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 CT 及三维成像技术完善胃癌的术前诊断和比较研究不同重建方法的优越性.方法 36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 扫描,MPR(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s)、SSD(shaded surface display)、RT3D(real-time 3D),CTVE(CT virtual endoscopy)、立体剖割重建.术后均有病理证实.采用SPSS 10.0 进行秩和检验.结果 CT 对胃癌的大体分型准确率为100%.各种重建技术对于不同病变的显示存在显著性差异.MPB:P>0.05,浸润型、菜花型、溃疡型三种类型无差异.SSD:P>0.05,三种类型的胃癌无差异.立体剖面:X2=13750,P=0.001,浸润型效果差.RT3D:X2=26.837,P=0.000,浸润型效果差.ME:X2=18.669,P=0.000,浸润型效果差.结论 多种螺旋 CT 重建技术在胃癌术前的应用可以弥补传统消化道检查方法的不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各种重建技术对于不同病变的显示存在显著性差异,应该采用多种重建技术,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
应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诊断骨关节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隋林  王宏远 《医学争鸣》2008,29(16):1509-1511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在骨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骨关节损伤患者行16层螺旋cT扫描后,在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和表面遮盖显示(SSD),分析两种方法对骨关节损伤的显示,并与X线平片比较.结果:X线平片、16层螺旋CT扫描、MPR和SSD图像对骨关节损伤的检出率依次为67.4%,80.4%,95.6%和91.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MPR未显示的踝关节骨折1处和腕关节脱位1处在SSD中均获确诊,MPR显示颅骨骨折1处、骨盆骨折2处、脊柱骨折1处均在在SSD中漏诊,MPR和SSD联合应用对骨折的检出率为100%.MPR图像可清晰显示骨表面和内部的骨折线,骨折的移位情况和关节内部细节等,SSD能够从外部显示骨折线的形态、长短、走向,骨表面碎骨片的形态大小、骨折的移位等.结论:16层螺旋CT结合不同的图像重建技术可提高骨关节损伤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迷路炎致突发性耳聋的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薄层螺旋扫描技术(小视野Fov=5cm,层厚1.0mm),进行最小密度投影法(MinIP)、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多层面重组(MPR)和表面重建(SSD)各种方法的三维重建。结果:采用MinIP,MPR及SSD能充分显示骨性迷路,耳蜗,前庭,前、后、外三个骨性半规管,膜性迷路,蜗管(2.5周),球囊,椭圆囊,前、后、外三个膜性半规管的表面、分布形态及内部结构和病变密度、范围、形态、边缘情况。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能充分准确观测内耳迷路内部和表面的立体结构,并能充分显示病变范围、形态、密度、边缘情况。  相似文献   

4.
36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术前采用4层螺旋CT进行薄层扫描后作MPR及SSD后处理。探讨4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与表面遮盖法(SSD)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36例胫骨平台骨折中,MPR能清晰显示各型骨折,在冠状面上可以直接测量骨折塌陷及劈裂的程度;SSD直观地照示胫骨平台骨折的立体形态,并依据SSD胫骨平台俯视位像上受累象限设计手术入路。提示:MPR及SSD成像技术作为多层螺旋CT横断面图像的重要补充,二者相结合能全面、直观、立体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准确情况,有利于外科医师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种后处理技术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67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的MSCT扫描及MPR、SSD、VR重建图像并进行分析。结果MPR重建在显示周围型小肺癌五项主要征象上敏感性均高于横断面薄层扫描(P〈0.05);SVR重建在显示周围型小肺癌四项主要征象上敏感性均高于横断面薄层扫描(P〈0.05),SVR重建无法显示空泡征;SSD重建在显示周围型小肺癌四项主要征象上敏感性均高于横断面薄层扫描(P〈0.05).结论周围型小肺癌不同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显示肺肿瘤重要征象上各有一定的优势,如普通薄层CT无法清晰显示所需要的影像,可选择一定的重建技术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6.
