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韦吉伟 《广西医学》2001,23(2):388-388
随着消化性溃疡病因的深入研究 ,人们越来越重视幽门螺杆菌 (HP)的感染在消化性溃疡的成因中的重要作用 ,即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之一。本文对 35例消化性溃疡进行 HP感染阳性率的监测 ,旨在进一步探讨 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病例取自 1 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间在我院住院接受胃镜检查并做 HP检测的患者 ,共 35例 ,男性 32例 ,年龄 1 3~ 69岁 ,平均42 .68岁 ;女性 3例 ,年龄 1 7~ 74岁 ,平均 38.67岁。其中胃溃疡 2例 ,均为男性 ,年龄 2 5~ 32岁 ,平均 2 8.50岁 ;十二指肠球…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 1 997年 7月~ 1 999年 2月将丽珠集团生产的丽珠胃三联应用于临床以来 ,共治疗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病人 49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将临床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人 9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49例 ,男 2 6例 ,女 2 3例 ,年龄2 3~ 75岁 ,平均 48.5岁 ;对照组 5 0例 ,男 2 5例 ,女 2 5例 ,年龄2 0~ 70岁 ,平均 46岁 ,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1 .2 方法 两组病人均因上消化道症状而行胃镜检查 ,均排除溃疡病和恶性肿瘤 ,在胃镜检查的同时取活检送病理 ,并应用海…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2001年2月~2003年4月于门诊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浅表性胃炎127例,现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选127例均经胃镜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HP感染的诊断标准参照1997年4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幽门螺旋杆菌专题学术研讨会上拟定的临床诊断标准,所有病例胃黏膜涂片( ),14C呼气试验( ).随机分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65例,男33例,女32例,年龄16~70岁,平均42岁,病程0.5~20年;单纯西药组(对照组)62例,男31例,女31例,年龄18~69岁,平均41.5岁,病程0.5~21年.两组一般资料具可比性.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 1999年至今,共收治病人90例,均进行胃镜检查和病理组织活检,确诊为HP(+)感染.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年龄在28-65岁,平均41岁,病程2~16年,平均7.5年,西医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2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0例,十二指肠溃疡12例,胃溃疡7例.  相似文献   

5.
1 材料与方法①病例资料本组病例为我院1996~1997年间经胃镜确诊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住院病人共96例,其中幽门螺杆菌(HP)阳性82例(85.4%),将82例HP阳性的DU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21~65岁,平均40.3岁.对照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20~66岁,平均41岁.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等条件基本相同.②HP感染的DU诊断方法 82例DU患者均经胃镜确诊;胃镜检查过程中,于胃窦部取活组织1块,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者诊断为HP感染.③治疗方法治疗组:洛赛克20 mg,每日1次,甲硝唑200mg,每日3次,并给予超短波治疗,20 min/d.对照组只口服土述药物.疗效均为4周.④疗效判定标准胃镜溃疡病变化:a愈合:溃疡面完全消失或仅留瘢痕;b.好转:溃疡面缩小1/2以上者;c.无效:溃疡面无明显变化.细胞学检查:尿素酶试验阴性为HP转阴.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足部感染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前我科对此并发症治疗较为困难,1996年以来,我科采用生肌橡皮膏(天津医院生产试用),配合治疗糖尿病足部感染,取得了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1996年以来,共收治糖尿病足部感染患者24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45~75岁,平均62岁,糖尿病史为3~22年,平均15年,入院时空腹血糖(77~153)mmolL,平均112mmolL。对照组9例,男5例,女4例,年龄46~72岁,平均61岁,糖尿病病史4~21年,平均16例,入院时空腹血糖(75~161)mmolL,平均126mmolL。餐…  相似文献   

