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阿霉素(多柔比星)、表阿霉素(表柔比星)和吡喃阿霉素(吡柔比星)为代表的蒽环类抗癌药作为最有效的化疗药之一,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白血病、乳腺癌、肺癌、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肿瘤,具有抗瘤谱广、临床疗效高等显著特点,是多种化疗方案的核心药物。然而,剂量依赖性不可逆的心脏毒性严重限制了其使用。现就国内外近年对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发病机制、监测等方面的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 蒽环类药物(表阿霉素、阿霉素)是目前治疗乳腺癌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尤其是在复发或转移的患者,含蒽环类药物方案比不含蒽环类药物方案可产生更高的有效率,生存期有所延长。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27例,CR 4例,PR 19例,SP 4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29岁,平均42岁。均采用EPI、CTX、  相似文献   

3.
吡柔吡星(priarubicim THP)是一种半合成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临床研究表明:以蒽环类药物为主的联合化疗转移性乳腺癌,在疗效、减少复发和长期生存方面,均优于非蒽环类药物方案。吡柔吡星能以很快的速度进入细胞内,迅速分布于细胞核内,抑制DNA聚合酶a和β,阻碍核酸的合成,药物嵌入DNA双螺旋链,使肿瘤的细胞中止于G2期,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导致肿瘤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别采用以阿霉素和表阿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并用检测超声心动图的方法来观察不同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的毒性并加以比较。方法采用CHOP方案治疗初治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阿霉素组和表阿霉素组,各为60例,用超声心动图检测两组在接受不同蒽环类药物化疗后2个周期6、个周期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并加以比较。结果在化疗2个周期后,阿霉素组与表阿霉素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超过10%的发生率分别为10%(6/60)和8.3%(5/60),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6个周期后,阿霉素组与表阿霉素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超过10%的发生率分别为23.3%(14/60)和10%(6/60),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对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早期检测中有重要的意义,且表阿霉素所引起心脏毒性较阿霉素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2 3例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在治疗前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核素心室造影测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并计算相对定量值。并于每一周期治疗后重复上述检查。结果 :蒽环类药物治疗一周期后 ,2 3例患者心肌相对定量值明显下降 (P <0 .0 1)。其中 11例吡喃阿霉素、6例表阿霉素和 6例米托蒽醌治疗的患者 ,心肌相对定量值明显下降 (P <0 .0 5 ) ,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无明显变化 (P >0 .0 5 )。蒽环类药物治疗多周期后的 10例患者心肌相对定量值较治疗前下降 (P <0 .0 5 )。 9例患者的心肌相对定量值 (最大累积剂量为 2 0 0mg/m2 )与一周期后无明显差别 (P >0 .0 5 )。10例患者治疗前及多周期治疗后LVEF均 >6 0 %,且化疗前后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能监测蒽环类药物所致的心肌损害 ,且较左室射血分数敏感 ,比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优越 ,有利于指导蒽环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2 3例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在治疗前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核素心室造影测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并计算相对定量值。并于每一周期治疗后重复上述检查。结果 :蒽环类药物治疗一周期后 ,2 3例患者心肌相对定量值明显下降 (P <0 .0 1)。其中 11例吡喃阿霉素、6例表阿霉素和 6例米托蒽醌治疗的患者 ,心肌相对定量值明显下降 (P <0 .0 5 ) ,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无明显变化 (P >0 .0 5 )。蒽环类药物治疗多周期后的 10例患者心肌相对定量值较治疗前下降 (P <0 .0 5 )。 9例患者的心肌相对定量值 (最大累积剂量为 2 0 0mg/m2 )与一周期后无明显差别 (P >0 .0 5 )。10例患者治疗前及多周期治疗后LVEF均 >6 0 %,且化疗前后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能监测蒽环类药物所致的心肌损害 ,且较左室射血分数敏感 ,比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优越 ,有利于指导蒽环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监测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监测中的价值。方法:23例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核素心室造影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并计算相对定量值。并于每一周期治疗后重复上述检查。结果:蒽环类药物治疗一周期后,23例患者心肌相对定量值明显下降(P<0.01)。其中11例吡喃阿霉素、6例表阿霉素和6例米托蒽醌治疗的患者,心肌相对定量值明显下降(P<0.05),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无明显变化(P>0.05)。蒽环类药物治疗多周期后的10例患者心肌相对定量值较治疗前下降(P<0.05)。9例患者的心肌相对定量值(最大累积剂量为200mg/m^2)与一周期后无明显差别(P>0.05)。10例患者治疗前及多周期治疗后LVEF均>60%,又化疗前后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能监测蒽环类药物所致的心肌损害,且较左室射血分数敏感,比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优越,有利于指导蒽环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多柔比星脂质体(pegylated liposomal doxorubi-cin,PLD)通过脂质体包裹蒽环类药物,增加蒽环类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浓度,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可用于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其最常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是对皮肤的刺激作用,包括手足综合征和手足部位以外的皮肤不良反应。局部擦烂样皮炎的发生机制尚待明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乳腺癌蒽环类药物耐药细胞株中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表达差异,探讨miRNA与乳腺癌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miRNA芯片检测乳腺癌蒽环类药物(阿霉素)耐药细胞MCF-7/ADM和其亲本细胞MCF-7的miRNA表达谱,找出差异表达的miRNA,并利用实时荧光RT-PCR法对miRNA芯片结...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是威胁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70年代以来,乳腺癌治疗的一线化疗方案一直以含蒽环类药物的治疗和CMF方案为主。作为乳腺癌临床治疗的一线药物,蒽环类药物的毒副反应始终是临床广泛关注的问题。以阿霉素为代表的蒽环类药物的毒副反应主要包括心脏毒性、骨髓抑制、脱发、肝肾功能异常、皮肤色素沉着等,其中又  相似文献   

