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监测思茅地区媒介微小按蚊密度。方法:采用人工小时、户密度、叮人率三种方法(下称三种方法)进行媒介按蚊密度调查。结果:人工小时捕获媒介微小按蚊人房0.11只,牛棚2.04只,平均户密度人房0.03只,牛棚0.04只,叮人率(只/人夜)室内0.24只,室外0.67只。结论:全区十县(市)三种方法调查捕蚊均能捕获媒介微小按蚊。在停止大面积灭蚊喷洒后,媒介按蚊普遍仍存在关有逐年上升趋势。提示一旦传染源存在或输入疟疾随时有传播扩散、流行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弄清澜沧江下游地区蚊虫种类、分布及其幼虫孳生习性。方法蚊虫成蚊采用牛圈诱蚊灯诱捕法、人工牛圈捕捉和人饵白天诱捕方法。采集幼虫采用勺和吸管等方法在各类蚊虫孳生地捕捞幼虫。结果调查澜沦江下游地区2个县,用诱蚊灯捕获蚊虫26754只,隶属7属33种,在思茅共捕获成蚊10494只,隶属5属24种,在勐腊、勐海和孟连县调查,共捕获蚊虫409只,隶属5属14种;幼虫调查,共捕获蚊虫6051只,隶属3亚科,10属40种。结论澜沧江下游地区蚊虫种类繁多,不同的蚊种有不同的孳生习性,优势蚊种为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白纹伊蚊属次优势蚊种,以上3种蚊虫种群密度高,分布较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单县蚊虫种类及生态习性等情况,为蚊媒的有效防制提供依据。方法在单县选择城区及周边五个乡镇(单县政府、李新庄镇、郭村镇、黄冈镇、张集镇),每个乡镇分别选4个点进行调查。成蚊采用人饵帐诱捕蚊法、人房和畜房的蚊虫采用人工小时法、室外栖息场所采用帐扣法进行调查;幼虫采用幼虫勺或采集网从各类孳生地捞取带回室内进行种类鉴定。结果共捕获成蚊7 556只,经鉴定为5属11种,其中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的密度高居前三位。从不同区域捕获的成蚊来看,在黄冈镇捕获的成蚊种类和数量最多,尤其是中华按蚊,占捕获该蚊总数的56.42%。从不同栖息场所的成蚊种群构成来看,野外栖息的成蚊种类及数量最多,畜房内栖息的三带喙库蚊比例最高,占33.69%。结论单县蚊虫种类繁多,不同区域的蚊媒种群分布不同,制定蚊媒防治措施应做到因地制宜,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了解郴州市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类与季节消长.方法 采用诱蚊灯诱蚊法对居民区、公园、医院的蚊虫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主要调查到5种蚊虫,分别为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和中华按蚊,其中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43.79%.从生态观察点共捕获2 263只蚊虫,雌雄比例为2.73∶1.平均密度为3.49只/(灯·h),不同环境蚊密度为公园>医院>居民区.密度呈单峰曲线,7月下旬密度最高,达到7.67只/(灯·h).结论 初步掌握了郴州市蚊虫的种类与季节消长,为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鹤  宋谦  王晓东 《医学动物防制》2015,(4):363-364,367
目的了解海军驻西沙部队营区蚊虫种群构成、密度情况,为有效控制蚊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二氧化碳诱蚊灯全夜诱捕法及人帐诱法。结果共捕获成蚊992只,分为3属3种,其中致倦库蚊占98.29%,白纹伊蚊占0.50%,骚扰阿蚊占1.21%,致倦库蚊为西沙部队营区周边优势蚊种。18:00~20:00和05:00~07:00是蚊虫活动的两个高峰。骚扰阿蚊是本次调查在永兴岛新发现的已知蚊种。结论基本摸清了海军驻西沙部队营区及其周边环境蚊虫种类构成与密度情况,为今后开展有效的蚊虫防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湖北省雷氏按蚊历史分布区传疟媒介种群情况,为制定媒介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湖北省雷氏按蚊历史分布区各选取3个乡镇各1个自然村为调查点,于2016-2018年每年7-9月,每村于室内(人房或牲畜棚)、室外(靠近水稻田)各选取2个调查场所开展1次种群调查,采用灯诱法(19:00至次日07:00)和人工捕蚊法(清晨室内)捕蚊,连续调查3 d。