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健脾利湿、行气化滞法治疗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46例腹部手术后并发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胃管留置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胃管平均留置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取健脾利湿、行气化滞法治疗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临床疗效显著,应用和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疗效。方法:对1997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43例因不同腹部手术后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43例患者均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无一例再手术,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在3周内恢复例数、4周内恢复例数和平均胃管放置时间方面比较均有较明显优势(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疗效显著.应尽量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3.
赵语华  周艳伟  高晓玲 《河北中医》2007,29(10):878-880
目的 观察畅枢汤保留灌肠治疗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8例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温盐水洗胃、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综合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畅枢汤150 mL保留灌肠,12 h1次.观察2组患者胃排空功能恢复时间,平均胃肠减压放置时间.结果 治疗组<2周恢复胃排空功能16例,<3周恢复24例,<4周恢复30例,>4周恢复1例.平均胃肠减压放置时间13.5日.对照组<2周恢复胃排空功能4例,<3周恢复12例,<4周恢复18例,>4周恢复6例,平均胃肠减压放置时间24.6日.2组在胃排空功能恢复时间、程度及胃肠减压放置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畅枢汤保留灌肠治疗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疗效确切,费用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胃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腹部手术后的胃瘫患者36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17例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1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中药健脾汤胃管滴入及针刺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胃瘫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及留置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胃瘫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留置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1),饮食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药加针刺结合西药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可以明显缩短患者饮食、胃瘫、肠鸣音恢复时间,减少留置管时间,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郑佳 《光明中医》2016,(17):2569-2571
目的观察腹部手术后早期中药穴位贴敷配合情志护理对预防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护方法)和干预组(除常规治护方法外,配合中药穴位贴敷及适时的情志护理)各36例,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的落实,根据疗效判断标准进行观察。结果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两组患者,干预组能较好的缩短手术后胃肠减压时间;有效的改善腹部手术后患者恶心呕吐、腹胀的常见临床症状;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降低了腹部术后患者FDGE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腹部手术后消化功能的恢复,缩短胃肠减压管的留置时间,预防FDGE的发生,从而达到改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中西医结合治疗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的疗效。方法:选食管癌术后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中药外敷神阙穴及以其为中心的腹部。结果:治疗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胃管引流量、胃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48.6±6.1)h、(605±60)mL、(76.6±3.8)h、(8.6±2.8)日;对照组分别为(66.7±5.9)h、(1 065±95)mL、(98.7±6.1)h、(10.7±3.0)日;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中药外敷中西医结合治疗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体现在缩短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减少胃管引流量、缩短胃管留置时间、减少术后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针刺治疗胃癌术后残胃排空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胃癌术后残胃排空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脱落3例)和对照组(40例,脱落1例)。对照组给予持续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穴取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公孙、三阴交,留针30min,每日1次,5d为一疗程,治疗1~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恢复进流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拔除胃管时间、恢复进流食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刺可促进胃癌术后残胃排空功能障碍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5年3月至2007年12月收住的20例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均发生于术后3~10天,所有病例均经保守治疗10~40天恢复胃动力,无一例再手术.结论: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及早进行综合治疗一般均可治愈,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健脾消滞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经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通过健脾消滞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通过西沙必利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P0.05。两组胃排空时间、血浆胃动素、胃泌素水平、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胃轻瘫通过健脾消滞汤加减治疗,治疗效果较佳,且能促进胃排空,调节胃动素和胃泌素,值得临床方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拟健脾方联合针灸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共200例,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120例)和中医组(120例),分别采用西医常规药物单用治疗和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方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胃排空时间等。结果:中医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中医组患者治疗后胃排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结论:自拟健脾方联合针灸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体征,缩短胃排空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行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进食恢复时间、胃液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以及胃管拔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饥饿感及腹胀,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明显高于观察组(8.33%),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临床效果尤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消化内科胃大部切除术后手术后发生胃瘫的60例患者,其中30例为治疗组,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胃瘫应该采用保守综合治疗,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魏霞  杜常华 《光明中医》2010,25(8):1445-1446
目的观察理气健脾汤临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20例服用理气健脾汤;对照组120例服用吗丁啉;观察舌象、脉象、胃排空等临床症状。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理气健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效果明显,其有效率达到97%。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食管/贲门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19例。治疗组予大承气汤加味煎剂保留灌肠,2次/d;对照组予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胃复安)静脉滴注,2次/d。两组其他治疗措施相同,如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结果:治疗组进食的恢复时间为7d~15d,平均(9.55±2.33)d;对照组为11d~30d,平均(17.50±6.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每日平均胃液量为(683.85±56.34)mL,对照组为(1089±106.4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承气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食管/贲门癌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5年3月至2007年12月收住的20例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均发生于术后3~10天,所有病例均经保守治疗10~40天恢复胃动力,无一例再手术。结论: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及早进行综合治疗一般均可治愈,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健脾消胀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痞满脾虚气滞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服健脾消胀颗粒;对照组60例服吗丁啉.观察症状、舌象、脉象、钡条胃排空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治疗后胃排空也比治疗前明显好转,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健脾消胀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脾虚气滞证临床疗效明显,且与吗丁啉作用相近.  相似文献   

17.
江丽 《新中医》2018,50(10):77-79
目的:观察健脾行气法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健脾行气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胃排空时间的变化,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第1周、2周、3周的胃排空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治疗第1周、2周、3周的胃排空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行气法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小儿FD,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胃排空,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脾消滞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及对胃动素和胃泌素影响。方法:将96例患者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用西沙必利片,5 mg/次,3次/d,每餐前30 min口服。观察组采用健脾消滞汤加减内服,1剂/d,水煎分2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4周。记录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评分;进行治疗前后胃排空试验;检测治疗前后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为74.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排空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饱胀程度、饱胀持续时间、早饱、恶心呕吐、嗳气次数和大便情况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消滞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能改善临床症状,促进胃排空,并能调节胃动素和胃泌素,其临床疗效优于西沙必利片。  相似文献   

19.
张蕾 《陕西中医》2012,33(8):989-990
目的:观察健脾和胃、利湿化浊类中药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方法:采用旋复代赭汤加味(旋覆花、代赭石、半夏、党参等)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3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健脾和胃,利湿化浊的功效;可缓解症状,促进胃排空,增加胃蠕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性和对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原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疏肝健脾和胃中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平均消失时间为(7.4±3.3)周,低于对照组的(12.2±2.8)周(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疏肝健脾和胃中药FD疗效显著,能够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可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