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ECRG4基因在胃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胃腺癌组织石蜡标本58例作为胃癌组,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各15例作为癌旁组、正常组,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腺癌组织与癌旁及正常组织中ECRG4编码蛋白的表达情况,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ECRG4蛋白的表达差异及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CRG4蛋白在胃癌组中阴性表达29例、弱阳性表达29例、未见阳性及强阳性表达;癌旁组织中阴性表达0例、弱阳性表达5例、阳性表达7例、强阳性表达3例;正常胃组织中阴性表达1例、弱阳性表达4例、阳性表达2例、强阳性表达8例。三者E-CRG4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后认为正常胃组织与胃癌组织、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E-CRG4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胃组织与胃癌癌旁组织ECRG4蛋白表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CRG4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分化程度有关,分化程度越低者其表达缺失率越高(P<0.05);ECRG4蛋白表达与病人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TNM分期及是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ECRG4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或缺失,而在胃正常组织中普遍表达。ECRG4蛋白表达与患者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分化程度越低者其表达缺失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F框/WD-40域蛋白7(FBXW7)和CyclinE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5例胃癌和25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FBXW7和CyclinE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FBXW7和CyclinE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06和7.692,P=0.001和0.006)。FBXW7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χ2=7.440,P=0.006)、淋巴结转移(χ2=4.688,P=0.030)、TNM分期(χ2=4.601,P=0.032)有关;CyclinE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χ2=4.902,P=0.027)、淋巴结转移(χ2=4.601,P=0.032)、TNM分期(χ2=4.408,P=0.036)有关。胃癌组织中FBXW7与CyclinE蛋白的表达呈负关联(rP=-0.459,P<0.001)。结论:FBXW7和CyclinE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7(CCR7)、肾小球上皮整合膜蛋白(Podopla-nin)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ESCC组织及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CCR7及Podoplanin蛋白的表达,其中Podoplanin蛋白以其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MLVD)值表示;分析ESCC组织中CCR7蛋白、MLVD值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中CCR7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校正χ2=23.310,P<0.001);ESCC组织中MLVD值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Z=5.416,P<0.001);CCR7蛋白表达阳性癌组织的MLVD值高于CCR7阴性组织(t=3.478,P<0.001);CCR7蛋白、MLVD值与ESCC患者的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6.114,P=0.013;χ2=4.352,P=0.035;t=3.668,P<0.001;t=4.888,P<0.001)。结论:CCR7和Po-doplanin蛋白表达的上调可能促进了ESCC的侵袭与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WWOX与c-jun在胃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原发性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WWOX与c-ju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WWOX蛋白阳性表达率(28.3%)显著低于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81.7%)(P<0.01)。胃癌组织中c-jun蛋白阳性表达率(68.3%)显著高于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23.3%)(P<0.01)。WWOX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关。c-jun蛋白阳性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两者的表达存在相关性(χ2=4.96,P<0.01)。结论WWOX蛋白和c-jun蛋白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均有明显的差异,WWOX蛋白在胃癌中低表达,而c-jun蛋白在胃癌中高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食管鳞癌)组织中Galectin-9和MMP-2蛋白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制备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食管鳞癌及其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Galectin-9和MMP-2蛋白的表达,分析2种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Galectin-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2.5%,低于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89.3%(χ2=11.529,P<0.001),其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01),且阳性表达者生存期更长(P=0.013)。食管鳞癌组织中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7.9%,高于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35.7%(χ2=9.633,P=0.001),其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且阳性表达者生存期较短(P=0.036)。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Galectin-9低表达,MMP-2高表达;检测二者可用于判断食管鳞癌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和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30例胃良性病变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XIAP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XIAP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胃良性病变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Caspase-3的阳性率明显低于胃良性病变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良性病变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XIAP、Caspase-3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IAP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1),XIAP和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患者的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结论随着胃癌恶性程度的增加,XIAP的表达增高,而Caspase-3的表达降低;XIAP和Caspase-3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是评估胃癌预后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素酶(HPA)mRNA表达与胃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6例胃腺癌组 织、相应癌旁组织及111例正常胃组织HPA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胃组织、癌旁和胃癌组织HPA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33.3%和72.2%,3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的癌及癌旁组织中HPA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9%,40.7%。无淋巴结转移组癌及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2%,11.1%,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A mRNA高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转移的有益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病理特征的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Notch1蛋白表达的差异,探讨Notch1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胃癌组织标本和相应的54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Notch1蛋白的表达。结果 Notch1蛋白在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表达较多,在早期胃癌组织和进展期胃癌组织中表达较少。