分析雷氏按蚊历史分布区灯诱法和人工捕蚊法捕获按蚊密度差异,人房、牲畜棚和室外等不同捕蚊场所捕获按蚊密度差异。结果 2016-2018年,湖北省雷氏按蚊历史分布区灯诱法共捕获按蚊54 903只,均为中华按蚊,未发现雷氏按蚊及其他按蚊;三年灯诱按蚊平均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58,P>0.05);不同地区三年灯诱平均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51,P<0.05),汉川市按蚊密度[169.85只/(灯·夜)]显著高于其他地区。2016-2018年各年度人房、牲畜棚和室外等不同捕蚊场所按蚊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73,P<0.05;F=3.748,P<0.05;F=4.774,P<0.05),牲畜...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绵阳市近年蚊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掌握绵阳市蚊虫种群分布、季节变化、生境分布等情况,为绵阳市开展相关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方位分生境分别布点,选择的监测点基本固定。采用诱蚊灯法于每年4~11月开展监测,每月一次。结果共捕获2亚科4属5种蚊虫共计16 107只,平均密度为1. 05只/(灯·h);其中致倦库蚊占64. 46%,各生境中牲畜棚蚊密度监测最高,为1. 76只/(灯·h); 6月平均密度最高,达2. 08只/(灯·h)。结论绵阳市城区蚊密度整体处于低水平,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6~7月为绵阳市城区蚊密度最高峰,农户和牲畜棚密度高于其他生境。在开展蚊虫控制时,应根据监测结果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现场同时调查CO_2诱蚊灯法和诱蚊灯法的捕蚊效果,为开展科学规范的蚊虫调查或监测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定人、定时、定点采用CO_2诱蚊灯法和诱蚊灯法捕获蚊虫。对二者捕获的蚊虫密度和种类构成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CO_2诱蚊灯法和诱蚊灯法的蚊虫密度分别为2. 34、1. 03只/(台·h)。CO_2诱蚊灯法捕获的白纹伊蚊构成比(18. 39%),明显高于诱蚊灯法捕获的白纹伊蚊的构成比(2. 21%);统计学检验结果:χ~2=125. 40,P <0. 01。结论 CO_2诱蚊灯法和诱蚊灯法均适用于成蚊监测,但CO_2诱蚊灯法的监测数据更准确、更适用于针对白纹伊蚊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云南部分地区登革热传播媒介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登革热主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在云南的分布情况。方法人工诱捕成蚊调查、CDC诱蚊灯诱捕成蚊以及在各种孳生地进行幼虫调查等3种方法进行调查。结果人工诱捕蚊虫成蚊4属17种764只,登革热主要媒介白纹伊蚊535只,占70.03%、埃及伊蚊108只情况;幼虫调查中捕获蚊虫4属20种1218只,白纹伊蚊451只,构成比占37.28%;CDC诱蚊灯诱捕成蚊捕获蚊虫3属18种1022只,未捕到伊蚊。结论结果显示云南蚊虫种类繁多,登革热主要媒介白纹伊蚊在云南分布较广,埃及伊蚊呈局部分布,危险因素大量存在,一旦条件适合,可能引起登革热疾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诱蚊灯法和人工小时法在现场捕获蚊虫的效果,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监测方案或蚊虫调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茂名市城区居民、公园、医院、城郊结合部农户及牲畜棚5个点,同时使用2种方法捕蚊,对捕获的蚊虫进行分类鉴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诱蚊灯法在5种环境共捕获成蚊3属5种14 509只,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和白纹伊蚊分别占捕获蚊总数的97.98%、0.99%和0.88%,中华按蚊占0.12%,其他蚊种占0.02%。