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建敏  金中高   《放射学实践》2009,24(6):600-602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CT和MRI表现。结果:11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均位于侧脑室前2/3、孟氏孔区,多呈不规则形,可见分叶,向两侧不对称生长,边界清晰,无或见有轻度脑水肿。CT多呈等或稍高密度阴影,其中可见囊变及钙化。MRI表现为T1WI呈等、稍低或稍高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肿块可见囊变、钙化或出血,CT和MRI增强扫描见病灶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囊变和钙化区无强化。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具备一定的特征性,有望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影像学资料较完整的1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总结其MRI表现特点。结果 15例肿瘤均位于侧脑室前部或室间孔附近,与透明隔关系密切。MRI肿瘤信号不均,T1WI多呈等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肿瘤实性部分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呈轻度至明显强化。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综合其各序列表现特点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9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均位于侧脑室前2/3、孟氏孔区,呈不规则形,分叶,向两侧不对称生长,边界清晰,无或轻度瘤周水肿.CT呈等或稍高密度,其中囊变4例及钙化3例,无出血;T1WI示肿瘤呈等、稍低信号6例,其间杂以更低信号或高信号区;T2WI呈高信号6例,其间杂以低信号、等信号或更高信号区,囊变5例、钙化3例、出血2例;CT和MRI增强扫描示肿瘤实性部分轻中度增强,囊变和钙化区无增强.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具备一定的特征性,可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MRI影像特点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CT与MRI影像特点,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17例,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21~41岁,平均29.6岁.17例行MRI检查,7例同时行CT检查.结果 本组病例中肿瘤均位于侧脑室透明隔,靠近Monro孔处,在CT上呈等或稍高密度;MRI 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矢状位和冠状位T1WI及增强扫描图像上,9例可见由胼胝体和侧脑室顶呈网状或丝条状垂向下的瘤组织,轴位7例见呈牵拉样的条索状瘤体侵犯一侧或两侧脑室侧壁.所有肿瘤均伴大小不等的囊变,部分可见钙化、出血及血管流空影像.增强扫描肿瘤多呈较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 中枢神经细胞瘤在CT、MRI影像上有一定特征性,合理应用其影像学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崔静  曹惠霞  韩立新  赵航  王蔚   《放射学实践》2012,27(1):26-30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征象。结果:9例肿瘤中6例位于侧脑室前部Monro孔附近,1例位于右侧侧脑室体后部,1例位于三脑室,1例位于右侧额叶。9例病变均为囊实性,T1WI病变实性部分呈等或略低信号,囊性部分呈低信号;T2WI实性部分呈等或高信号,囊性部分呈高信号。囊性部分表现为肿瘤边缘或内部多发的蜂窝状改变,5例实性部分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实性部分呈明显或中度强化。结论:结合MR影像学及病理表现,有助于明确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谢晓刚  郑红伟   《放射学实践》2012,27(10):1061-1064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MRI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结果:10例位于侧脑室邻近透明隔及Monro孔处,其中8例位于侧脑室体部前三分之二,2例位于后三分之二,2例突入三脑室内,均伴双侧脑室积水扩大,以同侧侧脑室为著。MRI上病变均呈囊实性,实性成分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等或稍高信号,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7例瘤周伴条索样结构并与脑室壁、透明隔及胼胝体粘连;增强后实质多呈轻度强化,部分中度强化,囊变不强化,6例可见坏死周围环状明显强化或坏死周围及实质内稍长T1、T2信号明显强化,5例病变内及边缘见纡曲增粗血管影。4例脑室外病变呈混杂信号。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年龄及病变部位,可考虑诊断本病。  相似文献   

7.
