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通过分析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其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癌栓的相关性,研究术前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对乳腺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乳腺外科2018年12月~2019年10月收治并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根据入组标准筛选出75例患者。于术前应用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上述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T/CD8+T、NK细胞、CD19+B细胞),分析与患者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癌栓的相关性。结果 发生淋巴结转移组的患者中,CD4+T和CD3+T水平显著低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脉管癌栓组的患者,CD4+T和CD3+T水平显著低于未发生组(P<0.05);其CD19+B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9+B细胞水平可有效预测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界值为14.00,曲线下面积(AUC)为0.631(0.505~0.758),敏感度为48.9%,特异性为86.7%。CD19+B细胞水平可有效预测患者是否发生脉管癌栓,界值为14.00,曲线下面积(AUC)为0.711(0.592~0.830),敏感度为53.7%,特异性为88.2%。结论 乳腺癌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失调,其外周血中越低的CD3+T细胞、CD4+T细胞水平,越高的CD19+B细胞水平,提示乳腺癌细胞在体内发生越大程度的免疫逃逸,造成患者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伴有脉管癌栓。且外周血中CD19+B淋巴细胞水平对于乳腺癌患者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及有无脉管癌栓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和MMP-2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喉癌局部侵袭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30例喉癌和10例声带息肉标本的MMP-1和MMP-2表达,结合喉癌患者的分期、淋巴结转移和临床资料等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Hep-2细胞株和裸鼠移植瘤中的MMP-1和MMP-2表达.结果 喉癌组织中MMP-1和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7%(23/30)和80.0%(24/30),均明显高于声带息肉组,两者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喉癌中T3~4分期组MMP-1、MMP-2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T1~2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者之间的MMP-1和MMP-2阳性表达率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MMP-1和MMP-2的表达呈正相关(r=0.694,P<0.01 ).性别、年龄等对MMP-1和MMP-2的表达没有影响(P>0.05).Hep-2细胞涂片中MMP-1和MMP-2阳性细胞数均大于75%.裸鼠移植瘤切片见癌巢高表达MMP-1和MMP-2.结论 MMP-1、MMP-2在喉癌细胞中高表达,其表达程度与喉癌的局部侵袭和淋巴转移具有密切关系,因此MMP-1和MMP-2的检测可以成为临床判断喉癌的恶性程度、侵袭能力及淋巴结转的重要参考指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的淋巴道转移与癌细胞中MMP-9表达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乳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 9(Matrixmetalloproteinases ,MMP - 9)基因产物表达的情况 ,以探讨MMP - 9在乳腺癌浸润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 76例乳腺浸润癌中MMP - 9的表达情况。其中无淋巴结转移 36例 ,有淋巴结转移 4 0例。结果 :MMP - 9在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转移组淋巴结转移灶癌细胞MMP - 9的阳性表达例多于原发灶 ,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乳腺癌的淋巴道转移与MMP - 9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 ,检测MMP - 9蛋白表达将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转移潜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前哨淋巴结活检 (SLND)对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ALN)的价值。方法 本组 30例原发乳腺癌患者 ,术前ALN阴性 ,术中注入美蓝 ,前哨淋巴结活检 ;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ALND) ,术后行SLND、ALN连续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30例患者中 ,2 9例检测到SLN ,其中 2 8例的SLN可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 (ALNM)状态 ;假阴性率 11 1% ,总敏感性是 88 9% ,准确性是 96 6 %。结论 应用美蓝淋巴结定位方法进行SLND可以准确预测原发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粘着斑激酶 (FAK)、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在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FAK、MMP 2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分布特点 ,并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FAK、MMP 2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呈带状分布于生长前沿区细胞 ,二者具有一致性(P <0 .0 5 ) ;FAK、MMP 2表达强度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MMP 2为FAK的效应分子 ,二者主要表达于口腔癌生长前沿区细胞 ,参与癌细胞的侵袭性行为及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江琴  曹博  杨兴霞  朱娟英 《浙江医学》2018,40(3):266-268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为术前初步预测淋巴结转移情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3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脉管浸润、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ER、PR、Ki-67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或0.01),患者年龄、家族史、Her-2状态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无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进入模型的危险因素有7个,分别是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脉管浸润、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ER、Ki-67(OR=1.902、0.563、2.821、0.183、1.528、2.236、1.498,P<0.05或0.01)。结论肿瘤大小、肿瘤位置、脉管浸润、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位置、病理性质、ER、PR、HER-2基因表达以及患者年龄之间的关系、规律,以明确各因素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决定地位,为临床乳腺癌根治性手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指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2005.11-2007.10间152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筛选出危险因素并对每个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52例乳腺癌患者中,腋窝淋巴结存在转移者74例(48.7%),筛选出肿瘤大小、生长部位、病理性质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而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与患者的年龄、肿瘤ER、PR、HER-2基因的表达没有关系。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主要是由多因素决定的,不应以某一因素作为乳腺癌手术中放弃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与骨转移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与骨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所有患者手术时均接受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并对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所有患者术后定期接受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全身骨显像。结果:292例乳腺癌患者中低分化癌骨转移率为27.3%(6/22),高分化癌骨转移率为45.2%(122/270),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1);有腋窝淋结转移的患者骨转移率为54.3%(100/184),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骨转移率为25.9%(28/10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1);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年内和2年以上骨转移率分别为48.4%(62/128)和67.8%(38/56),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25);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2年内和2年以上骨转移率分别为24.2%(16/66)和28.6%(12/42),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5)。结论:乳腺癌患者骨转移与乳癌的高低分化程度无关;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骨转移率增高,且随时间增多。  相似文献   

9.
