹层是一种非常凶险的心血管疾病,基层医疗医务人员要有足够的重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主动脉夹层的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是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最佳方式。方法收集26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对26例患者随访,早期诊断并治疗非常重要,以减少死亡的危险性。结论彩色多普勒的优越性,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提供了早期诊断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降压治疗(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又称主动脉夹层血肿、主动脉夹层分离,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流通过内膜破口进入主动脉壁而形成的血肿,是心血管急症。本病死亡率高,救治关键是稳定降压。我科自2001-01~2002-01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术前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09年16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结果 经救治4例非手术治疗后病情好转,7例于病情稳定后进行手术,急性期动瘤破裂猝死5例.结论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死亡率高,易发生动脉瘤破裂而死亡,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对改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胡昊  丁晓梅 《安徽医药》2008,12(9):845-846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原因。方法对本院心内科近3年收治的主动脉夹层(AD)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AD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高血压往往是导致其发生的常见原因。结论AD发生多与高血压有较明显相关性,而临床误诊多因首发症状不典型。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的一部分撕裂而形成夹层,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形成主动脉壁分离。其发病突然,病死率高。根据Stanford分型,B型主动脉夹层指内膜破裂于左锁  相似文献   

15.
张峥  张秋叶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2):106-106,109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进入动脉壁中层所形成的血肿或血流旁路,是一种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凶险的高危疾病。我科自2000—2005年共做手术6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惠欣 《河北医药》2011,33(8):1279-1280
主动脉夹层(AD)动脉瘤是罕见的心血管疾病,国内外相关死亡案例多有报道,但是产后AD动脉瘤破裂致死亡的个案报道却是十分罕见,我院2010年6月收治主动脉炎并发AD动脉瘤破裂死亡病例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早期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首诊发现的11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除1例超声诊断为DeBaKey Ⅰ型的患者在未做其他检查前死亡外,另外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均经血管造影证实并行外科手术治疗,2例经增强CT扫描证实.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1],并沿主动脉壁延伸的严重心血管急症,该病发病突然,病死率高,多数患者在起病后数小时及数天内死亡.据统计,该病死亡率2d为50%,1周内为70%,而临床上一直缺少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2].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覆膜支架植入术的应用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曙光,成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学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05年10月-2006年12月我科成功为6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实施覆膜支架植入术,该介入治疗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微创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经验方法:1985年8月-2002年9月,微创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43例,平均年龄64.7岁,包括DeBakey I型1例,DeBakey ⅢA型35例,ⅢB型7例,所有病人均经CT和主动脉造影明确诊断,8例使用的支架型人工血管(SG)是美敦力公司产品,35例为自制国产SG,1例经腹主动脉切开,2例经腹膜外髂动脉SG后,破口被封闭,有3例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被封闭,封闭后2例无明显缺血症状,未作特殊处理,只有1例行腋-腋人工血管管搭桥术,其他病例破口被封闭,血流恢复良好,有1例右下肢瘫痪,为硬膜外麻醉损伤所致,所有病例均长期随访,有1例术后3个月SG移位导致漏血,重新置入一个SG后得以治愈,其他病例定期彩超检查,SG无移位,血流通畅,夹层内血栓形成,本组无1例死亡,结论:微创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明显减小了手术风险,疗效确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技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的夹层动脉瘤25例,分析所有患者的夹层动脉瘤的分型及声像图特征。结果 25例患者中夹层动脉瘤Ⅰ型16例,声像图显示左心室扩大,升主动脉扩张,内可见条索状若强回声光带漂浮,随血流而摆动,收缩期向璧侧运动,舒张期向管心运动。Ⅱ型4例,升主动脉内径正常范围,降主动脉内可见条索状弱强回声光带漂浮。Ⅲ型4例腹主动脉最宽处内径55 mm,动脉内可见弱强回声光带漂浮彩色多普勒示两腔内血流方向相反,真腔内血流偏快,假腔内血流缓。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对主动脉夹层做出及时的诊断,此检查具有无创,安全,以及便捷等优点,为主动脉夹层治疗提供了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