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成像在腕关节外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和三维(3D)表面遮盖显示(SSD)在腕关节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例腕关节外伤经X线平片、常规CT扫描、MPR和SSD后处理。结果每例经MPR重建后均能清晰的显示腕关节诸骨骨折及对位关系。SSD能准确评估骨折线的走行和关节对位关系。19例中共发现骨折及脱位51处,其中多发性骨折合并脱位4例,多发性骨折不合并脱位12例,单纯性骨折3例。19例中13例手术结果证实了SSD和MPR显示的骨折及脱位情况,6例手法复位及石膏托固定。结论螺旋CT的MPR和SSD重建有助于腕关节骨折碎片的立体定位和关节脱位分型,对手术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8例肋骨骨折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重建全肋骨SSD图像。结果88例均经多层面重建术(multipianar reconstruction MPR)和表面遮盖法(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技术重建满意的显示出三维重建图像。MPR显示肋骨骨折300根.SSD显示290根。结论16层螺旋CT肋骨兰维重建能够直观、立体、清晰、多角度的显示肋骨骨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SD)及容积重建(VR)技术在四肢骨关节骨折与脱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1例四肢骨关节骨折的患者进行螺旋CT容积扫描,在工作站上进行MPR、SSD、VR成像,结合轴位扫描图像对骨折分型,观察3种重建图像在显示骨折线、骨折碎片以及四肢关节脱位方向和程度的效果。结果:MPR对判断关节脱位方向和程度有帮助;SSD显示骨折和关节脱位的立体效果较好;VR虽然立体效果稍逊于SSD,但能显示骨折的细微结构。结论:MPR、SSD、VR3种重建方法可互为补充,能够立体直观、整体地显示四肢骨关节骨折和关节脱位,对临床医生决定治疗方案、患者预后的估计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重建技术在急性输尿管小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7-2013—11间我院就诊的74例急性输尿管小结石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泌尿系统X线平片及CT检查,分析结果。结果:与超声及泌尿系统X线平片检查相比,CT扫描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X^2=72.86,P〈0.05)和(X^2=62.28,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多平面(MPR)及曲面重建技术(CMP)能清晰显示急性输尿管小结石的病变部位、周围组织并提供多方位图像,提高了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多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肩胛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肩胛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肩胛骨折患者进行多螺旋CT扫描,重建肩胛骨表面遮盖法(SSD)图像。结果46例均经多层面重建术(MPR)和SSD重建技术显示出满意的三维重建图像。MPR显示肩胛骨折53处,SSD显示肩胛骨折50处。结论多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够直观、立体、清晰、多角度的显示肩胛骨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占军  周智洋  陈少明 《吉林医学》2010,(33):5951-595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表面遮盖(SSD)和多平面重组(MPR)在肩胛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5例肩胛骨折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行MPR和SSD重建成像,回顾分析其CT影像学资料,并与DR片进行比较。结果:45例患者中MPR发现骨折52处,合并肩关节脱位6例,其中DR漏诊骨折5处,CT常规轴位图像漏诊骨折3处,SSD重建漏诊骨折3处。MPR能良好显示微小骨折,SSD在显示骨折的位置、形态、范围及移位方面较好,SSD和MPR结合使用能清晰、全面地显示肩胛骨骨折的部位和程度。结论:多层螺旋CT的SSD和MPR成像技术,对肩胛骨骨折的诊断和手术方案制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对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MSCT-3D)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4层螺旋CT对43例周围型肺癌进行胸部薄层扫描和三维图像后处理,获得横轴位、多平面重建(MPR)、三维的容积重建(VR)以及表面重建(SSD)图像,进行肺癌胸膜凹陷3D影像学观察分析;与肺炎症病变、肺结核进行3D影像学比较。结果43例周围型肺癌39例出现胸膜凹陷征(90.6%),按三维立体形态学改变分为:①裂隙征6例;②星样征13例;③脐样征9例;④火山口征11例。MSCT-3D显示肺癌胸膜凹陷优于MPR和横轴位图像(χ^2=17.09,P〈0.01);肺癌病变大小与胸膜凹陷征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病灶至胸膜的距离与胸膜凹陷的深度之间呈负相关(r=-0.753,P〈0.05);胸膜的“火山口征”是肿瘤侵犯胸膜的影像学征象;肺部炎性肿块的胸膜3D影像表现为凹陷浅无皱褶,多沿叶间裂分布,结核球胸膜3D表现为“苦瓜皮”样改变。结论MSCT-3D对于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的显示更接近于活体状态下胸膜凹陷的病理形态,有助于肺内肿块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危成波 《医学综述》2013,(21):4016-40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来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住院诊治的84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成像(VR),分析其骨折情况。