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早期清创缝合术后不使用抗生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有选择地对 5 0例皮肤软组织挫裂伤进行了急诊清创缝合 ,术后未给予抗生素 ,并连续观察伤口的变化 ,以便及时给予处理 ,所有伤口均未发生感染。说明早期清创缝合术后可以不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本文就此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全部伤口均在局麻下清创缝合。男 31例 ,女 19例。年龄 2~ 5 6岁 ,平均 (35 2± 16 3)岁。受伤部位 :头皮 13例 ,颜面 17例 ,手 10例 ,臂部及下肢 5例 ,躯干 5例。伤口长 1~ 6cm ,平均 (3 0 6± 1 2 8)cm。伤口深及肌层 37例 ,深及骨膜外 13例。割裂伤 16例 ,挫裂伤 34例 (不包括刺伤和…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便携式创伤脉冲冲洗装置对颗粒物污染和细菌污染的清除率.方法 建立兔肢体污染外伤动物模型(颗粒污染物污染及细菌污染物污染),用便携式创伤脉冲冲洗装置法(低频、高频)、橡皮球冲洗法分别冲洗伤口,然后计算颗粒污物清除率,并于受伤后和冲洗后即刻取局部组织细菌定量,计算伤口细菌残留数.结果 高频组和低频组污染物清除率分别为92.50%和80.67%,橡皮球冲洗组为39.67%.在清除伤口表面颗粒污物方面,低频、高频脉冲冲洗法与橡皮球法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减少伤口表面细菌数量方面,低频、高频脉冲冲洗法与橡皮球法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携式创伤脉冲冲洗装置并不增加冲洗创口处的损伤.结论 便携式创伤脉冲冲洗装置在清除颗粒污染物和细菌污染方面优于传统冲洗方法且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抗生素与清创冲洗术对大鼠开放骨折模型感染控制的影响.方法 建立SD大鼠开放骨折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动物模型建立后2、6、24 h分别给予清创冲洗手术和全身性抗生素(头孢唑林钠,5 mg/kg)治疗.14 d后取骨及内固定物标本分别行细菌培养定量分析.结果 损伤后2h行清创冲洗术及抗生素处理的大鼠标本未见细菌生长.2h应用抗生素的大鼠,随着实施清创冲洗术时间由2h延迟到6h[骨标本菌培养,4.25×105菌落形成单位(CFU),标本细菌定量检测水平明显增加(P<0.05),但延迟清创手术至24 h时菌落数却未见显著增加(骨标本菌培养,4.12 ×105 CFU;P >0.05).抗生素的应用时间显著影响标本的细菌阳性培养结果,早期应用抗生素对感染控制的影响效应大于单纯早期清创手术.无论何时实施清创冲洗手术,抗生素应用时间从6h延迟至24h,清创冲洗手术对感染控制的效果都会降低.结论 早期应用抗生素或实施清创手术均可在一定程度降低感染的发生,早期应用抗生素对感染控制的影响效应大于早期清创手术,但早期应用抗生素不能抵消延迟手术时间对感染控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早期扩创缝合治疗腹部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0-05—2012-05采用早期扩创缝合治疗腹部切口感染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与2000年以前采用传统方法扩张切口引流换药治疗腹部切口感染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以及换药次数。结果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为8.5 d,对照组为18.5 d。观察组平均换药次数为7.5次,对照组为22.5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扩创缝合治疗腹部切口感染效果显著,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愈合时间短,换药次数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1):1997-2001
[目的]介绍腰椎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保留内置物的彻底清创技术。[方法]2010年1月~2017年1月腰椎内固定术患者692例,术后早期感染患者14例,其中男3例,女11例,平均年龄65岁(58~80岁)。引流管或伤口引流液培养均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其中MRSA 2例,表皮葡萄球菌8例,肠杆菌1例,肠球菌1例。获得细菌学证据后,采用亚甲蓝标记后彻底清创、内置物取出高压灭菌回植、伤口放置敏感抗生素、单纯负压引流和抗感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全部14例患者清创后切口引流液培养均阴性,切口均Ⅰ期愈合,14 d拆除切口缝线。清创术后3 d CRP明显下降,术后1个月ESR及CRP均持续下降,术后3个月ESR及CRP均降至正常范围,所有患者均无感染复发征象。[结论]采用亚甲蓝标记清创、内置物取出高压灭菌回植、伤口放置敏感抗生素、单纯负压引流和抗感染治疗,腰椎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可获得Ⅰ期治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清创保留假体联合抗生素(DAIR)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期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关节外科自2008年12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收治的,根据美国肌肉与感染协会(MSIS)诊断标准确诊为急性人工关节感染(PJI)的26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期彻底清创,更换膝关节聚乙烯衬垫,术后膝关节腔持续冲洗引流及足疗程敏感抗生素治疗。