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不同心功能状态治疗前后B型钠尿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5例CHF患者(其中NYHAⅡ级25例、Ⅲ级19例、Ⅳ级21例)治疗前后测定了BNP、TNF-α和NO水平,同时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选择27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CHF患者BNP、TNF-α和NO含量升高;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程度的加重,BNP、TNF-α和NO水平逐级升高,并与LVEF呈负相关;常规药物治疗后,心功能改善,各项指标逆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HF患者BNP、TNF-α和NO升高,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能逆转上述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B型钠尿肽(BNP)、血浆一氧化氮(N0)和红细胞变化能力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对91例CHF病人(其中NYHAI级32例、Ⅱ级22例、Ⅲ级23例、Ⅳ级14例)检测了BNP、血浆NO含量和红细胞滤过指数(EFI).结果 CHF患者BNP、血浆NO含量和EFI均升高;随着心功能NYHA分级程度的加重和疾病的进展,BNP、NO含量和EFI明显升高,CHF患者Boston心衰积分(BSS)与BNP、NO含量和EFI呈正相关,BNP与NO含量和EFI呈正相关.结论 CHF患者NO和红细胞变化能力参与了CHF的病理生理发生发展过程.CHF患者血浆BNP的变化与NO含量和红细胞变化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朱斌  郝建  王伟  程曦  黄鹤  沈亚伟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570-1571
目的探讨研究COPD患者血清CK-MB、NO、IL-6、TNF-α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A组38例患者及B组35例患者,测定其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K—MB、NO、IL-6、TNF-α的含量。结果A组患者血清CK—MB、NO、IL6、TNF-α的浓度明显高于B组患者P〈0.01)。治疗后,A组患血清CK-MB、NO、IM、TNF-α的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当COPD患者伴心力衰竭时,炎性细胞因子可显著升高,参与心肌损害,心肌收缩力减弱导致心衰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危重支气管哮喘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脑钠素(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危重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其中合并CHF组26例,无CHF组34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ELISA、RIA、Griess法测定血清BNP、cTnI、NO含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SPSS 13.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危重支气管哮喘并CHF患者血清BNP、cTnI、NO含量显著升高,LVEF水平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BNP、cTnI、NO水平与LVEF呈直线负相关。治疗后血清BNP、cTnI、NO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BNP、cTnI、NO等神经内分泌介质可能参与了危重哮喘患者心衰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早期的心肌保护有助于心衰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与左心室质量比值(PLM)和平均室壁应力(MWS)的相关性。方法将116例CHF患者作为心衰组,同期选择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浆BNP和血清cTnI水平,评价心功能,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计算PLM和MW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患者BNP和cTnI水平升高。随着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加重和疾病的进展,BNP和cTnI水平逐渐升高,BNP与cTnI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1)。MWS和PLM随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增高,并与LVEF呈负相关(P〈0.01),与BNP和cTnI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浆BNP与cTnI水平的增加与PLM和MWS增加有关,可作为诊断CHF心室重构无创、方便、快捷的生化指标和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不同心功能水平的血浆B型钠尿肽(BN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CHF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血浆BNP和TNF-α浓度,观察其与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CHF患者血浆BNP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升高程度与心功能相关而与CHF的基础病因无关。BNP(r=-0.89)和TNF-α(r=-0.94)均与LVEF呈线性负相关(均P〈0.05),BNP(r=0.7939)和TNF-α(r=0.7513)均与LVEDd呈线性正相关(均P〈0.05)。结论:血浆BNP和TNF-α水平可作为老年CHF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血清肌钙蛋白(cTn) I水平与心室重构指标及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作为研究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分为Ⅰ级组17例、Ⅱ级组22例、Ⅲ级组28例和Ⅳ级组19例。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BNP、TNF-α、血清cTnI、平均室壁应力(MWS)水平,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分为LVMI正常组38例和LVMI升高组48例,比较两组血浆BNP、TNF-α、血清cTn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并分析血浆BNP、TNF-α、血清cTnI水平与MWS、LVMI、LVEF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浆BNP、TNF-α、血清cTnI和LVMI、MW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血浆BNP、TNF-α、血清cTnI和LVMI、MWS随心功能降低而升高,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浆BNP、TNF-α、血清cTnI和LVMI、MW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LVMI升高组患者血浆BNP、TNF-α、血清cTnI和MWS显著高于LVMI正常组,LVEF显著低于LVMI正常组(P<0. 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TNF-α、血清cTnI水平与MWS、LVMI呈显著正相关(P<0. 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性(P<0. 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TNF-α、血清cTnI水平异常升高,其水平与患者心室重构呈正相关,与心功能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脑钠肽(BNP)水平与左室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测定50例老年CHF患者和50例老年健康对照者血清TNF-α和BNP浓度,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受试者左心室参数.