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为丰富断层解剖学教学手段和资源,利用数字中国人数据集构建断层解剖学彩色图谱。方法:选取数字中国人男1号和女1号数据集中图片进行标注等处理,制作出版断层解剖学彩色图谱。结果: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在2006年10月和2005年10月分别出版发行了《中国数字人男性彩色图谱》和《中国数字人女性彩色图谱》。结论:利用中国数字人数据集可以很好地构建断层解剖学图谱,用于断层解剖学教学。  相似文献   

2.
付绍武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0):152-153
目的 研究中国人体质特征的可视化人体三维重建,并在普通计算机上实现整个人体的体数据三维重建.方法 采用第三军医大学在互联网上公布的中国第一套男性人体断层数据集,使用VGStudio Max工具软件进行体数据三维重建,最终获得一个可以从任意角度和层面观察的可视化人体数据,并能够实现部分组织的分离和表面抽取.结论 对低分辨率的第一套中国男性人体水平切面彩色JPG图像集进行可视化三雏重建,在电脑上实现快速、流畅的三雏显示,可以为解剖学教学提供直观、准确的解剖学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数字神经解剖学图像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方法通过数字神经解剖学图片、人脑的三维动画、数字断层解剖图片三个数据集的建立完成数据库资料的收集与构建。结果通过数字神经解剖学动态网站与数据库镜像链接的方法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关键词、搜索代码、目录查询可以快速检索到所需要的图片与三维动画。结论该数据库在传统的神经解剖学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医学信息技术、医学图像处理技术为广大的医学研究人员提供信息平台,成为学习数字神经解剖学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4.
FLASH在开发人体解剖彩色图谱教学软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体解剖学属于形态学范畴,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大量的人体解剖图片,使学生便于理解和记忆。传统人体解剖教学中,通常采用挂图来教学,现代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教室的投影仪及实物展示台来展示解剖图谱与解剖标本。然而,前者体积大,质量重,使用时烦琐,挤占了宝贵的教学时问,而且不能放大。无动态效果;后者虽然可以放大图像,但操作繁杂,调用图谱不方便,也没有动态效果。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利用FLASH软件开发了《人体解剖彩色图谱》教学软件。软件以多级菜单的形式显示人体解剖学图谱分类,通过菜单交互调用不同的图像。携带方便,使用非常便捷。  相似文献   

5.
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腹腔内脏器官三维重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完全具有中国人体质特征的可视化人体腹腔器官三维重建。方法:采用第三军医大学推出的世界上第一套中国男性人体断层数据集,人工勾画出器官轮廓后,将胸部至盆部的数据在计算机进行编程计算处理。结果:最终设计出一个可以从任意角度和层面观察腹腔中各器官和组织的立体形态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软件。结论:制作的软件对腹腔各脏器进行了很好的可视化,为外科实施手术提供直观、准确的解剖学信息。可以成为传统教材和解剖学图谱的非常有力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一门学科。在解剖学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局部解剖学学习中,人体一些解剖部位结构细小、复杂,难以将解剖结构暴露清楚,细微结构不易辨认,给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带来很大不便。用3dx max构建人体结构三维模型可以对建立的数字解剖模型进行虚拟仿真操作,模拟解剖学的标本观察,虚拟解剖操作等,克服了以往传统解剖学教材和图谱的缺点,可以成为传统教材和解剖学图谱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7.
张绍祥教授(1957.10-),重庆綦江人,医学博士、人体解剖学教授,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副校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解剖学会人体解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解剖学会断层影像解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数字医学研究联络组副组长、全军解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解剖学会理事长、重庆市数字医学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8.
《心脏组织学图谱》阅后感郭志坤同志主编的《心脏组织学图谱》已于1995年12月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问世。这是一件可喜的事,因有关心脏解剖学、组织学的专著国内缺乏,给心血管方面的研究生和临床医生等深入学习造成很大困难。此书有心脏彩色光镜照片和电镜照...  相似文献   

9.
钟世镇院士是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南方医科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解剖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数字人研究联络组组长,中国数字医学研究联络组组长,开创了解剖学领域中理工医结合的生物力学研究,创办并主编了《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数字人和数字解剖学》等学术巨著;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和“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对数字医学的研究具有深厚的造诣,是中国可视虚拟人研究的领军人物。为此,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钟院士,请他谈谈数字医学领域研究的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0.
人体断面解剖学的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断面解剖学sectional human anatomy是研究人体不同方位断面上的器官结构的形态、位置以及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B型超声波、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等诊断技术的发展,人体断面解剖学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和发展,国内很多医学院校相继开设了本门课程,并成为医学影像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不仅为影像专业奠定了重要的断面解剖学基础,也为其他医学专业师生提供不可缺少的人体断面基础知识。在国外,自1844年Huschke出版了女婴断面图谱后,全身的或各个部位的图谱相继问世,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B型超声波、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SPECT)等新技术应用于临床诊断,人体断面解剖学与影像解剖学图谱大量涌现,如Wegener(1983年)出版全身CT断层图谱,Lyons(1989年)出版了实用彩色断面解剖学图谱;紧接着,断面标本与断层影像结合对照图谱也出现了:Han和Barrett(1990年)出版了断面标本与CT、MRI影像结合对照图谱,把基础和临床更加密切结合起来。在国内,CT和MRI影像技术引进我国后,人体各部CT和MRI图象的...  相似文献   

