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英峰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4):100-101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糖调节受损(IGR)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对2009年1月~2010年6月就诊的糖调节受损(IGR)患者,口服二甲双胍前后测定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C)及OGTT 2h血糖值.结果:治疗后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及OGTT2h血糖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二甲双胍干预治疗对糖调节受损(IGR)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于合并高胰岛素血症的糖耐量减低(IGT)患者PG、Ins、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76例IG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仅予改善生活方式;二甲双胍组38例,予改善生活方式和二甲双胍1.0/日,治疗48周,测空腹及负荷后PG、Ins。结果:48周后对照组空腹及负荷后PG及Im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甲双胍组治疗后空腹及负荷后PG及Ins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二甲双胍组体重及BMI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对于合并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的IGT患者,二甲双胍可以明显减轻高胰岛素血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对IGT的干预作用。方法:我院诊治的108例糖耐量减低患者,治疗组予二甲双胍口服并控制饮食和运动,对照组仅口服同等剂量二甲双胍,不控制饮食和运动。结果:两组空腹血糖均下降(P〈0.05)。治疗组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餐后2h血糖均下降(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餐后2h血糖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BMI均下降(P〈0.05),治疗组BMI小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糖二甲双胍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法将86例IGT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二甲双胍治疗组,治疗1 a,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二甲双胍组治疗前后比较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指数、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均明显下降(P<0.05)。安慰剂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二甲双胍治疗糖耐量减低,除能改变血糖,延缓IGT进展为糖尿病,还有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降低胰岛素抵抗、抗炎等作用,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危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IGT)患者体重指数(BMI)与腰臀比(WHR)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测量糖耐量减低组(IGT组,187例),正常糖耐量组(NGT组,192例)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腰臀比(WHR),比较各组间2个指标的差异。结果:IGT组BMI、WHR明显高于NGT组(P均〈0.001)。结论:糖耐量减低的患者,随着糖代谢异常的加重,其体脂有重新分布,向腹型肥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组临床观察肥胖IGT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二甲双胍干预治疗后的变化情况。方法:成人肥胖(BMI〉25kg/m2)的IGT患者46例服用二甲双胍0.25—0.5g,tid,干预治疗24周,比较其服用前后CRP、FPG、2hPG、FINS、2hINS、WHR、BMI及HOMA—IR的变化。结果:二甲双胍治疗后,肥胖IGT患者的CRP、WHR、FINS较前明显降低(P〈0.05),BMI、TG、FPG、2hPG、2hINS、HOMA—IR较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提示二甲双胍治疗肥胖IGT患者后,其血糖、血脂、BMI及胰岛素抵抗均有改善,其血管炎性因子CRP也有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胰肾康丸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临床症状及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将76例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胰肾康丸组(治疗组)38例,二甲双胍组(对照组)38例。治疗组服用胰肾康丸,对照组服用二甲双胍,疗程12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0GTT 2hP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糖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TC、TG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HDL-C有所升高(P〈0.05),而对照组各项脂代谢指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主症)与治疗前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胰肾康丸对于糖耐量减低患者疗效显著,尤其适合于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对IGT(糖耐量减低)人群糖尿病预防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7月~2009年8月收治的120例IGT患者临床资料,随即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阿卡波糖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二甲双胍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糖尿病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转为糖尿病2例,占10%,对照组患者转为糖尿病6例,占9.99%,观察组糖尿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都能较好的控制IGT人群的血糖情况,阿卡波糖控制IGT患者转为糖尿病效果优于二甲双胍,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探讨疏肝理气法对糖耐量减低(IGT)胖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糖耐量减低肥胖者(BMI≥25kg/m2)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比较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血清C-RP以及空腹和2h真胰岛素(FTI,2hTI),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分泌指数(HOMA—B).结果:2组FBG、2hPBG均明显降低。治疗组BMI、TC、TG、LDL-C、C-RP明显减低,对照组无变化;各组FTI、2hTI、HOMA-IR降低,HOMA-β升高,但组间比较治疗组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疏肝理气中药可明显改善IGT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以及降低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10.
2008年2月至2010年5月,我院糖尿病专科采用自拟燥湿化痰汤治疗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患者71例,与二甲双胍治疗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肥胖者血脂及血糖的影响。方法:用二甲双胍干预106例肥胖者,观察给药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血脂的变化及BMI的变化。结果:给药6周后肥胖者的空腹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餐后2h血糖均显著下降(P〈0.01),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下降(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BMI显著下降(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改善糖耐量减低及血脂异常,疗程短。  相似文献   

12.