用t检验比较患膝术前、术后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入院及末次随访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 结果纳入26例患者,失访3例,随访时间平均(44±28)个月。其中治愈17例,感染控制率73.9%。术后的膝关节VAS评分较术前降低(t=24.815,P<0.05),术后的HSS评分较术前升高(t=41.966,P<0.05)。末次随访ESR(t=14.140)、CRP(t=3.503)、IL-6(t=2.999)均较入院时降低(均为P<0.05)。 结论DAIR治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感染,严格把握手术时机及手术适应证,可有效控制感染,恢复关节功能,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清创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手部高压油漆注射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庆  刘登胜  胡巍  李亚明  刘世清 《中国骨伤》2011,24(10):851-853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对手部高压油漆注射伤创面的修复作用及评价疗效。方法:自2005年4月至2010年8月,采用清创结合VSD技术治疗手部高压油漆注射伤14例,年龄23~47岁,平均36.5岁,均为男性,均为左手受伤,拇指5例,食指3例,中指2例,手掌4例。患手肿胀明显,末梢血运差。所有患者在伤后6h内急诊行清创探查及VSD封闭创面,经3~4次手术,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无明显炎性渗出后,行植皮(9例)或转移皮瓣(5例)修复创面。结果:1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16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创面均愈合良好。根据TAM功能评定法评价:优7例,良6例,中1例。结论:清创结合VSD技术能够有效避免伤口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成,有利于创面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一次性脉冲冲洗吸引器应用于创面清创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进行临床观察,将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51例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6例,男22例,女4例;年龄20~61岁,平均(43.2 ±14.1)岁.感染创面面积为5 cm×6 cm~26 cm×32 cm.均采用一次性电动脉冲冲洗吸引器进行清创.对照组25例,男19例,女6例;年龄19~57岁,平均(40.3 ±16.5)岁.感染创面面积为6 cm×8 cm~25 cm×34 cm.采用生理盐水直接冲洗进行清创.对获随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术后2周伤口周围的炎性反应和菌落计数情况评估冲洗后的疗效.结果 5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周.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冲洗后伤口周围红、肿、热临床症状改变及菌落计数(4992±19 640 vs.21 000±1 99608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伤口渗液较对照组明显变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06,P=0.012).试验组冲洗后伤口菌落计数(4992±19 640)较冲洗前(423 000 ±19 538 889)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14,P=0.002).试验前后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一次性电动脉冲冲洗吸引器冲洗伤口与传统冲洗方法一样有效、安全,且具有减少手术后创面渗液、使用方便的优点,有一定推广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disposable electronically pulsed lavage suction apparatus in wound cleansing in a randomized single-blinded trial. Methods From April 2009 through January 2010, 51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In the control group, wounds were debrided by flushing with normal saline directl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ounds were cleansed with disposable electronically pulsed lavage suction apparatus. The clinical effects were evaluated in terms of inflammatory reaction and colony count around the wound 2 weeks after wound cleansing. Results All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2 week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2 groups in the inflammatory reaction or in the colony count (4992 ± 19 640 vs. 21 000 ± 1 996 089) 2 weeks after wound cleansing ( P > 0. 