王英  孙辉 《当代医学》2009,15(31):3-4
目的 研究乳腺癌中ER、PR、C-erbB-2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V-6000免疫组化法检测87例乳腺癌中ER、PR和C-erb6-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ER、PR为阳性组C-erbB-2阳性表达率低于ER、PR为阴性组;有淋巴结转移组中C-erbB-2阳性表达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ER、PR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结论 C-erbB-2阳性者易出现淋巴结转移,联合检测ER、PR,C-erbB-2,对于乳腺癌的术后治疗具有指导意义,也是判断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0.
腋窝淋巴结清扫 (ALND)一直是乳腺癌手术的常规术式。其目的是了解腋窝淋巴结的状况 ,确定分期 ,估计预后 ,决定治疗方案。但是手术后并发症——上肢淋巴水肿及功能障碍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 ,也是目前国内外治疗上的难题。研究表明 ,对于腋淋巴结无转移的患者 ,ALND本身无任何治疗作用 ,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无贡献[1] ,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D)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2 ,3 ] ,进而决定是否进行ALND。我们通过对 31例原发乳腺癌患者进行SLND ,以探讨SLND对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1.
    
王锡宏  马小鹏  孔源 《安徽医学》2012,33(4):412-413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分子分型及肿瘤大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6例乳腺癌患者手术方式、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数目、肿瘤大小及肿瘤的分子分型。结果 246例乳腺癌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者108例。其中Luminal A型28例,淋巴结转移4例,转移率14.29%;Luminal B型156例,淋巴结转移92例,转移率58.97%;HER-2阳性型56例,淋巴结转移12例,转移率21.43%;三阴性乳腺癌(Basal-like型)6例,淋巴结均无转移。随肿瘤体积的增大,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高。结论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分子分型及肿瘤大小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直肠癌血管生成与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在直肠癌细胞增殖、浸润和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 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和分析 4 6例直肠癌标本中的微血管密度 (MVD)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阳性表达率、Ki 6 7标记指数 (Ki 6 7LI)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结果 :MVD值、VEGF阳性表达率和Ki 6 7LI随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P <0 .0 1)。MVD值、VEGF阳性表达率和Ki 6 7LI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显著高于阴性组 (P <0 .0 1)。MVD值、Ki 6 7LI在VEGF表达阳性组显著高于VEGF表达阴性组 (P <0 .0 1)。MVD值与Ki 6 7LI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 =0 .36 ,P <0 .0 1)。 结论 :直肠癌血管生成可促进癌细胞增殖、浸润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分子分型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乳腺癌分子分型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2000年1月-2009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Ⅰ-Ⅲ期乳腺癌患者共773例,依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将其近似划分为Luminal A型(ER+和/或PR+,HER2-)、Luminal B1型(ER+,PR+,HER-2+)、Luminal B2型(ER+或PR+,HER-2+)、HER-2型(ER-,PR-,HER-2+)和Basal型(ER-,PR-,HER-2-)5个分子亚型,对比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率的差异.对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uminal B1型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最高,HER-2型、Luminal B2型次之,再次为Basal型,Luminal A型最低,各分子亚型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是否为luminal B1型、Luminal A型、年龄、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以及是否为黏液癌或早期浸润癌是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表达HER-2的LuminalB1型、HER-2型及Luminal B2型具有高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的特点,分子分型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4.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超声特征,旨在提高早期检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方法采用高频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对65例确诊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腋窝淋巴结检查,先用二维超声观察腋窝淋巴结的大小、形态、结构、内部回声,再运用CDFI观察其血流情况。结果65例乳腺癌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对切除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证实其中39例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26例无淋巴结转移。