人工小时法在4种环境共捕获成蚊4属7种6 583只,致卷库蚊、白纹伊蚊和三带喙库蚊分别占90.11%、6.09%和3.11%,中华按蚊占0.30%,其他占0.38%。不同环境类型蚊种构成比不尽相同,以牲畜棚的蚊密度最高。2种方法监测结果显示成蚊密度季节消长趋势基本一致,3月份开始升高,5~6月达到高峰,7~8月逐渐下降,9~10月有所回升,11月蚊虫进入越冬状态。结论人工小时法和诱蚊灯法均能用于蚊虫调查和监测,但各有长处及短处,人工小时法对采集靶标蚊虫、嗜吸人血的蚊虫和发现更多蚊种有较大优势;诱蚊灯法则更适合于蚊媒哨点长期监测,既节省劳力,又避免人为的主观性影响及人蚊接触感染相关传染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报告了2005年6月~2006年5月,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对疟疾、登革热传染病媒介生物-蚊虫的监测:采用了电动吸蚊器吸捕室内成蚊和在室外布罐设点容器法采集蚊幼虫,并采取定人、定时、定点、定方法监测蚊密度。结果全年监测共捕获蚊虫11478只,经分类属库蚊亚科,库蚊属,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贪食库蚊、拟态库蚊;伊蚊属,白蚊伊蚊;阿蚊属,骚扰阿蚊;按蚊亚科,按蚊属,中华按蚊,共计捕获二亚科4属7种。其中优势种为白纹伊蚊占94.28%,致倦库蚊数占3.72%,骚扰阿蚊占0.84%,三带喙库蚊占0.19%,中华按蚊占0.07%,贪食库蚊占0.009%,拟态库蚊占0.009%。不同采集方法蚊种差异很大,布罐监测以白纹伊蚊为优势种,和用电动吸蚊器监测室内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蚊虫季节消长,蚊幼虫季节消长全年最高峰是在6月和9月蚊密度为37%,阳性罐平均为7.94只在1、2月蚊幼密度为0进入越冬期;室内成蚊季节消长,成蚊密度最高峰是6月密度为32.29%只/人工小时,其次是在11月密度为31.56%只/人工小时,最低是3月密度为0.89%只/人工小时,到次年4-5月随气温计回升蚊密度逐渐升高,该机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了科学灭蚊工作,未发现疟疾、登革热蚊媒传染。今后必须坚持科学灭蚊,积极创建国际卫生机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云南勐腊中老边境口岸蚊虫种类分布,以及蚊虫种群密度与疾病的关系。方法现场诱蚊灯诱捕成蚊;吸蚊管人工诱捕成蚊2种方法调查。结果诱蚊灯诱捕成蚊:调查勐腊中老边境口岸2个,海拔在640~840m范围地区,捕获蚊虫7属28种13302只,优势蚊种为三带喙库蚊8598只,占64.64%,次优势蚊种为刺扰伊蚊、迷糊按蚊、白雪库蚊和中华按蚊;人诱捕成蚊:捕获成蚊5属12种150只,白纹伊蚊116只,占77.33%,为优势蚊种。结论调查结果显示:云南勐腊中老边境口岸海拔在640~840m范围地区,蚊虫种类繁多,优势蚊种为三带喙库蚊、该蚊虫是传播乙型脑炎的主要媒介,中华按蚊、白纹伊蚊属次优势蚊种,是疟疾和登革热的主要媒介之一,以上3种蚊虫种群密度高,分布较广;云南勐腊中老边境口岸近年来不断有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报告,危险因素大量存在,勐腊中老边境口岸海拔在640~840m范围地区可能存在着多种虫媒病毒的自然循环,现场采集的蚊虫标本正在检测之中;本次调查结果可为制定中老边境口岸蚊媒防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和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解海口市居民人房成蚊密度季节消长情况。 方法 在海口市区内设东南西北中 5个方位 ,每个方位选择 4间人房作为监测点 ,定时、定人、定点采用手持电动吸蚊器捕捉成蚊 ,按人工小时计算密度 (只 /人·h)。 结果  1992~ 1999年监测共捕获成蚊 2 5 5 66只 ,隶属 4属 10种 ,其中库蚊属的致倦库蚊 2 45 73只 ,占总成蚊的96 11% ,为海口市的优势蚊种 ,其季节消长有两个高峰期 ,分别在 3月及 10月 ,第一峰值比第二峰值高 ,平均密度分别为 2 5 2只及 17 7只 ,平均密度最低为 8月份 ( 11 5只 )。 结论 密度消长与气温及降雨量有密切关系 ,如能在成蚊密度高峰 ( 3月、10月 )前采取控制措施 ,将有效降低成蚊密度  相似文献   

14.