Notch1蛋白在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早期胃癌组织和进展期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9%、57.9%和25.7%;进展期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Notch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早期胃癌和癌旁正常组织(P<0.05)。Notch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肿瘤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Notch1蛋白表达降低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中SLP-2蛋白的表达情况及沉默SLP-2对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胃腺癌患者的癌组织、配对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LP-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将SLP-2siRNA转染SGC7901细胞,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状况及细胞周期。结果:SLP-2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8.9%,31/45)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6.7%,12/45)(χ2=15.429,P<0.001)。胃腺癌组织中SLP-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校正χ2=4.784,5.318,P均<0.05)。SLP-2siRNA转染SGC7901细胞后,细胞增殖活性降低;G1细胞期增多,S期细胞减少(F=14.459,11.825,P均<0.05)。结论:SLP-2参与了胃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胃腺癌中IGFⅠR的表达及与抑癌基因PTEN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与抑癌基因PTEN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GFⅠR与PTEN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胃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6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IGFⅠR和PTEN的表达水平。结果:60例胃腺癌组织中IGFⅠR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0%(42/60),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5%(21/60),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PTEN蛋白在胃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1.7%(25/60),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率为71.7%(43/60),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IGFⅠR的表达水平与病人的年龄、性别无显著相关性(P>0.05),IGFⅠR在低分化腺癌表达要高于中高分化腺癌(P=0.002),有淋巴结转移者要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03),并与肿瘤的临床分期(P=0.003)、浸润深度(P=0.006)有关;在胃腺癌组织中IGFⅠR和PTEN蛋白表达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s=-0.469,P<0.001)。结论:IGFⅠR的表达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其高表达可能有助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IGFⅠR有可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分子治疗靶点;抑癌基因PTEN的失活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TEN可能对IGFⅠR的表达有着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Bcl-2与Caspase-3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①目的探讨Bcl-2和Caspase-3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②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4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③结果Bcl-2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8%和25.9%,Caspase-3蛋白则分别为22.2%和55.6%,两组织表达率比较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2χ=16.48、12.62,P<0.001);两者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0.35、-0.32,P<0.05)。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在不同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和不同TNM分期的胃癌组织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9~0.035)。④结论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以及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胃癌组织中P53及P21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P53和P21蛋白异常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②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8例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P53和P21蛋白的表达。③结果胃癌组织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6.21%(50/58),癌旁组织P53蛋白均为阴性表达,胃癌组织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0)。胃癌组织P2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2.07%(36/58),癌旁组织P2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9.66%(52/58),胃癌组织P2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极显著性(2χ=12.5,P<0.01)。胃癌组织中P21与P53蛋白共同阳性表达率为56.9%,但两者无相关性(χ2=1.323,r=0.203,P>0.05)。④结论P53和P21蛋白表达异常与胃癌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STC2 蛋白在胃癌组织和胃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50例胃癌患者组织:其中30例来自肿瘤标本库库存,20例来自手术当中切除的胃癌和癌旁正常组织,选取4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TC2蛋白在50例胃癌组织和4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STC2蛋白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分化程度、肿瘤分期、侵犯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STC2蛋白的表达强度与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无的变化关系.结果 STC2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和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侵犯黏膜层和肌层组STC2的阳性表达率为38.46%,明显低于侵及浆膜层及浆膜外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为80.65%,高于无转移组的4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分化、TNM分期和远处转移的STC2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TC2在不同浸润程度组和不同淋巴转移组中阳性表达强度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C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过度表达可能与胃癌的浸润、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c-myc、神经鞘胚素(Artemin)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75例,采集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标本组织中c-myc、Artemin的表达情况。术后随访3年,记录患者生存情况。分析c-myc、Artemin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法分析c-myc与Artemin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c-myc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62.67%与42.67%,P=0.014)。食管鳞癌组织中Artemin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78.67%与44.00%,P=0.000)。食管鳞癌组织中c-myc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以及TNM分期有关(均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Artemin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有关(均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c-myc与Artem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6,P=0.012)。食管鳞癌患者预后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  相似文献   

15.