11.
喉中间腔区域的薄层横断面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供中国可视化人体有关喉中间腔区域横断面的形态学资料,并为临床上对喉的影像识别与诊断和喉的外科治疗提供薄层断层解剖学依据。方法 从首例中国可视人数据集中提取喉的前庭裂与声门裂之间断层图像,并观察该区域的解剖结构。结果与结论 断层图像上能清晰显示出软骨、肌、韧带、间隙等解剖结构形态及其相互的毗邻关系;软骨的不对称性骨化、环杓关节的不对称性运动等现象常在正常人群中出现,不一定是某种疾病引起的;并提出了喉中间腔区域内的结构在横断层上的最佳显示层面。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测子宫的横断面形态及其与周围器官的相互关系.为妇科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及临床诊断、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应用首例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选择从子宫底层面至子宫颈末端连续断层图像,测量子宫的上下径,子宫体左右径及前后径,子宫颈的长度,膀胱、直肠与子宫、阴道的间隔距离等数据.结果薄层断面图像上可清晰显示出子宫及其附件的解剖结构形态以及与膀胱、直肠等相邻器官的相互毗邻关系.结论薄层断面提供了子宫在盆腔中位置的完整、精确的数据,对妇产科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临床诊断、手术治疗及妇科肿瘤的放射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数字化人体的有关腹膜后脏器的形态学数据,为肾脏和肾上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提供薄层解剖学的对照依据.方法 应用中国第5例可视化人体数据集,提供出腹部肾上腺、肾脏的横断面图像,与相对应的MRI轴位图像进行对照研究观察.结果 在人体断面解剖图像与相应的MRI水平位图像上,清楚地显示出了肾脏、肾上腺的形态以及与周围结构的相互毗邻关系.结论 采用数字化人体技术形成了高清晰度、真彩色的断面解剖图像,为临床影像学MRI提供了良好的对照图像,有利于临床医生更深入地了解MRI图像中肾脏、肾上腺在正常或病态情况下的形态、解剖位置和与周围脏器的相互毗邻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男性上颈椎及其相关结构的计算机三维重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中国人体男性上颈椎局部可视化数字模型 ,为该区疾病的影像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应用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 ,在SGI工作站上对上颈椎部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及立体显示。结果 上颈椎部局部可视化数字模型能够清晰显示上颈椎部各种重要结构 ,着重显示了上颈椎部韧带、血管与骨性结构三维解剖关系。三维重建结构可以单独或联合显示 ,重建结构的任意径线及角度均可进行适时三维测量。结论 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能够提供完整精确的断面数据 ,上颈椎可视化模型准确反映该区域复杂的解剖结构及其空间毗邻关系 ,可应用于上颈椎部外科手术教学以及手术入路的设计等  相似文献   

15.
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测中国可视化人体男性脊柱区颈段连续横断面的重要结构。方法 应用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在薄层断面图像上观察和测量脊柱区颈段椎管、脊髓、横突孔、椎动脉等结构。结果 首例中国可视化人体的薄层断面图像上清楚地显示了脊柱区颈段的骨性组织、结缔组织、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结论 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能够提供完整精确的断面数据,脊住区颈段的断面解剖观测为临床上该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三叉神经断面解剖及肿瘤侵犯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薄层断面解剖和肿瘤侵犯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应用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并对照CT、MRI观察三叉神经形态及其毗邻。同时观察了11例三叉神经肿瘤侵犯三叉神经的表现。结果 首例可视化人体数据集能清楚地显示三叉神经全程。对应的CT和MRI检查能清楚显示三叉神经脑池段,对Meckel腔内三叉神经节则显示不够清楚。CT和MRI能准确显示三叉神经肿瘤侵犯三叉神经情况。结论 首例可视化人体数据集能提供准确的三叉神经断面数据,对CT和MRI显示三叉神经和评价肿瘤侵犯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人体断层解剖学是用断层的方法研究和表达人体形态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通过融合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结合传统教学方式,适应影像学专业与临床医学专业的断层解剖学教学需要,在腹部断层解剖学的教学中以器官为中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以便更好地将人体解剖学知识与临床应用结合。  相似文献   

18.
虚拟中国人女性一号肝脏数据集肝脏断面图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数字化虚拟人体肝脏数据集图像中肝脏及肝脏管道结构特征.方法: 采用虚拟中国人女性一号(virtual Chinese human female No.1 VCH-F1)数据集肝脏部分的连续断面图像进行观察.结果: VCH-F1数据集含有875张肝脏连续断面图像,断面间距为0.2 mm,无信息缺失,图像所显示的肝脏断面中肝动脉、肝静脉、门静脉和胆道结构以及肝脏与周围相邻组织关系清晰,数字化摄影分辨率为3024 ×2016像素,每个断面图像文件大小为17.5 MB,数据量14.2G.结论: VCH-F1数据集肝脏段图像清晰,结构显示完整.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蝶窦进行冠状位薄层断层解剖学研究。方法通过冰冻铣切技术获得层厚为0.1mm的连续冠状位断层解剖图像观察蝶窦及其重要毗邻结构。结果75%的蝶窦为鞍型,蝶窦中隔居中者为15%,60%视神经管以及75%颈内动脉在蝶窦外侧壁处形成突起。结论通过对蝶窦连续冠状位薄层断层解剖图像的追踪观察可以为安全行蝶窦开放术提供蝶窦及其重要毗邻结构的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