结果 CHF组血浆TNF-α和BN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P<0.05);CHF组血浆TNF-α和BNP浓度分别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呈正相关(P<0.05),而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呈负相关(P<0.05),并且TNF-α与BNP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TNF-α在CHF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TNF-α与BNP有助于判断CHF病情的严重程度,有效抑制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有望成为治疗CHF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男性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脂联素(AP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变化,分析APN水平与炎性反应递质及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6月我院住院的CHF患者82例,健康对照组41例,CHF组按NYHA分级分为Ⅱ、Ⅲ、Ⅳ级。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APN,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NF-α,IL-6和hs-CRP水平。结果 CHF组患者血浆APN及hs-CRP、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均随着NYHA分级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P〈0.05);APN水平与hs-CRP水平呈负相关(r=-0.32,P〈0.05),与TNF-α水平呈负相关(r=-0.49,P〈0.01)、与IL-6水平呈负相关(r=-0.61,P〈0.01),与心脏指数(CI)呈正相关(r=0.41,P〈0.05)。CHF组Ⅲ、Ⅳ级患者随心功能的快速改善,APN水平显著减少(P〈0.01),TNF-α为APN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男性患者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清APN水平显著增高,并且与血清炎性递质呈显著负相关。随心功能的快速改善,APN水平显著降低。血清APN水平是预测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6、TNF—α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液相蛋白定量技术检测60例心功能Ⅱ-Ⅳ级的CHF患者(CHF组)及2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的IL-5、TNF-α浓度,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CHF组血清1L-6、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随心功能的恶化逐渐升高;不同心功能分级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血清细胞因子与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640—0.819,P均〈0.05);心功能与原发病无关。结论细胞因子的上调与CHF的发生、发展、转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与心衰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拟益心汤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的含量变化。方法将7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益心汤治疗。检测CHF患者治疗前后BNP的血浆含量,详细记录每位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程度。另选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CHF患者血浆BN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随着心力衰竭的不断加重,BNP的血浆含量逐渐升高(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浆BNP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后两组患者BNP含量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BNP含量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O.05)。结论CHF患者血浆BNP含量明显升高,且随心力衰竭的加重而不断增高;中药益心汤与西药常规治疗配合使用,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2.
杜景柏  杨磊  罗朝军  周颖  郭颖  李成祥 《内科》2008,3(2):168-169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水平与脑利钠肽(BNP)的关系。方法测定11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测定血清T3和BNP浓度。其中伴低T3血症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低T3组)和正常血T3的慢性心衰患者54例(正常T3组),观察两组BNP水平及6月内的再住院率。结果低T3组的心衰患者血清BNP水平均较正常T3组相同心功能级别者显著升高。低血T3组与正常血T3组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的比较,BNP(pg/ml)分别为:280.4±80.2vs150±55.6,380±113.2vs300±63.5,570±133.3VS450.2±100.9,P〈0.01,低T3组再住院率高。结论慢性心衰伴低T3患者,血清BNP升高更明显,再住院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放免法检测53例老年CHF患者(培哚普利组28例,常规治疗组25例)治疗前后及25例健康老年人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结果 老年CHF患者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心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升高,TNF—α、IL—6水平在心功能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IL—1β水平在心功Ⅳ级显著高于心功能Ⅱ、Ⅲ级(P<0.05).培哚普利组与常规治疗组老年CHF治疗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均有明显降低,但培哚普利组TNF—α、IL-1β、IL—6水平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 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可反映心力衰竭的程度;培哚普利可明显降低老年CHF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从而保护和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王伟  赵洪  黄鹤  舒冬冬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2):1732-173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脑钠素(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变化及与心功能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AECOPD患者65例,其中合并CHF组30例,无CHF组35例。于治疗前后,用ELISA、RIA法测定血清BNP、cTnI含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治疗前,CHF组血清BNP、cTnI含量明显升高,LVEF和LVFS水平降低,与无CHF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HF组BNP、cTnI与LVEF、LVFS均呈直线负相关。