DcR3和Ki-67在胃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诱捕受体3(DcR3)蛋白和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8例胃癌组织和56例癌旁正常胃组织中DcR3和Ki-67的表达,分析其与多种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1)98例胃癌组织中DcR3和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1%(54/98)、68.4%(67/98).56例癌旁正常胃组织未发现DcR3和Ki-67的阳性表达.(2)DcR3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显著正相关(P<0.01),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浸润深度等无相关性(P>0.05).(3)Ki-67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P<0.01)及TNM分期(P<0.05)显著相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淋巴结转移等无相关性(P>0.05).(4)DcR3和Ki-67的表达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1)DcR3在胃癌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表达率.(2)DcR3和Ki-67的异常表达可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其蛋白检测可作为判断胃癌分化、浸润、转移、分期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XCR4和MMP-9在76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XCR4在癌旁正常胃组织中无阳性表达,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5.26%;CXCR4在伴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91%和3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XCR4在伴有腹膜转移的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表达率为100%,显著高于无腹膜转移组(39.28%,P=0.000),且同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关系密切(P分别为0.000、0.001)。MMP-9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67.11%)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15.79%)(P<0.000);MMP-9的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伴淋巴结转移及腹膜转移有关(P分别为0.002、0.013、0.002、0.000)。CXCR4与MMP-9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406,P=0.000)。结论 CXCR4和MMP-9表达强度与胃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突变型p53蛋白和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收集48例胃癌石蜡标本及2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与Livin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不同临床、病理因素(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有无转移、临床分期)患者p53与L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结果:胃癌组织中p53、L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37.5%,两者在20例正常胃组织中无1例阳性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60岁患者L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2%、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除此之外,其他各临床、病理因素患者胃癌组织中Livin、p53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53和Liv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χ2=8.888,P<0.05,r=0.395)。结论:p53和Liv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可作为诊断指标和治疗靶点,二者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相互影响。≥60岁胃癌患者Livin表达明显升高,提示凋亡抑制是老年胃癌患者重要的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Notch1和C-erBb-2蛋白表达与乳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乳癌及2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Notch1、C-erBb-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乳癌组织中Notch1、C-erBb-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有显着性(χ2=29.511、29.474,P<0.01);乳癌组织中Notch1蛋白阳性表达与癌组织的临床分期及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χ2=5.881、4.716,P均<0.05),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癌组织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χ2=8.341,P<0.05);Notch1、C-erBb-2蛋白在乳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51,P<0.01)。结论 Notch1、C-erBb-2蛋白在乳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等因素相关,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乳癌的转移潜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yk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态势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2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Syk表达状况,与胃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62例胃癌组织14/62(22.6%),癌旁胃组织54/62(87.1%)Syk表达阳性,两者Syk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χ2=51.6、P<0.05)。41例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癌组织仅3例Syk蛋白表达阳性。21例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癌组织11/21Syk表达阳性,两者Syk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极显著性(χ2=13.66、P<0.01)。Syk表达与胃癌患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浸润深度、肿瘤细胞病理分级均无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胃癌的发生和转移与Syk的表达缺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XB13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生存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保存的胃癌组织标本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各7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XB130蛋白表达,采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XB130mRNA表达,并分析XB130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72例胃癌组织标本中,XB130蛋白阳性表达26例,阴性表达46例,阳性表达率36.1%(26/72);72例癌旁组织标本中,XB130蛋白阳性表达52例,阴性表达20例,阳性表达率72.2%(52/72);胃癌组织中XB130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χ~2=16.200,P<0.05)。低、中分化胃癌组织中XB130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高分化胃癌组织(χ~2=5.786,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胃癌组织中XB130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χ~2=4.281,P<0.05)。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XB130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52±0.46、3.28±0.51,胃癌组织中XB130 mRNA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t=-21.744,P<0.05)。高分化胃癌组织中XB130 mRNA表达显著高于低、中分化胃癌组织(t=-13.982,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胃癌组织中XB130 mRNA表达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t=-19.906,P<0.05)。XB130 mRNA高表达与低表达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37.040±14.826)、(21.529±11.789)个月,XB130 mRNA高表达胃癌患者的生存期显著长于XB130低表达患者(t=9.121,P<0.05)。结论 XB130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和发展,且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生存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