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踝关节骨折80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方法:8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进行功能锻炼,根据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80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7年,骨折愈合时间为10~17周,评分优良率为92.5%,1例病人发生内踝固定螺钉断裂,1例发生外踝远端固定螺钉脱出。结论:正确的把握手术时机、因地制宜的选择内固定材料、术后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对踝关节功能的重建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外踝钩钢板及松质骨空心拉力钉治疗A、B型双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双踝骨折病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外踝钩钢板、内踝松质骨空心拉力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并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术后32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 w~16 w。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无伤口感染、皮缘坏死、内固定松动断裂、钢板外露等并发症发生。临床疗效对踝关节功能评分:优24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3.75%。结论:外踝钩钢板及松质骨空心拉力钉内固定治疗A、B型双踝骨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踝关节旋后-外旋型骨折通过外踝后侧入路同时固定后踝、外踝的手术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踝关节旋后、外旋型骨折患者采用经外踝后侧入路,用拉力螺钉固定后踝、外踝远端解剖接骨板固定外踝骨折治疗,术后疗效采用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本组26例患者术后切口均Ⅰ/甲愈合,外踝皮肤无坏死,软组织条件良好。术后随访1135个月,平均16个月。26例患者均达到骨折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1个月,无一例骨不连发生。无内固定物松动、脱出、断裂等发生。术后疗效按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23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结论:通过经外踝后侧入路同时固定后踝及外踝,既能达到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又能减少软组织条件的破坏,防止切口愈合困难或皮肤缺血坏死。  相似文献   

4.
贾乐  葛建华  单旭彬  马月  邓勇  鲁晓波   《四川医学》2021,42(8):778-782
目的探讨新型外踝内固定接骨板治疗外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外踝骨折患者36例临床资料。按选择内固定物不同,分A组(16例)和B组(20例),A组内固定物为新型外踝内固定接骨板,B组为临床常用外踝接骨板,常规手术操作外踝复位分别两种接骨板内固定。术后观察手术切口愈合,评估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康复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各有1例乙级愈合,余均甲级愈合,B组下胫腓联合螺钉断裂1例。两组患者治疗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6个月A组X线片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术后9个月及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个月两组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型外踝内固定接骨板与临床常用外踝接骨板具有相似的临床操作、影像学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并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建议外踝Weber B型、部分Weber A型或距外踝远端8 cm内Weber C型骨折适合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研究,论证外踝内固定器治疗外踝骨折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方法:病例30例均为闭合性骨折,随机分甲、乙两组,每组15例,分别选择外踝内固定器、重建钢板固定。术前对所有患者踝关节功能Baird-Jackson标准评分;术后复查记录X线片、内固定拆除时间、踝关节功能等。结果:30例患者术后9~20月随访,平均13.4±2.8月。甲组无术口感染、钢板松动或折断等并发症;乙组2例术口感染致乙级愈合,1例术后钢板螺钉松动借助石膏外固定3月最终骨折愈合,遗留踝关节疼痛。两组骨痂生长定量指标、内固定拆除时间及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等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外踝内固定器系统适用于成人外踝WeberB和部分Weber C、WeberA骨折患者,对外踝特殊类型骨折如粉碎性骨折、骨质疏松患者更为适用;对骨折行三维立体环抱式固定,术后骨折愈合快,患肢功能恢复优良,临床应用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外侧联合内侧入路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2年11月因三踝骨折来本院治疗者43例,手术均采用后外侧联合内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骨折端均未植骨。分析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内固定稳定性和美国足踝外科AOF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1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1~18周,平均13周;术后1例患者出现皮肤愈合不良、1例切口感染,保守治疗后好转,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92.2±5.4)分。