侧脑室内脑膜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侧脑室内脑膜瘤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手术病理证实的侧脑室内脑膜瘤的CT和MRI资料。结果肿瘤呈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CT平扫多呈稍高或高密度,MRI多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等高信号,除1例因肿瘤坏死致信号和强化不均匀外,余7例肿瘤密度、信号及强化较均匀;周围脑组织可见不同程度水肿。1例肿瘤稍向周围脑组织呈浸润性生长,病理诊断为恶性脑膜瘤。结论侧脑室内脑膜瘤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CT与MRI影像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NC 5例,分析其临床CT与MRI表现。结果:本组病例中肿瘤均位于侧脑室透明隔,靠近Monro孔处,在CT上呈等或稍高密度,在MRI 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可见不均匀明显强化。肿瘤均可见囊变,边缘清晰。结论:青年人位于透明隔的肿瘤,应考虑CNC的诊断,CT与MRI有助于诊断此病,确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杨静  孙聚葆  詹浩辉  刘一靖  李新瑜   《放射学实践》2013,(11):1118-1122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ll例不同部位CNC的MRI表现,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MRI特点。结果:11例CNC中,8例位于侧脑室体部,侧脑室显示不同程度脑积水,肿瘤呈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实性部分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DWI呈高信号,瘤体内均见多发大小不等囊变区,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1例位于侧脑室三角区,肿瘤沿侧脑室壁生长,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夹杂条状低信号影,DWI呈低信号,增强呈不规则环状强化。2例脑室外CNC,1例位于额叶,1例位于丘脑,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夹杂片状稍高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夹杂多发低信号,轻度瘤周水肿,增强呈不均匀片状强化。结论:位于侧脑室体部CNC的MRI表现有一定特点,结合其好发部位、发病年龄,术前多能够做出正确诊断;而其它部位CNC的MRI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颅内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表现及临床诊疗过程,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影像学特征.结果:1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中,10例位于侧脑室内前2/3,1例位于右侧额叶,1例位于第四脑室内.在MRI T1WI上,中枢神经细胞瘤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 上呈稍高信号,可见明显血管流空影.10例病例均行肿瘤全切术,2例行肿瘤次全切除术;9例病例术后均行放疗.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主要位于侧脑室内,也可位于脑实质或第四脑室内.侧脑室内前2/3肿瘤,尤其是透明隔的肿瘤,应考虑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可能,MRI 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 5例 ,其中男 3例 ,女 2例。年龄 2 0~ 44岁 ,平均 30 4岁。CT检查 3例 ,MRI检查 4例。结果 :肿瘤位于脑室内前2 /3 ,边界清楚。CT平扫呈略高密度 ,增强扫描肿瘤增强不明显。MRI表现为略短T1,略长T2信号。本组 5例有 3例误诊为室管膜瘤 ,2例误诊为星形胶质细胞瘤。结论 :中枢神经细胞瘤影像学有特征性表现 ,CT和MRI是该病有效的检查手段。侧脑室前 2 /3处发生的肿瘤 ,鉴别诊断应考虑到中枢神经细胞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和MRI对免疫状态正常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脑内淋巴瘤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共发现病灶39个,病灶除分布于额叶、颞叶、基底节等常见部位外,还可见于胼胝体、视交叉和松果体区。CT平扫:95%的病灶呈等或高密度,82%呈均匀密度。MRI: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病灶占90%,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病灶占100%。多数瘤灶呈轻至中度周围水肿(82%)和占位效应(82%)。CT和MRI增强扫描多为均匀强化。结论:脑内原发淋巴瘤少见,影像学表现与颅内其它肿瘤互相重叠,CT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应用有助于脑内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MRI及DWI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55例颅内表皮样囊肿CT、MRI和DWI表现,探讨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5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CT、MRI及DW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3例,女22例。全部病例均行MR平扫检查,其中26例行MR增强扫描,18例行扩散加权成像,26例行CT平扫检查,5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表皮样囊肿位于脑外29例,脑实质23例,脑室3例。CT平扫24例呈低密度,2例密度稍高于脑实质。