治疗后,CHF组血清BNP、cTnI含量明显降低,LVEF、LVFS水平升高(P〈0.01)。结论血清BNP、cTnI含量作为诊断AECOPD合并CHF的指标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CHF组患者85例、正常对照组患者40例,均分别测定血脂、脑钠肽(BNP)和抵抗素水平。结果CHF组中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BNP、抵抗素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均〈0.01),且随心功能的恶化、BNP、抵抗素升高更为明显(P〈0.05);CHF患者的抵抗素水平与BNP水平呈正相关性(r=0.352,P〈0.01)。结论抵抗素在CHF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可作为临床CHF诊断和严重程度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中CA125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与心功能和心脏扩大的关系.方法 102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Ⅱ~Ⅳ级组,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为左室常大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55mm)和左室扩大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55mm).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CA125和TNFα的血清浓度.并选2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CHF患者CA125和TNFα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晒~0.01),心功能Ⅲ、Ⅳ级的血清浓度高于Ⅱ级(P<0.01).左室扩大组较左室常大组CA125和TNFα的血清浓度显著升高(P<0.01),CA125和TNFα的血清浓度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扩大呈正相关(r=0.621及0.54,P<0.05).结论 CHF患者血清中CA125和TNFα的血清浓度升高,升高水平与CHF患者心脏扩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中CA125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与心功能和心脏扩大的关系.方法 102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Ⅱ~Ⅳ级组,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为左室常大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55mm)和左室扩大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55mm).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CA125和TNFα的血清浓度.并选2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CHF患者CA125和TNFα的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晒~0.01),心功能Ⅲ、Ⅳ级的血清浓度高于Ⅱ级(P<0.01).左室扩大组较左室常大组CA125和TNFα的血清浓度显著升高(P<0.01),CA125和TNFα的血清浓度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扩大呈正相关(r=0.621及0.54,P<0.05).结论 CHF患者血清中CA125和TNFα的血清浓度升高,升高水平与CHF患者心脏扩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与血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胆红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CHF组,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3组:心功能Ⅱ级38例,心功能Ⅲ级40例,心功能Ⅳ级18例。另外选取在本院体检的心功能正常者62名作为对照组。所有人选者于人院第2天采空腹静脉血测定UA、hs—CRP和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CHF组UA、hs-CRP和血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O.05)。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间比较UA、hs-CRP和血胆红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YHAIV级患者UA、hs-CRP和血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其中UA和血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血UA、hs-CRP和胆红素水平升高在CHF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检测慢性心衰患者UA、hs-CRP和血清胆红素水平有助于判断心衰严重程度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心功能及结构的关系.方法 收集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128例作为观察组,按NYHA标准分为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42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微粒子酶联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患者血清CA125浓度,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TNF-α浓度,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CHF患者TNF-α、CA125及LVEDD明显升高,LVEF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NF-α和CA125水平随心功能分级增高而升高.治疗后TNF-α与CA125水平随心衰控制好转而显著下降,LVEF随心衰控制好转而显著上升.②CA125、TNF-α与LVEF呈负相关,与LVEDD呈正相关(P<0.05).③不同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125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其浓度在扩张型心肌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CA125和TNF-α水平高,并可作为反映心力衰竭诊断严重程度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0.
COPD及其吸烟患者IL-8、TNF-α、hsCRP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血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吸烟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80例COPD患者分为吸烟组(n=47)和非吸烟组(n=33),50例健康查体非吸烟者为对照组;检测COPD患者加重期、缓解期及健康查体者血IL-8、TNF-α及hsCRP水平。结果IL-8、TNF—-α、hsCRP水平在加重期COPD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吸烟组明显高于非吸烟组(P〈0.05)。缓解期COPD患者与对照组比较,IL-8、TNF—α水平仍升高,且吸烟组仍显著高于非吸烟组(P〈0.05),hsCRP水平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L-8、TNF-α、hsCRP均参与了COPD急性加重期炎症反应过程,可能是反映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敏感指标;吸烟在促进IL-8、TNF—α、hsCRP的产生、加快COPD气道炎症的进展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