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脓毒性休克患者氧代谢参数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脓毒性休克患者氧代谢参数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脓毒性休克患者经复苏治疗后由Swan Ganz导管取血测氧供 (DO2 )、氧耗 (VO2 )及动脉血乳酸值 ,为初次测量 ,拔Swan Ganz导管前的最后 1次测量为末次测量。结果连续收治的 45例外科脓毒性休克患者中 ,2 2例存活 ,2 3例死亡。用初次DO2 ≥ 6 0 0ml·m- 2 ·min- 1 评价患者预后 ,其敏感性为 86 % ,特异性 6 2 % ;存活组与死亡组初次及末次VO2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存活组动脉血乳酸值逐步降低到正常 ,死亡组则持续升高。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存在“缺陷性氧耗”现象 ;血乳酸水平可以反映患者的预后 ;初次DO2 高者 ,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休克治疗中氧代谢监测与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休克的氧代谢障碍概念是对休克认识的重大进展 ,研究证实 ,休克病人、心脏手术及外科高危病人均易发生以氧供(DO2 )不足及氧摄取利用受限为特征的氧代谢障碍 ,并成为各类休克和其他危重症病情发展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氧代谢监测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对休克的评估方式 ,而且对休克的治疗也产生深远的影响。近期的休克治疗已由以往的血液动力调整转向氧代谢状态的调控。改善组织氧代谢成为休克和其他危重症治疗的基本目标。休克与氧代谢障碍一、休克的评估及氧供改变 传统上对休克的评估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神志改变、躁动、脉搏细弱…  相似文献   

3.
约10年前,提出了病理性氧供依赖这一概念。目前认为病理性氧供依赖的出现即意味着组织缺氧,它与高乳酸血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它可在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脓毒症、严重心衰等重危病人中出现。由于其潜在的临床意义使这一概念备受重视。但目前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尚有差异,本文同时分析了导致争议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和评价了脓毒性休克的病理、生理,着重介绍了心血管及与脓毒性休克递质的相关治疗.阐述了血管收缩药的合理应用以及氧供与氧耗的关系,并提出了用血浆提出法和血浆过滤作为消除脓毒性休克中多种介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作者曾报道,高动力脓毒性休克病人在补液复苏期出现氧输送量(DO_2)和全身氧消耗量(VO_2)同时增加,并指出败血症时乳酸性酸中毒由全身灌注量不足引起。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高动力脓毒性休克病人中DO_2增加和VO_2改变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探讨。 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54~90岁)相继收治入ICU、需重点监护并在输液时又呈DO_2增加的高动力脓毒性休克病人都有严重的感染灶或血培养阳性,心脏指数(CI)>2.8 L/min·m~2,动脉血乳酸盐>1.0mmol/L。最初容量补足后测定血流动力学和新陈代谢数据作为基线,随后的24小时内每6小时测定一次。  相似文献   

6.
从ICU的109例多器官衰竭的病人中选出符合脓毒性休克(脓毒综合征)诊断的78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人给予扩容(输液和输血)、给氧、多巴胺2μg/(kg·min),以同时达到以下3个指标:①心指数CI>4.5L/(min·m~2);②氧供DO_2>600ml/(min·m~2);③氧耗VO_2>  相似文献   

7.
在急性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和慢性充血性心衰时均可发生特有的心脏缺血综合征即心肌氧需大于氧供。本文论述在低心排血和低氧供情况下机体所发生的代偿反应。  相似文献   

8.
危重病人组织氧合状况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氧合障碍和氧债是危重病人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水平,近年提出在维持全身氧供/氧需平衡的同时,还应注意监测局部器官组织水平的氧合状况,以便更早发现和纠正组织细胞的氧障碍。  相似文献   

9.
脓毒性休克的死亡率高,它引起的心血管功能异常包括中心的心肌抑制和外周的血管张力衰竭。治疗包括扩容、注射抗生素和变力性药,最近重点转向氧输送。本文前瞻性研究单用肾上腺素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作用和剂量。脓毒性休克病人18例,动脉收缩压≤12kPa,尿量<20mL/h,有感染病灶和血培养阳性。体温>37.5℃或  相似文献   

10.
脓毒性休克时类固醉激素的作用仍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现节译两篇有代表性的文章以供读者参考。第一篇是芝加哥医学院的Schumer W撰写,他历年来进行了很多研究,极力主张应用类固醇激素。另一篇是加州大学的Blaisdell FW撰写,Blaisdell对急性呼吸窘迫征的研究和贡献是尽人皆知的,他怀疑类固醇激素对于脓毒性休克的治疗作用,他认为脓毒性休克病人主要死于感染而不是休克;脓毒性休克的发病机理主要是低血容童和高代谢所产生的热量需要散发。他的意见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下面是他们两位的文章的节译。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心脏直视手术病人可能产生的影响,以指导其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方法:观察16例ASAⅡ-Ⅲ级择期心脏直视手术病人,接受体外循环前实施2急性等容血稀释,监测病人血液动力学、氧供、氧耗、乳酸浓度等及颈内静脑海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血液稀释后病人的心指数增加了15.5%,氧供和氧耗无显著变化,氧摄取经无显著变化。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乳酸浓度及颈内静脉血乳酸浓度无明显  相似文献   