结论:采用后外侧联合内侧入路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可以使踝关节尽量获得解剖复位,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避免后期创伤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踝关节旋后外旋型IV度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踝关节旋后外旋型IV度损伤患者56例。所有病例均有内外踝骨折。49例内踝骨折行金属螺钉固定,7例可吸收螺钉固定。36例出现后踝骨折,其中10例行拉力螺钉固定。外踝行可吸收螺钉固定7例,金属螺钉固定6例,1/3管型钢板固定43例。12例行下胫腓联合固定。术后石膏固定4~6周。结果56例中4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2周。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38例,良13例,可4例,优良率为87.7%。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旋后外旋型IV度损伤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牛连生  王东  刘朋 《北京医学》2007,29(12):716-719
目的 探讨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Ⅳ度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Ⅳ度损伤患者56例.所有病例均有内外踝骨折.49例内踝骨折行金属螺钉固定,7例可吸收螺钉固定.36例出现后踝骨折,其中10例行拉力螺钉固定.外踝行可吸收螺钉固定7例,金属螺钉固定6例,1/3管型钢板固定43例.12例行下胫腓联合固定.术后石膏固定4~6周.结果 56例中4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2周.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38例,良13例,可4例,优良率为87.7%.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旋后外旋型Ⅳ度损伤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黄方兴 《河北医学》2013,19(5):723-725
目的:研究和探讨严重踝关节骨折的内外踝联合手术治疗方法,并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方法:以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57例资料完整的严重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Denis-WeberAO进行分型,采用内外踝联合手术内外踝双切口,首先进行外踝骨折复住,采用1/3重建钛板或者管型钢板进行固定,内踝根据骨折情形选择1—2枚空心螺钉进行固定,如腓骨出现粉碎性多块骨折,可酌情采用多段固定的方法,对于后踝骨折位移不明显骨折未超出关节面的1/'3位置可不予特殊处理,对于位移超过3mm或者超出关节面1/3的患者,应首先进行复位,再通过拉力螺钉进行固定。患者术后3d后可指导患者酌情进行床上功能恢复性锻炼,术后6周后酌情开始进行部分负重康复锻炼。结果:本组57例患者术后均进行了6月至24月回访,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在10周至12周,对患者按照Baird-Jackson评分系统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57例患者中,优45例,良10例,可2例。结论:采用内外踝联合手术治疗严重踝关节骨折,手术效果比较满意。在手术过程中,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骨折分型有针对性的选择手术方法,同时对患者韧带损伤情况也应进行统筹考虑,并进行对症处理,提升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芶印尧 《医学综述》2014,20(17):3234-3235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4月至2012年2月武汉市武昌医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54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患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踝关节骨折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2±1.5)个月,手术伤口均为Ⅰ期甲级愈合,未见骨折不愈合、踝关节僵直、内固定螺钉断裂和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内固定取出平均时间为术后(1.0±0.2)年。根据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37例,良12例,可5例,优良率为90.7%。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具有创伤程度轻微、骨关节复位准确、内固定牢靠、可早期行功能锻炼和疗效显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踝骨折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对42例双踝骨折应用切开复位与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或钢板内固定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2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8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最短7周,最长13周,按Baird-Jackson关节功能标准评定,优35例,占83.0%,良6例,占14.0%,差1例,占3.0%。结论:双踝骨折的治疗应根据骨折类型和局部软组织损伤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治疗方法并内固定,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从2006年1月~2008年10月,实施42例踝关节骨折手术,对内踝骨折复位采用螺钉及张力带固定;外踝骨折行金属板螺钉内固定;后踝骨折大于关节面1/4时,从前方置入4.5 mm加压螺钉固定;下胫腓韧带损伤者,以全螺纹螺钉固定下胫腓关节.结果 随访6~12个月,平均8.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2~19周,平均14.5周.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进行疗效评定,优30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为90%.结论 良好的复位、稳定的内固定及积极的术后锻炼可使大多数踝关节骨折患者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13.