湛江港第二作业区沙井安装塑料隔板式防蚊装置前,沙井内成蚊和蚊幼虫平均密度分别为51.75只/笼和38.75条/勺,港区内活动成蚊平均密度为60只/人2 h,安装防蚊装置后连续观察3个月,沙井内成蚊和蚊幼虫月平均密度分别为0.33只/笼和0条/勺,港内活动成蚊平均密度为5.33只/人2 h。安装防蚊装置后沙井内成蚊、蚊幼虫密度下降率分别达99.4%和100%,港内活动成蚊月平均密度下降率达91.1%。观察结果表明,这种装置的近期防蚊效果良好,且构造简单,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苏州市吴江区农村蚊虫的种群和季节消长情况,为农村人群提供科学、有效的蚊虫叮咬干预措施。方法依据《江苏省病媒生物监测方案》对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某农户进行蚊密度监测。结果全年蚊密度2.88只/(人工·h),监测到蚊虫5种,其中淡色库蚊、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为主要蚊种。结论根据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某农户蚊密度季节消长情况,主要于7~9月采取有效的蚊虫叮咬干预措施,以期达到防止蚊媒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泸州市白纹伊蚊种群密度指数变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登革热媒介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执行,幼蚊监测采用布雷图指数法(Breteau index,BI),成蚊监测采用双层叠帐法。结果共调查1 600户,积水数3 328个,其中阳性43个,BI值为2.7,容器指数(Containerindex,CI)为1.29%。4~11月6类生境共捕获8只白纹伊蚊,平均密度为0.25只/(人工·h)。8月密度最大,为0.75只/(人工·h),4、6、11月未捕获到。结论 BI≤5,叮咬指数≤2,提示白纹伊蚊密度较低,登革热媒介传播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7.
福州市蚊虫种类及其密度季节性消长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为掌握福州市区蚊虫消长趋势,对灭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7—1999年对市区进行了蚊虫种类及其季节性消长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方法 在市区不同方位设立固定监测点,每月下旬进行一次密度监测。每个监测点选人房5间,每间房捕蚊15min,以只/人工小时统计成蚊密度。用吸蚊管采集获得标本鉴定种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和掌握清远市清城区蚊类种群构成,分析不同环境蚊虫孳生变化趋势,为指导蚊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灯诱法开展监测,对蚊虫进行鉴定及计数,建立Excel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清城区蚊类种群构成为致倦库蚊、白纹伊蚊和中华按蚊,致倦库蚊为清城区蚊类优势种群,占捕蚊总数的98.72%;成蚊平均密度为12.64只/笼,不同环境中农村民房蚊类密度最高,其他依次是牛棚、公园、居民区和医院,密度分别为19.21只/笼、12.71只/笼、11.56只/笼、10.83只/笼和10.72只/笼;常年有蚊类活动,高峰期在每年5~10月份,蚊类密度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结论清城区应在每年5~10月加强灭蚊工作,重点在农村地区;建议开展布雷图指数和诱蚊诱卵指数监测工作,为登革热防控提供参考数据;建议政府加大灭蚊工作力度,遏制蚊类密度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南宁机场口岸蚊类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为开展口岸医学媒介生物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成蚊调查采用灭蚊磁CO2诱蚊法,蚊幼调查采用诱卵器法、幼虫吸管法和勺捕法,调查周期为1年。结果共捕获成蚊12 575只,蚊卵、幼虫、蛹共计1 701只。经鉴定为1目1科3亚科5属13种;其中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群,占成蚊捕获总数的82.51%;成蚊平均密度为9.36只/h,8月为高峰期,密度为28.88只/h,2月最低,密度为0.52只/h;平均诱蚊诱卵指数为22.71%,诱蚊密度指数为5.99只/个。结论南宁机场口岸适合蚊类孳生繁殖,应加强蚊类监测与控制,有效降低蚊类密度,防止蚊媒传染病在口岸发生传播。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和评价云南民间常用植物驱蚊剂蒿芝、按树枝叶对现场驱蚊虫效果。方法在人房以植物燃烧熏蚊后,采用诱蚊灯观察人房蚊虫种群密度。结果经过36d的现场植物驱避蚊虫驱避测试,蒿芝植物组以诱蚊灯捕获蚊虫6属30种4377只,其中中华按蚊占9、53%、微小按蚊占3.72%,三带喙库蚊46.15%、棕头库蚊15.95%、霜背库蚊9.71%,其中测试组,捕获蚊虫1343只,平均蚊虫密度为37.31只/夜。空白、阴性对照2个组,平均蚊虫密度分别为40.50只/夜、43.78只/夜;按树植物组以捕获蚊虫6属32种2378只,中华按蚊5.43%、微小按蚊2.52%、三带喙库蚊54.92%、棕头库蚊12.32%、霜背库蚊8.58%,其中,测试组捕获蚊虫752只,平均蚊虫密度为20.88只/夜;空白、阴性对照2个组,平均蚊虫密度分别为24.11只/夜、21.06只/夜。结论蒿芝、按树植物通过现场效果测试观察,结果显示两植物对蚊虫有一定的驱避作用,蚊虫密度测试组和对照组有所差别下降,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