12.
在急性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和慢性充血性心衰时均可发生特有的心脏缺血综合征即心肌氧需大于氧供。本文论述在低心排血和低氧供情况下机体所发生的代偿反应。  相似文献   

13.
严重感染可分为脓毒症、脓毒症综合征和脓毒性休克三期。脓毒症综合征为感染引起的全身合并症,如中间代谢障碍、周围循环阻力低、心排量高、动静脉血氧差缩小、细菌内外毒素和介质引起的微循环障碍及多器官衰竭。若扩容治疗无效而需升压药才能稳定动脉压,则定为脓毒性休克。不符合脓毒症综合征标准,且无器官灌注或功能改变,无代谢性酸中毒或血小板减少症,则定为单纯脓毒症。 研究对象为30例重症监护的感染病人。机械通气病人用装备Bennett MAⅡ型呼吸机  相似文献   

14.
体外循环术后早期氧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术后病人早期氧动力学变化。方法:19例病人分别于术前、术毕及术后12、24、48、72和96小时测定全身氧供给(DO2)、氧消耗(VO2)及氧摄取率(ExtO2)等。结果:存活与死亡两组病人术毕始VO2、ExtO2即明显增加,DO2升高不显著。24小时后两组DO2均明显升高,存活组VO2、ExtO2恢复至术前水平,VO2对DO2呈非氧供依赖关系;死亡组则VO2、ExtO2仍显著增加,呈氧供依赖关系,且伴有血乳酸浓度升高。结论:氧供依赖关系的出现反映了组织氧债存在及微循环功能的失调。  相似文献   

15.
失血性休克时大鼠全身氧供给与氧消耗关系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失血性休克时大鼠全身氧供给 (DO2 )与氧消耗 (VO2 )关系变化。方法 按每次 4ml/kg ,每隔 0 5h分次从静脉放血 ,观察大鼠休克过程中DO2 ,VO2 ,氧摄取率 (ExtO2 )等变化。结果 失血 2 0h时平均动脉压开始明显下降 (P <0 0 1 )。在休克早期 ,DO2 呈进行性下降 ,ExtO2 出现代偿升高 ,VO2 维持相对不变 ,呈非氧供依赖关系 ;当DO2 降至2 7 64ml·min- 1 ·kg- 1 后 ,VO2 随DO2 线性降低 (P <0 0 1 ) ,即呈氧供依赖关系 ,并伴血乳酸浓度升高。结论 失血性休克时DO2 与VO2 间呈双相变化关系 ,氧供依赖关系的变化反映了全身组织缺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全身氧耗量(VO_2)是反映细胞功能的潜在的、可测得的功能性指数。脓毒症时,当心输出量(CO)仍正常或高于正常,VO_2有时会下降。这就提示在血流动力学衰退之前,VO_2的下降可预示脓毒性休克的发生。作者设计了一种直接、连续测定VO_2的装置,可用于研究灵长类内毒素性休克及人类脓毒性休克时VO_2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高原地区感染性休克患组织灌流及氧合情况,我们对西宁地区25例感染性休克患采用了Swan-Ganz导管及热稀释法心排量测定技术,将其整个病程中的氧动力学指标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全部患氧(DO2)及氧耗(VO2)均有不同程度增加,VO2对DO2出现病理性氧供依赖:成活组患DO2达到0.7L·min^-1·m^-2以上时,VO2的增加趋于缓慢,但未出现明显平台趋势,而死亡组呈持  相似文献   

18.
组织氧合障碍和氧债是危重病人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水平,近年提出在维 持全身氧供/氧需平衡的同时,还应注重监测局部器官组织水平的氧合状况,以便更早发现和纠正组织细胞的氧障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根据ICU中普遍能获得的变量建立一个评分系统。诸如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评分系统(APACHEⅡ)及简化的急性生理学评分系统(SAPS)与内外科ICU病人的死亡危险性有关。但两者对脓毒性休克病人的辨别力欠佳,且决定这些病人预后的主要因素亦未考虑在评分系统中,如基础疾病、引起休克的感染特征和血液动力学等。回顾10年来内科ICU收治的脓毒性休克病人,均规范化处理,包括用肺动脉漂浮导管常规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基础疾病包括肝硬化、原先存在的心力衰竭、慢性呼吸衰竭、慢性肾衰竭、免疫性疾病等。根据两组病人,88例脓毒性休克病人分析所选的两个评分系统。第一种简化的脓毒性休克评分系统(SSSS),是通过临床、生物学和血  相似文献   

20.
已知肝在脓毒症的综合效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故推测在肝硬化脓毒性休克病人较非肝硬化者有不同的特点。本文比较两者的血液动力学和代谢表现及ICU的监护结果以明确肝硬化病人的脓毒性休克的特点,选35例脓毒性休克病人,分成两组,分别由12例肝硬化病人和23例非肝硬化病人构成。测脓毒性休克明确诊断后的最初24小时内的血液动力学和代谢值以便尽量减少治疗因素的影响。用热稀释法测心输出量,心脏指数(L/min/m~2)从心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