11.
陈富龙  王坤 《循证医学》2016,16(4):247-252
蒽环类药物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蒽环类药物作用靶点,拓扑异构酶Ⅱα(TOP2A)能否作为预测蒽环类药物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激发了人们的研究兴趣。从TOP2A基因、RNA、蛋白表达三个水平分析TOP2A对蒽环类药物疗效的预测价值,并探讨TOP2A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右丙亚胺(Dexrazoxnae,DEX)对女性早/中期乳腺癌术后接受蒽环类药物辅助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82例女性早/中期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DEX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6周期,DEX组在使用蒽环类药物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右丙亚胺(右丙亚胺:表柔比星=10:1).在第1次应用蒽环类药物时即给予右丙亚胺.通过监测各时期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V),统计临床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来进行心脏功能评估,同时观察治疗的非心脏毒性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ECOG评分和分期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表柔比星(EPI)治疗第1个周期开始cTnI明显上升,到治疗结束时达到最高,直到治疗后2年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加用DEX组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cTnI水平都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LVEF在两组的各个治疗阶段水平都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非心脏副反应没有差异.两组生存及无进展生存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EPI从第1次应用时对心脏就产生了明显的毒性,加用DEX可以降低这种心脏毒性.  相似文献   

13.
蒽环类药物如阿霉素(DOX)可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但其引起的心脏毒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了解阿霉素心脏毒性机制,对肿瘤心脏病学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如何预测、诊断和防治这种不良反应需引起高度重视和思考。由于DOX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以线粒体代谢物为底物的表观遗传修饰酶最有可能受到影响。文章对表观遗传修饰,即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表达进行综述,以了解DOX引起心脏毒性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相似文献   

14.
司徒红林  张蓉  陈前军 《广东医学》2006,27(10):1579-1581
蒽环类药物是被公认为治疗乳腺癌最有效的药物之一,目前最常用的是吡柔比星及表柔比星,以蒽环类为主的乳腺癌化疗方案(CTF,CEF)是目前国际最常用的联合化疗方案。本资料对目前蒽环类药物应用于乳腺癌术后的预防复发或转移的系统性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及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解救  相似文献   