张勇 《四川医学》2013,(4):536-537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和踝关节不稳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三踝骨折合并踝关节不稳患者,直视下行骨折复位内固定,骨折复位固定顺序为外踝、后踝、内踝、下胫腓联合。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钢板稳定情况。结果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进行评估,优53例,良5例,可7例,优良率为89%。结论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和踝关节不稳,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并发症少,是治疗三踝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内固定联合超踝外固定架在治疗Ruedi-Allgower Ⅲ型Pilon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3月~2015年3月30例Ⅲ型Pilon骨折患者均接受了有限切开内固定联合超踝外固定架治疗。支架远端螺钉固定于距骨颈或跟骨,近端螺钉固定于胫骨骨折近端,使踝关节可以距下关节为中心活动。术后4~6周调节万向关节开始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24例切口Ⅰ期愈合;6例切口经相应治疗后Ⅱ期愈合;切口Ⅰ期愈合率为80%。3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2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6~24周,平均21周。踝关节症状和功能评分为:优8例、良14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73.3%。结论 有限切开内固定联合超踝外固定架治疗Ⅲ型Pilon骨折可减少切口不愈合的发生,有利于踝关节早期活动,较好恢复踝关节功能,是治疗Ⅲ型Pilon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马利阁 《中外医疗》2013,32(14):69-70
目的分析并探讨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踝关节损伤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骨科于2010年5月—2011年12月期间进行踝关节损伤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治疗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56例患者全部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在术后均进行12个月的随访,未发生深部感染和断针情况,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0~21周,优良率为83.93%。结论踝关节损伤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应该积极进行手术内固定处理,使下胫腓联合稳定。术后功能恢复与术中固定方法、踝关节的复位效果及术后锻炼等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6.
黄祖奇  张强  叶昌平  黄文 《广西医学》2014,(7):999-1000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三踝骨折患者41例均行解剖复位内固定,术后积极功能锻炼。结果 41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切口皮肤边缘坏死2例,皮下组织液化2例,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38例患者随访(15.3±4.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3.5±1.6)周。按Baird-Jackson评分评定踝关节功能:优3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4.7%(36/38)。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断钉及骨不连、畸形愈合等现象。结论解剖复位内固定手术结合术后积极功能锻炼,三踝骨折的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两种同是微创的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14例内、外、后三踝骨折,内、外踝双骨折,内、后踝骨折或者单纯内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他(她)们均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术治疗,根据内固定物不同分为常规空心螺钉组和无头加压螺钉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感染及皮肤坏死、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时间)后的AOF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感染及皮肤坏死差异无显著性,但无头加压螺钉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固定牢固程度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常规空心螺钉组,AOFAS踝关节-后足评分:优76例,良29例,一般9例.结论:虽然同是经皮螺钉内固定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但是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方法具有固定更牢固、骨折愈合时间短、无内固定物外露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47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治疗方法。[方法]踝关节骨折脱位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47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本组47例,骨折愈合时间为10~24周,内固定平均取出时间为10月。根据Baird-Jackson评分,优良率93.6%。[结论]下胫腓联合的整复固定,既恢复了踝关节的正常解剖,又为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创造条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可吸收钉治疗距骨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4月间收治的18例距骨骨折(距骨体骨折SneppenⅡ型)患者,给予外踝截骨+可吸收钉固定,术后制动6周-8周,待截骨愈合后(12个月-18个月)将外踝钢板拆除。结果:术后随访18个月,18例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截骨外踝和距骨骨折),愈合时间10个月-15个月,平均时间11.5±2.2个月。以踝关节评分系统(Baird-Jackson)评价疗效,12例为优,6例为良。所有患者的手术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未有切口裂开、切口坏死、畸形愈合、骨不连、骨髓炎、创伤性关节炎情况出现。结论:可吸收钉治疗距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Ruedi-AllogwerⅢ型pilon骨折患者对比分析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分期ORIF)和外固定联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2种治疗方法 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该所收治的70例pilon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A组,35例)和外固定联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B组,35例)治疗,比较两组术后伤口感染率、骨折愈合时间、骨不愈合、Burwell-Charnley评分、Mazur踝关节评分.结果 A组伤口感染率8.60%.B组伤口感染率5.70%.两组在感染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A组时间为为14~21周,平均16.6周;B组时间为13~19周,平均17.1周.两组在骨折不愈合,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Mazur评分系统,A组优良率为:85.71%,B组优良率为:74.28%.两组在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优良率相差11.43%.在骨折复位Burwell-Charnley评分方面,A组复位可接受率为:97.14%;B组复位可接受率为:82.86%.A组Burwell-Charnley评分优于B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复位程度与踝关节功能恢复之间相关度为0.627(P<0.001),两者间有相关性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闭合性、软组织条件较好的pilon骨折,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分期ORIF可以取得非常良好的临床效果.对于开放性骨折,软组织条件差的pilon骨折,采用外固定联合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