二维超声显示转移性淋巴结发生形态及内部回声的改变,长短比(US)≤2,皮质增厚,髓质减少甚至消失;非转移性淋巴结皮质呈窄带状,与髓质界限清晰,呈皮质狭窄型。CDFI显示转移性淋巴结血流信号丰富,大多位于周边;非转移性淋巴结仅显示少量血流,且多位于中央。结论转移性淋巴结在二维灰阶超声与CDFI上有特征性表现,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较准确地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通过分析乳癌原发灶的声像图特征并结合术后对肿瘤内部微血管密度(MVD)的检测来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并探讨原发灶的超声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主要是肿瘤大小)特征与MVD的相关性。方法术前分析48例乳腺癌超声图像特征,术后用免疫组化方法获得乳腺癌内部的MVD。结果原发灶的大小(以2cm为界)腋窝淋巴结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有显著差异(P〈0.05);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较无转移组病灶内彩色血流信号丰富(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两组间MVD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乳腺癌肿块原发灶彩超声像图(肿瘤大小与血流分级)和肿瘤内MVD的分析,判断患者腋窝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可为临床分期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淋巴结勘测性前哨淋巴结活检对于临床病理的意义.方法:对54例 T1及T2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实行勘测性前哨淋巴结切除术(sentinel lymph node dissec tio n, SLND)和腋窝淋巴结切除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T1肿瘤直径< 2 cm,T2肿瘤直径2~5 cm.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勘测用活性蓝示踪法识别.SLN经常规苏木精和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病理分析及连续多层切片检查.结果:54例T1及T2浸润性乳腺癌100%发现前哨淋巴结,共切除168个,1 5例29个前哨淋巴结见癌转移,SLN及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均未转移38 例,SLN癌转移、ALN未见转移5例,SLN及ALN均见转移10例,SLN假阴性1例.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SLN经过连续多层面切片1例发现微小转移灶.结论:SLND对于发现乳腺癌腋下转移有高的敏感性,是一个有用的、准确评价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第Ⅲ组淋巴结转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乳腺癌第Ⅲ组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与转移规律,探讨术中对第Ⅲ组淋巴结清扫的原则与合理性.方法:对1999~2002年我院住院手术治疗行Ⅰ、Ⅱ、Ⅲ组淋巴结清扫术有完整病理资料的216例的Ⅲ组淋巴结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建立数据库,用SAS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结果:与第Ⅲ组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为:肿瘤大小、肿瘤部位、腋淋巴结状况;而与患者年龄、月经状况、手术方式无关.第Ⅲ组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为28.7%.结论:对于腋淋巴结明显转移,肿块位于内侧及乳晕区的乳腺癌患者应行包括第Ⅲ组淋巴结的腋窝淋巴结完全清扫.  相似文献   

18.
张瑞瑞  赵桓玉  周武碧  孙艳兰  刘海燕 《西部医学》2021,33(11):1642-1646+1659
目的 探究乳腺癌组织中Bmi-1、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RD9)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预后的关联性。方法 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1月9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Bmi-1、CARD9表达情况;分析乳腺癌组织中Bmi-1、CARD9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Bmi-1、CARD9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Bmi-1阳性表达组在TNM分期为Ⅲ、Ⅳ期、组织学分级为Ⅲ级、肿瘤长径≥2 cm、存在淋巴结转移、ER+方面的人数比例高于Bmi-1阴性表达组,CARD9阳性表达组在TNM分期为Ⅲ、Ⅳ期、肿瘤长径≥2 cm、存在淋巴结转移方面的人数比例高于CARD9阴性表达(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肿瘤长径≥2 cm、存在淋巴结转移是影响Bmi-1表达的危险因素,TNM分期为Ⅲ、Ⅳ期、存在淋巴结转移是影响CARD9表达的危险因素(P<0.05);Bmi-1、CARD9不同表达情况的1年生存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乳腺癌组织中Bmi-1、CARD9表达情况预测患者术后1年生存情况的AUC分别为0.561、0.628。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Bmi-1、〖JP2〗CARD9阳性表达率较高,且其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但Bmi-1、CARD9表达情况与术后1年生存情况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9.
朱明霞  欧阳羽  向守洪  刘祥 《重庆医学》2011,40(17):1728-1730
目的评估X线摄片在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X线摄片,对其进行乳腺X线诊断分类评估,取患者腋窝淋巴结密度最高或体积最大一枚进行病理检查,将其与手术后的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165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病理检查提示腋窝淋巴结转移82例;X线能显示腋窝淋巴结的106例中病理证实有腋窝淋巴结转移56例,不能显示腋窝淋巴结的59例中病理证实有腋窝淋巴结转移26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与淋巴结密度、短径大小以及乳腺X线诊断分类相关。结论乳腺X线摄片是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简便而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利于患者的术前全面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