结果84例患者共发现骨折线392条,MPR可发现骨折线392条(100%),常规CT扫描图像发现骨折线328条(83.7%),其中上颌骨、鼻骨、筛骨、蝶骨骨折的显示率显著低于MPR图像(P〈0.05),眶骨、颧骨和下颌骨的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R共显示294条骨折线(75.0%),其中上颌骨、眶骨、鼻骨、筛骨、蝶骨骨折显示率显著低于MPR图像(P〈0.05),颧骨和下颌骨的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全面评估骨折情况,提高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其在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影像(SSD)和MPR)在四股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中的应用价值和技术要点。方法:研究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患者的螺旋CT横轴位及三维影像。统计重建图像质量优劣。结果:SSD图像质量优秀41例(77.4%),良好8例(15.1%),较差4例(7.5%),MPR图像质量优秀40例(75.5%),良好9例(17.0%),较差4例(7.5%),结论:螺旋CT横轴位结合SSD和MPR图像能提供肢体骨肿瘤样病变非常有价值空间结构信息,其表现接近病理解剖,临床应用价值大,利于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案和制定手术计划。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和三维重建(3D)技术对外伤性胸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25例胸骨骨折患者行螺旋CT薄层扫描检查,并在工作站行多层面重建图像(MPR)和3D图像重建,观察和分析胸骨骨折的显示情况。结果:25例患者中CT共检出31处骨折。螺旋CT检查能够显示出明显的移位性骨折,MPR清晰显示骨折线的走行和移位,三维重建图像(3D)立体呈现骨折的移位变化。结论: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和三维重建(3D)技术较单纯横断面扫描能获得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有利于临床明确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及重建技术在脊柱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螺旋CT及重建技术在脊柱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脊柱损伤患者的螺旋CT袖位图像(TrCT)、多平面重建图像(MPR)、表面遮盖法重建图像(SSD),根据对病变的分辨率,将三者对病变的显示能力分为优、良、差3等。结果 脊柱正、侧位CT定位像类似于常规X线摄片。TrCT、MPR对骨折、无旋转脱位、脊髓损伤显示良好。SSD对线性骨折、脊髓损伤显示差。MPR和SSD能清晰显示椎间隙宽窄、椎体滑脱;椎体旋转脱位以SSD显示最好。MPR和SSD立体感强,空间分辨率高。结论 螺旋CT应作为脊柱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熟悉并灵活应用CT定位像、TrCT、MPR、SSD图像,可对各种脊柱损伤作出及时而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16-SCT)及其多平面重建(MPR)、三维表面重建(SSD)、容积重建(VR)等重建技术在复杂骨关节创伤性骨折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创伤性骨折100例,包括胫骨平台骨折30例,髋臼骨折30例,脊柱骨折30例,踝关节骨折10例。所有病例均经DR检查和16-SCT检查。16-SCT扫描后,在工作站上行MPR、SSD和VR重建。结果100例骨折共检出308处骨折线。DR检出239处,检出率77.6%;16-SCT横轴位检出301处,检出率97.7%;MPR检出308处,检出率100%;SSD检出246处,检出率79.9%;VR检出279处,检出率90.6%。在骨折分型上,DR有21例诊断错误,包括:胫骨平台骨折9例,髋臼骨折8例,脊柱骨折4例。在检出骨折线数量方面,16-SCT横轴位、MPR、VR与D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o.05),SSD与D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骨折分型诊断方面,16.SCT轴位图像及其MPR、SSD、VR等重建技术明显优于DR。结论16-SCT的轴位、MPR、VR图像在显示骨折线及骨折分型诊断方面明显优于DR,在创伤性骨折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中具有其他影像方法不能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技术(VR)、表面遮盖技术(SSD)、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64层螺旋CT扫描,并通过VR、SSD及MPR技术证实的胫骨平台骨折病例,并与X线平片对比.结果 X线诊断骨折56例,漏诊4例,螺旋CT显示全部胫骨平台骨折.多平面重建和容积重建技术、表面遮盖技术在显示骨折部位、范围、骨碎块劈裂和关节面塌陷程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平片,分型更准确.结论螺旋CT的MPR和3D重建能直观、立体地显示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对骨折分型具有明显优势,对手术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骨盆及髋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例髋关节骨折及14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重建骨盆SSD图像。结果24例均经多层面重建术(MPR)和表面遮盖法(SSD)技术重建出三维图像。结论螺旋CT对骨盆及髋关节骨折三维重建能够直观、立体、多角度的显示出骨折部位.形态.移位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骨关节损伤患者均行MSCT扫描,全部患者行表面遮盖显示(SSD)、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重建(VR)。分析3种方法对骨折及脱位的显示情况。结果:48例患者中共发现51处骨折,MPR显示了所有骨折的部位及形态,SSD技术漏诊2例骨折,VR技术漏诊1例骨折。结论:SSD及VR技术可以立体、逼真地显示骨折及脱位情况.MPR技术较SSD、VR技术能更清晰地显示细小的骨折线。MSCT横断面扫描结合不同重建技术,可以准确、直观地诊断骨关节损伤。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