05). The wound effus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x2 =4. 306, P =0. 012).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lony count after wound cleansing (4992 ±19 640) was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at before wound cleansing (423 000 ± 19 538 889) (t = 10. 214, P = 0. 002) . No untoward reaction happened in this clinical trial. Conclusions Disposable electronically pulsed lavage suction apparatus is as effective and safe as the traditional method. Since the pulses lavage can decrease postoperative wound effusion and is convenient to use, it is recommendable in clinic.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显微清创治疗耳廓挫裂伤的效果. 方法 56例耳廓挫裂伤患者,在全麻或耳周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显微清创缝合.其中11例组织缺损者分别行局部松解2例、"Z"形成形5例、带蒂皮瓣修复4例.7例耳廓部分离断和1例全离断者行原位缝合. 结果 46例伤口甲级愈合,7例乙级愈合,3例丙级愈合.组织缺损修复者皮瓣均成活,耳廓原位缝合者形态及功能无影响. 结论耳廓为一形状特殊、多生理曲线器官,显微法处理创口能更好地达到清创彻底、对位准确、减少瘢痕愈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早期清创缝合治疗开胸术后伤口感染并脓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3月至2003年1月,采用标准前外侧或后外侧切口行开胸手术475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并脓胸8例(占1.7%).早期死亡1例,死于伤口感染后全层裂开,余肺不张、感染、呼吸衰竭;二期缝合1例;余6例采用早期清创缝合加胸腔引流灌洗,均获治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面部浅表外伤的急诊美容修复方法,总结手术要点并试定义美容清创缝合概念。方法:在保守清创,彻底减张和无创基础上修复不同类型创伤。结果:319例患者中,除8例发生伤口不愈合,其余未出现感染等明显并发症。结论:美容清创缝合为使用小针细线及美容缝合技术的术后近远期瘢痕不明显的一期修复,面部浅表外伤后采用急诊美容修复可以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美容清创缝合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在颌面部外伤清创缝合中的效果。方法:将2006年1至2010年3月,将120例颌面部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见的普通外科缝合技术清创缝合,实验组采用美容清创缝合联合重组表皮生长因子清创缝合,术后观察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和1~12个月的瘢痕情况。结果:实验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为(4.48±1.95)天明显短于对照组为(7.65±1.9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63.3%)(P<0.01)。结论:将美容整形清创缝合术联合rhEGF运用颌面部外伤处理中,能够最大限度地修复美化伤口、恢复面部功能和形态,缩短恢复时间并减少术后伤口瘢痕增生发生,满足患者的美容要求。  相似文献   

13.
Clinical problems in the prophylactic use of antibiotic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 L Xie 《中华外科杂志》1984,22(8):504-508
  相似文献   

14.
15.
Conflicting data exist concerning the value of antimicrobial prophylaxis in chest trauma. In a prospective and randomized study, we assessed the value of antibiotic prophylaxis in 80 consecutive relatively young, predominantly male patients admitted for gunshot or knife injuries of the chest. Forty patients received intravenous doxycycline and 40 received no antibiotic.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 found no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s: we conclude that routine antibiotic prophylaxis is not recommended in penetrating chest trauma in patients such as ours.  相似文献   

16.