7.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从1995年9月到1996年8月,采用枸橼酸铋钾颗粒、雷尼替丁、羟氨苄青霉素和灭滴灵联合用药,增加对幽门螺杆菌的杀灭力量,治疗消化性溃疡37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按随机双盲法将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病人均采用HP(幽门螺杆菌)一分钟快速测定法测定为HP阳性。治疗组37例,男30例,女7例。年龄21~65岁,21岁1例,31岁~40岁19例,41~50岁14例,51岁以上3例。胃溃疡12例,十二指肠溃疡21例,十二指肠球后溃疡3例。对照组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旋杆菌(HP)与慢性胃炎的关系己引起广大医学界的重视,但对治疗前后胃粘膜改变的研究报道不多。作者为了从治疗角度探讨 HP 与慢性胃炎的关系,用痢特灵对 HP 阳性胃炎进行治疗,得到病理复查82例,现就治疗前后的粘膜病理改变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来源:病例均系1989年10月至1990年12月经作者胃镜检查诊为慢性胃炎、病理切片HP 阳性、接受笔者治疗并得到准时复查者。二、一般资料:男62例,女20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9岁,平均40岁。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相似文献   

9.
康景章  王水侠 《医学文选》2000,19(2):157-158
我们采用雷尼替丁、丽珠得乐、四环素、呋喃唑酮组成的低剂量四联 2周疗法 ,对 40例幽门螺杆菌 (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 (DU )患者进行了治疗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将其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 1998年 3月至 1999年 4月在本地区合作单位就诊 ,经胃镜及组织活检病理检查 ,以及快速型 HP检测试纸检测 ,诊断为 HP阳性的 DU患者 8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0例 ,男 30例 ,女 10例 ,年龄 2 2~ 79(平均 45 )岁 ;对照组 40例 ,男 31例 ,女 9例 ,年龄 2 3~ 80 (平均 44 )岁。两组治疗前溃疡大小、病程、年龄、性别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正> 本文介绍我科1989年4月至1990年10月的1321例患者的胃粘膜用尿素酶试验(HPUT),进行快速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与胃部疾病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2l例中,男812例,女509例;男:女=1.6:1。年龄:14~87岁,平均45岁。本组各种胃部疾病均经纤维  相似文献   

11.
刘义章 《广西医学》2000,22(3):641-642
我院自1998年1月~2000年1月应用新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入选对象:本组76例均为愿意合作,接受治疗,经内窥镜检查及尿素酶试验证实胃粘膜有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个组:治疗组38例中男28例,女10例,男女之比为2.8∶1;年龄21~60岁,平均40岁;病程1~15年,平均2.3年。对照组38例中,男29例,女9例,男女之比为3.2∶1;年龄20~63岁,平均42岁;病程2~16年,平均2.5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烟酒嗜好、生活习惯等方面基本相似,具可比性。1.2 治疗方法:治疗组联合应用法莫…  相似文献   

12.
<正> 1994年1月~1997年12月,笔者采用青草药治疗皮肤感染性疾病126例,并与西药治疗124例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皮肤感染性疾病25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治疗组126例,男75例,女51例;年龄15~58岁,平均32.5岁;细菌性感染114例(疖病58例,毛囊炎30例,痤疮12例,丹毒14例),病毒性感染(带状疱疹)12例。对照组124例,年龄段、平均年龄、性别比例与治疗组相仿;细菌性感染110例(疖  相似文献   

13.
肝硬变是常见疾病之一,易并发肝性脑病,病死率较高。肝硬变患者胃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率近70%,对其是否参与了肝硬变并发肝性脑病的发生,是值得讨论的问题。2000年1月~2002年12月,我们通过测定肝硬变患者血氨的含量,旨在探讨肝硬变HP感染与血氨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住院乙肝肝硬变患者140例,经检测HP后筛除可疑感染9例,余下131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03例,女28例;年龄38~76岁,平均(51.4±3.9)岁。均经病史、临床、实验室及B超检查等确诊。伴HP感染(HP阳性)者72例,未感染(HP阴性)者59例;感染者中大量感染者28例,中量感染者20例,少量感染者24例。既往未给予任何抗HP治疗。肝功能Child分类:A级42例,B级43例,C级46例。选择同期性别、年龄分布无差异,胃镜检查基本正常,HP阴性的健康体检者58例为正常对照组。1.2 检测方法 所有病例入院后蛋白质的摄入严格控制在40g/d,均给予支链氨基酸治疗,以纠正和保持血中氨基酸的平衡,1周后统一钳取距幽门口 2cm内胃窦小弯侧组织4块  相似文献   

