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特点,为明确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表现有上腹痛、上腹胀、嗳气、反酸、早饱、烧灼感、纳差、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表现及失眠、疲劳、焦虑烦躁等全身症状。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不仅有消化系统的临床表现,还存在不典型全身症状,诊断应遵循排除性诊断原则,综合分析,避免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2.
升降调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青 《光明中医》2007,22(6):41-42
目的:总结升降调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把171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升降调中汤150ml,日2次,口服;对照组予吗叮啉10mg,日3次,口服.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2.13%,对照组总有效率79.27%,两组结果对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升降调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消化不良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高,占消化科门诊患者的50%左右。笔者回顾分析了我院内科2004--2005年诊治的52例FD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采用健脾益气,理气和胃的方法,对药物的使用相应的加减治疗。结果: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2%。结论:使用健脾益气,理气和胃这种中药配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方法能够健脾益气,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镇静剂、抗抑郁药及中药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有效地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方法在临床中选取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255例,均予以一般治疗,如护胃、促胃动力治疗,其中1组加用镇静剂和(或)抗抑郁药4周,另一组同时加用中药治疗2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值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分值为(12.55±4.07),治疗后为(2,76±1.72)(P〈0.01);对照组治疗前分值为(12.40±4.43),治疗后为(5.32±3.03)(p〈0.05)。两组疗效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两组治疗对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效果显著,尤以加用中药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胃排空的影响。方法2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0例服用胃舒配合吗丁啉;对照组100例口服吗丁啉,2组均服用4周后观察疗效,并检测胃液体排空指标。结果2组胃液体半排空时间,治疗组较治疗组明显改善。结论胃舒配合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且能明显缩短胃排空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总结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010年就诊的FD患者58例进行心理指导、生活指导及药物治疗,疗程2~4周,观察并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42例(72.4%),好转10例(17.2%),未愈6例(10.3%),总有效率89.6%。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上应重视心理指导,生活指导,药物治疗宜简单,抗焦虑及促胃动力药物对多数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8.
9.
胡德华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0):1287-1287
半夏泻心汤为汉代医家张仲景《伤寒论》中“五泻心汤”之一,为寒热并治的典型经方.全方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炙甘草共七味药组成,主治因伤寒少阳证误下,胃气受伤、表邪内陷,邪热痞塞于胃脘而致“呕而发热”,心下痞满,“但满而不痛”的痞证.近现代医家对该方研究较多,用于治疗慢性胃肠疾病有较好的疗效.笔者积多年临床经验,用半夏泻心汤去大枣,党参易人参,加入部分疏肝解郁、清热和胃、行气消滞药物,组成加味半夏泻心汤,共治疗89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笔者自拟中药方运用芳香化湿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1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择门诊病人95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分别给予吗丁啉与健胃消食片和帕罗西汀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6.0%和48.9%,94.0%和88.9%,两组比较显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两组患者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吗丁啉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优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0年3月到2013年3月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6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两组,治疗组80例,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对比组80例,口服多潘立酮进行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43例,显效16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治愈27例,显效23例,有效15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为52.5%。结论: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很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内科最常见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胃肠道功能紊乱为主的一组综合症。笔者2008年5月-2010年5月用蒙药治疗FD300例进行临床观察,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葛小兰 《新中医》2016,48(12):46-47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80例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对照组80例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00%,对照组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反酸、饱胀、上腹不适评分均有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25%,对照组1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好,改善症状明显,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郭严 《光明中医》2013,28(4):755-756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西沙必利口服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症状评分和发作频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灸与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均具有确切的疗效,并且针灸治疗的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临床综合症,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近年来,笔者尝试运用艾灸治疗FD 61例,并与61例予多潘立酮治疗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FD患者1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1例。其中对照组男36例,女25例;年龄28-91岁,平均(66±6.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6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将9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表明,针刺治疗能明显减轻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上腹疼痛、腹胀、嗳气、烧心、反酸、恶心等症状,疗效明显,总有效率达84.8%,优于对照组(P<0.01).由此说明,针刺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发生机制与胃动力障碍有直接关系,临床上以腹胀满、餐后腹胀、早饱、暖气、恶心和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群为主要表现[1].近年来,笔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对促胃肠动力西药效果欠佳的FD患者41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择门诊病人95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分别给予吗丁啉与健胃消食片和帕罗西汀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6.0%和48.9%,94.0%和88.9%,两组比较显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两组患者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吗丁啉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优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四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学刊》2003,21(11):1961-19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