15.
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蒽环类药物,如阿霉素、柔红霉素、去甲氧柔红霉素和米托蒽醌等,是近20余年来被广泛应用的抗肿瘤药物。对于在年轻人群中发病率高、而且有望治愈的肿瘤,如急性白血病、霍奇金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及乳腺癌等疾病,这些药物常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改善疗效,化疗方案中葸环类药物的剂量常常较大。但是,随着疗效提高、药物诱发的心脏毒性的发生率也会增加,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DNA拓扑异构酶IIα(topoisomerase IIα,topo IIα)不仅是肿瘤细胞的一个增殖指标,也是蒽环类化疗药物的治疗靶点。体外实验已经表明topo IIα表达水平与蒽环类药物敏感性有关,但topo IIα能否作为乳腺癌蒽环类化疗敏感性的预测因子还存在争论。本文就近年来topo IIα及其他相关的分子指标与乳腺癌蒽环类药物敏感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蒽环类药物具有较广的抗瘤谱 ,在许多恶性肿瘤的化疗方案中 ,以用该类药物较多 ,如阿霉素、表阿霉素、吡柔比星等。但因这类药物具有较为明显的心脏毒性 ,许多患者不能耐受此方案的化疗 ,而不能达到较好的疗效。参麦注射液益气固脱 ,养心复脉 ,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我院 2 0 0 0年 2月—2 0 0 2年 2月对 77例恶性肿瘤在化疗的同时加用参麦注射液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的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恶性肿瘤患者 77例 ,男 33例 ,女 44例 ,年龄 43~ 80岁 ,平均 5 6岁。非霍奇金淋巴瘤 18例 ,肺…  相似文献   

18.
多西他赛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乳腺癌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金川 《重庆医学》2008,37(8):874-875
目的观察国产多西他赛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和临床受益反应(clinical benefit re-sponse,CBR),并以进口多西他赛作对照。方法A组3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既往未采用蒽环类药物治疗的14例采用国产多西他赛联合阿霉素治疗,(A1组)既往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16例采用国产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A2组);B组25例转移乳腺癌患者作对照,其中,未采用蒽环类药物治疗的11例采用进口多西他赛联合阿霉素治疗(B1组),既往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14例采用进口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B2组);3周为1个疗程,2疗程评价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A组有效率(CR PR)66.7%,肿瘤控制率(CR PR SD)93.3%;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脱发,可耐受,无治疗相关性死亡;CBR评价有效者73.3%。B组有效率68.0%,肿瘤控制率92.0%;不良反应与A组相似;CBR评价有效者72.0%。结论国产多西他赛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乳腺癌有很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临床受益反应良好,与进口多西他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相似。  相似文献   

19.
化疗药物体外干预乳腺癌MCF-7细胞株的耐药基因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体外评价蒽环类及紫杉类化疗药物与乳腺癌耐药相关基因MDR1(多药耐药基因)和BCRP(乳腺癌相关耐药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利用RT-PCR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体外化疗药物干预后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耐药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蒽环类药物与MDR1基因表达量间有密切关系,随蒽环类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MDR1基因表达量也随之增加.而蒽环类药物与BCRP基因间及紫杉类药物与MDR1、BCRP间都无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 蒽环类药物是MDR1基因编码的p-gp蛋白的特异性底物之一.临床可能通过检测MDR1的表达量较准确的预测蒽环类药物的疗效,并为个体化的选择敏感性药物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乳腺癌患者应用蒽环类药物序贯曲妥珠单抗治疗对其心脏毒性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按照危险因素选择合适患者的治疗方案。方法 研究纳入了2019年6月—2022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0例乳腺癌患者,患者接受蒽环类药物序贯曲妥珠单抗治疗,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是否发生心脏毒性进行分组,即为11例发生心脏毒性(观察组),289例患者未发生心脏毒性(对照组)。记录2组患者个人基础资料、肿瘤分期、病史、蒽环类药物以及联合化疗等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逐一对各项因素展开分析,了解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在本次研究分析中,心脏毒性发生例数为11例,发生率为3.67%。其中289例患者未出现心脏毒性,患者用药后未出现相关反应。2组患者在联合放疗、高脂血症、蒽环类药物种类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应用蒽环类药物序贯曲妥珠单抗后,发生心脏毒性的几率升高,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脂血症史、应用表柔比星治疗以及左胸放疗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