14.
<正> 我院自1989年5月~1990年4月对40例消化溃疡给予内镜局部注射药物(简称内注法)和口服法对照,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40例消化性溃疡中,男性35例,女性5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4岁,平均34岁。其中球部溃疡22例,胃溃疡10例,复合性溃疡8例,均经内镜和病理证实;有25例为幽门螺旋菌(HP)感染(+)。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和临床表现相似。 2.方法: (1) 器械和方法:国产XS-4型前视式内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头孢呋辛(Cefumxine)对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笔者于2000年10月~2001年2月使用该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42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均为临床确诊的住院患者,男35例,女7例;年龄33~86岁,平均60.4岁。病种:慢性阻塞肺病(COPD)并感染  相似文献   

16.
1997年 4月~ 2 0 0 1年 3月 ,作者采用氦氖激光照射对4 0例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进行治疗观察 ,并与红外线疗法进行比较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来源于外科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4 0例 ,男 2 6例 ,女 14例 ,年龄 2 2~ 6 8岁 ,平均 36 8岁 ,病程 3~ 6天。对照组 32例 ,男 2 1例 ,女 11例 ,年龄 18~ 6 2岁 ,平均 39 6岁 ,病程 4~ 6天。两组病例均为术后切口感染者 ,接受治疗前均湿敷过红黄液 (院内制剂 ) ,但疗效不佳。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使用长春第一光学仪器厂生产的QY…  相似文献   

17.
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5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科自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12月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 5 9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及对照组均为我科门诊病人 ,肺炎为非重症肺炎。治疗组5 9例 ,包括急性支气管炎 44例 ,支气管肺炎 15例。其中男 30例 ,女 2 9例 ,年龄 2 6~ 6 9岁 ,平均 44 5岁。对照组 5 1例 ,包括急性支气管炎 39例 ,支气管肺炎 12例 ,其中男 2 9例 ,女 2 2例 ,年龄2 1~ 6 7岁 ,平均 46 2岁。1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阿奇霉素胶囊 ,内含剂量 0 2 5 g ,1次 /d,0 2 5 g/次 ,首次加倍 ,疗程 7天。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一般资料:62例患者均在本院住院治疗及门诊随诊,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观察初期无感染情况.诊断依据符合南京1985年中华肾脏病学会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临床分型.其中治疗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15~60岁,平均36岁,病程1~12年,平均5.2年.普通型23例,高血压型5例,急性发作型4例.对照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5~55岁,平均38岁,病程1~13年,平均5.6  相似文献   

19.
氟喹酮类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 ,抗菌作用强 ,应用广泛。但依诺沙星治疗胆系感染国内尚未见报道。我院自 1999年5月~ 2 0 0 1年 4月在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胆道感染 34例给予依诺沙星治疗 ,并随机选取 30例胆道感染给予氧氟沙星治疗作为对照。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34例 ,男 18例 ,女 16例。年龄 2 3~ 81岁 ,平均 5 5 .5岁。病程 2h~ 0 .5年 ,平均 16 .3d。对照组 30例 ,男 14例 ,女 16例。年龄 31~ 80岁 ,平均 5 3.2岁。病程 1d~ 5个月 ,平均 14.2d。1.2 临床表现 治疗组 :上腹部疼痛 2 9例 (85 .2 % ) ,…  相似文献   

20.
地西泮辅助治疗小儿输液反应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 ,输液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 ,输液所致的热原反应比较常见。近年来 ,我们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 ,应用地西泮辅助治疗输液反应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门诊输液室、儿科和急诊科 1992年 1月~ 1999年 10月发生输液反应的患儿 98例 ,其中 32例为对照组 ;6 6例作为实验组。实验组男 31例 ,女 35例 ,年龄 812 ~ 11岁 ,平均 5 712 岁 ;原发病 :上呼吸道感染19例 ,支气管炎 17例 ,胃肠感染 2 3例 ,其它 7例 ;既往有惊厥病史者 10例。对照组男 19例 ,女 13例 ,年龄1112~ 12岁 ,平均 6 212 岁 ;原发病 :上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