51例类似脑脊液信号,1例呈短T1短T2信号,2例呈短T1长T2信号,1例T1WI大部分呈等信号,少部分为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2例囊壁似有轻微强化。DWI上囊肿均表现为高信号,且ADC值高于脑实质。结论:形态不规则、类似脑脊液信号、DWI呈高信号、不强化是表皮样囊肿的影像学表现特点,不典型表皮样囊肿可呈其它密度和信号变化,可根据不强化和DWI呈高信号与其它类似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类癌的CT及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类癌的CT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8年11月间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肝类癌患者资料.4例行CT检查,8例行MRI检查,分析其影像表现特征.结果 11例中肿瘤多发2例,表现为2个或2个以上的结节状病灶,其余9例均为单发.CT检查4例患者病灶均表现为平扫边界清楚低密度,中心可见不规则更低密度区;增强后动脉期病灶实质部分不均匀强化,中心更低密度区无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边缘仍轻度强化,强化程度较动脉期减低,中心坏死区始终无强化.MRI 8例患者中7例T_1WI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不均匀低信号,T_2WI病灶呈高信号,中心可见不规则低信号;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边缘不均匀强化,病灶中心可见不规则无强化低信号区,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边缘仍轻度强化,边缘显示不清,病灶中心无强化低信号区范围较动脉期缩小.1例患者T_1WI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囊状低信号影,囊内可见高信号,T_2WI病灶呈高信号;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边缘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低信号.结论 平扫和动态增强CT扫描及MRI能反映原发性肝类癌的影像特点,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5.
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恶性淋巴瘤患者的CT、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平扫肿瘤呈边缘相对锐利的等、高密度灶;MR扫描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灶,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灶;增强扫描肿瘤常见均匀强化,呈“握拳样”或“团块样”;肿瘤常常位于脑表面或近中线部位;多数肿瘤轻至中度水肿,占位效应轻。结论: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与某些神经系统病变有类似和重叠之处,但通过认真地分析影像表现并结合活检结果,CT、MR扫描有利于该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6.
骨内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讨论骨内脂肪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影像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骨内脂肪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11例均行X线、CT检查,2例行MRI检查.结果:X线平片表现边界清晰的不规则形透亮区,可伴硬化缘.CT上病灶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脂肪密度区,CT值-55~-120 HU,病灶边界不规则,伴有厚薄不一的硬化缘,5个病灶中心可见结节状钙化灶.MRI表现为T1WI高信号,T2WI稍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病灶信号受抑变低,边缘见长T1短T2信号,其内见线条状长T1短T2信号的纤维分隔及长T1长T2的液性囊腔.结论:结合发病年龄、病变部位、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对本病可作出正确的术前诊断,可避免不必要的穿刺活检和CT、MRI的重复检查.  相似文献   

17.
囊性脑转移瘤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囊性脑转移瘤的CT、MR I表现特点。方法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囊性脑转移瘤26例,男13例,女13例,平均年龄52.7岁。15例行CT平扫,13例行MR平扫,11例行增强CT和/或增强MR I扫描。结果26例共48个囊性脑转移灶,囊壁CT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MR T1W I和T2W I呈等或稍低信号,根据囊壁的形态将其分为3种类型:不均型、结节型、均匀型。MR T1W I囊液信号强度略高于、T2W I高于脑脊液信号强度,而CT密度与之相似或略高。增强扫描肿瘤呈环形强化,部分病灶可见强化壁结节。结论囊性脑转移瘤形态多样,需与脑脓肿及其他肿瘤性囊性病变相鉴别,MR I多方位增强扫描对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脑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病理证实的脑内原发性淋巴瘤的CT、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病灶单发18例,多发7例,共37个病灶,其中幕上33个,幕下4个。CT平扫表现为等或稍高密度,MRI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均见肿瘤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瘤周多为轻、中度水肿。结论:原发性脑淋巴瘤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与其它颅内病变有重叠及类似之处,认真分析其特点,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