糖耐量异常又称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JGT),是介于正常糖耐量和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之前的一种高血糖状态,我国IGT总体患病率达5.90N,每年约有8.2~11.6%的IGT转变为糖尿病(DM)。因此,如何防止IGT转化DM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二甲双胍用于IGT的治疗有科学的循证支持,笔者探讨了在口服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健康教育与生活方式干预IGT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观察清身降糖颗粒和二甲双胍在对IGT患者临床症状、血糖、胰岛素水平、不良反应及糖尿病转化率等方面的差异。方法:将60例IGT患者随机分成清身降糖颗粒组30例和二甲双胍组30例。所有受试者在观察开始前均接受关于IGT方面的知识教育,并普及行为干预知识如合理饮食、运动疗法、心理疗法,观察时间为6个月。结果:①两组均能明显改善IGT患者临床症状、血糖、胰岛素水平(p=0.05);②清身降糖颗粒组在改善2hPG和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二甲双胍组(P=0.05);③清身降糖颗粒组无明显副作用;④清身降糖颗粒组转为正常糖耐量者9例,仍为IGT者21例:二甲双胍组转为正常糖耐量者8例,仍为IGT者20例,转为糖尿病者2例;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⑤治疗过程中除二甲双胍引起的副作用外,两组患者无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清身降糖颗粒在改善IGT患者的2llPG和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单独服用二甲双胍,且无二甲双胍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53例,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予盐酸小檗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二甲双胍治疗。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血糖、血脂及体重指数的变化,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血糖、血脂各项指标及体重指数均较对照组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小檗碱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降糖效果确切,并可改善高脂血症并发症及降低患者体重指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诺和龙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诺和龙施药,用药90天,观察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3月后16例患者达到良好控制,9例达到一般控制。总有效率90%,治疗后空腹血糖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体重指数(BMI)也明显上升(P〈O.01)。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诺和龙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糖耐量减低(IGT)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病史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糖尿病(DM)组、IGT组、糖耐量正常组(NGT组)。对3组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各组生化指标。结果与NGT组相比,IGT组和DM组的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斑块检出率及斑块积分均显著增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IMT与年龄、TC、LDL-C、2hPG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在IGT阶段已经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早期控制血糖,可减轻脑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减少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氯沙坦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型高血压患者血压、体重指数(BMI)、腰围(WC)、血脂及尿酸的影响.方法 70例诊断为肥胖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500mg)+氯沙坦(50mg)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氯沙坦(50mg)治疗,共24周,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测定血脂、BMI、WC、尿酸水平.每2周门诊随访并记录血压.结果 ①2组患者血压均明显降低,P<0.05,但氯沙坦+二甲双胍(观察组)的降压作用明显优于氯沙坦(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的BMI、WC、血脂水平(TC、TG、HDL-C、LDL-C)及尿酸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单纯的氯沙坦也可降低患者的尿酸水平,P<0.05,但与氯沙坦联合二甲双胍比较,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氯沙坦对肥胖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及改善代谢的作用,能降低BMI、WC、尿酸及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胶囊预防糖耐量低减(IGT)人群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作用.方法:将以口服75g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确诊的IGT病人1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一般生活干预组58例,二甲双胍组54例.3组均进行一般生活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参芪降糖胶囊,二甲双胍组服用二甲双胍.对3组病人每3个月作1次空腹血糖、2小时OGTT血糖检测.复查当日不服干预药物,共观察1年.若2次OGTT结果为糖尿病,则视为糖尿病.停药1年后随访病人,计算3组转变为糖尿病的例数.结果:179例病人中共有17例退出观察.观察期末治疗组2例(3.3%),一般生活干预组8例(15.4%),二甲双胍组2例(4.1%)转化为2型DM,治疗组和一般生活干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与二甲双胍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停药1年后,治疗组5例(8.47%),一般生活干预组8例(18.2%),二甲双胍组7例(14.9%)转化为糖尿病,治疗组与两对照组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芪降糖胶囊在延缓IGT向2型糖尿病发展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健脾疏肝法治疗葡萄糖耐量减低2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以中医中药健脾疏肝法治疗葡萄糖耐量减低(IGT),以期减少其转化为糖尿病的危险。方法:将确诊为葡萄糖耐量减低的患者随机分为生活干预组(干预组)22例、中药加二甲双胍组(中西药组)24例、二甲双胍组(西药组)20例,3组患者均给予生活干预,而中西药组给于口服健脾消糖颗粒及盐酸二甲双胍,西药组给于盐酸二甲双胍,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对血糖、血脂的影响。结果:治疗前后比较,3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均有下降(P〈0.05-P〈0.001),中西药组及西药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下降较为明显(P〈0.001);3组患者治疗前后TG、TC变化比较,干预组TG、TC水平下降不明显(P〈0.1);而中西药组TG、TC降低较为明显(P〈0.05-P〈0.001);西药组TG下降不明显(P〈0.1),TC降低较为明显(P〈0.05)。结论:通过生活干预、服用健脾消糖颗粒及盐酸二甲双胍均可改善IGT患者的血糖水平;中药健脾消糖颗粒能够改善空腹、餐后血糖水平及血脂水平,可以有效的治疗IGT。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药天癸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中高雄激素高胰岛素血症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观察 2 2例克罗米芬治疗无效的PCOS患者应用天癸方 (10例 )和二甲双胍 (12例 )治疗 3个月前后血黄体生成素 (LH)、卵泡刺激素 (FSH)、血睾酮 (T)、雌二醇 (E2 )浓度和口服糖耐量试验 (OGTT)试验中血胰岛素 (Ins)浓度 ,腰臀比值 (WHR)、体重指数 (BMI)的变化。结果 :服用“天癸方”患者血Ins水平、WHR、BMI均有所降低 ,logT/E2 降低明显 ,6例患者恢复规律月经伴双向型基础体温。口服二甲双胍患者血Ins水平降低明显 ,WHR、BMI无明显变化 ,logT/E2 降低明显 ,4例恢复规律月经者 2例伴双向型基础体温。结论 :天癸方促排卵效果优于二甲双胍 ,后者降Ins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