严重烧伤患者早期短程应用高效抗生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短程应用高效抗生素对严重烧伤后患者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烧伤患者35例,烧伤面积50%~95%。根据高效抗生素使用时机分为早防组(20例,伤后6h内开始)和迟防组(15例,伤后48h开始)。动态检测血浆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严密观察脓毒症各项指标。结果大面积烧伤后血LPS、TNFα和IL-8明显升高,于伤后3~5d达高峰,但早防组明显低于迟防组(P<0.05~0.001)。伤后2周内脓毒症、内脏并发症的发生率,早防组明显低于迟防组(P<0.05);伤后4~7d痂下组织菌量,早防组明显低于迟防组(P<0.01)。结论严重烧伤早期短程使用高效抗生素,能有效预防烧伤后感染,并可降低内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后早期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9年6月因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715例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分析,影响术后血钙水平单因素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Logistic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低钙血症297例(41.5%),其中228例(76.8%)诊断为无症状低钙血症,69例(23.2%)出现临床症状。其中性别、体重指数(BMI)、术后第1天血清钙、术后第1天PTH、术后第3天PTH、癌灶数量、CLND数量及范围是术后早期发生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在多变量分析中,性别(P=0.003)、BMI(P=0.005)、CLND清扫范围(P=0.019)、术后第1天PTH(P=0.033)、癌灶数量(P=0.011)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低体重、行单侧或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第1天PTH明显下降、癌灶数量两个以上是早期发生低钙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早期使用抗凝药物治疗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升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50例脾切除早期抗凝(早期抗凝组)及50例脾切除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术后1个月血小板变化趋势及差异。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1~31 d血小板平均值比较采用t检验, P<0.01判断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脾切除患者均在术后15 d血小板值达到最高峰,早期抗凝组经抗凝治疗,血小板值上升幅度平稳、缓慢,在术后第15天,血小板值未超过500&#215;109/L。而常规治疗组在术后第15天时血小板值已达到1000&#215;109/L。早期抗凝组在达到最高峰值后,下降平稳,术后第21天即恢复正常水平。而常规治疗组在术后第21天血小板值仍然偏高,直到术后第25天左右才恢复正常水平。两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2.857, P <0.01。术后3个月全部患者复诊,血小板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早期使用抗凝药物对治疗脾切除术后继发性血小板升高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精神并发症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肝移植术后发生精神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精神并发症患者表现为躁狂12例(43%),焦虑伴失眠(睡眠障碍)7例(25%),抑郁3例(11%),恐惧2例(7%),癫2例(7%),幻觉1例(4%),自杀倾向1例(4%)。11例躁狂患者在减少抗排斥药物及小剂量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氟哌啶醇)后症状缓解,未见后遗症,另1例给予氟哌啶醇后出现抑郁状态,随着肝功能的逐渐恢复而好转。1例恐惧患者经医师及家属耐心劝导并给予镇静治疗后逐渐缓解。2例癫患者经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在停用抗生素后逐渐好转。3例焦虑伴失眠患者经血培养证实合并败血症,焦虑症状日益严重,给予抗菌和镇静治疗后仍效果不佳,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于术后2周内死亡。余患者均在2~3周内随着肝功能的逐渐好转,精神症状逐渐消失。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精神并发症可能由患者自身因素,手术、环境及药物等因素引起,大部分症状较轻,预后良好,但精神症状严重者或并存器质性病变者病死率较高。针对不同病因及时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老年人非心脏手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情况及其处理。方法分析18例发生典型POCD患者资料。ASAⅠ~Ⅲ级,年龄(73.6±8.4)岁。七氟醚静-吸复合全麻手术11例,腰-硬联合麻醉7例。手术种类包括骨科、胸科、腹部和泌尿外科。术前用药均为苯巴比妥钠0.1 g、东莨菪碱0.3 mg肌注。结果POCD发生在术后24~72 h,均以夜间为重。确诊POCD后,均立即进行了积极治疗:15例予咪唑安定静注复合氟哌啶醇肌注有效;2例予咪唑安定及氟哌啶醇无效,改用哌替啶肌注后症状明显缓解;1例经以上治疗无效,改用丙泊酚持续泵注,停药16 h后恢复正常。随访至出院,全部患者均无严重的精神系统后遗症。结论POCD是老年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围术期必须进行积极的预防和治疗,避免出现严重的精神系统后遗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